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534,分36页显示   2  3  4  5 下一页
典故
东陵晦迹
风雨晦
风雨如晦(又作:风雨晦)
晦迹
词典
晦明
显晦
晦冥
如晦
晦朔
明晦
晦迹
月晦
晦日
自晦
用晦
典故
五色东陵瓜
  
傍青门
 
卜隐青门
  
城东瓜
 
守瓜垄
 
寂寞种瓜
 
手种瓜圃
   
故侯瓜圃
 
东门瓜
 
东陵五色
  
东陵梦
 
东陵子
 
东陵故侯
 
东陵晦迹
  
东陵种瓜
 
东陵老
 
无田种瓜
 
瓜垄访故侯
 
瓜田故侯
 
瓜荒
 
瓜送东陵
  
种瓜五色
 
种瓜侯
 
种瓜东门
 
芸瓜
 
觅故侯
 
卖瓜侯
 
邵平
 
邵平不见
  
邵平东陵
  
邵平瓜圃
  
邵平种
 
邵生瓜田
 
锄瓜士
 
隐故侯
 
青门五色瓜
   
青门种瓜
 
相关人物
召平

参考典故
青门


《史记》卷五十三〈萧相国世家〉
汉十一年,陈豨反,高祖自将,至邯郸。未罢,淮阴侯谋反关中,吕后用萧何计,诛淮阴侯,语在淮阴事中。上已闻淮阴侯诛,使使拜丞相何为相国,益封五千户,令卒五百人一都尉为相国卫。诸君皆贺,召平独吊。召平者,故秦东陵侯。秦破,为布衣,贫,种瓜于长安城东,瓜美,故世俗谓之「东陵瓜」,从召平以为名也。召平谓相国曰:「祸自此始矣。上暴露于外而君守于中,非被矢石之事而益君封置卫者,以今者淮阴侯新反于中,疑君心矣。夫置卫卫君,非以宠君也。愿君让封勿受,悉以家私财佐军,则上心说。」相国从其计,高帝乃大喜。
《水经注》~583~
渭水又东径长安城北。汉惠帝元年筑,六年成,即咸阳也。秦离宫无城,故城之。王莽更名常安。十二门,东出北头第一门。本名宣平门,王莽更名春王门。正月亭,民曰都门,其郭门亦曰东都门,即逢萌挂冠处也。第二门本名清明门,一曰凯门,王莽更名宣德门,布恩亭。内有藉田仓,亦曰藉田门。第三门本名霸城门,王莽更名仁寿门,无疆亭。民见门色青,又曰青城门,或曰青绮门,亦曰青门。门外旧出好瓜。昔广陵人邵平为秦东陵侯,秦破,为布衣,种瓜此门,瓜美,故世谓之东陵瓜。是以阮籍〈咏怀诗〉曰:「昔闻东陵瓜,近在青门外,连畛拒阡陌,子母相钩带。指谓此门也。」
《艺文类聚》卷八十七〈果部下·瓜〉
《史记》曰:邵平故秦东陵侯,秦灭后,为布衣,种瓜长安城东。种瓜有五色,甚美,故世谓之东陵瓜,又云青门瓜,青门东陵也。

简释

东陵瓜:指雅逸。唐骆宾王《夏日游德州赠高四》:“一顷南山豆,五色东陵瓜。”

故侯:指弃官隐居之人。唐杜甫《园人送瓜》:“园人非故侯,种此何草草?”


