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选项

位置
更多分类

作者
朝代

体裁
韵部
诗文库南北朝萧衍(共 97 首) 古风 72四言 2其他 1乐府 19辞赋 3 作品不分行

辞赋
孝思赋 南梁 · 萧衍
想缘情生,情缘想起,物类相感,故其然也。每读《孝子传》,未尝不终轴辍书悲恨,拊心鸣咽,年未髫龀,内失所恃,馀喘《立令》《立屏》,奶媪相长,齿过弱冠,外失所怙,限职荆蛮,致阙晨昏,江途辽夐,家无指信,仿佛行路,先君体有不安,昼则辍食,夜则废寝,方寸烦乱,容身无所,便投刺解职,以遵归路。于时齐隋郡王子隆镇抚陕西,频烦信命,令停一夕,明当早出。江津送别,心虑迫切,不获承命,止得小船,望星就路,夜冒风浪,不遑宁处,途次定陵,船又损坏。于时门宾周仲连为鹊头戍主,借得一舸,奔波兼行,屡经危险,仅而获济、及至戾止,已无逮及,五内屠裂,肝心破碎,便欲归身山下,毕志坟陵,长兄哀悯,未说独行。续有北问,狡虏寇边,朝廷以先君遗爱结民,咸思在昔,故旧部曲,犹有数千,武庆宗将领留防彼镇,时便有旨,使捍寿春,王事靡盐,辞不获免。刺史崔慧景,志怀翻覆,远招逋逃,多聚奸侠,大猾凶丑,莫不云集,至如彭盆韩元孙等,不可称数。倍道电迈,奄至淮淝,凶徒疑骇,相引离散,台军主徐玄庆房伯玉等,欲袭取慧景,乃固禁之,方得止息。是岁齐明作相,疑论未决,密驰表疏,劝征慧景,折简而召,必不违拒,即重遣还,以安其心,奸渠既出,缘边无虞,旬朔之间,慧景反镇,即便解甲,以归京师,因尔驱驰,不获停息,数钟百六,时会云雷,拨乱反正,遂膺四海,念子路见于孔丘曰,由事二亲之时,常食藜藿之食,为亲负米百里之外,亲殁之后,南游于楚,从车百乘,积粟万钟,累茵而坐,列鼎而食,愿食藜藿之食,为亲负米,不可复得。每感斯言,虽存若亡,父母之恩,云何可报,慈如河海,孝若涓尘,今日为天下主,而不及供养,譬犹荒年而有七宝,饥不可食,寒不可衣,永慕长号,何解悲思。乃于钟山下建大爱敬寺,于青溪侧造大智度寺,以表罔极之情,达追远之心,不能遗蓼莪之哀,复于宫内起至敬殿,竭工匠之巧,尽世俗之奇,水石周流,芳树杂沓,限以国事,亦复不能得朝夕侍食,唯有朔望亲奉馈奠,虽复荐珍羞,而无所瞻仰,内心崩溃,如焚如灼,情切于衷,事形于言,乃作孝思赋云尔。
感四气之变易,见万物之化成。
受天和而异命,禀地德而齐荣。
察蟭螟于蚊睫,观鹍鹏于北溟。
彼含识而异见,同有色而殊形。
虽万类之众多,独在人而最灵。
礼义别于飞走,言语异于鹦猩
念过隙之倏忽,悲逝川之不停。
践霜露而凄怆,怀燧谷而涕零。
掩此哀而不去,亦靡日而弗思。
仲由念枯鱼而永慕,吾丘感风树而长悲。
虽一志而舍生,奉二亲而何期。
思因情生,情因思起。
导情源以流澍,引思心而无已。
既怀忧以终身,亦衔恤而没齿。
当间居以永念,独拊膺而自伤。
徒升岵而靡瞻,空陟屺其何望。
涕纵横以交流,血沸涌而沾裳。
览地义以自咎,惧灭性之乖方。
仰太极以长怀,乃告哀于昊苍。
