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烟花队(烟花队)  拼音:yān huā duì
妓女群。明。凌濛初《红拂记》第一出:「别离波锦绣溪,拜辞了烟花队。待结于飞。」《野叟曝言》第五三回:「容儿是烟花队里搅惯的人,见他脸上泛出桃花,便知动情。」
《國語辭典》:浑不比(渾不比)  拼音:hún bù bǐ
全都不像。《永乐大典戏文三种。张协状元。第一出》:「浑不比,乍生后学,谩自逞虚名。」
《漢語大詞典》:鼓尾
戏曲演出中的最后一出戏。 徐珂 《清稗类钞·戏剧·广州戏园》:“开臺之第一夜,必首唱《六国封相》,昼则演正本,夜则先演三出头,再演成套,演至天明,又演一尾戏,曰鼓尾。”
《國語辭典》:吊场(弔場)  拼音:diào cháng
戏剧搬演时,必有分场或分段,在前后场之间,为使能衔接而不中断,特留一些演员在场表演,以吊出后场,称为「吊场」。也作「吊场」。
《國語辭典》:吊场(吊場)  拼音:diào cháng
戏剧搬演时,必有分场或分段,在前后场之间,为使能衔接而不中断,特留下一些演员在场表演,以引出后场,称为「吊场」。《永乐大典戏文三种。宦门子弟错立身。第一二出》:「净末卜吊场下。」也作「吊场」。
《漢語大詞典》:苦会(苦會)
很会。 宋 无名氏 《张协状元》戏文第一出:“弹丝品竹,那堪吟月与嘲风,苦会插科使砌,何吝搽灰抹土,歌笑满堂中。”
分類:戏文一出
《國語辭典》:劳笼(勞籠)  拼音:láo lóng
1.关鸟兽动物的器具。也作「牢笼」。
2.引申为包罗、涵盖。《永乐大典戏文三种。张协状元。第四三出》:「苦天天!几年来劳笼著万千,寻思自埋冤。」也作「牢笼」。
3.陷入圈套。《永乐大典戏文三种。小孙屠。第一出》:「暗去梅香首级,潜奔它处,夫主劳笼。陷兄弟必贵,盆吊死郊中。」
《漢語大詞典》:迎头好(迎頭好)
谓戏曲演员刚一出场亮相受到观众的喝采。 靳以 《下场》:“当着他每一次从门帘里出来,是不一定有人为他拉起帘子来,而且更不会如其他的角色一样,能够有‘迎头好’的。”
《漢語大詞典》:压胄子(壓胄子)
一次戏曲演出,某一节目被安排为最后一出,叫做“压胄子”。亦指安排在最后的一个节目。 清 王梦生 《梨园佳话》:“能於末齣登场,而人皆耐而相待者,谓之压胄子。胄子者,武戏也。武戏能恋人,而欲以唱工加胜武剧。”亦称“ 压轴 ”。 老舍 《四世同堂》五八:“ 招弟 必须唱压轴……我的女儿不能给别人垫戏。”另有一种说法,把某一出戏排做一次戏曲演出中的倒数第二个节目(最后的一出戏叫大轴子)或安排在倒数第二的一出戏,称为“压轴子”。
《漢語大詞典》:一现昙华(一現曇華)
比喻事物或人物一出现就很快消失。华,同“ 花 ”。 景定成 《稚伶刘箴俗哀词》之三:“翻成薄命红颜女,一现曇华惹世疑。”参见“ 曇花一现 ”。
《國語辭典》:昙花一现(曇花一現)  拼音:tán huā yī xiàn
昙花,优昙婆罗华的简称,即无花果。印度传说无花果只在圣王出世时才会开花。见隋。智顗《妙法莲华经文句。卷四。上》。谓佛的出世、说法如优昙婆罗华出现,其含意有二:一说指在适当时机才会出现;一说指希有难得。后多用于比喻人或事物一出现便迅速消失。如:「划过天际的流星,短暂而绚烂,犹如昙花一现。」
《国语辞典》:剩魄残魂(剩魄残魂)  拼音:shèng pò cán hún
残存的生命。指老人。清。孔尚任《桃花扇》试一出:「古董先生谁似我?非玉非铜,满面包浆裹,剩魄残魂无伴夥,时人指笑何须躲!」
《国语辞典》:人生如戏(人生如戏)  拼音:rén shēng rú xì
人的一生如同一出戏中情节,常有起伏变化常出人意料。如:「人生如戏,不要顾虑太多,先用心扮演好目前的角色要紧。」
《国语辞典》:灰头草面(灰头草面)  拼音:huī tóu cǎo miàn
形容蓬头垢面,不修边幅。元。杨讷《西游记》第一出:「娘子,灰头草面不打扮,傥或江上遇著相知朋友,怎生厮见。」也作「灰头土面」、「灰头土脸」。
分类:一出
《国语辞典》:罗密欧与茱丽叶(罗密欧与茱丽叶)  拼音:luó mì ōu yǔ zhū lì yè
戏曲剧目。英国莎士比亚所著的一出悲剧。叙述两个世仇家族的青年男女,因相爱却不能成为眷属而双双殉情的故事。剧情悽楚动人,感人心怀。西元一五九七年出版,曾多次拍成电影。或称为《殉情记》、《铸情记》。
《国语辞典》:一举成擒(一举成擒)  拼音:yī jǔ chéng qín
一出击便成功的擒拿敌手。如:「警方接获密报后迅速出动,故能一举成擒,捕获毒枭。」
《国语辞典》:夜阑人静(夜阑人静)  拼音:yè lán rén jìng
深夜人声寂静。明。凌濛初《红拂记》第一出:「只等夜阑人静,再作区处。」《初刻拍案惊奇》卷一六:「约莫一更时分,夜阑人静,灿若久旷之后,欲火燔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