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一霍
一会儿。指短时间。《陆象山语录》卷下:“初学者能完聚得几何精神,纔一霍便散了。”
《漢語大詞典》:说话中间(説話中間)
一会儿。形容时间短暂。 元 郑光祖《王粲登楼》第一折:“説话中间,可早来到丞相府了。” 元 无名氏 《陈州粜米》楔子:“有 范天章 学士令人来请,不知有甚事,须索走一遭去。説话中间,可早来到也。”亦作“ 説话之间 ”。 元 关汉卿 《窦娥冤》楔子:“説话之间,早来到他家门首。” 清 洪升 《长生殿·觅魂》:“説话之间,早来到海东边万仞峯巔。”
《國語辭典》:回头(回頭)  拼音:huí tóu
1.转过头来,转过脸來。晋。刘琨〈胡姬年十五〉诗:「花将面自许,人共影相怜。回头堪百万,价重为时年。」唐。杜甫〈徐卿二子歌〉:「小儿五岁气食牛,满堂宾客皆回头。」《儒林外史》第三三回:「那道士回头一看,忙走近前道:『杜少爷,你怎么在这里?』」
2.过一会儿。指回头之间,表示时间短暂。唐。白居易 晓寝诗:「转枕重安寝,回头一欠伸。纸窗明觉晓,布被暖知春。」《醒世姻缘传》第四八回:「俺爹叫留薛大爷吃饭,我装了一碗鸡,回头少了一半。」
3.回到源头。《初刻拍案惊奇》卷一三:「今日穷了,休说是外人,嫡亲儿媳也受他这般冷淡。回头自思,怎得不恼?。」《红樓梦》第二二回:「到如今,回头试想真无趣。」
4.有所觉悟而改邪归正。《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八:「没人指引回头,忘却本来面目,便要堕落轮回道中。」《儿女英雄传》第二一回:「方才的话我都一一听得明白。从来说:『孽海茫茫,回头是岸;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5.回覆、答覆。《欢喜冤家》第续五回:「我如今不免吟几句情诗送去与他,若有意必有回头,如又似留作对联的光景,我看他亲笔批语在此了,怕他怎的!」《儒林外史》第三九回:「过了十馀日,旨意回头:著平治来京。」《野叟曝言》第三二回:「自从李四嫂给了回头,便得此病。」
6.回心转意、改变主意。《水浒传》第三回:「时来富贵皆因命,运去贫穷亦有由。事遇机关须进步,人当得意便回头。」《儿女英雄传》第二二回:「天下事最妙的是云端里看厮杀,你我且置身事外,袖手旁观,看后来这位安水心先生怎的下手,这位何玉凤姑娘怎的回头。」《官场现形记》第一五回:「鲁总爷因为是庄大老爷的面子,不好回头,暂时留用。」
7.复苏、病情好转。《醒世姻缘传》第五五回:「狄周瞒了主人,反与歹人合成一股,洒泼主人的东西,也被天雷震的七死八活,救的虽然回头,还是发昏致命。」《儒林外史》第五回:「自此,严监生的病,一日重似一日,再不回头。诸亲六眷都来问候,五个侄子穿梭的过来陪郎中弄药。到中秋已后,医生都不下药了。」
《國語辭典》:回头(回頭)  拼音:huí tou
一种烙烤有馅的北京小吃,两头向内转折,故称。
《國語辭典》:忽然  拼音:hū rán
表示情况的发生,迅速得出乎意料。《三国演义》第九回:「次日,正行间,忽然狂风骤起,昏雾蔽天。」《老残游记》第五回:「你们到好!忽然的慈悲起来了!」
《國語辭典》:顷者(頃者)  拼音:qǐng zhě
1.方才。如:「顷者雷雨交加,瞬时天已放晴。」
2.近来。《后汉书。卷一。光武帝纪下》:「顷者师旅未解,用度不足。」
