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典故
百丑


《全唐诗》卷三百四十〈月蚀诗效玉川子作【月蚀诗删玉川子作】〉【案:宪宗元和五年。时为河南令。】
元和庚寅斗插子,月十四日三更中。森森万木夜僵立,寒气㞒【案:音戏。】奰【案:音备。】顽无风。月形如白盘,完完上天东。忽然有物来啖之,不知是何虫。如何至神物,遭此狼狈凶。星如撒沙出,攒集争强雄。油灯不照席,是夕吐燄如长虹。玉川子,涕泗下,中庭独行【中庭独下】【中庭独自下】。念此日月者,为天之眼睛。此犹不自保,吾道何由行。尝闻古老言,疑是虾蟆精。径圆千里纳女腹,何处养女百丑形。杷沙脚手钝【爬沙脚手钝】,谁使女解缘青冥。黄帝有四目,帝舜重其明。今天祗两目,何故许食使偏盲。尧呼大水浸十日,不惜万国赤子鱼头生。女于此时若食日,虽食八九无嚵名。赤龙黑鸟【案:日下三足乌也。】烧口热,翎鬣倒侧相搪撑。婪酣大肚遭一饱,饥肠彻死无由鸣。后时食月罪当死,天罗磕【案:音榼。】匝何处逃汝刑。玉川子立于庭而言曰:「地行贱臣仝,再拜敢告上天公。臣有一寸刃,可刳凶蟆肠。」无梯可上天,天阶无由有臣踪。寄笺东南风,天门西北祈风通。丁宁附耳莫漏泄,薄命正值飞廉慵。东方青色龙,牙角何呀呀。从官百馀座,嚼啜烦官家。月蚀汝不知,安用为龙窟天河。赤鸟司南方,尾秃翅觰【案:陟加切。角上张也。】沙【尾秃翅𧤺沙】。月蚀于汝头,汝口开呀呀。虾蟆掠汝两吻过,忍学省事不以汝觜啄虾蟆。于菟蹲于西,旗旄卫毵【案:音参。】㲚【案:音沙。】。既从白帝祠,又食于蜡礼有加。忍令月被恶物食,枉于汝口插齿牙。乌龟怯奸,怕寒缩颈。以壳自遮,终令夸蛾【案:列子。夸蛾氏二子负二山。盖有神力者。】抉汝出。卜师烧锥钻灼满板如星罗,此外内外官【案:〔汉书〕天文志。经星常宿。中外官百十八名。七百八十三星。】。琐细不足科,臣请悉扫除。慎勿许语令啾哗,并光全耀归我月。盲眼镜净无纤瑕,弊蛙拘送主府官【毙蛙拘送主府官】。帝箸下腹尝其皤,依前使兔操杵臼。玉阶桂树閒婆娑,姮娥还宫室,太阳有室家。天虽高,耳属地,感臣赤心,使臣知意。虽无明言,潜喻厥旨。有气有形,皆吾赤子。虽忿大伤,忍杀孩稚。还汝月明,安行于次。尽释众罪,以蛙磔死。
典故
蔡泽丑
 
蔡泽诡怪

相关人物
蔡泽


《史记》卷七十九《蔡泽列传》
蔡泽者,燕人也。游学干诸侯小大甚众,不遇。而从唐举相曰:「吾闻先生相李兑,曰『百日之内持国秉』,有之乎?」曰:「有之。」曰:「若臣者何如?」唐举孰视而笑曰:「先生曷鼻,巨肩,魋颜,蹙齃,膝挛。吾闻圣人不相,殆先生乎?」蔡泽知唐举戏之,乃曰:「富贵吾所自有,吾所不知者寿也,愿闻之。」唐举曰:「先生之寿,从今以往者四十三岁。」蔡泽笑谢而去,谓其御者曰:「吾持粱刺齿肥,跃马疾驱,怀黄金之印,结紫绶于要,揖让人主之前,食肉富贵,四十三年足矣。」去之赵,见逐。之韩、魏,遇夺釜鬲于涂。……秦昭王召见,与语,大说之,拜为客卿。

