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典故 
凌波人
  
凌波微步
 
凌波步
 
凌波罗袜
  
凌波路冷
 
尘生步
 
尘生洛浦
 
子建怜罗袜
  
宓妃尘袜
 
宓妃洛河
 
宓妃腰细
 
宓妃袜
 
弄波素袜
 
思罗袜
  
托陈王
  
春罗袜
 
步罗袜
 
步袜江妃
 
波明洛浦
  
洛媛
 
洛川妃子
 
洛川神
 
洛川遇
 
洛水妃
  
洛浦凌波
 
洛浦尘
 
洛浦娉婷
 
洛浦鸿
 
洛渚尘步
  
洛赋
  
甄妃
 
生尘步
 
生尘袜
 
盈盈微步
 
神妃袜
 
罗尘
  
罗袜凌波
 
罗袜尘
 
罗袜生尘
 
罗袜轻尘
 
袜尘
 
袜生埃
 
袜生尘
 
袜罗尘褪
 
赋洛神
 
轻盈洛浦
 
陈思佩
 
陈思朝洛
 
陈王睹丽
 
陈王见罗袜
 
陈王见袜
   
相关人物
宓妃
 
曹植


《昭明文选》卷十九〈赋癸·情·洛神赋〉~896~
黄初三年,余朝京师,还济洛川。古人有言,斯水之神,名曰宓妃。感宋玉对楚王神女之事,遂作斯赋。其辞曰:余从京域言归东藩。背伊阙,越轘辕。经通谷,陵景山。日既西倾,车殆马烦。尔乃税驾乎蘅皋,秣驷乎芝田。容与乎阳林,流眄乎洛川。于是精移神骇,忽焉思散。俯则未察,仰以殊观。睹一丽人,于岩之畔。乃援御者而告之曰:「尔有觌于彼者乎?彼何人斯,若此之艳也?」御者对曰:「臣闻河洛之神,名曰宓妃,然则君王所见,无乃是乎?其状若何?臣愿闻之。余告之曰:「其形也,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髣髴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飖兮若流风之回雪。远而望之,皎若太阳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蕖出渌波。襛纤得衷,脩短合度。肩若削成,腰如约素。延颈秀项,皓质呈露。芳泽无加,铅华弗御。云髻峨峨,脩眉联娟。丹唇外朗,皓齿内鲜。明眸善睐,靥辅承权。瑰姿艳逸,仪静体闲。柔情绰态,媚于语言。奇服旷世,骨像应图。披罗衣之璀粲兮,珥瑶碧之华琚。戴金翠之首饰,缀明珠以耀躯。践远游之文履,曳雾绡之轻裾。于是忽焉纵体,以遨以嬉。左倚采旄,右荫桂旗。攘皓腕于神浒兮,采湍濑之玄芝。余情悦其淑美兮,心振荡而不怡。无良媒以接欢兮,托微波而通辞。愿诚素之先达兮,解玉佩以要之。嗟佳人之信脩,羌习礼而明诗。抗琼珶以和予兮,指潜渊而为期。执眷眷之款实兮,惧斯灵之我欺。感交甫之弃言兮,怅犹豫而狐疑。收和颜而静志兮,申礼防以自持。

简释

洛川神:咏神仙或美女。唐孟浩然《和张二自稷县还途中遇雪》:“歌疑郢中客,态比洛川神。”


