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典故

《礼记·乐记》
簠簋俎豆,制度文章,礼之器也。
《周礼·地官·舍人》
「凡祭祀,共簠、簋、实之陈之。」东汉·郑玄注:「方曰簠,圆曰簋,盛黍稷稻粱器。」

例句

怛威赧德,踧踖蹈舞,掉弃兵革,槐习簋簠。 韩愈 元和圣德诗

《國語辭典》:簠簋  拼音:fǔ guǐ
古代祭祀盛稻粱黍稷的器皿。青铜制,长方形,有四短足,有盖。
《國語辭典》:簠簋不饰(簠簋不飾)  拼音:fǔ guǐ bù shì
比喻做官不廉洁。《汉书。卷四八。贾谊传》:「古者大臣有坐不廉而废者,不谓不廉,曰:『簠簋不饰』。」也作「簠簋不饬」。
《漢語大詞典》:簋簠
(1).簋与簠。盛黍稷的祭器。新唐书·礼乐志二:“至於坛埳、神位、尊爵、玉币、籩豆、簋簠、牲牢、册祝之数皆略依古。” 宋 李纲 《建炎行》:“空餘宗庙存,无復荐簋簠。”
(2).借指礼仪。 唐 韩愈 《元和圣德诗》:“掉弃兵革,私习簋簠。”
《骈字类编》:竹簠
仪礼聘礼夫人使下大夫劳以二竹簠方元被纁里有盖注竹簠方者器名也以竹为之状如簋而方如今寒具筥筥者圜此方耳疏王后法有玉案并有竹簠以盛枣栗此诸侯夫人劳卿大夫故无案直有竹簠以盛枣栗
《韵府拾遗 麌韵》:在簠
诗每食四簋疏公食大夫之礼是主国之君与聘客礼食备设器物故稻粱在簠此言每食则是平常燕食器物不具故稻粱在簋
《骈字类编》:四簠
礼记玉藻疏见上唐书礼乐志见上
《分类字锦》:簠黍簋稷
金史礼志昊天上帝皇地祗配位每位豆三行第三行簠黍簋稷登皆大羹
分类:黍稷
《漢語大詞典》:簠粱
盛在簠中的饭食。仪礼·公食大夫礼:“宾北面自间坐,左拥簠粱,右执湆以降。”
分類:饭食
《高级汉语词典》:簠梁
盛在簠中的饭食
《漢語大詞典》:簠簋之风(簠簋之風)
指官吏贪财受贿的风气。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六:“ 莱阳 赵崙 閬仙 , 康熙 二十一年督学 江 南,力矫时风,清廉自矢。过 江 击楫曰:‘某若一毫自私,不能生渡 江 北矣。’於是干謁不行,孤寒吐气,簠簋之风为之一变。”
《漢語大詞典》:簠簋不饬(簠簋不飭)
见“ 簠簋不饰 ”。
《國語辭典》:簠簋不饰(簠簋不飾)  拼音:fǔ guǐ bù shì
比喻做官不廉洁。《汉书。卷四八。贾谊传》:「古者大臣有坐不廉而废者,不谓不廉,曰:『簠簋不饰』。」也作「簠簋不饬」。
《國語辭典》:簠簋不饰(簠簋不飾)  拼音:fǔ guǐ bù shì
比喻做官不廉洁。《汉书。卷四八。贾谊传》:「古者大臣有坐不廉而废者,不谓不廉,曰:『簠簋不饰』。」也作「簠簋不饬」。
《漢語大詞典》:簠簋不修(簠簋不脩)
见“ 簠簋不饰 ”。
《國語辭典》:簠簋不饰(簠簋不飾)  拼音:fǔ guǐ bù shì
比喻做官不廉洁。《汉书。卷四八。贾谊传》:「古者大臣有坐不廉而废者,不谓不廉,曰:『簠簋不饰』。」也作「簠簋不饬」。
《漢語大詞典》:簠簋不脩
见“ 簠簋不饰 ”。
《國語辭典》:簠簋不饰(簠簋不飾)  拼音:fǔ guǐ bù shì
比喻做官不廉洁。《汉书。卷四八。贾谊传》:「古者大臣有坐不廉而废者,不谓不廉,曰:『簠簋不饰』。」也作「簠簋不饬」。
《骈字类编》:六簠
周礼掌客簠六注子男六簠堂上二西夹东夹各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