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典故
斗储祥
 
枢旋大电
 
璿枢绕电
  

《太平御览》卷七〈天部七·星下瑞星祅星附·瑞星〉~63~
朱宣《帝王世纪》:「神农氏之末,少昊氏娶附宝,见大电光绕北斗枢星照郊,感附宝,孕二十月,生黄帝于寿丘。」
《史记》卷一〈五帝本纪·黄帝〉~
黄帝者,少典之子,姓公孙,名曰轩辕。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徇齐,长而敦敏,成而聪明。唐·张守节注:「黄帝有熊国君,乃少典国君之次子,号曰有熊氏,又曰缙云氏,又曰帝鸿氏,亦曰帝轩氏。母曰附宝,之祁野,见大电绕北斗枢星,感而怀孕,二十四月而生黄帝于寿丘。寿丘在鲁东门之北,今在兖州曲阜县东北六里。生日角龙颜,有景云之瑞,以土德王,故曰黄帝。封泰山,禅亭亭。亭亭在牟阴。」
《史记》卷一〈五帝本纪·黄帝〉~2~
唐·张守节《史记正义》:「黄帝有熊国君,乃少典国君之次子,号曰有熊氏,又曰缙云氏,又曰帝鸿氏,亦曰帝轩氏。母曰附宝,之祁野,见大电绕北斗枢星,感而怀孕,二十四月而生黄帝于寿丘。寿丘在鲁东门之北,今在兖州曲阜县东北六里。生日角龙颜,有景云之瑞,以土德王,故曰黄帝。封泰山,禅亭亭。亭亭在牟阴。」
典故
匡惠帝
  
护汉储

相关人物
刘盈
 
刘邦(汉高祖)
 
吕后
 
张良

参考典故
四皓


《汉书》卷四十《张良传》
「汉十二年,上从破布归,疾益甚,愈欲易太子。良谏不听,因疾不视事。叔孙太傅称说引古,以死争太子。上阳许之,犹欲易之。及宴,置酒,太子侍。四人者从太子,年皆八十有馀,须眉皓白,衣冠甚伟。上怪,问曰:『何为者?』四人前对,各言其姓名。上乃惊曰:『吾求公,避逃我,今公何自从吾儿游乎?』四人曰:『陛下轻士善骂,臣等义不辱,故恐而亡匿。今闻太子仁孝,恭敬爱士,天下莫不延颈愿为太子死者,故臣等来。』上曰:『烦公幸卒调护太子。』」「四人为寿已毕,趋去。上目送之,召戚夫人指示四人者曰:『我欲易之,彼四人辅之,羽翼已成,难动矣。吕后真而主矣。』」

