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王颛

相关人物:共 9 位
共 9 首

人物简介

简介
王璋(1275年—1325年),高丽王朝第26任君主(1298年、1308年—1313年在位)。
初名謜,字仲昂,号海印居士,蒙古名益智礼普化(意为小公牛)。
父为高丽忠烈王王昛(王谌),母为元世祖之女元成公主忽都鲁揭里迷失(追赠齐国大长公主,谥庄穆王后)。
他是第一位与蒙古人混血的高丽国王,自己也娶了元朝宗室女宝塔实怜(追赠蓟国大长公主)。
大德二年(1298年)接受忠烈王禅让而即位,任内实行改革,七个月后因得罪权门势族及宗主国元朝而被废,滞留中国十年之久,在此期间改名为“璋”。
大德十一年(1307年)扶植元武宗即位有功,被元朝封为沈阳王(后改称沈王),至大元年(1308年)忠烈王去世后再次即位为高丽国王,他复位后主要通过在元传旨来控制朝政。
皇庆二年(1313年)禅位于儿子王焘(高丽忠肃王),短暂回国后再次来华定居,延祐三年(1316年)又将沈王王位传给侄儿王皓,自称“太尉王”。
延祐七年(1320年)元英宗继位后将他监禁起来,后以学佛为名流放吐蕃。
至治三年(1323年)元英宗死后获赦,泰定二年(1325年)薨于元大都,元朝赐谥号忠宣,葬于德陵,高丽恭悯王加谥宣孝。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814—1884 【介绍】: 清湖南长沙人,字应甫,一字荇农,晚号自庵。
道光二十五年进士,授编修,擢至侍讲。
太平军攻湘时尝劾赛尚阿、和春作战不力,称敢言。
后随办京畿防务,不畏上官,敢据实开释无辜。
官至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
光绪初罢官居京师,专注著述。
诗文书画均为时所重。
心力所瘁,则在两《汉书》,有《汉书注校补》、《后汉书注补正》、《三国志注證遗》、《益堂》等。
晚晴簃诗汇·卷一四七
周寿昌,字应甫,一字荇农,晚号自庵,长沙人。
道光乙巳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历官内阁学士,署户部侍郎。
有《思益堂诗钞》。
词学图录
周寿昌(1814-1884) 字应甫,一字荇农,号自庵。
长沙人。
道光二十五年(1845)进士。
授编修。
官至户部侍郎,迁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
以疾告归。
喜治史,嗜《汉书》。
少好骈文,见赏于曾国藩。
词为"湘中六家"之一,所作如枯荷得雨,点滴分明。
有《益堂》、《思益堂词》。

人物简介

简介
王焘(1294年—1339年),高丽王朝第27任君主(1313年—1330年、1332年—1339年在位)。
小字宜孝,蒙古名阿剌讷忒失里,1335年一度改名为卐。
他是高丽忠宣王王璋的次子,受父王禅让继位,先后迎娶三位元朝公主(濮国长公主、曹国长公主、庆华公主)。
他在位前期,实权仍在留元的忠宣王手中,后来又面临从弟王皓(元朝沈王)对王位的觊觎。
他于1321年到1325年被扣押在元朝,甚至遭遇了元朝将高丽废国立省的危机,不过没被付诸实施,高丽国运可谓不绝如缕。
笼罩在这种阴影下的王焘无心理政,在1330年禅让于世子王祯(高丽忠惠王),1332年被元朝复位。
1339年去世,葬于毅陵。
元朝赐谥号“忠肃”,其子恭悯王加谥“懿孝”。

