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典故
气蒸云梦泽
 
波撼楼


《全唐诗》卷一百六十〈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临洞庭】〉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波动岳阳城】。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怜垂钓者】【徒怜垂钓叟】【坐观垂钓叟】,空有羡鱼情【从有羡鱼情】。
典故
九江元龟
 
元绪不慎口
 
废元龟
 
祸枯桑
 
老木为薪蒸
 
老桑烹龟
 
老桑祸


《水经注疏》卷四十〈渐江水〉~329~
刘敬叔《异苑》曰:「孙权时,永康县有人入山,遇一大龟,即束之以归。龟便言曰:『游不量时,为君所得。』担者怪之,载出,欲上吴王。夜宿越里,缆船于大桑树。宵中,树忽呼龟曰:『元绪,奚事尔也?』龟曰:『行不择日,今方见烹,虽尽南山之樵,不能溃我。』树曰:『诸葛元逊识性渊长,必致相困。令求如我之徒,计将安泊?』龟曰:『子明,无多辞。既至建业,权将煮之,烧柴万车,龟犹如故。』诸葛恪曰:『燃以老桑乃熟。』献人仍说龟言,权使伐桑,取煮之即烂。故野人呼龟曰元绪。」
《艺文类聚》卷九十六〈鳞介部上·龟〉~669~
刘敬叔《异苑》曰:「孙权时,永康县有人入山,遇一大龟,即束之以归。龟便言曰:『游不量时,为君所得。』担者怪之,载出,欲上吴王。夜宿越里,缆船于大桑树。宵中,树忽呼龟曰:『元绪,奚事尔也?』龟曰:『行不择日,今方见烹,虽尽南山之樵,不能溃我。』树曰:『诸葛元逊识性渊长,必致相困。令求如我之徒,计将安泊?』龟曰:『子明,无多辞。既至建业,权将煮之,烧柴万车,龟犹如故。』诸葛恪曰:『燃以老桑乃熟。』献人仍说龟言,权使伐桑,取煮之即烂。故野人呼龟曰元绪。」
典故
蒸鸡

相关人物
司马衷(晋惠帝)


《晋书》卷四《孝惠帝纪》
安北将军王浚遣乌丸骑攻成都王颖于邺,大败之。颖与帝单车走洛阳,服御分散,仓卒上下无赍,侍中黄门被囊中赍私钱三千,诏贷用。所在买饭以供,宫人止食于道中客舍。宫人有持升馀米饭及燥蒜盐豉以进帝,帝啖之,御中黄门布被。次获嘉,市粗米饭,盛以瓦盆,帝啖两盂。有老父献蒸鸡,帝受之。

例句

蒸鸡殊减膳,屑曲异和羹。 李商隐 送千牛李将军赴阙五十韵

《漢語大詞典》:炎蒸
亦作“ 炎烝 ”。
(1).暑热熏蒸。 北周 庾信 《奉和夏日应令》:“五月炎烝气,三时刻漏长。” 唐 杜甫 《热》诗之三:“歘翕炎蒸景,飘颻征戍人。” 宋 柳永 《玉山枕》词:“当是时, 河朔 飞觴,避炎蒸,想风流堪继。” 清 吴伟业 《雁门尚书行》:“六月炎蒸驱万马,二 崤 风雨断千山。”
(2).指炎热地区。 明 吴承恩 《赠冯南淮比部谪茂名》诗:“昨日尚书郎,今日投炎蒸。”
《漢語大詞典》:云蒸(雲蒸)
(1).云气升腾。《淮南子·原道训》:“风兴云蒸,事无不应。” 明 李梦阳 《野风》诗:“月滉鱼龙醒,云蒸豺虎骄。”
(2).指升腾的云气。文选·左思〈吴都赋〉:“歊雾漨浡,云蒸昏昧。” 刘良 注:“水气蒸而为云。”
(3).水气,水蒸气。 宋 梅尧臣 《送临江军监酒李太博》诗:“雾气多成雨,云蒸易损衣。”
(4).热气腾腾貌。 南朝 梁简文帝 《和赠逸民应诏》:“乾迴龙动,云蒸冰焕。” 元 袁桷 《次韵李伯宗苦热》:“角枕云蒸纹欲断,蜡灯烟暖泪难禁。”
(5).比喻盛多。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时序:“ 陈思 以公子之豪,下笔琳瑯;并体貌英逸,故俊才云蒸。” 鲁迅 《〈唐宋传奇集〉序例》:“惟自 大历 以至 大中 中,作者云蒸,鬱术文苑。”
(6).比喻英豪奋起。 汉 班固 《典引》:“海内云蒸,雷动电熛。” 严复 《主客平议》:“况今者全球云蒸,五洲趾错,物竞之风潮甚大。”
《國語辭典》:郁蒸(鬱蒸)  拼音:yù zhēng
盛热、炎热。唐。杜甫〈赠特进汝阳王二十韵〉:「花月穷游宴,炎天避郁蒸。」《五代史平话。唐史。卷下》:「今外患已除,海内宾服,虽珍台闲馆,犹觉郁蒸也。陛下倘不忘河上之时,则暑气自消矣。」
《漢語大詞典》:蒸尝(蒸嘗)
本指秋冬二祭。后泛指祭祀。国语·楚语下:“国於是乎蒸尝。”后汉书·冯衍传下:“春秋蒸尝,昭穆无列。” 明 朱鼎《玉镜台记·成婚》:“于以采藻,于以采苹,克谨蒸尝之荐。”
分類:秋冬祭祀
《分类字锦》:气蒸(气蒸)
唐书北狄传黑水靺鞨居肃慎地有盐泉气蒸薄盐凝树颠
分类:气蒸
《國語辭典》:蒸民  拼音:zhēng mín
众民、百姓。《国语。周语上》:「立我蒸民,莫匪尔极。」也作「烝民」。
分類:众民百姓
《國語辭典》:薰蒸  拼音:xūn zhēng
热气充溢上升。汉。魏伯阳《参同契。卷上》:「薰蒸达四肢,颜色悦泽好。」
《漢語大詞典》:蒸黎
百姓,黎民。 唐 杜甫 《石龛》:“奈何 渔阳 骑,颯颯惊蒸黎。” 宋 司马光 《祭雷道矩文》:“独我友生,烦寃涕洟,恨此膏泽,不霑蒸黎。” 清 洪楝园 《悬嶴猿·岛栖》:“沿海共奔波,念蒸黎可若何?”
分類:百姓黎民
《國語辭典》:蒸蒸  拼音:zhēng zhēng
上升的样子。如:「夏日午后的一场骤雨,柏油路面水气蒸蒸,煞是好看。」
《分类字锦》:蒸霞
苕溪诗话退之桃源诗种桃处处惟开花川源远近蒸红霞介甫因用此句云春风过柳绿如缫晴日蒸霞出小桃
分类:
《漢語大詞典》:蒸人
民众;百姓。后汉书·文艺传上·杜笃:“济蒸人於涂炭,成兆庶之亹亹。” 唐 顾况 《上古之什补亡训传·燕干巢》诗:“惠此蒸人,毋废尔事。” 宋 范仲淹 《君以民为体赋》:“蒸人有罪,谅责己之情深。”
分類:民众百姓
《漢語大詞典》:蒸郁
见“ 蒸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