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项王则夜起,饮帐中。有美人名虞,常幸从;骏马名骓,常骑之。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柰何,虞兮虞兮柰若何!」歌数阕,美人和之。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南朝宋·裴骃《史记集解》应劭曰:「楚歌者,谓鸡鸣歌也。汉已略得其地,故楚歌者多鸡鸣时歌也。」
楚歌:喻孤军被围或处境窘迫。唐李商隐《泪》:“人去紫台秋人塞,兵残楚帐夜闻歌。”
相关人物
初,元王敬礼申公等,穆生不耆酒,元王每置酒,常为穆生设醴。及王戊即位,常设,后忘设焉。穆生退曰:「可以逝矣!醴酒不设,王之意怠,不去,楚人将钳我于市。」称疾卧。申公、白生强起之曰:「独不念先王之德与?今王一旦失小礼,何足至此!」穆生曰:「易称『知几其神乎!几者动之微,吉凶之先见者也。君子见几而作,不俟终日。』先王之所以礼吾三人者,为道之存故也;今而忽之,是忘道也。忘道之人,胡可与久处!岂为区区之礼哉?」遂谢病去。申公、白生独留。
古人称逝矣,吾道卜终焉。 杜甫 寄岳州贾司马六丈巴州严八使君两阁老五十韵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西沉浮世日,东注逝川波。 于武陵 感情
昔为昼锦游,今成逝川路。 储光羲 陆著作挽歌
行经阙里自堪伤,曾叹东流逝水长。 刘沧 经曲阜城
延年之道既无计,不免将身归逝水。 吴筠 寄白龙洞刘道人
举国繁华委逝川,羽毛飘荡一年年。 吴融 子规
英雄倾夺何纷然,一盛一衰如逝川。 孙逖 丹阳行
人随川上逝,书向壁中留。 崔曙 登水门楼见亡友张贞期题望黄河诗因以感兴
仲尼在川上,子牟存阙下。 张九龄 忝官二十年
逝川惜东驶,驰景怜西颓。 徐浩 宝林寺作
逝川与流光,飘忽不相待。 李白 古风
溧水通吴关,逝川去未央。故人万化尽,闭骨茅山冈。 李白 自溧水道哭王炎三首
阅川已多叹,遐睇几增伤。 李百药 王师渡汉水经襄阳
东山妓逐飞花散,北海尊随逝水空。 李群玉 哭郴州王使君
逝川前后水,浮世短长生。 李群玉 长沙开元寺昔与故长林侍御题松竹联句
叹逝颓波速,缄词丽曲春。 武元衡 和杨三舍人杨君见征鄙词因以继和
已觉逝川伤别念,复看津树隐离舟。 王勃 秋江送别二首
逝川嗟尔命,丘井叹吾身。 王维 过沈居士山居哭之
苍然古溪上,川逝共凄其。 皎然 同李洗马入馀不溪经辛将军故城
昨得耶溪信,翻为逝水悲。 皎然 哭觉上人
如今成逝水,翻使恨流年。 皎然 经仙人渚即沈山下古人沈义白日升仙处
讵期危露尽,相续逝川流。 苏颋 夜闻故梓州韦使君明当引绋感而成章
自古浮华能几几,逝波终日去滔滔。 贯休 山居诗二十四首
举世只知嗟逝水,无人微解悟空花。 贯休 山居诗二十四首
盛德方清贵,旋闻逐逝波。 贯休 追忆冯少常
谁堪逝川上,日暮不归魂。 骆宾王 晚度黄河
小谏才埋玉,星郎亦逝川。 齐己 乱中闻郑谷吴延保下世
相关人物
曰:「然则舜伪喜者与?」曰:「否。昔者有馈生鱼于郑子产,子产使校人畜之池。校人烹之,反命曰:『始舍之圉圉焉,少则洋洋焉,攸然而逝。』子产曰『得其所哉!得其所哉!』校人出,曰:『孰谓子产智?予既烹而食之,曰:得其所哉?得其所哉。』故君子可欺以其方,难罔以非其道。彼以爱兄之道来,故诚信而喜之,奚伪焉?」
唐 杜甫 破船 仰看西飞翼,下愧东逝流。
唐 舒元舆 八月五日中部官舍读唐历天宝已来追怆故事 露囊与金镜,东逝惊波溺。
唐 许浑 广陵道中 城势已坡陀,城边东逝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