冀皇天之有感,何报施之茫茫,晓百碎于魏阙,夜万断于中肠。
心与心而相续,思与思而未央。
晨孤立而萦结,夕独处而徊徨。
气塞哀其似噎,念积心其若狂。
至如献岁发晖,春日载阳。
木散百华,草列众芳。
对乐时而无欢,乃触目而感伤。
朱明启节,白日朝临。
木低甘果,树接清阴。
不娱悦于怀抱,但罔极而缠心。
兼葭苍苍,白露为霜。
凉气入衣,凄风动裳。
心无迫而自切,情不触而独伤。
若乃寒冰已结,寒条已折。
林飞黄落,山积白雪。
旅雁呜而哀哀,朔风鼓而《风列》》。
目触事而破碎,心随感而断绝。
无一息而缓念,与四时而长切,年挥忽而莫反,时瞬睒其如电。
想慈颜之在昔,哀不可而重见。
痛生育之靡答,顾报复而无片。
悲与恨其俱兴,涕杂血其如霰。
燕青春而差池,鸿素秋而翱翔。
去来候于节物,飞鸣应于阴阳。
何在我而不尔,与二气而乖张。
常茹酷而轮回,历日夜而不忘。
既视丹而成绿,亦见白而为黄。
扰性情以翻覆,汨神虑而迷荒。
想鸣鹤而魂断,听孤雏而心死。
恸终天而无怙,号毕世而靡恃。
观休屠之日磾,岂教义之所及。
见甘泉之画像,每下拜而垂泣。
忽心动而不安,遽入侍于帝室。
值何罗之作难,乃舍之以投瑟。
超王臣之称首,冠诚勇而无匹。
士行己之多方,见石他之有权。
身虽死而名扬,乃忠孝而两全。
顾丁兰其何人,家河内之野王。
时舞象而方及,始成童而亲亡。
木母以供事,常朝夕而在傍。
刘镇就养而不暇,常远汲而力寡。
苦节感于幽灵,醴泉生于灶下。
顾长沙之临湘,有古初之道始。
时父殁而末葬,遇邻火之卒起。
乃伏棺而长号,雨暴至而火死。
又何琦其亦然,独柩屋而全止。
至如王祥黄雀入帐,隗通横石特起。
盛彦之开母目,邢渠之生父齿。
览斯事而众多,亦难得而具纪。
灵蛇衔珠以酬德,慈鸟反哺以报亲。
虫鸟其尚尔,况三才之令人。
治本归于三大,生民穷于五孝。
置天地而德盈,横四海不挠。
履斯道而不行,吁孔门其何教
⑴ 《释藏》策七,《广弘明集》二十九上,又略见《艺文类聚》二十,《初学记》十七。

净业赋 南梁 · 萧衍
少爱山水,有怀丘壑,身羁俗罗,不获遂志,舛独往之行,乖任纵之心,因尔登庸,以从王事,属时多故,世路屯蹇,有事戎旅,略无宁岁,上政昏虐,下竖奸乱,君子道消,小人道长,御刀应敕梅虫儿、茹法珍、俞灵韵、丰勇之、如是等多辈,志公所谓乱戴头者也。志公者,是沙门宝志,形服不定,示见无方,于时群小疑其神异,乃羁之华林外阁,公亦怒而言曰,乱戴头,乱戴头。各执权轴,入出号令,威福自由,生杀在口,忠良被屠馘之害,功臣受无辜之诛,服色齐同,分头各驱,皆称帝主,人云尊极,用其诡诈,疑乱众心,出入盘游,无忘昏晓,屏除京邑,不脱日夜,属纩者绝气道傍,子不遑哭,临月者行产路侧,母不及抱,百姓懔懔,如崩厥角。长沙宣武王有大功于国,礼报无报,酷害奄及,至于弟侄,亦罹其祸,遂复遣桓神与杜伯符等六七轻使,以至雍州,就诸军帅,欲见谋害,众心不与,故事无成。后遣刘山阳灼然见取,壮土貙虎,器甲精锐,君亲无校,便欲束身待戮,此之横暴,出自群小,畏压溺三不吊,况复奸竖乎。若默然就死,为天下笑。