《國語辭典》:弭节(弭節)  拼音:mǐ jié
节,车行的节度。弭节指停车。《楚辞。屈原。离骚》:「吾令羲和弭节兮,望崦嵫而勿迫。」宋。苏轼〈次韵孔文仲推官见赠〉诗:「候吏报君来,弭节江之湄。」
《國語辭典》:些儿(些兒)  拼音:xiē ér
1.片刻、一会儿。《董西厢》卷五:「些儿来迟,已成不救,定应一命见阎王。」
2.一点儿。宋。姜夔浣溪沙。钗燕笼云晚不忺〉词:「杨柳夜寒犹自舞,鸳鸯风急不成眠,些儿閒事莫萦牵。」
《國語辭典》:霎时(霎時)  拼音:shà shí
极短的时间。《西游记》第三回:「霎时收了法像,将宝贝还变做个绣花针儿,藏在耳内。」《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去寻一个小闲来,拿银子去,霎时一乘轿抬到下处。」也作「霎时间」。
《國語辭典》:顷之(頃之)  拼音:qǐng zhī
不久、短时间。《战国策。燕策三》:「其人居远未来,而为留待,顷之未发。」《史记。卷一○二。张释之传》:「文帝由是奇释之,拜为中大夫,顷之,至中郎将。」
《國語辭典》:俄然  拼音:é rán
片刻、一下子。《三国志。卷五八。吴书。陆逊传》:「舳舻千里,星奔电迈,俄然行至。」
《國語辭典》:片刻  拼音:piàn kè
一会儿,指极短的时间。明。徐渭〈次夕降抟雪径满鹅鸭卵余睡而复起烧竹照之八十韵〉:「终宵有许垂鹅伏,片刻应能没马啼。」《红楼梦》第一六回:「正值凤姐近日多事之时,无片刻閒暇之工。」
《國語辭典》:回来(回來)  拼音:huí lai
1.回到原处。《儒林外史》第一回:「不在家了。从清早晨牵牛出去饮水,尚未回来。」
2.稍待、等一会儿。《负曝闲谈》第一○回:「三哥,回来咱们吃了饭,到天桥去出一个辔头看。」
《國語辭典》:少焉  拼音:shǎo yān
过一会儿。宋。苏轼 赤壁赋:「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分類:一会儿
《國語辭典》:说话(說話)  拼音:shuō huà
1.发言、讲话。《儒林外史》第四七回:「他家虽然官员多,气魄大,但是我老头子说话,他也还信我一两句。」《红楼梦》第三回:「你们去罢!让我们自在说话儿!」
2.言辞。《喻世明言。卷四○。沈小霞相会出师表》:「介溪公最听他的说话,凡疑难大事,必须与他商量。」
3.一种流行于唐宋时期的说唱艺术,以讲说历史故事为主。宋。灌圃耐得翁《都城纪胜。瓦舍众伎》:「说话有四家。一者小说,谓之银字儿,如烟粉、灵怪、传奇。」宋。吴自牧《梦粱录。卷二○。小说讲经史》:「说话者谓之『舌辩』,虽有四家数,各有门庭。」
4.指责。如:「像这种事,你做得再好,还是会有人说话。」
5.事情。《金瓶梅》第八七回:「因和俺姐夫有些说话,大娘知道了,先打发了春梅小大姐,然后打了俺姐夫一顿,赶出往家去了。」《警世通言。卷一二。范鳅儿双镜重圆》:「这是绍兴元年冬十二月内的说话。到绍兴二年春正月,韩公将建州城攻破。」
6.比喻时间极短。如:「请你等一会,他只稍说话间就会回来。」
7.以往国民小学国语科教学项目之一。如:「今天我们有说话课。」
《国语辞典》:少懈  拼音:shǎo xiè
稍微松懈一下,过一会儿。《聊斋志异。卷一。画皮》:「急以两手合腔,极力抱挤,少懈,则气氤氲自缝中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