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5470,分365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4  6  7  8  9 下一页
词典(续上)
一线
一半
一去
一春
一梦
一行
一行
一语
一十
一样
一任
一个
一门
一树
一回
《國語辭典》:一线(一線)  拼音:yī xiàn
1.比喻极为细微。如:「一线希望」。《文明小史》第五回:「至于拿到的人,但有一线可以开脱他们的地方,我没有不竭力的替他们开脱。」
2.一根线。比喻微小的凑合。如:「千里姻缘一线牵」。
3.直接与敌人交战的地方。如:「第一线」。
《國語辭典》:一半  拼音:yī bàn
二分之一。《红楼梦》第四回:「住了不上一月的日期,贾宅族中凡有的子侄俱已认熟了一半。」《老残游记》第一四回:「银子呢,既你老哥肯出一半,这一半就是我兄弟出了吧。」
《骈字类编》:一去
唐 崔颢 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唐 李白 书怀赠南陵常赞府 一去麒麟阁,遂将朝市乖。
唐 李商隐 圣女祠 星娥一去后,月姊更来无。
唐 唐彦谦 乱后经表兄琼华观旧居 一去仙居似转蓬,再经花谢倚春丛。
唐 曹唐 小游仙诗九十八首 其四十六 海上桃花千树开,麻姑一去不知来。
分类:一去
《骈字类编》:一春
唐 常建 落第长安 恐逢故里莺花笑,且向长安度一春。
唐 戴叔伦 将巡郴永途中作 行役留三楚,思归又一春。
唐 刘长卿 送郑司直归上都 马首归何日,莺啼又一春。
唐 白居易 郡中闲独寄微之及崔湖州 蘋洲会面知何日,镜水离心又一春。
唐 秦韬玉 牡丹 图把一春皆占断,固留三月始教开。
唐 韦庄 春暮 一春春事好,病酒起常迟。
唐 陆龟蒙 惜花 人寿期满百,花开唯一春。
唐 李昭象 喜杜荀鹤及第 一春新酒兴,四海旧诗声。
唐 罗隐 除夜寄张达 江浦思归意,明朝又一春。
唐 曹唐 小游仙诗九十八首 其六十八 一百年中是一春,不教日月辄移轮。
宋 韩琦 柳絮二阕 其一 一春情绪空撩乱,不是天生稳重花。
宋 胡宿 早夏 一春酒费知多少,探尽囊中换赋金。
宋 晁补之 赴广陵道中三首 其三 杨柳青青欲哺乌,一春风雨暗隋渠。
宋 范成大 初入湖南醴陵界 一春客梦饱风雨,行尽江南闻鹧鸪。
宋 陆游 春晚至山中因访陈道人 一春衰病集残骸,太息流尘覆酒杯。
宋 杨万里 题所寓唐德明书斋 只言官满浑无事,也被诗愁搅一春。
宋 刘克庄 春旱四首 其一 一春闵雨动龙颜,晓殿权停贺雪班。
宋 真山民 春闺词 一春螺黛浑无用,付与东风染柳条。
元 王逢 夜宴叶氏庄晓登悠然楼作 一春乐意朝来好,千里家书席上看。
金 段克己 渔家傲 其五 送春六曲 诗句一春浑漫与。纷纷红紫俱尘土。
《骈字类编》:一梦(一梦)
唐 李咸用 早秋游山寺 至理无言了,浮生一梦劳。
《韵府拾遗 送韵》:薛莹宿东岩寺晓起诗野寺寒塘晓游人一梦分
《國語辭典》:一行  拼音:yī háng
1.单一的行列。唐。李群玉 九日诗:「半岭残阳衔树落,一行斜雁向人来。」《红楼梦》第五三回:「那一边又有礼部祠祭司的印记;又写著一行小字。」
2.行业的一种或同一的行业。《醒世姻缘传》第六三回:「这张茂实每日在那铺中闲坐,百物的行情都被看在眼内,所以也要做这一行生理。」也作「一行儿」。
《國語辭典》:一行  拼音:yī xíng