人物简介

东国僧尼录·逆僧
辛旽(初名遍照。
本玉川寺婢之子以母贱。
不齿于其徒) 恭悯王
尝梦人拔剑刺己。
有僧救得免。
王志之。
会金元命以遍照。
见其貌。
惟肖。
王大异之。
与语颇辩给。
自谓得道。
王大悦。
屡召入内。
李承庆见之曰。
乱国家者。
必此髡也。
郑之云亦以为妖人。
欲杀之。
王密令避之。
二人既死。
乃长发为头陀。
名辛旽。
复来谒。
始入内用事。
称为师傅。
咨访国政。
言无不从。
人多附之。
士大夫之妻妾。
以为神僧。
听法求法而至。
旽辄私焉(丽史提纲)。
右正言李存吾曰。
妖物误国。
不可不去。
遂上疏曰。
辛旽常骑马出入红门。
与殿下并据胡床。
其在家寄相拜庭下。
旽皆坐待之。
虽崔元金仁俊。
亦未有如此云云。
主大怒。
命焚其疏。
召存吾面责之。
时辛旽与王对床。
存吾目旽叱之曰。
老僧何得无礼。
旽惶骇不觉下床。
王愈怒。
下巡军狱鞠之。
贬为长沙监务。
王纳王氏安氏为妃。
一日内宴。
二妃侍立。
辛旽谓王曰。
二妃年少。
圣体不已劳乎。
其褒慢无礼类此。
玄风人郭仪。
每过俗节。
备酒馔往灵山。
奠旽父坟。
旽不相识。
闻之惊喜。
召拜正言(并丽史)。
以遍照。
为守正履顺论道燮理保世功臣壁上三韩三重大匡领都佥议使司事判监察司事鹫城府院君提调僧录司事兼判书云观事。
始称姓辛。
改名旽。
初王在位日久。
宰相多不称意。
尝以为世臣大族。
亲党根连。
互为掩蔽。
草野新进。
矫情饰行。
以取名望。
及其贵显。
自耻门地卑寒。
连姻大族。
尽弃其初儒生。
儒而少刚。
又有门生座主。
同年之号。
党比徇情。
三者不足用也。
思情离世独立之人。
以革因循之弊者久矣。
及见吨。
以为得道寡欲。
且出于贱微。
更无亲比。
任之大事。
则必径行。
而无所顾籍。
故拔于髡缁。
授以国政而不疑也。
王请旽屈行以救世事。
旽阳不肯。
以坚王意。
王强之。
旽曰。
尝闻国王大臣。
多信谗间。
慎无如此。
乃可福利世间也。
王乃手写盟辞曰。
师救我。
我救师。
死生以之。
无感人言。
佛天證明。
于是旽与议国政。
用事三旬。
罢逐亲勋名望家宰台谏。
皆出其口。
领都佥议久虚其位。
至是自领之。
始出禁中。
寓奇显家百官诣门议事。
旽以辰巳圣人出之谶。
昌言曰。
所谓圣人岂非我欤。
初显后妻寡居。
旽为僧得通。
后乃归显。
及旽贵。
主显家又通。
以显妻主中馈。
旽贪淫日甚。
货赂辐凑。
居家饮酒啖肉。
恣意声色。
谒王则清谈。
龁菜果茗饮。
幸演福守。
大设文殊会中。
佛殿结䌽帛。
为须弥山。
环山燃烛。
大如程。
高丈馀。
夜明如昼。
丝花彩凤。
炫耀人目。
币用䌽帛十六束。
选僧三百。
绕须弥山作法。
梵呗震天。
执事者无虑八千人。
王与辛旽坐须弥山东。
率两府礼佛。
旽白王曰。
善男女愿从上结文殊胜因。
请许诸妇女上殿听法。
于是士女杂还。
寡妇至有为旽冶容者。
及至饭僧。
王手擎金炉。
遂僧行香。
略无倦容。
旽以饼果散于妇女。
咸喜曰。
佥议乃文殊后身也。
士女饫珍羞或弃地。
一会所费至钜万。
王命忽赤忠勇卫二百五十人。
昼夜卫旽。
是日。
暴风终日。
黄尘涨天。
会凡七日。
而暴风三日。
大霜三日。
命起楼于宫门东。
大陈百戏。
击毬以观之。
辛旽骑马至都评议司幕前。
宰相皆起立拱手。
旽马而与语。
旽服饰一如王。
见者不能辨。
愤其无礼。
以僧千禧为国师。
禅显为王师。
二僧皆旽所善者也。
王九拜。
禅显立受。
百官朝服就班。
旽独戎服立殿上。
每王一拜。
辄啧啧称叹。
私语宦者曰。
主上礼容。
天下稀有。
其阴媚取宠如此。
史官尹绍宗在傍。
旽顾谓曰。
无忘国书事。