例句

君不见蔡泽嵌枯诡怪之形状,大言直取秦丞相。 李白 鞠歌行

苏秦憔悴人多厌,蔡泽栖迟世看丑。 高适 九日酬颜少府

典故
学捧心
 
心常捧
  
捧心学
 
捧心颦
 
效痛
 
效频客
 
效频眉
  
施颦
  
东邻效颦
 
西子颦
 
丑女效颦
 
长颦难效

相关人物
孔子
 
师金
 
西施
 
颜回


《庄子集释》卷五下〈外篇·天运〉~5~
孔子西游于卫。颜渊问师金曰:「以夫子之行为奚如?」师金曰:「惜乎,而夫子其穷哉!」颜渊曰:「何也?」师金曰:「夫刍狗之未陈也,盛以箧衍,巾以文绣,尸祝齐戒以将之。及其已陈也,行者践其首脊,苏者取而爨之而已;将复取而盛以箧衍,巾以文绣,游居寝卧其下,彼不得梦,必且数眯焉。今而夫子,亦取先王已陈刍狗,聚弟子游居寝卧其下。故伐树于宋,削?于卫,穷于商周,是非其梦邪?围于陈蔡之间,七日不火食,死生相与邻,是非其眯邪?夫水行莫如用舟,而陆行莫如用车。以舟之可行于水也而求推之于陆,则没世不行寻常。古今非水陆与?周、鲁非舟车与?今蕲行周于鲁,是犹推舟于陆也,劳而无功,身必有殃。彼未知夫无方之传,应物而不穷者也。且子独不见夫桔槔者乎?引之则俯,舍之则仰。彼,人之所引,非引人也,故俯仰而不得罪于人。故夫三皇、五帝之礼义法度,不矜于同而矜于治。故譬三皇、五帝之礼义法度,其犹柤梨橘柚邪!其味相反,而皆可于口。故礼义法度者,应时而变者也。今取?狙而衣以周公之服,彼必龁齧挽裂,尽去而后慊。观古今之异,犹?狙之异乎周公也。故西施病心而矉其里,其里之丑人见而美之,归亦捧心而矉其里。其里之富人见之,坚闭门而不出;贫人见之,挈妻子而去之走。彼知矉美而不知矉之所以美。惜乎!而夫子其穷哉!」唐·成玄英疏:「西施,越之美女也,貌极妍丽,既病心痛,嚬眉苦之。而端正之人,体多宜便,因其嚬蹙,更益其美,是以闾里见之,弥加爱重。邻里丑人,见而学之,不病强嚬,倍增其陋,故富者恶之而不出,贫人弃之而远走。舍己效物,其义例然。削?伐树,皆学嚬之过也。」
《庄子集释》卷五下〈外篇·天运〉~55~
故西施病心而矉其里,其里之丑人见之而美之,归亦捧心而矉其里。其里之富人见之,坚闭门而不出,贫人见之,挈妻子而去走。彼知矉美而不知矉之所以美。惜乎,而夫子其穷哉!

简释

丑女效颦:指丑陋而强学美好之人。唐李白《古风五十九首》之三十五:“丑女来效颦,还家惊四邻。”

捧心:喻指仿效弄巧成拙,或喻美女病态。唐”柳宗元《重赠二首》之二:“世世悠悠不识真,姜芽尽是捧心人。’”


例句

翻惭效颦者,却笑从人迟。 于濆 拟古意

丑女来效颦,还家惊四邻。 李白 古风之三十五

自古有秀色,西施与东邻。蛾眉不可妒,况乃效其颦。 李白 效古二首之二

西施宜笑复宜颦,丑女效之徒累身。 李白 玉壶吟

长裙锦带还留客,广额青蛾亦效嚬。 王翰 观蛮童为伎之作

惜哉效颦客,心想劳婵娟。 钱起 诏许昌崔明府拜补阙

枉道嫌偷药,推诚鄙效颦。 韩偓 无题之二

典故
丹青变丑妍
  
毛延寿

相关人物
刘奭(汉元帝)
 
