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457,分98页显示   2  3  4  5 下一页
典故
阿连
中年作恶
谢傅(又作:谢公 ...)
谢安泛海(又作:谢安舟楫)
谢公携妓(又作:谢妓 ...)
妓娱安石
安石寓丝竹
八公山
谢公扶病(又作:谢安鸡梦)
割半毡
诗凌鲍谢(又作:鲍谢)
思谢傅(又作:悲谢傅)
北府牢之勇
奔鲸
比谢游
典故
相关人物
谢灵运


《宋书》卷六十七《谢灵运传》
灵运既东还,与族弟惠连、东海何长瑜、颍川荀雍、泰山羊璿之,以文章赏会,共为山泽之游,时人谓之四友。惠连幼有才悟,而轻薄不为父方明所知。灵运去永嘉还始宁,时方明为会稽郡。灵运尝自始宁至会稽造方明,过视惠连,大相知赏。时长瑜教惠连读书,亦在郡内,灵运又以为绝伦,谓方明曰:「阿连才悟如此,而尊作常儿遇之。何长瑜当今仲宣,而饴以下客之食。尊既不能礼贤,宜以长瑜还灵运。」灵运载之而去。

简释

阿连:指兄弟。唐白居易《将归渭村先寄舍弟》:“为报阿连寒食下,与吾酿酒扫柴扉。”


例句

青门望离袂,魂为阿连销。 权德舆 送少清赴润州参军因思练旧居

贮之玉合才半饼,寄与阿连题数行。 卢纶 新茶咏寄上西川相公二十三舅大夫二十舅

西掖今宵咏,还应寄阿连。 卢纶 送王录事赴任苏州

典故
中年作恶
 
中年别
 
中年怕踏长亭路
 
中年怀抱
 
中年丝竹
 
作数日恶
 
儿辈知此乐
 
儿辈莫教知
 
哀感中年
 
好怀中年减
 
未必能陶写
 
东山丝竹
 
歌管陶写
 
正赖丝与竹
 
畏逢亲友别
  
丝竹东山
 
丝竹陶写
 
羲之常恐儿曹觉
 
莫遗儿辈觉
 
越山丝竹
 
陶写中年

相关人物
谢安


《世说新语笺疏》上卷上〈言语〉~2~
谢太傅语王右军曰:「中年伤于哀乐,与亲友别,辄作数日恶。」王曰:「年在桑榆,自然至此,正赖丝竹陶写。恒恐儿辈觉,损欣乐之趣。」
《晋书》卷八十〈王羲之列传〉~20~
安尝谓羲之曰:「中年以来,伤于哀乐,与亲友别,辄作数日恶。」羲之曰:「年在桑榆,自然至此。顷正赖丝竹陶写,恒恐儿辈觉,损其欢乐之趣。」朝廷以其誓苦,亦不复徵之。
典故
安石
    
谢安
 
谢安石
 
东山太傅

相关人物
谢安

参考典故
东山起


《晋书》卷七十九《谢安传》
谢安字安石,尚从弟也。父裒,太常卿。安年四岁时,谯郡桓彝见而叹曰:「此儿风神秀彻,后当不减王东海。」及总角,神识沈敏,风宇条畅,善行书。弱冠,诣王濛清言良久,既去,濛子修曰:「向客何如大人?」濛曰:「此客亹亹,为来逼人。」王导亦深器之。由是少有重名。……征西大将军桓温请为司马,将发新亭,朝士咸送,中丞谢安字安石,尚从弟也。父裒谢安字安石,尚从弟也。父裒高崧戏之曰:「卿累违朝旨,高卧东山,诸人每相与言,安石不肯出,将如苍生何!苍生今亦将如卿何!」安甚有愧色。既到,温甚喜,言生平,欢笑竟日。既出,温问左右:「颇尝见我有如此客不?」温后诣安,值其理发。安性迟缓,久而方罢,使取帻。温见,留之曰:「令司马著帽进。」其见重如此。 温当北征,会万病卒,安投笺求归。寻除吴兴太守。……时帝始亲万机,进安中书监,骠骑将军、录尚书事,固让军号。……时苻坚强盛,疆埸多虞,诸将败退相继。安遣弟石及兄子玄等应机征讨,所在克捷。拜卫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寻薨,时年六十六。帝三日临于朝堂,赐东园秘器、朝服一具、衣一袭、钱百万、布千匹、蜡五百斤,赠太傅,谥曰文靖。