例句

成名苟有地,何必东陵侯。 储光羲 夏日寻蓝田唐丞登高宴集

前驺潘岳贵,故里邵平穷。 刘得仁 书事寄万年厉员外

谁能更向青门外,秋草茫茫觅故侯。 刘长卿 家园瓜熟是故萧相公所遗瓜种凄然感旧因赋此诗

可怜藜杖者,真个种瓜侯。 司空图 休休亭

那知鸣玉者,不羡卖瓜侯。 司空曙 独游寄卫长林

邵平能就我,开径剪蓬麻。 孟浩然 南山下与老圃期种瓜

仲月送君从此去,瓜时须及邵平田。 孟浩然 送新安张少府归秦中

凭将两行泪,为访邵平园。 岑参 送崔员外入秦因访故园

多识故侯悲宿草,曾看流水没桑田。 戴叔伦 赠康老人洽

邵平瓜地接吾庐,谷雨乾时偶自锄。 曹邺 老圃当

僻殊萧相宅,芜胜邵平园。 李吉甫 夏夜北园即事寄门下武相公

芳年谁共玩,终老邵平瓜。 李商隐 永乐县所居一草一木无非自栽今春悉已芳茂因书即事一章

欲识东陵味,青门五色瓜。 李峤

既非逃相地,乃是故侯园。 李德裕 近于伊川卜山居将命者画图而至欣然有感聊赋此诗兼寄上浙东元相公大夫使求青田胎化鹤

青门种瓜人,旧日东陵侯。 李白 古风

失势青门傍,种瓜复几时。 李白 窜夜郎于乌江留别宗十六璟

未盥邵陵王,瓶中弄长翠。 李贺 安乐宫

千载商山芝,往者东门瓜。其人骨已朽,此道谁疵瑕。 杜甫 喜晴(一作喜雨)

东陵迹芜绝,楚汉休征讨。园人非故侯,种此何草草。 杜甫 园人送瓜

南山豆苗早荒秽,青门瓜地新冻裂。 杜甫 投简成华两县诸子

丈人文力犹强健,岂傍青门学种瓜。 杜甫 曲江陪郑八丈南史饮

卜筑应同蒋诩径,为园须似邵平瓜。 杜甫 舍弟观赴蓝田取妻子到江陵喜寄三首

邵平元入汉,张翰后归吴。 杜甫 过南岳入洞庭湖

亭逢李广骑,门接邵平瓜。 杨炯 送李庶子致仕还洛

功名不复求,旧业向东周。白草辞边骑,青门别故侯。 权德舆 送张将军归东都旧业

荒凉萧相阙,芜没邵平园。 沈佺期 初冬幸汉故青门应制

醉收陶令菊,贫卖邵平瓜。 温庭筠 赠郑处士

路傍时卖故侯瓜,门前学种先生柳。 王维 老将行

失路青门隐,藏名白社游。 王绩 晚年叙志示翟处士

秦时故列侯,老作锄瓜士。 白居易 读史五首

知止惭先觉,归欤想故侯。 羊士谔 闲斋示一二道者

西山伤遗老,东陵有故侯。 陈子昂 感遇诗三十八首之十四

宁知白社客,不厌青门瓜。 陈子昂 卧病家园

更喜瓜田好,令人忆邵平。 陈润 东都所居寒食下作

一顷南山豆,五色东陵瓜。 骆宾王 夏日游德州赠高四(并序)

黄雀徒巢桂,青门遂种瓜。 骆宾王 帝京篇

典故
风雨晦


《毛诗正义》卷四之四〈国风·郑风·风雨〉~79~
「风雨凄凄,鸡鸣喈喈。既见君子,云胡不夷。风雨潇潇,鸡鸣胶胶。既见君子,云胡不瘳。风雨如晦,鸡鸣不已。既见君子,云胡不喜。」《风雨·序》:「风雨,思君子也,乱世则思君子,不改其度焉。」

例句

停停倚门念,瑟瑟风雨夕。 李群玉 小弟艎南游近书来

风雨嗟何及,江湖涕泫然。 杜甫 哭李尚书

典故
云胡不喜
  
风雨晦


《毛诗正义》卷四之四〈国风·郑风·风雨〉~79~
风雨凄凄,鸡鸣喈喈。既见君子,云胡不夷。风雨潇潇,鸡鸣胶胶。既见君子,云胡不瘳。风雨如晦,鸡鸣不已。既见君子,云胡不喜。

