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选项

位置
更多分类

作者
朝代

体裁
韵部

共216,分11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4  6  7  8  9 下一页
古风(续上)
红芍药(814年) 中唐 · 元稹
芍药绽红绡,巴篱织青琐
繁丝蹙金蕊,高燄当炉火。
剪刻彤云片,开张赤霞裹(霞:杨本、董本、类苑作“霜”。)
烟轻琉璃叶,风亚珊瑚朵(亚:见卷3《茅舍》注。)
受露色低迷,向人娇婀娜。
酡颜醉后泣,小女妆成坐。
艳艳锦不如,夭夭桃未可
晴霞畏欲散,晚日愁将堕。
结植本为谁,赏心期在我。
采之谅多思,幽赠何由果。
⑴ 巴篱:即笆篱。巴同笆。青琐:刻镂成格状之窗户。《汉书·元后传》:“曲阳侯根骄奢僭上,赤墀青琐。”颜师古注:“青琐者,刻为连环文,而青涂之也。”此喻指篱笆。
⑵ (一作并)。(酡颜:饮酒后脸红貌,此泛指脸红。泣:原作“并”,据卢本、蜀本、杨本、全诗改)
⑶ “夭夭”句:谓红芍药之美艳,盛开之桃花亦无能为比。夭夭,美盛貌。《诗·周南·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花。”

送王十一南行(814年) 中唐 · 元稹
夏水漾天末晚旸(一作映遥)
风调(一作翻)乌尾劲,眷恋馀芳尊。
解袂方瞬息,征帆已翩翻。
江豚涌高浪,枫树摇去魂
远戍宗侣泊,暮烟洲渚昏。
离心讵几许,骤若移寒温
此别信非久,胡为坐忧烦。
我留石难转,君泛云无根。
万里湖南月,三声山上猿。
从兹耿幽梦,夜夜湘与沅
⑴ 夏水:传说此水冬流夏竭,故名。其故道自今湖北省沙市东南分长江水东出,流经今监利县北,折东北至沔阳县治附近注入汉水。王师鲁赴湖南,当先沿此水东行,至洞庭湖北折南入湖南境。
⑵ 乌尾:桅杆上之乌形风向仪。
⑶ 枫树:木名,其叶经霜变红,故古代常以之描绘伤悲之景。《楚辞·招魂》:“湛湛江水兮上有枫,目极千里兮伤春心。”枫,原作“槐”,据蜀本、卢本、杨本、英华、胡本、全诗改。
⑷ 骤若移:原作“归苦复”,据蜀本、卢本、杨本、英华、全诗改。
⑸ 湘与沅:湘水与沅水。湘水发源于广西,北流注入洞庭湖;沅水发源于贵州,东北流注入洞庭湖。此借指湖南地区。

孤剑锋刃涩,犹能神彩生。
有时雷雨过,暗吼阗阗声(阗阗:象声词,形容声音宏大。)
主人閟灵宝,畏作升天行(升天行:参卷2《说剑》注。)
淬砺当阳铁,刻为干镆名
远求鸊鹈莹,同用玉匣盛。
颜色纵相类,利钝颇相倾。
雄为光电烻,雌但深泓澄。
龙怒有奇变,青蛇终不惊(青蛇:见卷2《说剑》注。)
⑴ 淬砺:见卷1《箭镞》注。当阳铁:古代当阳所产铸刀之名铁。《云笈七签·造胤丹法第二》(卷七八):“辽左军中有刀千口,用斩贼并甲俱断,诸刀相刻,皆不逮之。或问其故,云是当阳铁造,众并奇之。”
⑵ 干镆:传说古代名匠干将铸宝剑二,一名干将,一名镆铘。此泛指宝剑。
⑶ 鸊鹈:水鸟名,俗称陆鸭,似鸭而小,善潜水,古人用其脂膏涂抹刀剑,以防锈蚀。