例句

南阳葛亮为友朋,东山谢安作邻里。 任华 寄杜抬遗

自是谢公心近得,登楼望月思依依。 刘沧 从郑郎中高州游东潭

谢傅何由接,桓伊定不凡。 刘禹锡 和汴州令狐相公到镇改月偶书所怀

谢公难避苍生意,自古风流必上台。 吴融 和座主尚书春日郊居

戎府多秀异,谢公期相携。 孟郊 寄院中诸公

谢公领兹郡,山水无尘泥。 孟郊 献襄阳于大夫

谢安近日违朝旨,傅说当时允帝求。 张祜 寄献萧相公

马卿聊应召,谢傅已登山。 李商隐 南潭上亭宴集以疾后至因而抒情

谢傅门庭旧末行,今朝歌管属檀郎。 李商隐 王十二兄与畏之员外相访见招小饮时予以悼亡日近不去因寄

雅望归安石,深知在叔牙。 李嘉祐 奉和杜相公长兴新宅即事呈元相公

但用东山谢安石,为君谈笑静胡沙。 李白 永王东巡歌十一首之二

小隐慕安石,远游学屈平。 李白 秋夜独坐怀故山

蜀主思孔明,晋家望安石。 李白 赠友人三首之三

岑公相门子,雅望归安石。 李白 送岑徵君归鸣皋山

谁问南飞长绕树,官微同在谢公门。 李益 奉酬崔员外副使携琴宿使院见示

江上萧疏雨,何人对谢公。 李益 述怀寄衡州令狐相公

安石还须起,泉明不得归。 李端 冬夜集张尹后阁

宜与谢公松下戴,净簪云发翠微间。 李群玉 寄友人鹿胎冠子

朝宴华堂暮未休,几人偏得谢公留。 李群玉 将欲南行陪崔八宴海榴亭

谢公留赏山公唤,知入笙歌阿那朋。 李郢 上元日寄湖杭二从事

若去上元怀古去,谢安坟下与沉吟。 杜牧 送杜顗赴润州幕

谢傅秋凉阅管弦,徒教贱子侍华筵。 杜牧 醉后呈崔大夫

江总外家养,谢安乘兴长。 杜甫 入衡州

从来谢太傅,丘壑道难忘。 杜甫 奉观严郑公厅事岷山沱江画图十韵

谢安不倦登临费,阮籍焉知礼法疏。 杜甫 奉酬严公寄题野亭之作

孔明多故事,安石竟崇班。 杜甫 承闻故房相公灵榇自阆州启殡归葬东都有作二首之一

安石名高晋,昭王客赴燕。 杜甫 秋日夔府咏怀奉寄郑监李宾客一百韵

谢傅旌旗控上游,卢郎樽俎借前筹。 杨巨源 酬卢员外

剑逐惊波玉委尘,谢安门下更何人。 温庭筠 经故翰林袁学士居

一抛兰棹逐燕鸿,曾向江湖识谢公。 温庭筠 赠郑徵君家匡山首春与丞相赞公游止

谢傅林亭暑气微,山丘零落閟音徽。 温庭筠 题裴晋公林亭

谢傅隙过驹,萧娘风过烛。 白居易 和梦游春诗一百韵

谢公忆高卧,徒御欲东还。 皇甫曾 奉陪韦中丞使君游鹤林寺

向风舒霁景,如伴谢公游。 卢栯 和于中丞登越王楼作

好是谢公高兴处,夕阳归骑出疏松。 卢顺之 重阳东观席上赠侍郎张固

只觉惘然悲谢傅,未知何以报文翁。 罗隐 所思

世危肯使依刘表,山好犹能忆谢公。 罗隐 金陵寄窦尚书

谢公亲校武,草碧露漫漫。 耿湋 和王怀州观西营秋射

谢公为楚郡,坐客是瑶林。 耿湋 陪宴湖州公堂

重九思嘉节,追欢从谢公。 裴夷直 奉和大梁相公同张员外重九日宴集

陶公缘绿醑,谢傅为苍生。 裴夷直 奉和大梁相公重九日军中宴会之什

罢酒惭陶令,题诗答谢公。 许浑 南海使院对菊怀丁卯别墅

暖溪寒井碧岩前,谢傅宾朋盛绮筵。 许浑 和河南杨少尹奉陪薛司空石笋诗

朝宴华堂暮未休,几人偏得谢公留。 许浑 将为南行陪尚书崔公宴海榴堂

琴酒曾将风月须,谢公名迹满江湖。 赵嘏 十无诗寄桂府杨中丞

谢公待醉消离恨,莫惜临川酒一杯。 赵嘏 同州南亭陪刘侍郎送刘先辈

尊前谁伴谢公游,莲岳晴来翠满楼。 赵嘏 叙事献同州侍御三首之三

安石风流事,须归问省郎。 钱起 奉陪郭常侍宴浐川山池