例句

汉宫成羽翼,伊水弄参差。 储光羲 河中望鸟滩作贻吕四郎中

卒能匡惠帝,岂不赖留侯。 张说 赠崔公

耿贾亦宗臣,羽翼共裴回。 杜甫 述古三首之三

不将高卧邀刘主,自吐清谈护汉储。 韦庄 寄从兄遵

典故
天生山甫
 
山甫秀钟崧岳
 
岳渎储精
 
崧岳生贤
 
崧岳降神
 
崧生甫
 
崧神
 
嵩岳周王佐
  
嵩降申
 
生甫
  
申降高崧
 
神崧
 
神嵩降甫
 
维岳降神
 
维神隆岳
 
诗咏嵩生
 
降神崧岳

相关人物
仲山甫
 
申伯


《毛诗正义》卷十八之三〈大雅·荡之什·烝民〉~674~
天生烝民,有物有则。民之秉?,好是懿德。天监有周,昭假于下。保兹天子,生仲山甫。仲山甫之德,柔嘉维则。令仪令色,小心翼翼。古训是式,威仪是力。天子是若,明命使赋。王命仲山甫,式是百辟。缵戎祖考,王躬是保。出纳王命,王之喉舌。赋政于外,四方爰发。肃肃王命,仲山甫将之。邦国若否,仲山甫明之。既明且哲,以保其身。夙夜匪解,以事一人。人亦有言:柔则茹之,刚则吐之。维仲山甫,柔亦不茹,刚亦不吐;不侮矜寡,不畏彊禦。人亦有言:德輶如毛,民鲜克举之。我仪图之,维仲山甫举之。爱莫助之。衮职有阙,维仲山甫补之。仲山甫出祖,四牡业业,征夫捷捷。每怀靡及,四牡彭彭,八鸾锵锵。王命仲山甫,城彼东方。四牡骙骙,八鸾喈喈。仲山甫徂齐,式遄其归。吉甫作诵,穆如清风。仲山甫永怀,以慰其心。汉·毛亨传:「仲山甫,樊侯也。」汉·郑玄笺:「监,视。假,至也。天视周王之政教其光明乃至于下谓及众民也,天安爱此天子宣王,故生樊侯仲山甫,使佐之。」
《毛诗正义》卷十八之三〈大雅·荡之什·崧高〉~669~
崧高维岳,骏极于天。维岳降神,生甫及申。维申及甫,维周之翰。四国于蕃,四方于宣。亹亹申伯,王缵之事。于邑于谢,南国是式。王命召伯,定申伯之宅。登是南邦,世执其功。王命申伯,式是南邦。因是谢人,以作尔庸。王命召伯,彻申伯土田。王命傅御,迁其私人。申伯之功,召伯是营。有俶其城,寝庙既成。既成藐藐,王锡申伯。四牡蹻蹻,钩膺濯濯。王遣申伯,路车乘马。我图尔居,莫如南土。锡尔介圭,以作尔宝。往近王舅,南土是保。申伯信迈,王饯于郿。申伯还南,谢于诚归。王命召伯,彻申伯土疆。以峙其粻,式遄其行。申伯番番,既入于谢,徒御啴啴。周邦咸喜,戎有良翰。不显申伯,王之元舅,文武是宪。申伯之德,柔惠且直。揉此万邦,闻于四国。 吉甫作诵,其诗孔硕。其风肆好,以赠申伯。汉·毛亨传:「崧,高貌,山大而高曰崧。岳,四岳也。东岳岱、南岳衡、西岳华、北岳恒。尧之时姜氏为四伯,掌四岳之祀,述诸侯之职于周则有甫有申有齐有许也。骏,大,极,至也。岳降神灵和气,以生申、甫之大功。」唐·孔颖达疏:「维此至天之大岳,降其神灵和气,以福祐伯夷之后,生此甫国之侯及申国之伯。以伯夷常掌其神祀,故祐助其后,使其国则历代常存,子孙则多有贤智。维此申伯及此甫侯维为周之卿士桢干之臣。」
典故
乱丝理

相关人物
方储
 
高洋


《事类赋》卷十《丝》
《谢承·后汉书》:「方储为郎中。章帝使文郎居左,武郎居右。储正住中,曰:『臣文武兼备,在所施用。』上嘉其才,以繁乱丝付储使理,储拔佩刀三断之,对曰:『反经任势,临事宜然。』」(据《事类赋》卷十《丝》:『方储断之而得宜」注引)
《北齐书》卷四《文宣纪》
高祖尝试观诸子意识,各使治乱丝,帝独抽刀斩之,曰:「乱者须斩。」高祖是之。

例句

万岁持之护天子,得君乱丝与君理。 杜甫 荆南兵马使太常卿赵公大食刀歌

典故
渊明粟
 
瓶中储粟,有无能几

相关人物
陶潜


《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晋诗》卷十六〈陶潜·归去来兮〉~986~
余家贫,耕植不足以自给。幼稚盈室,瓶无储粟。
《东坡志林》卷三〈四民·论贫士〉~66~
俗传书生入官库,见钱不识。或怪而问之,生曰:「固知其为钱,但怪其不在纸裹中耳。」予偶读渊明归去来词云:「幼稚盈室,瓶无储粟。」乃知俗传信而有徵。使瓶有储粟,亦甚微矣,此翁平生只于瓶中见粟也耶?
典故
魏储南馆

相关人物
吴质
 
曹丕(魏文帝)