仙凤翠皇死,葳蕤光彩低
非无鸳鸾侣(鸾:蜀本、卢本作“鹭”。),誓不同树栖。
飞驰岁云暮,感念雏在泥。
顾影不自暖,寄尔蟠桃鸡
驯养岂无愧,类族安得齐。
愿言成羽翼,奋翅凌丹梯(丹梯:参卷2《青云驿》注。)
⑴ 葳蕤:萎顿貌。《史记·司马相如列传》:“纷纶葳蕤,堙埋而不称者,不可胜数也。”司马贞索隐引胡广曰:“葳蕤,委顿也。”
⑵ 蟠桃鸡:南朝梁任昉《述异记》卷下:“东南有桃都山,上有大树名曰桃都,枝相去三千里,上有天鸡,日初出照此木,天鸡则鸣,天下鸡皆随之鸣。”

天骥失龙偶,三年常夜嘶
哀缘喷风断,鹖旦含霜啼
长恐绝遗类,不复蹑云霓。
非无駉駉者鹤意不在鸡。
春来筋骨瘦,吊影心亦迷。
自此渥洼种,应生浊水泥(生:蜀本作“在”。)
⑴ 天骥:天马。《文选·张协〈七命〉》:“天骥之骏,逸态超越。”李善注:“天骥,天马也。”
⑵ 鹖旦:鸟名,即寒号鸟。《礼记·月令》:“(仲冬之月)鹖旦不鸣。”郑玄注:“鹖旦,求旦之鸟也。”参明李时珍《本草纲目·禽二·寒号虫》。鹖旦,原作“渴且”,据蜀本、卢本及文意改。
⑶ 駉駉:马肥壮貌。《诗·鲁颂·駉》:“駉駉壮马,在垌之野。”毛传:“駉駉,良马腹干肥张也。”
⑷ 渥洼:水名,在今甘肃省安西县境,传说产神马之处。《史记·乐书》:“又尝得神马渥洼水中,复次以为《太一之歌》。”裴骃集解引李斐曰:“南阳新野有暴利长,当武帝时遭刑,屯田敦煌界。人数于此水旁见群马中有奇异者,与凡马异……(利长)代土人持勒靽,收得其马,献之。”

遣昼(814年) 中唐 · 元稹
密竹有清阴,旷怀无尘滓。
况乃秋日光,玲珑晓窗里。
旬休聊自适,今辰日高起。
栉沐坐前轩,风轻镜如水。
开卷恣咏谣,望云闲徙倚。
新菊媚鲜妍,短萍怜靃靡
埽除田地静,摘掇园蔬美。
幽玩惬诗流,空堂称居士
客来伤寂寞,我念遗烦鄙
心迹两相忘,谁能验行止。
⑴ 旬休:见卷5《元和五年予官不了罚俸西归》注。
⑵ 栉沐:梳洗。栉,梳子、篦子等梳发用具。
⑶ 靃靡:弱草、浮萍类植物随风摆动貌。靃,同霍。
⑷ “空堂”句:《维摩诘所说经·文殊师利问疾品第五》(卷中):“尔时长者维摩诘心念:今文殊师利与大众俱来,即以神力空其室内,除去所有,及诸侍者,唯置一床,以疾而卧。文殊师利既入其舍,见其室空无诸所有,独寝一床。……文殊师利言:‘居士,此室何以空无侍者?’维摩诘言:‘诸佛国土亦复皆空。’”居士,见卷6《春月》注。