例句

未减行雨荆台下,自比凌波洛浦游。 上官仪 题画障

还似洛妃乘雾去,碧天无际水空流。 冷朝阳 送红线

陈王当日风流减,只向波间见袜罗。 夏侯审 咏被中绣鞋

歌疑郢中客,态比洛川神。 孟浩然 和张二自穰县还途中遇雪

倘使曹王见,应嫌洛浦神。 孟浩然 宴崔明府宅夜观妓

羊公留宴岘山亭,洛浦高歌五夜情。 崔元范 李尚书命妓歌饯有作奉酬

色丽班姬箧,光润洛川神。 庾抱 卧痾喜霁开扉望月简宫内知友

疑是洛川神女作,千娇万态破朝霞。 徐凝 牡丹

知有宓妃无限意,春松秋菊可同时。 李商隐 代魏宫私赠

敢言西子短,谁觉宓妃长。 李商隐 判春

洛水妃虚妒,姑山客漫夸。 李商隐 喜雪

尝闻宓妃袜,渡水欲生尘。 李商隐

元礼期仙客,陈王睹丽人。 李峤

既逢解佩游女,更值凌波宓妃。 李德裕 鸳鸯篇

扬州歌酒不可追,洛神映箔湘妃语。 李涉 醉赠崔膺

洛浦有宓妃,飘飖雪争飞。 李白 感兴六首

凝云蔽洛浦,梦寐劳光彩。 李群玉 感兴四首

谁家洛浦神,十四五来人。 杜牧 书情

临津双洛浦,对月两嫦娥。 杨巨源 名姝咏

巫山云雨洛川神,珠襻香腰稳称身。 权德舆 杂兴五首

若逞仙姿游洛浦,定知神女谢风流。 武元衡 赠佳人

洛川昔云遇,高唐今尚违。 武平一 妾薄命

应为洛神波上袜,至今莲蕊有香尘。 温庭筠 莲花

犹残仙媛湔裙水,几见星妃度袜尘。 王初 银河

劝尝光禄酒,许看洛川神。 白居易 题周皓大夫新亭子二十二韵

巫山洛浦本无情,总为佳人便得名。今日雕阴有神艳,后来公子莫相轻。 罗虬 比红儿诗

若教瞥见红儿貌,不肯留情付洛神。 罗虬 比红儿诗

应知子建怜罗袜,顾步裴回拾翠钗。 范元凯 章仇公席上咏真珠姬

回雪凌波游洛浦,遇陈王。 长孙无忌 新曲二首

连手窥潘掾,分头看洛神。 陈嘉言 上元夜效小庾体

今日尚追巫峡梦,少年应遇洛川神。 韦庄 奉和左司郎中春物暗度感而成章

峨峨秦氏髻,皎皎洛川神。风月应相笑,年年病醉身。 韦庄 晚春

昨日屯军还夜遁,满车空载洛神归。 韦庄 睹军回戈

经过洛水几多人,唯有陈王见罗袜。 韩偓 密意

寄言曹子建,个是洛川神。 骆宾王 咏美人在天津桥

洛浦精灵慑,邙山鬼魅愁。 齐己 谢高辇先辈寄新唱和集

《骈字类编》:粉褪
周邦彦词见黄褪下
《骈字类编》:红褪(红褪)
关盼盼 燕子楼诗 自埋剑履歌尘散,红褪香销一十年。
吕同老 天香词残梅舞红褪了 佩珠寒满怀清峭。
《韵府拾遗 吻韵》:褪粉
周邦彦词章台路还见褪粉梅梢试华桃树
《骈字类编》:花褪
花下诗谈子瞻在惠州与朝云閒坐时青女初至落木萧萧悽然有悲秋之意命朝云把大白唱花褪残红朝云歌喉将啭泪满衣襟子瞻诘其故荅曰奴所不能歌是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也子瞻翻然大笑曰是吾政悲秋而汝又伤春矣按苏轼词花褪残红青杏小
《骈字类编》:香褪
明 陶宗仪 二月朔夜中雷始发声三日寒载严雪大作 香褪梅腮白,愁缄柳眼青。
宋 周密 玉京秋 长安独客,又见西风,素月丹枫,凄然其为秋也,因调夹钟羽一解 翠扇恩疏,红衣香褪,翻成消歇。
《國語辭典》:宽褪(寬褪)  拼音:kuān tùn
宽大松动容易脱下。形容身体瘦了。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二本。第一折》:「罗衣宽褪,能消几度黄昏?」
《骈字类编》:衣褪
徐璹 题清莲寺壁诗 美人睡起怯馀寒,衣褪香消红减玉。