1.一群人。多指同行或共事的人。《旧五代史。卷七二。唐书。张居翰传》:「诏云:『王衍一行,并宜杀戮。』」《三国演义》第三回:「一行人众,数百人马,接著车驾,君臣皆哭。」
2.一面。《喻世明言。卷三三。张古老种瓜娶文女》:「见大伯一行说话,一行咳嗽,一似害痨病相思,气丝丝地。」《红楼梦》第二九回:「又见林黛玉脸红头胀,一行哭,一行气凑。」
3.一径、一直。《西游记》第二回:「师父果有些滴涟。一行说我不会打市语。怎么谓之『窑头土坯?』」
《國語辭典》:一行  拼音:yī xìng
1.独行。《新五代史》有一行传,记志行高洁的士人。
2.人名。唐代高僧和科学家。俗姓张名遂,钜鹿人。二十一岁从荆州景禅师出家,不久又跟嵩山普寂学禅,后从善无畏和金刚智修学密法,并协助翻译密续要籍,如《大日经》、《金刚顶经毗卢遮那一百八尊法身契印》等。此外,一行亦精通天文历法,曾和梁令瓒同制黄道游仪,重测一百五十馀颗恒星位置,推算出子午线纬度长的近似值,是唐代杰出的天文学家,关于天文学著有《大衍历》、《七政长历》等。
《骈字类编》:一语(一语)
南北朝 王僧孺 为人有赠诗 幸有褰裳便,含情寄一语。
宋 苏轼 送李公恕赴阙 立谈左右皆动色,一语径破千言牢。
元 元好问 论诗三十首 其四 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
元 张昱 别故人 未别欲千言,临别无一语。
分类:一语
《骈字类编》:一十
汉书食货志次七分三铢曰幺钱一十
《國語辭典》:一样(一樣)  拼音:yī yàng
1.相同、相似。《红楼梦》第五六回:「如今看来,模样儿是一样。」
2.一种。宋。沈括《梦溪笔谈。卷一九。器用》:「唯此一样本霩,其他鉴虽至薄者,皆莫能透,意古人别自有术。」《红楼梦》第七八回:「不但花有一个神,一样花一位神之外,还有总花神。」
3.一般。《清平山堂话本。杨温拦路虎搏》:「官人想不是一样人,必是将门之子。」
《國語辭典》:一任  拼音:yī rèn
1.任凭。《红楼梦》第九回:「后又附助著薛蟠,图些银钱酒肉,一任薛蟠横行霸道,他不但不去管约,反而助纣为虐讨好儿。」
2.一度任职。《儒林外史。第三四》:「到他父亲,还有本事中个进士,做一任太守。」
3.一辈子。元。杨显之《潇湘雨》第一折:「幼习儒业,颇看诗书,受十年苦苦孜孜,博一任欢欢喜喜。」
《國語辭典》:一个(一個)  拼音:yī ge
1.表示数量,单个。用于人或其他事物。如:「一个人」、「一个理想」。《三国演义》第七回:「忽见草坡左侧转出一个少年将军。」《老残游记》第四回:「在两间堆破烂农器的一间屋子里,搜出了一个包袱,里头有七八件衣裳。」
2.指示特定的境地或程度。多用在副词前。如:「吃了一个饱。」「淋了一个透。」《红楼梦》第八回:「又混闹了。一个药也是混吃的。」简称为「个」。
3.整个。如:「一个冬天儿都没出街门儿。」
《國語辭典》:一门(一門)  拼音:yī mén
1.一道门户。《汉书。卷四二。张周赵任申屠传。申屠嘉》:「错为内史,门东出,不便,更穿一门,南出。」《红楼梦》第四回:「另有一门通街,薛蟠家人就走此门出入。」
2.一类。晋。张华〈游猎篇〉:「荣辱浑一门,安知恶与美?」清。刘毓崧〈杜观察古谣谚序〉:「然皆以谣谚各列一门,而非以谣谚特编一集。」