浩露烟壒,月光閒有馀。
松篁细阴影,重以帘牖疏。
泛览星粲粲,轻河悠碧虚。
纤云不成叶,脉脉风丝舒(一作纾)
丹灶炽东序,烧香罗玉书
飘飘魂神举,若骖鸾鹤舆
感念夙昔意,华尚簪与裾
簪裾讵几许,累创吞钩鱼。
今闻馨香道,一以悟臭帤
悟觉誓不惑,永抱胎仙居
昼夜欣所适,安知岁云除。
行行二三友,君怀复何如。
⑴ 烟壒:烟雾尘埃。壒,通堨。《说文新附·土部》:“壒,尘也。”
⑵ 丹灶:炼丹用之炉灶。灶,生火炊煮食物之设备。东序:古代宫室之东厢房,为藏图书、秘笈之所。此泛指东厢房。
⑶ 玉书:《黄庭内景经·上清章》:“是曰玉书可精研,咏之万过升三天。”梁丘子注:“此经亦曰玉书。”此泛指道教典籍。
⑷ 骖:乘,驾驭。鸾鹤舆:神仙所乘骑之鸾车鹤驾。
⑸ 簪与裾:古代显贵者之服饰。簪,古代用以绾定发髻或冠之长针。裾,宽大之衣服。
⑹ 今:原作“令”,据蜀本、杨本、董本、马本、全诗改。
⑺ “一以“句:谓先前所崇尚之簪与裾,于今不过是腐臭之破布而已。臭帤,破旧之布。
⑻ 胎仙:区别于常人,腹中有气而口鼻无呼吸,犹屏气然,谓之胎仙。

松树短于我,清风亦已多。
况乃枝上雪,动摇微月波。
幽姿得閒地,讵感岁蹉跎。
但恐厦终构,藉君当奈何
⑴ 藉(jí):顾念,顾惜。张相《诗词曲语词汇释》卷五:“藉犹顾也。”

簇簇枝新黄,纤纤攒素指
柔苙渐依条,短莎还半委
清风日夜高,凌云意(一作竟)何已。
千岁盘老龙,修鳞自兹始
⑴ 莎:同蓑。《广雅·释草》:“其蒿,青蓑也。”清王念孙疏證:“蓑与莎同音,青蓑即青莎也。”蓑,雨具名,用草或棕织成,披于身上以防雨。此处喻指蓑状松枝。
⑵ “千岁”二句:谓苍苍老松必从今日之小松长起。参卷4《题翰林东閤前小松》注。

周先生 中唐 · 元稹
寥寥空山岑,泠泠(一作冷冷)风松林
流云垂鳞光,悬泉扬高音。
希夷周先生,烧香调琴心
神功盈三千,谁能还黄金
⑴ 泠泠:原作“冷冷”,据胡本、卢校、何焯校改。形容风吹松树之声音清越悠扬。
⑵ 云:原作“月”,卢校:“月讹”,据改。
⑶ 希夷:闭塞视听,不预外事。《老子》:“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
⑷ “烧香”句:寄心于琴。宋朱胜非《绀珠集·胎仙》(卷七):“琴心三叠舞胎仙。注云:和,琴也;叠,积也。存三丹田,使和积如一,则曰胎仙,犹在腹中但有气而无息也。”
⑸ “神功”句:《云笈七签》卷三八:“太极真人曰:学升仙之道,当立千二百善功,终不受报。立功三千,白日登天,皆济人应死之难也。”
⑹ 还黄金:《悟真篇注疏》卷中翁葆光注云:“圣人凭此(指玄牝——引者注)而成外药,藉此以变内丹,故得真精运动不停,复还黄金,土釜之室,变为一颗灵珠,明光永不飞走,渐渐化形为气,气化为神,形神俱妙,隐显莫测也。”

遣春十首 其一 (811年) 中唐 · 元稹
晓月笼云影,莺声馀雾中
暗芳飘露气,轻寒生柳风。
冉冉一趋府,未为劳我躬。
因兹得晨起,但觉情兴隆。
⑴ 声:董本、马本、类苑、胡本、季本作“深”。
⑵ 冉冉:雍容和缓貌。《日出东南隅行》:“盈盈公府步,冉冉府中趋。”趋府:趋赴公府参见长官。

其二 (811年)
久雨怜霁景,偶来堤上行。
空濛天色嫩,杳淼江面平。
百草短长出,众禽高下鸣。
春阳各有分,予亦澹无情。

其三 (811年)
镜皎碧潭水,微波粗成文。
烟光垂碧草(垂碧:蜀本、卢本作“委繁”。)琼脉散纤云
岸柳阴影,风裾遗垢氛。
悠然送春目,八荒谁与群(八荒:见卷3《竞渡》注。)
⑴ 琼脉:玉石之纹理,形容纤云飘散之状。