谢安无个事,忽起为苍生。 陈孙 移取溪旧居呈陈元初校书

昨宵唯有楼前月,识是谢公诗酒人。 陆畅 宿陕府北楼奉酬崔大夫二首之二

安石本怀经济意,何妨一起为苍生。 韩偓 有瞩

雅论承安石,新诗与惠连。 韩翃 家兄自山南罢归献诗叙事

仆射临戎谢安石,大夫持宪杜延年。 韩翃 寄上田仆射

由来谢安石,不解饮灵泉。 顾况 山居即事

典故
安石泛溟渤
 
泛海船
 
谢安泛海
 
谢安舟楫

相关人物
谢安


《世说新语》中卷上《雅量》
谢太傅盘桓东山时,与孙兴公诸人汎海戏。中兴书曰:「安先居会稽,与支道林、王羲之、许询共游处。出则渔弋山水,入则谈说属文,未尝有处世意也。」风起浪涌,孙、王诸人色并遽,便唱使还。太傅神情方王,吟啸不言。舟人以公貌闲意说,犹去不止。既风转急,浪猛,诸人皆諠动不坐。公徐云:「如此,将无归!」众人即承响而回。于是审其量,足以镇安朝野。

例句

安石泛溟渤,独啸长风还。逸韵动海上,高情出人间。 李白 与南陵常赞府游五松山

谢安舟楫风还起,梁苑池台雪欲飞。 杜甫 戏作寄上汉中王二首之二

典故
安石妓
  
谢公携妓
  
谢家妓
 
谢郎妓

相关人物
谢安


《世说新语笺疏》中卷上〈识鉴〉~403~
谢公在东山畜妓,简文曰:「安石必出。既与人同乐,亦不得不与人同忧。」南朝梁·刘孝标注引宋明帝《文章志》曰:「安纵心事外,疏略常节,每畜女妓,携持游肆也。」
《晋书》卷七十九〈谢安列传〉~2072~
初辟司徒府,除佐著作郎,并以疾辞。寓居会稽,与王羲之及高阳许询、桑门支遁游处,出则渔弋山水,入则言咏属文,无处世意。扬州刺史庾冰以安有重名,必欲致之,累下郡县敦逼,不得已赴召,月馀告归。复除尚书郎、琅邪王友,并不起。吏部尚书范汪举安为吏部郎,安以书距绝之。有司奏安被召,历年不至,禁锢终身,遂栖迟东土。尝往临安山中,坐石室,临浚谷,悠然叹曰:「此去伯夷何远!」尝与孙绰等汎海,风起浪涌,诸人并惧,安吟啸自若。舟人以安为悦,犹去不止。风转急,安徐曰:「如此将何归邪?」舟人承言即回。众咸服其雅量。安虽放情丘壑,然每游赏,必以妓女从。既累辟不就,简文帝时为相,曰:「安石既与人同乐,必不得不与人同忧,召之必至。」时安弟万为西中郎将,总藩任之重。安虽处衡门,其名犹出万之右,自然有公辅之望,处家常以仪范训子弟。安妻,刘惔妹也,既见家门富贵,而安独静退,乃谓曰:「丈夫不如此也?」安掩鼻曰:「恐不免耳。」及万黜废,安始有仕进志,时年已四十馀矣。

例句

闻道今年寒食日,东山旧路独行迟。 刘禹锡 窦夔州见寄寒食日忆故姬小红吹笙因和之

谢公兼出处,携妓玩林泉。 崔泰之 奉酬韦嗣立祭酒偶游龙门北溪忽怀骊山别业因以言志示弟淑奉呈诸大僚之作

南省恩深宾馆在,东山事往妓楼空。 李商隐 赠赵协律皙

安石东山三十春,傲然携妓出风尘。 李白 出妓金陵子呈卢六四首之一

南国新丰酒,东山小妓歌。 李白 出妓金陵子呈卢六四首之二

君携东山妓,我咏北门诗。 李白 宣城送刘副使入秦

我今携谢妓,长啸绝人群。 李白 忆东山二首之二

谢公自有东山妓,金屏笑坐如花人。 李白 携妓登梁王栖霞山孟氏桃园中

尝高谢太傅,携妓东山门。暂因苍生起,谈笑安黎元。 李白 书情题蔡舍人雄

携妓东土山,怅然悲谢安。 李白 东山吟(土山去江宁城二十五里。晋谢安携妓之所。○一作醉过谢安东山作东山吟。)

谢公正要东山妓,携手林泉处处行。 李白 示金陵子(一作金陵子词)

