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跳灰驴(跳灰驢)
一种儿童游戏。一人低头弯腰,双手撑膝;一人助跑跳起,手按其背,分腿跃过。 元 马致远 《荐福碑》第一折:“一个撮着那布裙踏竹马,一个舒着那臁肕跳灰驴。”
《國語辭典》:同情心  拼音:tóng qíng xīn
心理学上指主观的体会他人内心的感情,能感人之所感。如:「看到他这么落魄,同情心油然而生。」
《國語辭典》:一手一足  拼音:yī shǒu yī zú
比喻力量单薄。《礼记。表记》:「后稷天下之为烈也,岂一手一足哉!」
《漢語大詞典》:一子出家,九祖升天
谓子孙中有一人出家,祖宗都能升天。常用以借喻一人得势,全家沾光。红楼梦第一一七回:“我説的不是功名么?你们不知道‘一子出家,七祖昇天?’”
《漢語大詞典》:一以当百(一以當百)
一人抵过百人。极言勇猛。后汉书·光武帝纪上:“诸将既经累捷,胆气益壮,无不一当百。” 清 昭槤 啸亭杂录·缅甸归诚本末:“及晨,血战於万贼中,无不一当百。” 清 夏燮 中西纪事·海疆殉难记上:“夷兵再却再进,我军无不一以当百,自辰至申,饥不得食,渴不得饮,誓死格斗。”
《國語辭典》:一以当十(一以當十)  拼音:yī yǐ dāng shí
一个人抵得上十个人。比喻英勇无敌。《史记。卷七。项羽本纪》:「及楚击秦,诸将皆从壁上观。楚战士无不一以当十,楚兵呼声动天,诸侯军无不人人惴恐。」《三国演义》第三○回:「绍军虽多,不足惧也,我军俱精锐之士,无不一以当十。」
《國語辭典》:一手包办(一手包辦)  拼音:yī shǒu bāo bàn
全由一人独力处理。如:「这次旅游的食宿、交通等问题全由陈先生一手包办。」也作「一手包揽」、「一手承运」。
《國語辭典》:一木难支(一木難支)  拼音:yī mù nán zhī
濒临倒塌的大厦,只靠一根梁柱实难以支撑。比喻事情异常艰钜,非一人所能支持。明。张景《飞丸记》第一一出:「不想一木难支将颠运,可惜枉费了精神,志未伸。」也作「独木难支」、「一木难扶」。
《漢語大詞典》:一身而二任
一人承担两种任务。《汉书·王吉传》:“诸侯骨肉,莫亲大王,大王於属则子也,於位则臣也,一身而二任之责加焉。” 唐 韩愈 《圬者王承福传》:“一身而二任焉,虽圣者不可能也。” 毛泽东 《新民主主义论》五:“一方面--参加革命的可能性,又一方面--对革命敌人的妥协性,这就是 中国 资产阶级‘一身而二任焉’的两面性。”
《国语辞典》:一身二任  拼音:yī shēn èr rèn
一人兼任两种职务。《汉书。卷七二。王吉传》:「诸侯骨肉,莫亲大王,大王于属则子也,于位则臣也,一身而二任之,责加焉。」唐。韩愈〈圬者王承福传〉:「一身而二任焉,虽圣者不可能也。」也作「一身两役」。
《國語辭典》:一身两役(一身兩役)  拼音:yī shēn liǎng yì
一人同时兼任二事。《梁书。卷二一。张充传》:「一身两役,无乃劳乎?」也作「一身二任」。
《國語辭典》:一人班  拼音:yī rén bān
佣仆一人兼作各事,没有同伴帮助。
《漢語大詞典》:一人作
犹一工。谓一人一日的工作。韩非子·解老:“一人之作,日亡半日;十日则亡五人之功矣。” 汉 王充 论衡·书虚:“ 宋 丁公 者, 宋 人也,未凿井时,常有寄汲,计之,日去一人作。自凿井后,不復寄汲,计之,日得一人作。故曰: 宋 丁公 凿井得一人。”
分類:一人一日
《漢語大詞典》:一人向隅,满坐不乐(一人向隅,滿坐不樂)
谓满堂之上,一人不乐,众皆为之不欢。 汉 刘向 说苑·贵德:“故圣人之於天下也,譬犹一堂之上也。今有满堂饮酒者,有一人独索然向隅而泣,则一堂之人皆不乐矣。”太平广记卷二八一引 唐 薛渔思 《河东记·独孤遐叔》:“方见一少年,擧盃瞩之曰:‘一人向隅,满坐不乐,小人窃不自量,愿闻金玉之声。’” 清 刘大櫆 《乞公建义仓引》:“夫一人向隅而泣,则举坐为之不乐。同里共井,其视同坐也亲矣;辗转沟壑而死,其视向隅而泣者迫矣。”后常作“一人向隅,举座不欢。”
《國語辭典》:一人之交  拼音:yī rén zhī jiāo
形容友谊深厚,亲密如一人。《儒林外史》第五四回:「那时我家先父就和娄氏弟兄是一人之交。」《文明小史》第五七回:「只为听见周升说,他们大少爷和制台的少爷是个一人之交,李贵听了,心中一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