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一手提拔  拼音:yī shǒu tí bá
由一人栽培拉拔。《老残游记》第一七回:「有铁老爷一手提拔你,我昨晚说的话可是不算的了。」
分类:一人栽培
《国语辞典》:一手承运(一手承运)  拼音:yī shǒu chéng yùn
一个人独力处理。也作「一手包办」、「一手包揽」。
分类:个人独力
《国语辞典》:一手包揽(一手包揽)  拼音:yī shǒu bāo lǎn
一个人独力处理。如:「这是一人公司,所有大小事都由他一手包揽。」也作「一手包办」、「一手承运」。
分类:个人独力
《国语辞典》:一手儿(一手儿)  拼音:yī shǒu ér
1.有专长的技艺。如:「我做菜有一手儿,改天请大家吃。」
2.互相勾结串通。如:「此采购案的舞弊,他们两人是一手儿的。」
《高级汉语词典》:第一手材料  拼音:dì yī shǒu cái liào
从亲身实践或调查中直接获得的材料
《漢語大詞典》:拿一手
摆架子;要挟。《人民日报》1953.9.6:“矿山在恢复的时候,岩工少,有些岩工就拿一手,包打天井,非要五百分工薪不可。”
《漢語大詞典》:耍一手
指显示一下某种技能或本领。闽剧《炼印》第十场:“这个家伙,退堂鼓都打了,还要耍一手。”
《國語辭典》:露一手  拼音:lòu yī shǒu
将本领显现一下。如:「我去露一手厨艺,让这些人开开眼界。」
《國語辭典》:留一手  拼音:liú yī shǒu
不将才能、本领全部传授或表现出来。如:「有些杂耍师傅故意留一手不传给徒弟,以至于许多技艺失传。」
《漢語大詞典》:一帆
(1).一张风帆。 唐 王湾 《次北固山下》诗:“潮平两岸濶,风正一帆悬。”
(2).借指一舟。 宋 陆游 《黄州》诗:“万里覊愁添白髮,一帆寒日过 黄州 。”
(3).犹言一手。《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九:“当权所用的,不是科甲的人,不与他好衙门,好地方多是一帆布置。”
《国语辞典》:一笔(一笔)  拼音:yī bǐ
1.文字的一画。
2.帐目一项。《儒林外史》第一三回:「差人即时拿出二百文,买酒买肉,同宦成两口子吃,算是借与宦成的,记一笔帐在那里。」《红楼梦》第七二回:「我看古董帐上还有这一笔,却不知此时这件著落何方。」
3.写字或绘画下笔后连绵不断,一气呵成。如:「一笔寿」、「一笔虎」、「一笔画」。
4.一种笔法。如:「他写得一笔软软的赵字。」
5.一手。《儒林外史》第四九回:「这万敝友是浙江一个最有用的人,一笔的好字。」
《漢語大詞典》:压台
指唱压台戏,借指拿出最后最好的一手。例如:压台戏。
指稳定局面,使局势平静
《國語辭典》:稽首  拼音:qǐ shǒu
一种俯首至地的最敬礼。《书经。舜典》:「禹拜稽首,让于稷契暨皋陶。」唐。李商隐〈韩碑诗〉:「愈拜稽首蹈且舞,金石刻画臣能为。」
《國語辭典》:首尾  拼音:shǒu wěi
1.事物的始末。《汉书。卷四八。贾谊传》:「本末舛逆,首尾衡决。」《金瓶梅》第一回:「便唤武松上厅来。参见毕,将打虎首尾,诉说了一遍。」
2.关系。《京本通俗小说。错斩崔宁》:「你既与那妇人没甚首尾,却如何与他同行同宿?」《水浒传》第二六回:「原来县吏都是与西门庆有首尾的。官人自不必说。因此官吏通同计较道:『这件事难以理问。』」
3.责任。《二刻拍案惊奇》卷三二:「小人是老爷旧役,从来老实,不会说谎,况此女是小人的首尾,小人怎得有差?」
《國語辭典》:盈把  拼音:yíng bǎ
满满的一手。《聊斋志异。卷一。画皮》:「乞人咯痰唾盈把,举向陈吻曰:『食之!』」
分類:一手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