俄而山阳至荆州,为萧颖胄所执,即遣马驿传道至雍州,乃赫然大号,建牙竖旗,四方同心,如响应声,以齐永元二年正月,发自襄阳,义勇如云,舳舻翳汉,竟陵太守曹宗马军主殷昌等,各领骑步,夹岸迎候,波浪逆流,亦四十里,至朕所乘舫乃止,有双白鱼跳入䑽前,义等孟津,事符冥应,云动天行,雷震风驰,郢城克定,江州降款,姑熟甲胄,望风退散,新亭李居士稽首归降,独夫既除,苍生苏息,便欲归志园林,任情草泽,下逼民心,上畏天命,事不获已,遂膺大宝,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犹欲避位,以俟能者,若其逊让,必复鱼溃,非直身死名辱,亦负累幽显,乃作赋曰:日夜常思惟,循环亦已穷。终之或得离,离之必不终。负扆临朝,冕旒四海,昧旦乾乾,夕惕若厉,朽索御六马,方此非譬。世论者以朕方之汤武。然朕不得以比汤武,汤武亦不得比比朕。汤武是圣人,朕是凡人,此不得以比汤武。但汤武君臣义未绝,而有南巢白旗之事。朕君臣义已绝,然后埽定独夫,为天下除患。以是二途,故不得相比。朕布衣之时,唯知礼义,不知信向,烹宰众生,以接宾客,随物肉食,不识菜味,及至南面,富有天下,远方珍羞,贡献相继,海内异食,莫不毕至,方丈满前,百味盈俎,乃方食辍筋,对案流泣,恨不得以及温凊,朝夕供养,何心独甘此膳,因尔蔬食,不啖鱼肉,虽自内行,不使外知。至于礼宴,群臣肴膳,案常菜食味习,体过黄羸,朝中班班,始有知者。谢朏孔彦颖等,屡劝解素,乃是忠至,未达朕心。朕又自念有天下,本非宿志,杜恕有云,刳心掷地,数片肉耳,所赖明达君子,亮其本心,谁知我不贪天下,唯当行人所不能行者,令天下有以知我心。复断房室,不与嫔侍同屋而处,四十馀年矣。于时四体小恶,问上省师刘澄之姚菩提疾候所以。刘澄之云,澄之知是饮食过所致。答刘澄之云,我是布衣,甘肥恣口。刘澄之云,官昔日食,那得及今日食。姚菩提含笑摇头云,唯菩提知官房室过多,所以致尔。于时久不食鱼肉,亦断房室,以其智非和缓,术无扁华,默然不言,不复诘问,犹令为治。刘澄之处酒,姚菩提处凡,服之病逾增甚,以其无所知,故不复服,因尔有疾,常自为方,不服医药,亦四十馀年矣。本非精进,既不食众生,无复杀害障,既不御内,无复欲恶障,除此二障,意识稍明,内外经书,读便解悟,从是已来,始知归向。《礼》云:人生而静,天之性也。感物而动,性之欲也。有动则心垢,有静则心净,外动既止,内心亦明,始自觉悟,患累无所由生也。乃作净业赋云尔。
观人生之天性,抱妙气而清静。
感外物以动欲,心攀缘而成眚。
过恒发于外尘,累必由于前境。
若空谷之应声,似游形之有影。
怀贪心而不厌,纵内意而自骋
目随色而变易,眼逐貌而转移。
观五色之玄黄,玩七宝之陆离。
著华丽之窈窕,耽冶容之逶迤。
在寝兴而不舍,亦日夜而忘疲。
如英媒之在摘,若骏马之带羁。
类白日之丽天,乃历年之不亏。
观耳识之爱声,亦如飞鸟之归林。
既流连于丝竹,亦繁会于五音。
经昏明而不绝,历四时而相寻。
或乱情而惑虑,或滔耳而堙心。
至如香气《香孛》起,触鼻发识。