《國語辭典》:褪色  拼音:tùn sè
颜色脱落或变淡。如:「这些十年前的照片,早已发黄褪色了。」也作「退色」。
《骈字类编》:黄褪
周邦彦 蝶粉蜂黄都褪了。
《國語辭典》:倒褪  拼音:dào tùn
1.倒退、后退。《古今小说。卷四。閒云庵阮三偿冤债》:「阮三倒褪几步,候小姐近前,两手相挽,转过床背后,开了侧门。」
2.退让、让步。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二本。第一折》:「但见个客人,厌的倒褪,从见了那人,兜的便亲。」《醒世姻缘传》第八二回:「作了五十八两官价,买做报房。及至立契交价,刘振白再三倒褪,只求打脱。」
《國語辭典》:倒退  拼音:dào tuì
1.后退。《三国演义》第九二回:「西凉兵素知赵云之名,今见其英勇如昔,谁敢交锋?赵云马到处,阵阵倒退。」《文明小史》第三九回:「两旁的兵丁一齐举枪致敬,倒把个钱大老爷吓了跳,连忙倒退几步。」
2.追溯、退到从前。如:「她的复古装扮,好像倒退到民国初年的时代。」
《国语辞典》:褪衣  拼音:tùn yī
脱去衣物。《金瓶梅》第三四回:「……因而致死人命,况又受赃,论了个知情,褪衣打二十板,责令还俗。」
分类:脱去衣物
《漢語大詞典》:消褪
消退,退色。 清 洪升 《长生殿·春睡》:“早则浅淡粉容,消褪唇朱,掠削鬢儿欹矬。” 茅盾 《野蔷薇·一个女性》:“她心头沉重的走回家去,觉得一切事物上的绯色渐渐消褪,不知道什么时候都换上了灰色了。”
分類:消退退色
《漢語大詞典》:褪落
卸脱。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刑名·词讼》:“其枷用之极重……晚皆褪落。”
(1).犹消失。 茅盾 《蚀·追求》:“他的理想的女性的影子早已从 章秋柳 那里褪落,渐次浓现在 朱女士 的身上了。”
(2).减退衰落。 端木蕻良 《女神》:“有花就有风来吹落它,有美丽就有褪落。”
《國語辭典》:褪去  拼音:tùn qù
脱掉。《红楼梦》第四九回:「平儿也是个好顽的,素日跟著凤姐儿无所不至,见如此有趣,乐得顽笑;因而褪去手上的镯子,三个人围著火,平儿便要先烧三块吃。」
分類:衣服
《國語辭典》:凌波  拼音:líng bō
1.上下起伏的波澜。晋。郭璞〈江赋〉:「抚凌波而凫跃,吸翠霞而夭娇。」
2.踏浪行进。《楚辞。严忌。哀时命》:「势不能凌波以径度兮,又无羽翼而高翔。」《宋书。卷七四。列传。臧质》:「仆训卒利兵,凌波电进。沈镇军、萧安南接舳连旌,首尾风合。」
3.步履飘逸轻盈。宋。姜夔〈念奴娇。闹红一舸〉词:「情人不见,争忍凌波去!」宋。贺铸〈青玉案。凌波不过横塘路〉词:「凌波不过横塘路,但目送、芳尘去。」
《國語辭典》:凌波仙子  拼音:líng bō xiān zǐ
石蒜科「中国水仙」、「水仙」的俗称。参见「水仙」条。
《國語辭典》:凌波袜(凌波襪)  拼音:líng bō wà
形容步伐轻盈飘逸。元。郑光祖《倩女离魂》第二折:「掠湿湘裙翡翠纱,抵多少苍苔露冷凌波袜。」
《國語辭典》:宓妃  拼音:fú fēi
相传伏羲氏之女,为洛水之神。《楚辞。屈原。离骚》:「吾令丰隆乘云兮,求宓妃之所在。」也作「虙妃」。
《漢語大詞典》:感甄
三国 魏 曹植 求 甄逸 女不遂,废寝与食。 甄 女后归 曹丕 ,被谗死。 黄初 中 植 入朝, 丕 示以 甄后 遗物玉镂金带枕。 植 还,将息 洛水 上,思 甄后 ,遂作《感甄赋》。 丕 子 明帝 讳其事,改为《洛神赋》。见文选·曹植〈洛神赋〉 李善 题注。后用为追思恋人之典。 唐 元稹 《代曲江老人百韵》:“ 班女 思移 赵 , 思王 赋《感甄》。” 吕志伊 《读史感赋》诗:“石磨 公干 犹平视,枕荐 陈思 竟感 甄 。”