携妓东山去,春光半道催。 李白 送侄良携二妓赴会稽戏有此赠

东山妓逐飞花散,北海尊随逝水空。 李群玉 哭郴州王使君

泉尊陶宰酒,月眉谢郎妓。 李贺 昌谷诗

谢家青妓邃重关,谁省春风见玉颜。 李郢 张郎中宅戏赠二首之二

杳杳东山携汉妓,泠泠修竹待王归。 杜甫 戏作寄上汉中王二首(原注。王新诞明珠。)

旧府东山馀妓在,重将歌舞送君归。 武元衡 重送卢三十一起居

不知明日休官后,逐我东山去是谁。 白居易 醉戏诸妓

时议名齐谢太傅,更看携妓似东山。 皎然 观李中丞洪二美人唱歌轧筝歌(时量移湘州长史)

黄菊陶潜酒,青山谢公妓。 皮日休 奉献致政裴秘监

为问东山谢丞相,可能诸妓胜红儿。 罗虬 比红儿诗

几醉东山妓,长悬北阙心。 羊士谔 乾元初严黄门自京兆少尹贬牧巴郡之东山山侧精舍有盘石细泉{★}为浮杯之胜苔深树老苍然遗躅士谔谬因出守得继兹赏乃赋诗十四韵刻于石壁

至今犹有东山妓,长使歌诗被管弦。 羊士谔 客有自渠州来说常谏议使君故事怅然成咏

未奏东山妓,先倾北海尊。 萧颖士 山庄月夜作

安石重携妓,子房空谢病。 魏万 金陵酬李翰林谪仙子

典故
妓娱安石
 
安石同乐
 
携妓溪山

相关人物
谢安


《世说新语笺疏》中卷上〈识鉴〉~403~
谢公在东山畜妓,简文曰:「安石必出。既与人同乐,亦不得不与人同忧。」南朝梁·刘孝标注引宋明帝《文章志》曰:「安纵心事外,疏略常节,每畜女妓,携持游肆也。」
典故
安石寓丝竹

相关人物
谢安

参考典故
东山老听桓筝


《晋书》卷七十九〈谢安列传〉~2075~
性好音乐,自弟万丧,十年不听音乐。及登台辅,期丧不废乐。
典故
相关人物
苻坚
 
苻融
 
谢石


《晋书》卷一一四《苻坚载记下》
坚发长安,戎卒六十馀万,骑二十七万……达于汝颍。融等攻陷寿春……晋遣都督谢石……等水陆七万,相继距融,……谢石等以既败梁成,水陆继进。坚与苻融登城而望王师,见部阵齐整,将士精锐,又北望八公山上草木,皆类人形,顾谓融曰:「此亦勍敌也,何谓少乎!」怃然有惧色。

简释

八公山:指战争失利之地。唐李白《送张遥之寿阳幕府》;“荷坚百万众,遥阻八公山。”


例句

遥知用兵处,多在八公山。 刘长卿 奉陪使君西庭送淮西魏判官

苻坚百万众,遥阻八公山。 李白 送张遥之寿阳幕府

典故 
扶病入西州
  
老值白鸡
  
谢安鸡梦
 
遇白鸡
  
鸡年梦

相关人物
谢安


《晋书》卷七十九〈谢安列传〉~2076~
时会稽王道子专权,而奸谄颇相扇构,安出镇广陵之步丘,筑垒曰新城以避之。帝出祖于西池,献觞赋诗焉。安虽受朝寄,然东山之志始末不渝,每形于言色。及镇新城,尽室而行,造汎海之装,欲须经略粗定,自江道还东。雅志未就,遂遇疾笃。上疏请量宜旋旆,并召子征虏将军琰解甲息徒,命龙骧将军朱序进据洛阳,前锋都督玄抗威彭沛,委以董督。若二贼假延,来年水生,东西齐举。诏遣侍中慰劳,遂还都。闻当舆入西州门,自以本志不遂,深自慨失,因怅然谓所亲曰:「昔桓温在时,吾常惧不全。忽梦乘温舆行十六里,见一白鸡而止。乘温舆者,代其位也。十六里,止今十六年矣。白鸡主酉,今太岁在酉,吾病殆不起乎!」乃上疏逊位,诏遣侍中、尚书喻旨。先是,安发石头,金鼓忽破,又语未尝谬,而忽一误,众亦怪异之。寻薨,时年六十六。帝三日临于朝堂,赐东园秘器、朝服一具、衣一袭、钱百万、布千匹、蜡五百斤,赠太傅,谥曰文靖。以无下舍,诏府中备凶仪。及葬,加殊礼,依大司马桓温故事。又以平苻坚勋,更封庐陵郡公。

简释

白鸡梦:指死亡。唐李白《东山吟》:“白鸡梦后三百岁,洒酒浇君同所欢、”