婉娩追随,氤氲无极。
兰麝夹飞,如鸟二翼。
若渴饮毒,如寒披棘。
舌之嗜味,众尘无有。
大苦碱酸,莫不甘口。
啖食众生,虐及飞走。
唯日不足,长夜饮酒。
悖乱明行,罔虑幽咎。
身之受触,以自安怡。
美目清扬,巧笑蛾眉。
细腰纤手,弱骨丰肌。
附身芳洁,触体如脂。
狂心迷惑,倒想自欺。
至如意识攀缘,乱念无边。
靡怀善想,皆起恶筌。
如是六尘,同障善道。
方紫夺朱,如风靡草。
抱惑而生,与之偕老。
随逐无明,莫非烦恼
轮回火宅,沈溺苦海
长夜执固,终不能改。
迍否相随,灾异互起。
内怀邪信,外纵淫祀。
排虚枉命,蹠实横死。
妄生神祐,以招福祉。
前轮折轴,后车覆轨。
殃国祸家,亡身绝祀。
初不内讼,责躬反己。
皇天无亲,唯与善人。
外清眼境,内净心尘。
不与不取,不爱不嗔。
如玉有润,如竹有筠。
如芙蓉之在池,若芳兰之生春。
淤泥不能污其体,重昏不能覆其真。
雾露集而珠流,光风动而生芬。
为善多而岁积,明行动而日新。
常与德而相随,恒与道而为邻。
见净业之爱果,以不杀而为因。
离欲恶而自修,故无障于精神。
患累已除,障碍亦净。
如久澄水,如新磨镜。
外照多像,内见众病。
既除客尘,又还自性。
三途长乖,八难永灭。
止善既修,行善无缺。
清净一道,无有异辙。
唯有哲人,乃能披襟。
如石投水,莫逆于心。
心清冷其若冰,志皎洁其如雪。
在欲结其既除,怀忧畏其亦灭。
与恩爱而长违,顾生死而永别。
览当今之逸少,想后来之英童。
怀荆玉而未剖,藏神器而存躬。
修圣行其不已,信善积而无穷。
永劫扬其美名,万代流于清风。
岂伏强而称勇,乃道胜而为雄
⑴ 《释藏》策七,《广弘明集》二十九上

围棋赋 南梁 · 萧衍
围奁象天,方局法地。
枰则广羊文犀,子则白瑶玄玉。
方目无斜,直道不曲。
尔乃建将军,布将士。
列两阵,驱双轨。
徘徊鹤翔,差池燕起。
用忿兵而不顾,亦凭河而必危。
痴无戒术而好斗,非智者之所为。
运疑心而犹豫,志无成而必亏。
今一棋之出手,思九事而为防。
敌谋断而计屈,欲侵地而无方。
不失行而致寇,不助彼而为强。
不让他以增地,不失子而云亡。
落重围而计穷,欲佻巧而行促。
剧疏勒之迍邅,甚白登之困辱。
或龙化而超绝。
或神变而独悟。
勿胶柱以调瑟,专守株而待兔。
或有少棋,已有活形。
失不为悴,得不为荣。
若其苦战,未必能平。
用折雄威,致损令名。
故城有所不攻,地有所不争。
东西驰走,左右周章。
善有翻覆,多致败亡。
虽畜锐以将取,必居谦以自牧。
譬猛兽之将击,亦俯耳而固伏。
若局势已胜,不宜过轻。
祸起于所忽,功坠于垂成。
至如玉壶银台,车厢井栏。
既见知于曩日,亦在今之可观。
或非劫非持,两悬两生。
局有众势,多不可名。
或方四聚五,花六持七。
虽涉戏之近事,亦临局而应悉。
或取结角。
或营边鄙。
或先点而亡,或先撇而死,故君子以之游神,先达以之安思。
尽有戏之要道,穷情理之奥秘(《艺文类聚》七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