毛延寿
 
王嫱


《西京杂记》卷二~075~
元帝后宫既多,不得常见。乃使画工图形,案图召幸之。诸宫皆赂画工,多者十万,少者亦不减五万。独王嫱不肯,遂不得见。匈奴入朝求美人为阏氏,于是上案图以昭君行。及去召见,貌为后宫第一,善应对,举止閒雅,帝悔之而名籍已定,帝重信于外国,故不复更人。乃穷案其事,画工皆弃市,籍其家赀,皆巨万。画工有杜陵毛延寿,为人形丑好老少必得其真。安陵陈敞,新丰刘白龚宽,并工为牛马飞鸟众势,人形丑好不逮延寿。下杜阳望亦善画,尤善布色。樊育亦善布色,同日弃市。京师画工于是差稀。据此则画工之图后宫乃平日,而非匈奴求美人时。且毛延寿亦众中之一人,又其得罪以受赂,而不特以昭君也。后来诗人谓匈奴求美人,乃使画工图形,而又但指毛延寿一人,且没其受赂事,失之矣。

例句

丹青能令丑者妍,无盐翻在深宫里。自古妒娥眉,胡沙埋皓齿。 李白 于阗采花

相如死后无词客,延寿亡来绝画工。 杜牧 奉陵宫人

能画毛延寿,投壶郭舍人。 杜甫 能画

典故
加齐卿相

相关人物
公孙丑


《孟子注疏》卷三上〈公孙丑章句上〉~53~
公孙丑问曰:「夫子加齐之卿相,得行道焉,虽由此霸王不异矣。如此,则动心否乎?」孟子曰:「否。我四十不动心。」
典故
相关人物
伍员(字子胥)
 
张丑


《韩非子》卷七《说林上》
子胥出走,边候得之,子胥曰:『上索我者,以我有美珠也。今我已亡之矣,我且曰子取吞之。』候因释之。
《战国策》卷三十一《燕策三》
张丑为质于燕,燕王欲杀之,走且出境,境吏得丑。丑曰:「燕王所为将杀我者,人有言我有宝珠也,王欲得之。今我已亡之矣,而燕王不我信。今子且致我,我且言子之夺我珠而吞之,燕王必当杀子,刳子腹及子之肠矣。夫欲得之君,不可说以利。吾要且死,子肠亦且寸绝。」境吏恐而赦之。

例句

悬剑空留信,亡珠尚识机。 骆宾王 夕次旧吴

典故
养浩气

相关人物
公孙丑
 
孟子


《孟子注疏》卷三上〈公孙丑章句上〉~54~
曰:「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敢问何谓浩然之气?」曰:「难言也。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閒。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