《昭明文选》卷四十二、三国魏·魏文帝(曹丕)《与朝歌令吴质书》
每念昔日南皮之游,诚不可忘。既妙思六经,逍遥百氏;弹棋閒设,终以六博,高谈娱心,哀筝顺耳。驰骋北场,旅食南馆,

例句

魏储南馆,汉朝东阁。 李瀚 蒙求

《漢語大詞典》:军储(軍儲)
指粮秣等军需物资。晋书·殷浩传:“开 江 西疁田千餘顷,以为军储。” 明 李攀龙 《送赵户部出守淮阳》诗:“仙郎起草 汉 明光 ,几载军储事朔方。” 黄葆桢 《杨哲商烈士悼歌》之二:“军储潜遣五丁运,狐鸣篝火期相从。”
《國語辭典》:储蓄(儲蓄)  拼音:chú xù
积聚储存以备应用。《后汉书。卷三。肃宗孝章帝纪》:「节用储蓄,以备凶灾。」《五代史平话。周史。卷上》:「民间累经彦超搜括财帛之后,无甚储蓄。」也作「贮蓄」。
《漢語大詞典》:储精(儲精)
(1).蓄养精神。《文选·扬雄〈甘泉赋〉》:“惟夫所以澄心清魂,储精垂恩,感动天地,逆釐三神。” 李善 注:“言储蓄精神,冀神垂恩也。” 唐 李白 《为宋中丞请都金陵表》:“上皇居天帝运昌之都,储精真一之境。” 宋 王安石 《礼乐论》:“故圣人储精九重而仪凤凰,修五事而关阴阳。”
(2).怀念之意。 南朝 梁 江淹 《待罪江南思北归赋》:“夫以雄才不世之主,犹储精於 沛 乡;奇略独出之君,尚婉恋於 樊阳 。”
(3).蓄积精灵之气。朱子语类卷三十:“问:‘天地储精,如何是储精?’曰:‘储谓储蓄。天地储蓄得二气之精聚,故能生出万物。’”
《國語辭典》:储胥(儲胥)  拼音:chú xū
1.婢仆。《称谓录。卷二五。仆。储胥》:「尚书大传:憎其人者,憎其储胥。案:储胥,仆俾也。」
2.围栏,藩篱。《文选。扬雄。长杨赋》:「木拥枪累,以为储胥。」唐。李商隐 筹笔驿诗:「猿鸟犹疑畏简书,风云常为护储胥。」
3.汉时所置宫馆。汉。张衡〈西京赋〉:「既新作于迎风,增露寒与储胥。」唐。李善。注:「《汉书》曰:『武帝因秦林光宫,元封二年,增通天、迎风、储胥、露寒。』」
《漢語大詞典》:储宫(儲宫)
(1).太子所居的宫室。后汉书·郎顗传:“臣窃见皇子未立,储宫无主。”
(2).借指太子。 晋 潘尼 《赠陆机出为吴王郎中令》诗:“乃渐上京,乃仪储宫。” 唐 颜真卿 《金紫光禄大夫李公神道碑》:“ 汉 室以二傅羽翼储宫。” 清 赵翼 《昭明读书台》诗:“储宫爱读书, 梁 唐 两太子。”
《漢語大詞典》:储闱(儲闈)
(1).太子所居之宫。 南朝 梁 沈约 《奏弹王源》:“父 璿 ,升采储闈,亦居清显。” 唐 刘禹锡 《贺皇太子受册笺》:“祗膺詔册,光啟储闈。”
(2).借指太子。 唐 参寥子 唐阙史·卢相国指挥镇州事:“ 乾符 丁酉岁,因与同列廷諍机务,词气相高,朝廷两解之,偕授宾翼储闈。”新唐书·房琯传:“有朋党不公之名,违臣子奉上之礼,何以仪刑王国,训导储闈?”
分類:太子所居
《漢語大詞典》:建储(建儲)
立皇太子。《穀梁传·隐公四年》春秋之义,诸侯与正而不与贤” 范宁 注:“ 雍 曰:正,谓嫡长也……建储非以私亲,所以定名分。” 宋 苏轼 《范景仁墓志铭》:“公在 仁宗 朝,首开建储之议。”清史稿·高宗纪五:“ 金从善 以上言建储立后,纳諫施德,忤旨,论斩。”
