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語辭典》:一举(一舉) 拼音:yī jǔ
一种举动、一次行动。《文选。王粲。从军诗五首之一》:「一举灭獯虏,再举服羌夷。」元。关汉卿《窦娥冤》第四折:「老夫自到京师,一举及第,官拜参知政事。」
《國語辭典》:一举千里(一舉千里) 拼音:yī jǔ qiān lǐ
一飞就是千里。比喻前程远大。《史记。卷五五。留侯世家》:「鸿鹄高飞,一举千里。羽翮已就,横绝四海。」《文选。曹植。与杨德祖书》:「然此数子,犹复不能飞轩绝迹,一举千里。」
《漢語大詞典》:一举两全(一舉兩全)
谓一举措而能顾全两面。《三国志·魏志·郭淮传》:“兵不远西,而胡交自离,此一举而两全之策也。”《西游记》第五四回:“这叫做‘假亲脱网’之计。岂非一举两全之美也?”
《漢語大詞典》:一举万里(一舉萬里)
见“ 一举千里 ”。
《分类字锦》:一举辄蔽(一举辄蔽)
唐书陆德明传:补太学博士。高祖已释奠,召博士徐文远、浮屠慧乘、道士刘进喜各讲经,德明随方立义,遍析其要。帝大喜曰:三人者诚辩,然德明一举辄蔽,可谓贤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