吾将取观之。
初禅显之未封也。
绍宗族僧夫目谓绍宗曰。
旽之贪暴。
犬豕不若。
必误国家。
禅显附之。
吾不忍见。
遂逃入山。
元使乞彻至问曰。
闻尔国有权王。
何在。
时中国谓吨为权王故云。
王步行辛吨家。
置酒落成。
初吨在奇显家。
由奉先寺松冈出入王宫。
冈西南隙地。
旽白王曰。
幸此就构小房。
则庶便老仆进退。
王许之。
旽分其党督役。
不日而成。
又于止园作别室。
重门深幽。
明窗净几。
焚香独坐。
萧然若无欲者。
惟许奇显妻及二婢出入。
凡陷罪者。
求官者。
必遣妻妾。
先赂显妻内谒。
显妻出谓曰。
别室甚狭。
不可著表衣。
又不可率从者以入。
其妻妾去表衣。
以短衫赉贿货独入。
具陈所欲。
旽独与相对。
丑声流闻。
显与妻事旽。
朝夕不离侧。
若老奴婢然。
知都佥议吴仁泽。
与前侍中庆千兴。
前评理睦仁吉。
三司右使安遇庆。
三司右使金元命。
前密直副使赵希古。
判开城李珣。
评理韩辉鹰扬军上护军赵璘。
上护军尹承顺。
密议曰。
辛旽邪佞阴狡。
好谗毁人。
斥逐勋旧。
杀戮无辜。
党与日盛。
道诜记有非僧非俗乱政亡国之语。
必是此人。
将为国家大患。
宜白王早除之。
判书辛贵。
闻以告旽。
旽入告于王曰。
旽山水间一袖者也。
上勤令至此。
不敢违命。
思欲去汗恶用贤良。
使三韩百姓粗得平安。
然后将一衣钵。
还向山林。
今国人将杀旽。
愿上哀矜。
上惊问之。
旽俱以贵语对。
乃命系仁泽等巡军鞠之。
杖流仁泽希古千兴元命遇庆仁吉于南裔。
没为官奴。
籍其家。
又流珣承顺璘于外。
后仁泽闻旽必欲杀己。
乃逃。
旽系仁泽妻子于巡军。
又以判司仆寺事玉天桂。
尝养仁泽小子。
疑与仁泽同谋。
痛行栲椋。
辛死狱中。
获仁泽杖烽卒。
旽初以僧行。
见信于王。
既纳金兰女。
又蓄妾无算。
卿大夫妻貌美者。
必密招私之。
凡在朝者。
皆希恩畏威。
争献臧获宝器。
王犹以不受禄。
不近色。
不置田园。
信重之。
旽恣行威福。
恩雠必复。
世家大族诛杀殆尽。
人视若虎狼。
至使仕者夜直其第。
论资授官。
出则侍中以下拥前后。
道路为之填塞。
市不开货。
奇显崔思远为腹心。
李春富金兰为羽翼。
党与满朝。
王亦有不自安之意。
称领相而不敢官。
旽自知鸱张大甚。
恐王忌之。
遂谋不轨。
及王谒宪景二陵。
分遣其党。
设伏道傍。
约行大事。
及王还宫。
旽谓其党曰。
何不如约。
其党曰。
见上仪卫甚盛。
不忍犯也。
旽怒且骂曰。
尔辈诚怯懦不用者也。
自是日夜聚谋。
更刻日举事。
旽门客选部议郎李韧。
备知凶谋。
阴籍记之。
事迫乃匿姓名。
称为寒林居士。
为书夜投宰相金续命第。
即微服亡去。
续命以其书闻王。
命巡卫府收捕旽党。
显思远郑[采-木+电]汉陈𠃔俭奇仲脩韩乙松高仁[咒-几+尤]鞠之。
王始疑韧诬搆。
不之信。
及讯其党皆服。
流旽。
遂诛党与。
王叹曰。
益齐尝言。
旽非端人。
必贻后患。
先见之明。
不可及已。
臣等按人君之为国。
莫先于堲谗远佞而已。
旽之将不利于宗社。
有耳目者所共见知。
郑世云李承庆尝杀欲之。
王劝使潜避。
李齐贤李仁复韩脩亦言非端人。
王独迷而不悟。
听之不察。
用之勿疑。
任之益专。
信谗贼而养寇盗。
后虽噬脐得乎。
多见其王之惑也。
两府台谏理部上书曰。
大逆天下万世之所不容。
辛旽本一微僧。
滥遇上知。
位极人臣。
而进退百官。
颐指气使。
视其附己与否。
而予夺之。
广植𠒋徒。
觊觎非分。
幸赖祖宗之灵。
殿下先见之明。
阴谋发觉。
乃用宽典。
止于流放。
三韩缺望。
且旽之党与。
岂惟思远奇显等七人而已。
伏望殿下断以大义。
寘旽极刑。
籍没家产。
并夷其党。
