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脑组织(脑组织)  拼音:nǎo zǔ zhī
脑部内一群具有特殊功能的细胞的组合。如:「脑组织若受损或受压迫会影响脑部的正常功能运作。」
《国语辞典》:菌原体(菌原体)  拼音:jùn yuán tǐ
一群最小的细菌,其形态多种,只有细胞膜,无细胞壁。有些种类对鸟类及哺乳类有致病性。大多存在于反刍动物、肉食动物、齧齿动物及人类的呼吸道、泌尿生殖道与消化道中,并能引起这些器官的疾病。
《国语辞典》:金黄藻(金黄藻)  拼音:jīn huáng zǎo
植物名。海水、淡水及湿泥中常见的一群藻类,为构成海洋中浮游生物的重要部分。单细胞或呈疏松排列的群体。细胞内有明显的核、液泡及色素体,含大量叶绿素及胡萝卜素,呈深金黄色或黄褐色,大部分具有矽质的壁,体呈辐射对称或两侧对称,细胞壁状如由上、下二壳嵌合而成,含有多量矽化物,并呈现各种微细花纹。
《国语辞典》:酵母菌  拼音:xiào mǔ jùn
真菌子囊菌类的一群,菌体为单细胞,椭圆或正圆形,色黄白,无菌丝体或偶具少许菌丝,一般行无性的出芽生殖。其作用能使糖分解为酒精与二氧化碳。简称为「酵母」。
《国语辞典》:一班儿(一班儿)  拼音:yī bān ér
一群、一批。元。吴昌龄《东坡梦》第一折:「俺有一班儿同堂故友,俱登仕路。」《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二:「七郎挥金如土,并无吝惜,才是行径如此,便有帮閒钻懒一班儿人出来,诱他去跳槽。」
分类:一群一批
《国语辞典》:杏仁槽  拼音:xìng rén cáo
位于大脑皮质颞叶基部的一群神经核,为神经冲动的转运站之一,与情绪表现有关。
《国语辞典》:上班族  拼音:shàng bān zú
按时上下班的一群人。如:「朝九晚五是大部分上班族的生活型态。」
《国语辞典》:同轴圆(同轴圆)  拼音:tóng zhóu yuán
具有同一联心线及同一根轴的一群圆。若群圆皆通过同一根轴,且相交时,称为「相交同轴圆」;不相交时,称为「不相交同轴圆」。
《漢語大詞典》:肺鱼
一群与两栖类亲缘关系较密切的硬骨鱼。头部有与口腔相通的内鼻孔。在干涸环境中,鳔能行使肺的功能,直接呼吸空气。在水中,鳔和鳃都起作用。生活在淡水中。目前全世界仅少数几种,产在澳大利亚、非洲和南美洲。
《國語辭典》:孩子头(孩子頭)  拼音:hái zi tóu
1.在一群孩子中居于领导地位的孩子。如:「他生性活泼,善于领导,从小就是孩子头。」
2.喜欢跟孩子玩在一起的大人。如:「他原就是个孩子头,带小孩、哄小孩最拿手。」
《國語辭典》:黑手党(黑手黨)  拼音:hēi shǒu dǎng
黑手党(Mafia)最早起源于19世纪义大利的西西里岛,19世纪末随著移民潮,势力也延伸到美国与澳洲等地,成为有组织的犯罪集团的通称。黑手党原为反抗帝国主义暴政的「荣誉会社」,后变质成犯罪的非法组织。常见犯罪活动有敲诈勒索、犯罪者间的仲裁、赌博、放高利贷、贩毒与诈骗等以暴力为基础的非法协议和交易。由于其勒索他人的信件上,总盖有「黑手印」,故称「黑手党」。
《漢語大詞典》:鹤行鸡群(鶴行鷄羣)
同“鹤立鸡群”。比喻一个人的仪表或才能在周围一群人里显得很突出。宋 苏辙 《次韵子瞻感旧见寄》:“君才最高峙,鹤行鷄羣中。”
《國語辭典》:车轮战(車輪戰)  拼音:chē lún zhàn
许多人轮番上阵,使对方疲于应付,或藉以保留己方的实力。如:「这场比赛本队决定用投手车轮战,让对手每打席都得面对陌生的投手。」《荡寇志》第五四回:「我也识得你们这班鸟贼,用车轮战的法儿,想弄杀我!」
《國語辭典》:成群结队(成群結隊)  拼音:chéng qún jié duì
众多人物聚在一起。《五代史平话。周史。卷上》:「无奈那雀儿成群结队价来偷吃谷粟,才赶得东边的去,又向西边来吃。」《三国演义》第九五回:「忽然山中居民,成群结队,飞奔而来,报说魏兵已到。」也作「成群打夥」、「成群结党」、「成群结夥」、「成群作队」。
《漢語大詞典》:成群结伙(成羣結夥)
犹成群结队。谓众多的人或动物聚结成一群群、一伙伙。儿女英雄传第三二回:“料着 安老爷 家办过喜事,一定人人歇乏,不加防范,便成羣结伙而来,想要下手。”亦作“ 成羣打伙 ”。 杨朔 《雪花飘飘》:“ 桃树爷爷 吹唢呐也真吹得好,不但会用嘴吹,还会用鼻孔眼,一吹起来引得孩子们成群打伙地围着他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