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干 → 乾干”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人物简介

维基
王一乾(1542年—?),字元卿,江西吉安府泰和县人,民籍。顺天府乡试第一百七名举人。隆庆五年(1571年)中式辛未科三甲第一百八十名进士。
《國語辭典》:一干  拼音:yī gān
1.千与干字形相似,所以借称一千为一干。
2.一伙、一群、一批。《京本通俗小说。错斩崔宁》:「那府尹听得有杀人公事,即便升堂,便叫一干人犯逐一从头说来。」《红楼梦》第二五回:「并周瑞家的一干家中上上下下,里里外外众媳妇、丫头等,都来园内看视。」
《國語辭典》:一乾二净(一乾二淨)  拼音:yī gān èr jìng
完尽、什么都不剩。如:「把菜吃了一乾二净。」《镜花缘》第四四回:「此山大虫,亏得骆小姐杀的一乾二净。」
《漢語大詞典》:一干二净(一乾二净)
(1).犹言罄尽。形容一点不剩。镜花缘第二六回:“ 林之洋 鬍鬚早已烧的一乾二净。”《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回:“藩台依言问他,他却赖得个一乾二净。” 周而复 《上海的早晨》第一部十二:“ 朱延年 不加思索,赖得一干二净。”
(2).形容整洁干净。 马烽 西戎 《吕梁英雄传》第九回:“二先生家里里外外,收拾得一干二净。” 柳青 《铜墙铁壁》第十章:“店里敞开的窑和客房,大都收拾得一干二净。”
《漢語大詞典》:一干一方
一千一万的隐语。“干”与“千”、“方”与“万”字形相近。 明 陈洪谟 继世纪闻卷二:“逆 瑾 ( 刘瑾 )用事,贿赂公行。凡有干謁者,云馈一干,即一千之谓;云一方,即一万之谓。后渐增至几干几方。”
《漢語大詞典》:九枝
(1).谓一干九枝的烛灯。亦泛指一干多枝的灯。 南朝 梁 沈约 《伤美人赋》:“拂螭云之高帐,陈九枝之华烛。” 唐 卢照邻 《十五夜观灯》诗:“别有千金笑,来映九枝前。” 宋 柳永 《玉楼春》词:“九枝擎烛灿繁星,百和焚烟抽翠缕。”
(2).形容枝条繁多。 唐 曹松 《江西逢僧省之》诗:“百叶巖前霜欲降,九枝松上鹤初归。”
《國語辭典》:一行人  拼音:yī xíng rén
指同行或共事的一群人。如:「下星期我们一行人将到阳明山赏花。」
《漢語大詞典》:重赴琼林(重赴瓊林)
清 制,进士于考中后满六十周年,重逢原科(同一干支之年)开考,由礼部奏准,与新科进士同赴恩荣宴(通称琼林宴)。《清会典事例·礼部·贡举》“重赴琼林燕”:“大学士 嵇璜 ,係 雍正 庚戌科进士,服官有年,精神矍鑠,兹当会试周甲之期,与新进士先后同年,实係人文盛事,著照从前 史貽直 之例,重与恩荣燕,以为艺林佳话。”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潘文恭公福祉:“本朝耆臣生加太傅者五人,重宴琼林者八人。”
《漢語大詞典》:缠磨头(纏磨頭)
纠缠。引申为缠住不放,一干到底。 李準 《耕云记》三:“ 关书记 挥着手说:‘要有个缠磨头劲儿啊,不能怕困难。’”亦作“ 缠摩头 ”。《中国谚语资料·一般谚语》:“世间无难事,只怕缠摩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