例句

若因风雨晦,应念寂寥居。 杨衡 寄赠田仓曹湾

风雨今如晦,堪怜报晓鸡。 韩偓 凄凄

典故

《大正新脩大藏经》卷五十〈史传部三〉~357~
竺道壹姓陆,吴人也。少出家贞正有学业,而晦迹隐智,人莫能知。
《國語辭典》:晦明  拼音:huì míng
黑夜与白昼,昏暗与晴朗。《国语。楚语上》:「地有高下,天有晦明,民有君臣,国有都鄙,古之制也。」宋。欧阳修 醉翁亭记:「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國語辭典》:显晦(顯晦)  拼音:xiǎn huì
1.明与暗。唐。杜甫 天河诗:「常时任显晦,秋至辄分明。」
2.比喻人之进退,出仕或退隐。《晋书。卷九四。隐逸传。史臣曰》:「君子之行殊涂,显晦之谓也。」唐。柳宗元〈箕子碑〉:「宪宪大人,显晦不渝。」
分類:仕宦隐逸
《國語辭典》:晦冥  拼音:huì míng
光线昏暗。《史记。卷八。高祖本纪》:「是时雷电晦冥,太公往视,则见蛟龙于其上。」《大宗宣和遗事。元集》:「风光霁月之时少,阴雨晦冥之时多。」也作「晦蒙」、「晦暝」。
分類:昏暗阴沉
《分类字锦》:如晦
风雨如晦。
分类:
《國語辭典》:晦朔  拼音:huì shuò
1.农历每月的最后一日与第一日。《续汉书志。第三。律历志下》:「晦朔合离,斗建移辰,谓之月。」
2.早晚、旦夕。《庄子。逍遥游》:「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
《漢語大詞典》:明晦
(1).明暗;晴阴。 南朝 梁武帝 《拟明月照高楼》诗:“相去既路迥,明晦亦殊悬。” 宋 曾巩 《拟岘台记》:“若夫雪烟开敛,日光出没,四时朝暮,雨暘明晦,变化不同,则虽览之不厌,而虽有智者,亦不能穷其状也。” 清 徐昂发 《雁门关》诗:“嵐光自摩荡,巖壑递明晦。”
(2).人世与阴间。 唐 李复言 《续玄怪录·卢仆射从史》:“吾已免离,下视汤火,岂復低身而卧其间乎?且夫据其生死,明晦未殊,学仙成败,则无所异。吾已得炼形之术也。”
《國語辭典》:晦迹(晦跡)  拼音:huì jī
隐藏行踪,不与人交往。唐。杜甫〈岳麓山道林二寺行〉:「昔遭衰世皆晦迹,今幸乐国养微躯。」
分類:隐居匿迹
《國語辭典》:月晦  拼音:yuè huì
月终。多指农历每月的最后一日。《吕氏春秋。季秋纪。精通》:「月望则蚌蛤实,群阴盈;月晦则蚌蛤虚,群阴亏。」唐。白居易〈春雪〉诗:「月晦寒食天,天阴夜飞雪。」
《國語辭典》:晦日  拼音:huì rì
农历每月的最后一天。《公羊传。僖公十六年》:「何以不日?晦日也。」《儒林外史》第四三回:「晦日用兵,兵法所忌。」
《國語辭典》:中和节(中和節)  拼音:zhōng hé jié
中国民间传统节日之一。流行于华北地区,尤以北平为最。此节日乃由唐德宗下诏成立。相传每年农历二月初一为太阳真君的生辰,民间习于是日相互赠送百谷、瓜果,并以「太阳鸠糕」祀日,祈求农作物丰收。见《新唐书。卷一三九。李泌传》。
《漢語大詞典》:自晦
自隐才能,不使声名彰著。旧唐书·韩滉传:“﹝ 滉 ﹞尤工书,兼善丹青,以绘事非急务,自晦其能,未尝传之。”新唐书·辅公祏传:“ 公祏 内怏怏不平,乃与故人 左游仙 伪学辟穀以自晦。” 清 昭槤 啸亭续录·稗事数则:“ 张文和 公晚年,颇以谦抑自晦。”
《漢語大詞典》:用晦
