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典故
五色药
 
五色灵丹
 
西山灵剂

相关人物
曹丕(魏文帝)


《宋书》卷二十一〈乐志三〉~66~
〈折杨柳行〉:西山一何高,高高殊无极。上有两仙僮,不饮亦不食。与我一丸药,光耀有五色。服药四五日,身体生羽翼。轻举乘浮云,倏忽行万亿。流览观四海,芒芒非所识。彭祖称七百,悠悠安可原。老聃适西戎,于今竟不还。王乔假虚词,赤松垂空言。达人识真伪,愚夫好妄传。追念往古事,愦愦千万端。百家多迂怪,圣道我所观。

例句

何烦五色药,尊下即丹丘。 李群玉 半醉

《骈字类编》:珍剂(珍剂)
朱子 药圃诗 珍剂未须论。
《國語辭典》:调剂(調劑)  拼音:tiáo jì
1.调适。如:「旅行可以调剂紧张的生活。」
2.调配药物。
《國語辭典》:汤剂(湯劑)  拼音:tāng jì
中医上指药草加入水后,煎熬出来的汤药。亦泛指药剂。《新唐书。卷一五九。吴凑传》:「及属病,门不内医巫,不尝药,家人泣请。……帝知之,诏侍医敦进汤剂。」唐。皮日休 祝疟疠文:「所病于人者,上则汤剂,次则矿艾,愈矣。」也称为「汤药」。
《國語辭典》:药剂(藥劑)  拼音:yào jì
药品的制剂。
《國語辭典》:剂量(劑量)  拼音:jì liàng
医学上指药物的使用量。分量多寡因患者之性别、年龄、体重、体质、病情、使用目的、使用次数、习惯性等而定。亦指放射线及化学试剂的使用分量。
《漢語大詞典》:剂量(劑量)
(1).犹衡量。 宋 刘克庄 《代陈玄谢启》:“润色庙謨,不假丹青之力;剂量人品,尤严皂白之分。”
(2).调节筹划。 明 徐渭 《贺兵侍江公擢户书启》:“盖国脉所关,既莫重於泉布,而边储告匱,久无望於仓箱,必须剂量之才,以设通融之法。”
《骈字类编》:和剂(和剂)
唐书萧仿传拜岭南节度使南方珍贿丛夥不以入门家人病取槁梅于厨以和剂仿知趣市还之
《漢語大詞典》:砭剂(砭劑)
砭药。引申为救世的良方。新唐书·儒学传序:“武为救世砭剂,文其膏粱歟?” 宋 王应麟 困学纪闻·评诗:“ 明皇 以侈致乱,故 少陵 以俭为救时之砭剂。”
分類:救世
《骈字类编》:一剂(一剂)
唐书高冯传冯上书言得失辞诚至切帝赐钟乳一剂曰尔进药石之言朕以药石相报
《國語辭典》:质剂(質劑)  拼音:zhì jì
买卖的契据。《周礼。地官。质人》:「凡卖儥者质剂焉,大市以质,小市以剂。」
分類:贸易券契
《漢語大詞典》:酌剂(酌劑)
犹言酌盈剂虚。 况周颐 蕙风词话卷一:“词之为道,智者之事。酌剂乎阴阳,陶写乎性情。”参见“ 酌盈剂虚 ”。
《漢語大詞典》:酌盈剂虚(酌盈劑虚)
谓以有馀调剂不足。 明 张居正 《请裁定宗藩事例疏》:“上不亏展亲睦族之仁,下不失酌盈剂虚之术。”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武昌起义清方档案·关于民清军交战情况》:“阁部统筹财政,当已酌盈剂虚,预筹抵补。” 郑观应 《盛世危言·垦荒》:“古圣王处此,其裒多益寡、酌盈剂虚者,必有其道矣。”亦作“ 酌盈注虚 ”。 明 沈榜 《宛署杂记·经费下》:“盖量入为出,酌盈注虚,举望紧置邮,罔不皆然。”
分類:调剂不足
《漢語大詞典》:分剂(分劑)
(1).调节,调剂。 清 王夫之 读四书大全说·论语·阳货二:“盖性即理也,即此气质之理。主持此气,以有其健顺;分剂其气,以品节斯而利其流行。”
(2).犹分际。 清 叶燮 原诗·外篇下:“从来节义、勋业、文章,皆得於天而足於己,然其间亦岂能无分剂?” 田北湖 《论文章源流》:“事物周旋,必有称谓:何者为形,何者为质,何者为义,何者为利。鉴其状态,权其分剂,而名立焉。”
《漢語大詞典》:分剂(分劑)
分量。三国志·魏志·华佗传:“又精方药,其疗疾,合汤不过数种,心解分剂,不復称量。” 章炳麟 《菌说》:“盖曰有养气,无淡气,则人将喝懣以死,而今分剂适合。”
分類:分量
《國語辭典》:方剂(方劑)  拼音:fāng jì
药方。《新唐书。卷二○四。方技传。甄权传》:「虚著方剂,终无益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