例句

兹游苟不嗣,浩气竟谁养。 柳宗元 法华寺石门精室三十韵

《搜韵词典》:丁丑  拼音:dīng chǒu
六十甲子的第十四位
元丰七年六月丁丑。——·苏轼《石钟山记》
《韵府拾遗 有韵》:乙丑
齐民要术杂阴阳书曰禾生于寅恶于壬癸忌于乙丑
《國語辭典》:小丑  拼音:xiǎo chǒu
1.戏剧中表演滑稽角色的人。清。李斗《扬州画舫录。卷五。新城北录下》:「广东刘八工文词,好驰马,因赴京兆试,流落京腔,成小丑绝技。」
2.后比喻举止不庄重、善于逗趣的人。如:「他是办公室里的小丑,一天到晚闹笑话!」
《國語辭典》:小丑(小醜)  拼音:xiǎo chǒu
称小人、盗匪等。《国语。周语中》:「怨在小丑,犹不可堪,而况在侈卿乎?其何以待之。」《红楼梦》第六三回:「所以凡历朝中跳梁猖獗之小丑,到了如今,竟不用一干一戈,皆天使其拱手俛头,缘远来降。」
《國語辭典》:丑类(醜類)  拼音:chǒu lèi
1.恶人。《三国志。卷一。魏书。武帝志》:「致届官渡,大歼丑类。」
2.以同类的事物相比。《礼记。学记》:「古之学者,比物丑类。」
《漢語大詞典》:妍丑(妍醜)
美和丑。 唐 吴兢 贞观政要·公平:“能以古之哲王,鉴於己之行事,则貌之妍丑宛然在目;事之善恶自得於心。” 清 惠周惕 《赠维扬顾书宣》诗:“人生眉眼不自见,愿以妍丑烦青铜。”
《國語辭典》:丑虏(醜虜)  拼音:chǒu lǔ
1.称众多的敌人。《诗经。大雅。常武》:「铺敦淮濆,仍执丑虏。」
2.称丑恶的敌人。宋。无名氏《李师师外传》:「今又北面事丑虏,冀得一当,为呈身之地。」
分類:对敌敌人
《國語辭典》:群丑(群醜)  拼音:qún chǒu
1.群众。《易经。渐卦。象曰》:「夫征不复,离群丑也。」《诗经。小雅。吉日》:「升彼大阜,从其群丑。」
2.群恶。《后汉书。卷五七。刘陶传》:「妄假利器,委授国柄,使群丑刑隶,芟刈小民。」《晋书。卷六六。陶侃传》:「侃以偏旅,独当大寇,无征不克,群丑破灭。」
《漢語大詞典》:凶丑(兇醜)
(1).凶恶不善。《后汉书·蔡邕传》:“太子官属,宜搜选令德,岂有但取丘墓凶丑之人?其为不祥,莫与大焉。”
(2).指凶恶不善之人。陈书·孔奂传:“吾性命有在,虽未能死,岂可取媚凶丑,以求全乎?”新唐书·郭子仪传:“今凶丑略平,乃作法审官之时,宜从老臣始。”
对敌人或叛乱者的蔑称。三国志·魏志·武帝纪“天子进公爵为 魏王 ” 裴松之 注引《献帝传》:“ 阳平 之役,亲擐甲胄,深入险阻,芟夷蝥贼,殄其兇丑。”《隋书·卫玄传》:“ 文昇 率励义勇,应机响赴,表里奋击,摧破兇丑。” 前蜀 杜光庭 《皇帝为老君修黄箓斋词》:“今则方命师徒,将平兇丑,犹资道力,俾殄梟巢。”
《國語辭典》:捧心  拼音:pěng xīn
双手抱著胸口。《庄子。天运》:「西施病心而矉其里,其里之丑人,见而美之,归亦捧心而矉其里。」
《國語辭典》:效颦(效顰)  拼音:xiào pín
比喻不衡量本身的条件,而盲目胡乱的模仿他人,以致效果很坏。参见「东施效颦」条。唐。王维〈西施咏〉:「持谢邻家子,效颦安可希。」《聊斋志异。卷二。凤阳士人》:「此市井里巷之谣,不足污君听;然因流俗所尚,姑效颦耳。」
分類:效颦
《漢語大詞典》:效矉
庄子·天运:“故 西施 病心而矉其里,其里之丑人见之而美之,归亦捧心而矉其里。其里之富人见之,坚闭门而不出,贫人见之,挈妻子而走。彼知矉美,而不知矉之所以美”。后以“效矉”为不善摹仿,弄巧成拙的典故。 唐 李白 《效古诗》之一:“蛾眉不可妒,况乃效其矉。” 清 宋荦 《漫堂说诗》六:“初 唐 之《长安古意》《帝京篇》,已属陈言,无须效矉。”
《漢語大詞典》:东施(東施)
丑女名。相传为美女 西施 的东邻。后以泛称丑女。 清 黄遵宪 《不忍池晚游诗》:“山色湖光一例奇,莫将 西子 笑 东施 。”参见“ 东施效顰 ”。
《國語辭典》:东施效颦(東施效顰)  拼音:dōng shī xiào pín
春秋越国美女西施因患心病而捧心皱眉,同里丑女东施看见觉得十分美丽,于是摹仿西施捧心皱眉,然却更见其丑,结果同里的人纷纷走避或闭门不出。典出《庄子。天运》。后比喻不衡量本身的条件,而盲目胡乱的模仿他人,以致收到反效果。《红楼梦》第三○回:「宝玉心中想道:『难道这也是个痴丫头,又像颦儿来葬花不成?』因又自叹道:『若真也葬花,可谓东施效颦,不但不为新奇,且更可厌了!』」也作「东家效颦」、「丑女效颦」。
《國語辭典》:延寿(延壽)  拼音:yán shòu
延长寿命。三国魏。阮籍〈大人先生传〉:「养性延寿,与自然齐光。」《西游记》第二四回:「土地道:『大圣只知这宝贝延寿,更不知他的出处哩。』」
《漢語大詞典》:亡珠
韩非子·说林上:“ 子胥 出走,边候得之, 子胥 曰:‘上索我者,以我有美珠也。今我已亡之矣,我且曰子取吞之。’候因释之。”后用为随机应变的典实。 唐 骆宾王 《夕次旧吴》诗:“悬剑空留信,亡珠尚识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