典故
割半毡
  
坐榻无毡
 
客无毡

相关人物
谢朓


《梁书》卷三十六〈江革列传〉~522~
江革字休映,济阳考城人也。祖齐之,宋尚书金部郎。父柔之,齐尚书仓部郎,有孝行,以母忧毁卒。革幼而聪敏,早有才思,六岁便解属文,柔之深加赏器,曰:「此儿必兴吾门。」九岁丁父艰,与弟观同生,少孤贫,傍无师友,兄弟自相训勖,读书精力不倦。十六丧母,以孝闻。服阕,与观俱诣太学,补国子生,举高第。齐中书郎王融、吏部谢朓雅相钦重。朓尝宿卫,还过候革,时大雪,见革弊絮单席,而耽学不倦,嗟叹久之,乃脱所著襦,并手割半毡与革充卧具而去。司徒竟陵王闻其名,引为西邸学士。弱冠举南徐州秀才。时豫章胡谐之行州事,王融与谐之书,令荐革。谐之方贡琅邪王汎,便以革代之。

简释

半毡:指体恤寒士。宋胡宿《赵宗道归辇下》:“半毡未暖还伤别,一臂初交又解携。”

典故
诗凌鲍谢
 
相关人物
杜甫
 
鲍照
 
谢朓


《九家集注杜诗》卷五〈遣兴五首〉
〈遣兴五首〉其五:「吾怜孟浩然,裋褐即长夜。赋诗何必多,往往凌鲍谢。清江空旧鱼【清江旧鱼美】,春雨馀甘蔗。南望东南云,令人几悲吒。」
典故
不忍过西州
 
哭西州
 
山丘泪
 
思谢傅
  
恸哭西州门
 
恸西州
 
泪下羊昙
 
生存华屋
 
羊昙恨
 
羊昙悲
 
羊昙悲伤
 
羊昙悲感
 
羊昙挥泪
 
羊昙泪
 
羊昙醉
 
羊昙醉后
 
老泪洒西州
 
华屋泪
 
衰泪过西州
 
西州沾裳
    
西门恸
 
西门洒泪
 
长恸过西州

相关人物
羊昙
 
谢安


《晋书》卷七十九《谢安传》
「羊昙者,太山人,知名士也,为安所爱重。安薨后,辍乐弥年,行不由西州路。尝因石头大醉,扶路唱乐,不觉至州门。左右白曰:『此西州门。』昙悲感不已,以马策扣扉,诵曹子建诗曰:『生存华屋处,零落归山丘。』恸哭而去。」

例句

季子生前别,羊昙醉后悲。 司空曙 哭苗员外呈张参军

满筵旧府笙歌在,独有羊昙最泪流。 杨巨源 酬卢员外

西州城外花千树,尽是羊昙醉后春。 温庭筠 经故翰林袁学士居

功名思马援,歌唱咽羊昙。 陆龟蒙 京口与友生话别

典故
北府牢之勇

相关人物
刘牢之
 
谢玄


《晋书》卷八十四〈刘牢之列传〉~288~
刘牢之字道坚,彭城人也。曾祖羲,以善射事武帝,历北地、雁门太守。父建,有武干,为征虏将军。世以壮勇称。牢之面紫赤色,须目惊人,而沈毅多计画。太元初,谢玄北镇广陵,时苻坚方盛,玄多募劲勇,牢之与东海何谦、琅邪诸葛侃、乐安高衡、东平刘轨、西河田洛及晋陵孙无终等以骁猛应选。玄以牢之为参军,领精锐为前锋,百战百胜,号为「北府兵」,敌人畏之。及坚将句难南侵,玄率何谦等距之。牢之破难辎重于盱眙,获其运船,迁鹰扬将军、广陵相。
典故
相关人物
谢安
 
谢旋


《昭明文选》卷三十〈诗己·杂诗下·和王著作八公山〉~44~
阽危赖宗衮,微管寄明牧。长蛇固能剪,奔鲸自此曝。唐·李善注:「长蛇,喻融;奔鲸,喻坚也。」
典故
比谢游

相关人物
谢灵运


《昭明文选》卷二十二南朝宋·谢灵运《登池上楼》
潜虬媚幽姿,飞鸿响远音。薄霄愧云浮,栖川怍渊沈。进德智所拙,退耕力不任。徇禄反穷海,卧痾对空林。倾耳聆波澜,举目眺岖嵚。初景革绪风,新阳改故阴。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祁祁伤豳歌,萋萋感楚吟。