分類:曹植不遂
《國語辭典》:拾翠  拼音:shí cuì
1.拣拾翠鸟羽毛以为妆饰。南朝梁。纪少瑜〈游建兴苑〉诗:「踟蹰怜拾翠,顾步惜遗簪。」
2.妇女春游采拾花草。唐。杜甫 秋兴诗八首之七:「佳人拾翠春相问,仙侣同舟晚更移。」
《漢語大詞典》:洛妃
传说中的 洛水 女神 宓妃 。 南朝 梁 刘令娴 《答外诗》之二:“夜月方神女,朝霞喻 洛妃 。” 唐 冷朝阳 《送红线》诗:“还似 洛妃 乘雾去,碧天无际水空流。” 清 秋瑾 《红莲》诗:“ 洛妃 乘醉下瑶臺,手把红衣次第裁。”
《漢語大詞典》:洛浦
(1). 洛水 之滨。 汉 张衡 《思玄赋》:“载 太华 之玉女兮,召 洛浦 之 宓妃 。” 宋 周邦彦 《燕归梁·咏晓》词:“曾经 洛浦 见惊鸿,关山隔,梦魂通。” 明 杨珽《龙膏记·邪萌》:“虚飘飘暮雨朝云,笑 宋玉 枉赋 巫山 神女;空渺渺春松秋菊,叹 陈王 浪传 洛浦 仙姝。”
(2).借指 洛神 。 唐 梁锽 《名姝咏》:“临津双 洛浦 ,对月两 嫦娥 。” 元 张可久 《寨儿令·题晴》曲:“珮环声真 洛浦 ,水月面活 观音 。”参见“ 洛神 ”。
分類:洛水洛神
《國語辭典》:洛神  拼音:luò shén
神话中洛水的女神。相传是宓妃,伏羲氏之女,溺死于洛水中,而被奉为洛水之神。见《史记。卷一一七。司马相如传》「若夫青琴宓妃之徒」句下唐。司马贞。索隐。
《國語辭典》:洛神  拼音:luò shén
神话中洛水的女神。相传是宓妃,伏羲氏之女,溺死于洛水中,而被奉为洛水之神。见《史记。卷一一七。司马相如传》「若夫青琴宓妃之徒」句下唐。司马贞。索隐。
《漢語大詞典》:洛灵(洛靈)
洛神。 三国 魏 曹植 《洛神赋》:“於是 洛 灵感焉,徙倚徬徨。” 南朝 梁 江淹 《秦女赞》:“愿使 洛 灵往,为我道奇芬。”参见“ 洛神 ”。
分類:洛神
《國語辭典》:洛神  拼音:luò shén
神话中洛水的女神。相传是宓妃,伏羲氏之女,溺死于洛水中,而被奉为洛水之神。见《史记。卷一一七。司马相如传》「若夫青琴宓妃之徒」句下唐。司马贞。索隐。
《漢語大詞典》:罗袜(羅韈)
见“ 罗袜 ”。
《漢語大詞典》:陈王赋(陳王賦)
指 三国 魏 曹植 的《洛神赋》。 明 高启 《十宫词·魏宫》:“至尊莫信 陈王 赋,那得人间有 洛神 ?”
分類:曹植
《國語辭典》:飞凫(飛鳧)  拼音:fēi fú
1.飞翔的凫鸟。《文选。曹植。洛神赋》:「体迅飞凫,飘忽若神。」
2.轻快迅速的小船。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五月》:「五月五日竞渡,俗为屈原投汨罗日,伤其死所,故并命舟楫以拯之。舸舟取其轻利,谓之飞凫。」
《國語辭典》:惊鸿(驚鴻)  拼音:jīng hóng
因受惊而轻捷飞起的鸿鸟。《文选。曹植。洛神赋》:「翩若惊鸿,婉若游龙。」后用以比喻女子的体态轻盈。宋。陆游 沈园诗二首之一:「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清。龚自珍 卜算子。江上有高楼词:「楼外文波曲曲通,不驻惊鸿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