(1).谓隐藏才能,不使外露。易·明夷:“君子以莅众,用晦而明。” 王弼 注:“藏明於内,乃得明也;显明於外,巧所辟也。”《旧唐书·卢钧传》:“ 河东军 节度使 卢钧 ,长才博达,敏识宏深。蔼山河之灵,抱瑚璉之器。多能不燿,用晦而彰。” 宋 曾巩 《王容季君墓志铭》:“学足以求其内,辞足以达其外,守之用刚,养之用晦。”
(2).指文意含蓄,耐人寻味。 唐 刘知几 史通·叙事:“晦也者,省字约文,事溢於句外……夫能略小存大,举重明轻,一言而巨细咸该,片语而洪纤靡漏,此皆用晦之道也。” 浦起龙 通释:“晦之云者,意到而笔不到也。”
《漢語大詞典》:五色瓜
即东陵瓜。 汉 初有 召(邵)平 ,本 秦 东陵侯 , 秦 亡,为民,种瓜于 长安 城东,故称。 南朝 梁 任昉 述异记卷下:“ 吴 桓王 时, 会稽 生五色瓜。 吴 中有五色瓜,岁时充贡献。” 唐 王维 《送孙秀才》诗:“玉枕双文簟,金盘五色瓜。” 赵殿成 注:“ 阮籍 诗:‘昔闻东陵瓜,近在青门外。连畛距阡陌,子母相鉤带。五色曜朝日,嘉宾四面会。’” 明 张煌言 《怀古》诗:“借问五色瓜,何如三秀芝。”五色瓜,一本作“ 东陵瓜 ”。
《漢語大詞典》:召平瓜
召平 , 秦 之 东陵侯 。 秦 亡不仕,隐居 长安 城东,种瓜为业。见史记·萧相国世家。后以“召平瓜”为安贫隐居之典。 唐 李商隐 《永乐县即事一章》诗:“芳年谁共玩?终老召平瓜。”召,一本作“ 邵 ”。
《國語辭典》:故侯  拼音:gù hóu
本指秦扬州人召平。秦时封东陵侯,秦亡,隐居青门外种瓜为生。见《史记。卷五三。萧相国世家》。后比喻恬淡无争的生活。清。龚自珍〈人月圆。绿珠不爱珊瑚树〉词:「绿珠不爱珊瑚树,情愿故侯家。」
分類:长官
《國語辭典》:故侯瓜  拼音:gù hóu guā
本指故侯召平所卖的瓜。参见「故侯」条。后比喻恬淡无争的生活。唐。王维〈老将行〉:「路傍时卖故侯瓜,门前学种先生柳。」
分類:东陵瓜
《國語辭典》:故侯瓜  拼音:gù hóu guā
本指故侯召平所卖的瓜。参见「故侯」条。后比喻恬淡无争的生活。唐。王维〈老将行〉:「路傍时卖故侯瓜,门前学种先生柳。」
分類:东陵瓜
《漢語大詞典》:东陵侯(東陵侯)
指 汉 邵平 。以种“东陵瓜”而著名。 北周 庾信 《拟咏怀》之二四:“昔日 东陵侯 ,惟有瓜园在。” 唐 李白 《古风》之九:“ 青门 种瓜人,旧日 东陵侯 。”参见“ 东陵瓜 ”。
《國語辭典》:东陵瓜(東陵瓜)  拼音:dōng líng guā
秦东陵侯召平,秦亡后为平民,在长安城东种瓜为生,因所种的瓜甚美,世称之为「东陵瓜」。见《史记。卷五三。萧相国世家》。后世因用其事以比喻弃官归隐的生活。唐。骆宾王 夏日游德州赠高四诗:「放旷愚公谷,消散野人家,一顷南山豆,五色东陵瓜。」
《國語辭典》:东陵瓜(東陵瓜)  拼音:dōng líng guā
秦东陵侯召平,秦亡后为平民,在长安城东种瓜为生,因所种的瓜甚美,世称之为「东陵瓜」。见《史记。卷五三。萧相国世家》。后世因用其事以比喻弃官归隐的生活。唐。骆宾王 夏日游德州赠高四诗:「放旷愚公谷,消散野人家,一顷南山豆,五色东陵瓜。」
《漢語大詞典》:种瓜(種瓜)
(1).栽植瓜果。三国志·吴志·步骘传:“与 广陵 卫旌 同年相善,俱以种瓜自给。” 清 王韬 瓮牖馀谈·记钱江事:“思量尘土染京华,何似青山学种瓜。”
(2).古时幻术之一种。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归心:“世有祝师及诸幻术,犹能履火蹈刃,种瓜移井,倐忽之间,十变五化。” 王利器 集解引 刘盼遂 曰:“《御览》卷九百七十八引搜神记曰:‘ 吴 时有 徐光 ,常行幻术。於市里从人乞瓜,其主弗与。便从索瓣,种之。俄而瓜蔓延生花实,乃取食之,因赐观者。及视所賷,皆亡耗矣。’ 黄门 种瓜之説,殆用此事。”旧唐书·音乐志二:“ 后魏 、 北齐 ,亦有鱼龙辟邪……种瓜拔井之戏。”
