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阳以体道立言,探乎极玄,见乾坤之用也,取橐籥而比焉。
岂不以德无疆者谓之地,功不宰者谓之天?
翕张而气作,犹吹煦而声传。
用能万物自化,八音克全。
故王者法之以虚受,帝道用之而无偏者也。
原夫橐也者,利于鼓风;
籥也者,存乎运吹。
虽有质以克殊,且无心而匪异。
故可以侔造化,比天地。
一开一阖,勃焉而元气生;
变宫变商,泠然而正声至。
亦如天道无为,地道博施,于以丽百谷,于以行四时。
皆虚中为动也,故自外而应之。
是以橐之用,则飞霆走电;
籥之运,则如埙如篪。
信天地之义若此,而橐籥之理在兹。
得不求诸系表,取自无间?
不言而应物,妙用而循环。
趋圣域,叩玄关。
昧其旨者,徒小心翼翼;
得其要者,惟大智闲闲。
是知虚而不屈,为橐之师;
动而愈出,为籥之资。
本虚无而生矣,因形器以观其。
所以天地之心,悠也久也;
帝皇之道,斯焉取斯。
懿夫二仪吻合,一气夷犹,或动或静,克刚克柔。
取乎鞴焉,气动而物来斯应;
类乎笛也,乐出而人无我求。
至矣哉!
天地有大德,其鼓动也,于囊于橐;
天地有希声,其煦妪也,维竽维籥。
虽小大之不类,信拟议而咸若。
今我后道合希夷,心无适莫,盖囊括以为用,岂管窥而可度?
所以百姓日用而不知,又孰见圣人之有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