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入韵字:  或选择
总目多音字下载词林正韵表
[呜咽] 丿 [颊权也] [更多…]
组词:词首词末
用韵:句末
对仗:对语
用典:典故词末
漢語字典繁体或异体字:
拼音:bié  韵部:
〈动〉
    (会意。从冎(guǎ),从刀。“冎”,《说文》:“剔人肉置其骨也。”“别”的小篆形体,是一个表示用刀剔骨头的会意字。本义:分解)
  • 同本义
    • 别,分解也。——《说文》
    • 之力,别觡伸钩。——《淮南子·主术训》
  • 又如:别割(分割);别产(分割家产;分家);别国(从一国分化而成的国家;现常指别的国家)
  • 分离;分开;分出
    • 岷山,东别为。——《书·禹贡》
    • 久之,颇晓其别蓍布卦意。——《汉书·张禹传》
    • 有别券者几何家?——《管子·问》。注:“别券,谓分契也。”
    • 别其官属常惠等,各置他所。——《汉书·李广苏建传》
  • 又如:别疏(分离疏远);别宥(除去蒙蔽。指排除主观成见);别脚(破绽)
  • 区分;辨别
    • 知国之安危臧否,若别白黑。——《荀子·君道》
    • 我又欲与若别之。——《列子·杨朱》
    • 如丝体变为缕体,缕体即是丝体,有何别焉。——南朝·范缜《神灭论》
  • 又如:鉴别(辨别);分门别类;别白(分别明白。明辨);别族(区别氏族)
  • 离别;告别
    • 余既不难夫难别兮。——屈原《离骚》
    • 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杜甫《石壕吏》
    • 自君别我后。——《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 又 生人作死别,恨恨那可论。
    • 又 府吏闻此事,心知长别离。(“别”的时间长;“离”的时间短。)
    • 别君去兮何时还?——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 又如:告别(离别;告辞);话别(别离前在一块儿谈话);别情(离别之情);别绪(离别时的情感)
  • 送别
  • 又如:别筵(送别的宴会);别敬(旧时送别时赠钱名目之一)
  • 用别针等把一样东西附着或固定在纸、布等上 。如:把玫瑰花别在衣服上;把表格别在一起
  • 扭、转过去
    • 老都管别了脸对众军道…——《水浒传》
  • 又如:别转(扭过去;掉转);别折(折断;拗折)
〈形〉
  • 另外的,不同的
    • 诗有别趣,非关理也。——严羽《沧浪诗话》
    • 再眺山下,则日光晶晶,别一区宇也。——《徐霞客游记》
  • 又如:别驾(官名。指州刺吏的佐史。因随刺史出巡时另乘传车,故称)
  • 特殊的
  • 又如:别致(新奇,特别,不同寻常);别材(特殊的才能);别真(格外纯真);别趣(趋向各异)
  • 其他 。如:别兵(官名。别兵曹,掌“胡骑”、“越骑等别种族的兵);别请(佛教用语。即在众多的比丘中,特请一位比丘来供养)
〈副〉
  • 另外(古代没有“另”字,现代“另、另外”的意义在古书中常用“别”字来表示)
    • 宜别图之。——《资治通鉴》
    • 若欲见子敬,可别过之。——《资治通鉴》
    • 已别有旨。——《后汉书·班超梁慬传》
    • 是无难,别具本章。——·方苞《狱中杂记》
  • 又如:又当别论;别有心肠(别有心肝。别有肺肠。另有打算或企图);别置(另行安排);别婚(另娶)
  • 各;各自
    • 成树之后,树别下子一石。——贾思勰《齐民要术》
    • 死生别处,终始异居。——班固《白虎通》
  • 又如:别裁(分别裁定,决定取舍);别自(各自);别食(分别进食)
  • 表示劝阻或禁止 。如:别太悲伤;别自做主张
  • 表示揣测 。如:他今天不来上班,别是生病了

拼音:biè  韵部:

  • 〔~扭〕不顺心,不相投(“”读轻声)。
康熙字典古文:𠔁

  • 唐韻》方別切《集韻》《韻會》筆別切《正韻》必列切,𠀤鞭入聲。 (屑韻)
  • 說文》分解也。《玉篇》分別也。《增韻》辨也。《禮·曲禮》日月以告君,以厚其別也。《爾雅·釋山》小山別大山,鮮。《疏》謂小山與大山不相連屬者名鮮。《淮南子·齊俗訓》宰庖之切割分別也。《晉·仲長敖覈性賦》同稟氣質,無有區別。又傅別,謂券書也。《周禮·天官·小宰》八成,聽稱責以傳別。《註》鄭曰:爲大手書於一札,中字別之。
  • 又《唐韻》《集韻》《韻會》皮列切《正韻》避列切,𠀤便入聲。 (屑韻)
  • 玉篇》離也。《增韻》解也,訣也。《江淹·別賦》黯然銷䰟者,惟別而已矣。《宋·謝惠連·夜集歎乖詩》詩人詠踟躕,搔首歌離別。《梁荀濟贈隂梁州詩》已作金蘭契,何言雲雨別。
説文解字𠔁  

清代 段玉裁《說文解字注》

分也。此卽今之兆字也。廣韵兆治小切。引說文分也。此可證孫愐以前𠔁卽兆矣。又云。𠧞、灼龜坼也。出文字指歸。文字指歸者曹憲所作。此可證孫愐以前卜部無兆𠧞字矣。顧野王玉篇八部有?。兵列切。卜部之後出兆部。又云。𠧞同兆。此可證顧氏始不謂?卽兆字矣。虞翻說尙書分北三苗云。北、古別字。不知其所本。要與重八之?無涉。豈希馮始牽合而岐誤與。治說文者乃於卜部增𠧞爲小篆。兆爲古文。於?下增之云。八別也、亦聲。兵列切。以證其非兆字。而說文之面目全非矣。?从重八者、分之甚也。龜兆其一也。凡言朕兆者、如舟之縫。如龜之坼。从重八。此下刪八別也亦聲五字。會意。治小切。二部。楚金云。或本音兆。按此相承古說也。孝經說曰。孝經說者、孝經緯也。後鄭注經引緯亦曰某經說。鄭志。荅張逸曰。當爲注時、時在文綱中。嫌引祕書。故諸所牽圖讖皆謂之說。故上下有別。此引緯說字形重八之意也。上別下別則二八矣。集韵改爲上下有?。非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