《漢語大詞典》:邵平园(邵平園)
秦 遗老 邵平 在 长安 城东 青门 种植的瓜园。后常用为感叹故园变迁的典故。 唐 沈佺期 《初冬从幸汉故青门应制》诗:“朝市俱东逝,坟陵共北原。荒凉 萧相 闕,芜没 邵平 园。” 唐 岑参 《送崔员外入秦因访故园》诗:“竹里 巴山 道,花间 汉水 源。凭将两行泪,为访 邵平 园。”
《漢語大詞典》:邵平瓜
即 东陵 瓜。 邵平 , 秦 故 东陵侯 , 秦 亡后,为布衣,种瓜 长安 城东 青门 外,瓜味甜美,时人谓之“东陵瓜”。见《三辅黄图》卷一。后世因以“邵平瓜”美称退官之人的瓜田。 唐 杨炯 《送李庶子致仕还洛》诗:“亭逢 李广骑 ,门接 邵平 瓜。” 宋 陆游 《贫病戏书》诗之三:“尽日溪边艇子斜,治生不种 邵平 瓜。” 明 刘基 《绝句漫兴》之二:“寒暑又随风日转, 东陵 谁种 邵平 瓜。” 林学衡 《白下晤梓琴喜赠兼示觉生瑞星》诗:“新进争陈 娄敬 策,故侯漫种 邵平 瓜。”亦省称“ 邵瓜 ”。 清 黄立世 《粉蝶儿·自述》套曲:“一泓秋水泛蒹葭,最赏心安枣 邵 瓜。”
《漢語大詞典》:邵平田
秦 广陵 人 邵平 ,在 秦 亡后,种瓜 长安 城东之 青门 。后因以“邵平田”借指退官隐居者的田园。 唐 孟浩然 《送新安张少府归秦中》诗:“试登 秦岭 望 秦川 ,遥忆 青门 春可怜。仲月送君从此去,瓜时须及 邵平 田。” 清 侯方域 《送练三贞吉》诗:“贫安 原宪 宅,力种 邵平 田。”
《漢語大詞典》:青门故侯(青門故侯)
故 秦 东陵侯 召平 ,曾于 汉 初种瓜于 长安 青门 外。后因以“青门故侯”谓前朝遗民。 清 蒋士铨 《桂林霜·私葬》:“立箇墓臺新碣,写出青门故侯。”参见“ 青门瓜 ”。
《漢語大詞典》:青门瓜(青門瓜)
汉 初,故 秦 东陵侯 召平 种瓜于 长安 城东 青门 。瓜美,世称“东陵瓜”,又名“青门瓜”。见《三辅黄图》卷一。 南朝 梁 何逊 《南还道中送赠刘谘议别》诗:“目想 平陵 柏,心忆 青门 瓜。” 唐 陈子昂 《卧疾家园》诗:“寧知 白社 客,不厌 青门 瓜。”
《漢語大詞典》:青门瓜(青門瓜)
汉 初,故 秦 东陵侯 召平 种瓜于 长安 城东 青门 。瓜美,世称“东陵瓜”,又名“青门瓜”。见《三辅黄图》卷一。 南朝 梁 何逊 《南还道中送赠刘谘议别》诗:“目想 平陵 柏,心忆 青门 瓜。” 唐 陈子昂 《卧疾家园》诗:“寧知 白社 客,不厌 青门 瓜。”
《漢語大詞典》:青门隐(青門隱)
秦 东陵侯 召平 , 秦 灭后隐居 长安 青门 外,以种瓜为业。后因以“青门隐”指隐居。 唐 王绩 《晚年叙志示翟处士》诗:“失路 青门 隐,藏门 白社 游。”亦用指 召平 。 唐 白居易 《新昌新居书事四十韵因寄元郎中张博士》:“跡慕 青门 隐,名惭紫禁仙。”
《國語辭典》:风雨如晦(風雨如晦)  拼音:fēng yǔ rú huì
风雨交加,天色昏暗,犹如黑夜。比喻处于险恶环境中也不改变其操守。《诗经。郑风。风雨》:「风雨如晦,鸡鸣不已。」南朝梁。简文帝〈幽絷题壁自序〉:「立身行道,始终如一,风雨如晦,鸡鸣不已。」也作「风雨晦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