3.一种风格、一个派别。如:「他出手的架势,很像一门失传已久的拳术。」《南齐书。卷四八。列传。刘绘》:「时人为之语曰:『刘绘贴宅,别开一门。』」《西游记》第二回:「『道』字门中有三百六十傍门,傍门皆有正果。不知你学那一门哩?」也作「一门子」、「一门儿」。
4.一家、一族。《后汉书。卷三四。梁统列传》:「冀一门前后七封侯,三皇后,六贵人,……其馀卿、将、尹、校五十七人。」《红楼梦》第七七回:「目今晴雯只有这一门亲戚,所以出来就在他家。」也作「一门子」、「一门儿」。
5.同师或同学校。如:「我们同出一门,由同一个老师教导。」清。詹应甲〈冶东云程里胡氏家谱序〉:「县志所载名宦乡贤,先后同出一门,未有如云程胡氏祖孙父子兄弟之尤著者也。」也作「一门儿」。
6.一件、一桩。《董西厢》卷三:「我与你试评度,这一门亲事,全在你成合。」《红楼梦》第六六回:「我正有一门亲事,堪配二弟。」
7.一科、一种。如:「你主修那一门学科?」《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三○回:「外国人单考究一门学问,有考了一辈子考不出来,或是儿子,或是朋友,去继他志才考出来的。」也作「一门儿」。
8.一座、一尊。如:「一门迫击炮」。清。温达《亲征平定朔漠方略》卷一八:「满洲每旗马驮子母等炮各五门,汉军每旗马驮子母等炮各九门,龙炮各一门,每翼冲天炮各一门,应照原奏带往外大同府。」
9.同一来源。《淮南子。原道训》:「万物之总,皆阅一孔;百事之根,皆出一门。」
《骈字类编》:一树(一树)
南北朝 苏子卿 梅花落 中庭一树海,寒多叶未开。
唐 贺知章 咏柳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唐 杨巨源 临水看花 一树红花映绿波,晴明骑马好经过。
唐 白居易 和春深二十首 其十九 两行笼里烛,一树扇间花。
唐 元稹 感石榴二十韵 风翻一树火,电转五云车。
唐 刘禹锡 伤愚溪三首 其一 隔帘惟见中庭草,一树山榴依旧开。
唐 王建 唐昌观玉蕊花 一树笼𩮀玉刻成,飘廊点地色轻轻。
唐 温庭筠 赠郑处士 更有相期处,南篱一树花。
唐 于鹄 种树 一树新栽益四邻,野夫如到旧山春。
宋 苏舜钦 淮中晚泊犊头 春阴垂野草青青,时有幽花一树明。
宋 杨万里 探梅 一树梅花开一朵,恼人偏在最高枝。
宋 陆游 初冬杂题六首 其二 暮嫌风雨作新寒,一树青枫已半丹。
宋 刘克庄 过永福精舍有怀仲白二首 其二 一树梅花掩旧居,主人仙去客来疏。
宋 赵师秀 池上 一树木犀供夜雨,清香移在菊花枝。
元 元淮 立春日赏红梅 晓来一树如繁杏,开向孤村隔小桥。
元 贡师泰 偶成 无端一树樱桃熟,勾引莺声到枕边。
宋 戴表元 辛巳岁六月三日书事 沙瓶酒酽鲑蔬有,领取灯花一树春。
宋 黄庚 暮春 柳绵飘白东风老,一树斜阳叫子规。
元 张昱 侍御周伯温以行台羁留姑苏,柬寄之 一树红梨春事晚,宣文阁下欲如何?
明 张宪 寄中山隐讲师 流水千溪月,寒岩一树松。
《國語辭典》:一回  拼音:yī huí
1.一次。《三国演义》第八回:「卓往来长安,或半月一回,或一月一回,公卿皆候送于横门外。」《儒林外史》第三七回:「这一回朝廷奉旨要甄别在监读书的人,所以六堂合考。」
2.一会、片刻。《三国演义》第四回:「众官又坐了一回,亦俱散讫。」《儒林外史》第六三回:「这会子有事,不和你说,我干事去了。一回再打发人来请。」
3.章回小说一个篇目称为「一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