例句

赋因王阁笔,思比谢游疏。 贾岛 登楼

《國語辭典》:阿连(阿連)  拼音:ā lián
南朝宋谢灵运对其从弟谢惠连的爱称。惠连工诗,灵运甚爱之,常呼之为「阿连」。见《南史。卷一九。谢灵运传》。后人因借以称别人的弟弟。
《漢語大詞典》:丝竹中年(絲竹中年)
晋书·王羲之传:“ 谢安 尝谓 羲之 曰:‘中年以来,伤於哀乐,与亲友别,辄作数日恶。’ 羲之 曰:‘年在桑榆,自然至此,顷正赖丝竹陶写。’”后因谓中年人以丝竹陶情排遣哀伤为“丝竹中年”。 傅尃 《避地》诗之二:“宾朋此日差相倚,丝竹中年强自宽。”
《漢語大詞典》:谢傅(謝傅)
见“ 谢太傅 ”。
《漢語大詞典》:谢太傅(謝太傅)
指 晋 谢安 。 安 卒赠太傅,故称。 唐 李白 《书情赠蔡舍人雄》诗:“尝高 谢太傅 ,携妓 东山 门。” 唐 杜甫 《奉观严郑公厅事岷山沱江图十韵》:“从来 谢太傅 ,丘壑道难忘。”亦省称“ 谢傅 ”。 唐 杨巨源 《酬卢员外》:“ 谢傅 旌旗控上游, 卢郎 罇俎借前筹。” 明 何景明 《还家口号》:“闲居拟著 潘安 赋,高卧寧知 谢傅 心!”
分類:谢安太傅
《漢語大詞典》:谢公(謝公)
(1).指 晋 谢安 。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任诞:“ 桓子野 每闻清歌,輒唤‘奈何!’ 谢公 闻之曰:‘ 子野 可谓一往有深情。’” 唐 李白 《示金陵子》诗:“ 谢公 正要 东山 妓,携手林泉处处行。” 宋 辛弃疾 《水调歌头·送施圣与枢密帅隆兴》词:“试问 东山 风月,更著中年丝竹,留得 谢公 否?”
(2).指 南朝 宋 谢灵运 。 唐 李白 《梦游天姥吟留别》:“ 谢公 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 唐 钱起 《送包何东游》诗:“子好 谢公 跡,常吟孤屿诗。” 明 高启 《天平山》诗:“难追 谢公 游,空发 阮生 慟。”
(3).指 南朝 齐 谢朓 。 唐 李白 《秋登宣城谢朓北楼》诗:“谁念北楼上,临风怀 谢公 。”
(4).指 宋 谢景初 。 元 费著 《笺纸谱》:“纸以人得名者,有 谢公 ,有 薛涛 。”参见“ 谢公牋 ”。
《漢語大詞典》:谢公笺
同“谢公牋”。
一种样式的纸。为宋谢景初初创,故称。
分類:样式初创
《漢語大詞典》:谢太傅(謝太傅)
指 晋 谢安 。 安 卒赠太傅,故称。 唐 李白 《书情赠蔡舍人雄》诗:“尝高 谢太傅 ,携妓 东山 门。” 唐 杜甫 《奉观严郑公厅事岷山沱江图十韵》:“从来 谢太傅 ,丘壑道难忘。”亦省称“ 谢傅 ”。 唐 杨巨源 《酬卢员外》:“ 谢傅 旌旗控上游, 卢郎 罇俎借前筹。” 明 何景明 《还家口号》:“闲居拟著 潘安 赋,高卧寧知 谢傅 心!”
分類:谢安太傅
《漢語大詞典》:东山妓(東山妓)
(1).指 晋 谢安 在 东山 居住时所畜养的能歌善舞的女艺人。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识鉴:“ 谢公 在 东山 畜妓。 简文 曰:‘ 安石 必出。既与人同乐,亦不得不与人同忧。’” 明 何景明 《寄怀端虚堂》诗:“ 谢安 亦有 东山 妓, 文举 元多 北海 宾。”
(2).泛指能歌善舞的女艺人。
《漢語大詞典》:谢妓(謝妓)
指歌妓。典出晋书·谢安传:“ 安 虽放情丘壑,然每游赏,必以妓女从。” 唐 李白 《忆东山》诗之二:“我今携 谢 妓,长啸絶人羣。”
分類:歌妓
《國語辭典》:八公山  拼音:bā gōng shān