其四 (811年)
低迷笼树烟,明净当霞日。
阳燄波春空,平湖漫凝(一作疑)溢。
雪鹭远近飞,渚牙浅深出
江流复浩荡,相为坐纡郁。
⑴ 阳焰:指春日近地空气受热上升时所呈现远望如水似雾之自然景象。语本《楞伽经》卷二上:“譬如群鹿为渴所逼,见春时焰而作水想,迷乱驰趣不知非水。”
⑵ 渚牙:亦作渚芽,洲上初生之草芽。

其五 (811年)
暄寒深浅春,红白前后花
颜色讵相让,生成良有涯。
梅芳勿自早,菊秀勿自赊
各将一时意,终年无再华。
⑴ 暄:温暖。《素问·五运行大论》:“东方生风……其性为暄,其德为和。”张介宾注:“暄,温暖也。”
⑵ 白:原作“日”,据杨本、全诗、季本改。
⑶ 赊:迟缓。《字汇·贝部》:“赊,迟缓为赊。”

其六 (811年)
高屋童稚少,春来归燕多。
葺旧良易就,新院亦已罗
俯怜雏化卵,仰愧鹏无窠
巢栋与巢幕,秋风俱奈何。
⑴ 罗:排列,分布。《广雅·释诂一》:“罗,列也。”
⑵ 雏化卵:即卵化雏之倒用。《法苑珠林·奖导》(卷一四):“如《菩萨处胎经》云:‘佛告喜见菩萨曰:汝欲知过去诸佛灭不灭,刹土不耶当知我过去身,其无数不可称,不可量,即以神足入湿生界。众相具足,与无数阿僧,祇为湿识众生说法,令湿识随意所愿,各得解脱入化卵,等生随意所愿,各得解脱,亦复如前。’”
⑶ 鹏无窠:大鹏翔游天空,不筑巢,亦不为巢所累,故云。

其七 (811年)
撩乱扑树蜂,摧残恋房蕊。
风吹雨又频,安得繁于绮。
酒杯沈易过,世事纷何已。
莫倚颜似花,君看岁如水。

其八 (811年)
绕郭高高冢,半是荆王墓
后嗣炽阳台,前贤甘荜路
善恶徒自分,波流尽东注。
胡然不饮酒,坐落桐花树。
⑴ 荆王:即楚王。《春秋·庄公十年》:“荆败蔡于莘。”杜预注:“荆,楚本号,后改为楚。”
⑵ “后嗣”句:指楚襄王梦遇巫山神女事。后嗣,指楚襄王。炽,沉湎于某事。阳台,参卷4《楚歌十首》注。
⑶ “前贤”句:指楚国开国之君筚路蓝缕,建立楚国。《史记·楚世家》:“昔我先王熊绎辟在荆山,筚路蓝缕,以处草莽。”

其九 (811年)
花阴莎草长,藉莎闲自酌(藉莎:以莎草为垫而坐于其上。)
坐看莺斗枝,轻花满尊杓。
葛巾竹稍挂,书卷琴上阁
沽酒过此生,狂歌眼前乐。
⑴ 莎草:多年生草本植物,茎直立,三棱形,叶细长,深绿质硬有光泽,夏季开穗状小花,地下有葡萄茎与膨大块茎,俗称香附子,可入药,多生于湿地。
⑵ 葛巾,用葛布制成之头巾,形如帕而横者,尊卑皆服。参卷5《元和五年予官不了罚俸西归》注。稍,清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小部》:“稍,按此字常训禾末。”
⑶ 阁:置放。清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豫部》:“阁,凡止而不动皆谓之阁。”

其十 (811年)
梨叶已成阴,柳条纷起絮。
波绿紫屏风,螺红碧筹箸
三杯面上热,万事心中去。
我意风散云,何劳问行处。
⑴ “螺红”句:镶有红色环之碧色筷子。


共216,分11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4  6  7  8  9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