分類:皇太子
《漢語大詞典》:储贰(儲貳)
亦作“ 储二 ”。 储副,太子。 晋 葛洪 抱朴子·释滞:“昔 子晋 舍视膳之役,弃储贰之重,而 灵王 不责之以不孝。” 唐 元稹 《四皓庙》诗:“如何一朝起,屈作储贰宾。” 明 唐顺之 《请皇太子受朝疏》:“深惟宗社根本之重,早正东宫储二之位,以繫宇内之心者,贰载於兹矣。”清史稿·礼志十二:“有 清 家法,不立储贰。”
分類:太子
《國語辭典》:储积(儲積)  拼音:chú jī
储备积蓄。《晋书。卷四一。李憙传》:「虽清非异众,而家无储积。」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慕贤》:「储积器用,受活黎民。」
《漢語大詞典》:电绕(電繞)
见“ 电绕枢光 ”。
《漢語大詞典》:电绕枢光(電繞樞光)
《史记·五帝本纪》“ 黄帝 者” 唐 张守节 正义:“母曰 附宝 ,之 祁 野,见大电绕北斗枢星,感而怀孕,二十四月而生 黄帝 於 寿丘 。”后因以“电绕枢光”为诞育圣人之典。艺文类聚卷七七引 南朝 梁 沈约 《光宅寺刹下铭》:“ 寿丘 靉靉,电绕枢光。 周 原膴膴,五纬入房。”亦省作“ 电绕 ”。 宋 陆游 《瑞庆节贺表》:“虹流电绕,适当圣作之辰;鰲抃嵩呼,共效寿祺之祝。”
《漢語大詞典》:电绕璇枢(電繞璇樞)
同“ 电绕枢光 ”。 宋 陈亮 《点绛唇·圣节》词:“电绕璇枢,此时昌运生真主。庆联簪组,喜气生绵宇。”
《國語辭典》:羽翼  拼音:yǔ yì
1.禽鸟的翅膀。《楚辞。严忌。哀时命》:「势不能凌波以径度兮,又无羽翼而高翔。」《孔子家语。卷五。颜回》:「回闻桓山之鸟,生四子焉,羽翼既成,将分于四海。」
2.辅佐。《韩非子。外储说右下》:「人主之所以自羽翼者,岩穴之士徒也。」汉。枚乘 七发:「今如太子之病者,独宜世之君子,博见强识,承閒语事,变度易意,常无离侧,以为羽翼。」
3.比喻辅佐的人。《汉书。卷三六。楚元王传》:「羽翼阴附者众,辐凑于前。」《三国志。卷一九。魏书。任城陈萧王传。陈思王植》:「植既以才见异,而丁仪、丁廙、杨脩等为之羽翼。」
4.党羽。《三国演义》第一○回:「不如仍旧奉之为主,赚诸侯入关,先去其羽翼,然后杀之,天下可图也。」《老残游记》第七回:「若论那些大盗,无论头目人物,就是他们的羽翼,也不作兴有一个被玉太尊捉著的呢。」
《漢語大詞典》:嵩生
旧时祝寿的颂词。语本诗·大雅·崧高:“崧高惟岳,峻极於天。惟岳降神,生 甫 及 申 。”崧,同“ 嵩 ”。 太平天囯 洪仁玕 等《戒浮文巧言谕》:“至祝寿浮词,如‘鹤算’、‘龟年’、‘岳降’、‘嵩生’及‘三生有幸’字样,尤属不伦,且涉妄诞。”
《漢語大詞典》:生申
申伯 诞生之日。后为生日之祝辞。语本《诗·大雅·崧高》:“崧高维岳,骏极于天。维崧降神,生 甫 及 申 。” 宋 张元干 《望海潮·为富枢生朝寿》词:“雪度崧高,影横 伊水 庆生申。” 清 陈维嵩 《沁园春·郝元公先生生日观剧词以纪事》词:“昨到 梁溪 ,重披絳帐,恰遇生申燕喜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