山名:(1)在安徽省和县北。相传有八仙人在此下棋饮酒,故称为「八公山」。(2)在安徽省凤阳县东南肥水之北。世传淮南王刘安尝于此遇八公。见北魏。郦道元《水经注。肥水注》。相传前秦苻坚于淝水之战时,登寿阳城望此山草木皆以为晋兵,乃大败。也称为「北山」。(3)在安徽省巢县西北。也称为「紫金山」。
《漢語大詞典》:梦白鸡(夢白雞)
晋书·谢安传:“昔 桓温 在时,吾常惧不全。忽梦乘 温 舆行十六里,见一白鸡而止。乘 温 舆者,代其位也。十六里,止今十六年矣。白鸡主酉,今太岁在酉,吾病殆不起乎!”后因以“梦白鸡”为人死的预兆。 宋 杨万里 《虞丞相挽词》之二:“已矣归黄壤,伤哉梦白鸡。”
分類:为人预兆
《漢語大詞典》:白鸡梦(白雞夢)
见“ 白鸡之梦 ”。
《漢語大詞典》:白鸡之梦(白雞之夢)
晋书·谢安传:“﹝ 安 ﹞自以本志不遂,深自慨失,因悵然谓所亲曰:‘昔 桓温 在时,吾常惧不全。忽梦乘 温 舆行十六里,见一白鸡而止。乘 温 舆者,代其位也。十六里,止今十六年矣。白鸡主酉,今太岁在酉,吾病殆不起乎!’……寻薨,时年六十六。”后用以泛指不祥之兆。 唐 李德裕 《怀崧楼记》:“洎 太和 己丑岁,復接旧老,同升台阶,或纔叹止舆,已协白鸡之梦;或未闻税驾,遽有黄犬之悲。向之荣华,可以悽愴。”亦省作“ 白鸡梦 ”。 唐 李白 《东山吟》:“白鸡梦后三百岁,洒酒浇君同所懽。”
分類:不祥之兆
《漢語大詞典》:谢公扶病(謝公扶病)
谓不能隐居,未遂素志。典出晋书·谢安传:“ 安 虽受朝寄,然 东山 之志始末不渝,每形於言色。及镇 新城 ,尽室而行,造汎海之装,欲须经略粗定,自 江 道还东。雅志未就,遂遇疾篤。” 金 元好问 《人月圆·卜居外家东园》曲之二:“ 谢公 扶病, 羊曇 挥涕,一醉都休。”
分類:隐居素志
《漢語大詞典》:鸡梦(雞夢)
晋书·谢安传:“﹝ 谢安 ﹞雅志未就,遂遇疾篤……因悵然谓所亲曰:‘昔 桓温 在时,吾常惧不全。忽梦乘 温 舆行十六里,见一白鸡而止。乘 温 舆者,代其位也。十六里,止今十六年矣。白鸡主酉,今太岁在酉,吾病殆不起乎!’”后以鸡梦指死亡之兆。 宋 王安石 《游土山示蔡天启秘校》诗:“予衰极今岁,儻与鸡梦协。”
分類:
《漢語大詞典》:半毡(半氈)
南史·江革传:“ 朓 ( 谢朓 )尝行还过候 革 ,时大寒雪,见 革 弊絮单席,而耽学不倦,嗟叹久之,乃脱其所著襦,并手割半毡与 革 充卧具而去。”后用为顾惜寒士之典。 宋 胡宿 《赵宗道归辇下》诗:“半毡未暖还伤别,一臂初交又解携。”
分類:顾惜寒士
《漢語大詞典》:鲍谢(鮑謝)
(1). 南朝 诗人 鲍照 和 谢朓 的并称。 唐 杜甫 《遣兴》诗之五:“赋诗何必多,往往凌 鲍 谢 。” 宋 姚宽 西溪丛语卷上:“南史谓 鲍照 、 谢元暉 为 鲍 谢 。” 清 周亮工 《何省斋太史诗序》:“ 苏 李 属和之篇, 鲍 谢 酣吟之响,若喷薄出之,而大珠小珠相错落也。”
(2). 南朝 诗人 鲍照 和 谢灵运 的并称。 宋 黄庭坚 《寄陈适用》诗:“寄我五字诗,句法窥 鲍 谢 。” 史容 注:“ 明远 、 灵运 。”
(3). 唐 人 鲍防 和 谢良弼 的并称。 鲍防 为 德宗 时礼部侍郎,工诗,讥切当世,与中书舍人 谢良弼 友善,人称 鲍 谢 。参阅唐诗纪事四七。
《漢語大詞典》:悲谢傅(悲謝傅)
晋 名士 羊昙 是 谢安 的外甥,很受 谢安 器重。 谢 生病还京时曾过 西州门 。 谢 死后, 羊昙 一年多不举乐,行不过 西州 路。有一天吃醉了酒,沿路唱歌,不觉到了 西州门 。左右提醒他,他悲伤不已,以马鞭敲门,诵 曹植 诗:“生存华屋处,零落归山丘。”恸哭而去。事见晋书·谢安传。后用“悲谢傅”为悼念已故长者的典故。 唐 罗隐 《所思》诗:“只觉惘然悲 谢傅 ,未知何以报 文翁 。”
《漢語大詞典》:西州泪(西州淚)
指 晋 羊昙 感旧兴悲哭悼舅 谢安 事。 宋 王质 《八声甘州·读谢安石传》词:“ 西州 泪,千年犹溼,回望兴哀。” 宋 张炎 《月下笛·孤游万竹山中闲门落叶愁思黯然因动黍离之感》词:“只愁重洒 西州 泪,问 杜曲 、人家在否?”参见“ 西州路 ”。
《漢語大詞典》:西州路
晋书·谢安传:“ 羊曇 者, 太山 人,知名士也,为 安 所爱重。 安 薨后,輟乐弥年,行不由 西州 路。尝因 石头 大醉,扶路唱乐,不觉至州门。左右白曰:‘此 西州 门。’ 曇 悲感不已,以马策扣扉,诵 曹子建 曰:‘生存华屋处,零落归山丘。’慟哭而去。”按, 羊昙 , 谢安 的外甥。后遂以“西州路”为典实,表示感旧兴悲、悼亡故人之情。 宋 苏轼 《八声甘州·寄参寥子》词:“约他年、东还海道,愿 谢公 、雅志莫相违。 西州 路,不应回首,为我沾衣。” 宋 辛弃疾 《水调歌头·三山用赵丞相韵答帅幕王君》词:“莫説 西州 路,且尽一杯看。” 清 查慎行 《哭王右朝》诗之二:“ 东山 便是 西州 路,欲学 羊曇 计转穷。”
《漢語大詞典》:西州路
晋书·谢安传:“ 羊曇 者, 太山 人,知名士也,为 安 所爱重。 安 薨后,輟乐弥年,行不由 西州 路。尝因 石头 大醉,扶路唱乐,不觉至州门。左右白曰:‘此 西州 门。’ 曇 悲感不已,以马策扣扉,诵 曹子建 曰:‘生存华屋处,零落归山丘。’慟哭而去。”按, 羊昙 , 谢安 的外甥。后遂以“西州路”为典实,表示感旧兴悲、悼亡故人之情。 宋 苏轼 《八声甘州·寄参寥子》词:“约他年、东还海道,愿 谢公 、雅志莫相违。 西州 路,不应回首,为我沾衣。” 宋 辛弃疾 《水调歌头·三山用赵丞相韵答帅幕王君》词:“莫説 西州 路,且尽一杯看。” 清 查慎行 《哭王右朝》诗之二:“ 东山 便是 西州 路,欲学 羊曇 计转穷。”
《漢語大詞典》:西州门(西州門)
晋 西州 之城门。为 羊昙 感旧兴悲,哭舅 谢安 处。后以为典。 宋 黄庭坚 《陪师厚游百花洲槃礴范文正祠下道羊昙哭谢安事为十诗》之二:“ 羊生 但著鞭,勿哭 西州 门。故有不亡者, 南山 相与存。” 清 赵翼 《六哀诗·傅文忠公》:“千载 西州 门, 羊曇 同此情。”参见“ 西州路 ”。
《漢語大詞典》:西州路
晋书·谢安传:“ 羊曇 者, 太山 人,知名士也,为 安 所爱重。 安 薨后,輟乐弥年,行不由 西州 路。尝因 石头 大醉,扶路唱乐,不觉至州门。左右白曰:‘此 西州 门。’ 曇 悲感不已,以马策扣扉,诵 曹子建 曰:‘生存华屋处,零落归山丘。’慟哭而去。”按, 羊昙 , 谢安 的外甥。后遂以“西州路”为典实,表示感旧兴悲、悼亡故人之情。 宋 苏轼 《八声甘州·寄参寥子》词:“约他年、东还海道,愿 谢公 、雅志莫相违。 西州 路,不应回首,为我沾衣。” 宋 辛弃疾 《水调歌头·三山用赵丞相韵答帅幕王君》词:“莫説 西州 路,且尽一杯看。” 清 查慎行 《哭王右朝》诗之二:“ 东山 便是 西州 路,欲学 羊曇 计转穷。”
《漢語大詞典》:奔鲸(奔鯨)
奔跑的鲸鱼。喻指不义凶暴之人。 晋 陶潜 《命子》诗:“凤隐於林,幽人在丘。逸虬遶云,奔鲸骇流。”《文选·谢朓〈和王著作八公山〉诗》:“长虵固能翦,奔鲸自此曝。” 李善 注:“《左氏传》:‘取其鲸鯢而封,以为大戮。’ 杜预 曰:‘鲸鯢,大鱼名。以喻不义之人,吞食小国也。’” 唐 李白 《北上行》:“奔鲸夹 黄河 ,凿齿屯 洛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