以快众心。
王从之。
遣大司成林扑判事金斗。
诛旽于水原。
初王与旽春富等同盟。
至是授扑盟书。
使示旽数曰。
迩尝谓。
近妇女。
所以道引养气。
非敢私之。
今闻至生儿息。
是在盟书者欤。
城中甲第至七。
是在盟书者欤。
如是者数事。
数罪讫可焚此书。
朴至水原。
使人诈报宣召。
旽喜曰。
今日召还。
益为阿只思我也。
阿只方言小儿之称。
旽当刑。
束手乞哀于朴曰。
愿公见阿只活我。
乃诛之支解。
以徇枭首京城。
旽性畏畎犬。
恶射猎。
且纵淫。
常杀乌鸡白马。
以助阳道。
时人谓旽为老狐精。
高丽有国。
将五百年。
天之眷顾已怠。
既生庸暗悖戾之恭悯。
又生奸轨𠒋逆之辛旽。
王本信佛。
则旽为之谈空以谀之。
王梦既惑。
则旽为之矫饰以媚之。
旽既得志。
固宠弄权。
蔑上下之分。
毁君臣之体。
服御仪卫。
一如其君。
公卿大夫皆出其门。
党与既众。
潜图不轨。
天下古今之大要覆载所不容也。
旽何人哉。
其罪逆如是其极。
而天不速罚殛之。
以至今日。
亦何理哉。
天若眷佑高丽。
扶持而全安之。
则虽有此旽之奸逆。
而郑世云得以杀之。
李存吾得以黜之。
李齐贤得以斥之。
将何以售其奸哉。
惟其有是旽。
而有是恭悯也。
故旽之子孙。
窃恭悯之宗社。
恭悯卒为亡国之主。
呜呼仁爱人君者天心也。
而靡常难谌者亦天命也。
天之于高丽。
非不眷眷唇。
而恭悯曾不敬天怒天渝自绝于天。
此天命之所以靡常而有时乎难谌也。
何独诿诸数乎。
后之为人君者。
可不知骏命之不易。
而恭悯为殷鉴也哉(并通鉴)。
辛旽秉国政。
寓奇显家通其妻。
闻士大夫妻妾有姿色者。
以微谴囚其夫。
令传报其家。
若主妇诉其冤。
则可免。
其妇即就旽家入中门。
去其婢仆。
旽独坐书堂。
随意纵淫。
因放其夫(丛话)。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元哈密力人,字公远。哲笃子。顺帝至正七年进士,授承事郎。官至翰林学士。出守单州,修崇学校。红巾军起,避兵寓高丽。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回鹘人。
初名百辽,世居契辇河,因以为氏。
元末中进士,应奉翰林,历端本堂正字。
避兵高丽。
恭悯王七年,封高昌伯,改封富原侯。
有《近思斋逸槁》。
全元诗·第五十九册
原名契伯僚(又作契百辽),字公远。高昌畏兀人。契氏为高昌世族,家族入中原后,定居溧阳(今属江苏)。契逊是契哲笃长子,兄弟均有诗文名,至正五年进士,任翰林应奉,迁宣政院断事官经历。选为端本堂正字。曾出守单州。元至正十八年以尚宾出使高丽,留居高丽庆州,被高丽王封为高昌郡公。诗文集《近思斋逸槁》二卷,其中收入的是在至正十八年之前所做的诗文。小诗《山雨》(《山中雨》)被诗选家评为「纯乎天籁」(《明诗别裁集》)。生平见《明诗综》卷九十四(误作明人)、陈垣《元西域人华化考》卷二。

人物简介

简介
李穑(이색,1328年—1396年),韩国人,字颖叔,号牧隐,高丽王朝后期大臣、诗人,名儒李谷之子。
李穑本贯韩山(今韩国忠清南道舒川郡韩山面),生于宁海(今韩国庆尚北道盈德郡宁海面)。
早年留学元朝国子监三年,深受程朱理学熏陶。
其后在高丽考中状元,又在元朝考中进士,曾供职于元朝翰林院,至正十六年(1356年)回国,深受恭悯王器重,历任机要之职,同时负责重建成均馆,传播程朱理学,培养新兴士大夫,成为高丽末期的一代儒宗。
洪武四年(1371年)官拜政堂文学,进入中枢,后遭母丧,又受到恭悯王之死的打击,多年不出仕。
期间曾被恭悯王封为韩山君,在高丽祦王时再次出仕,进封韩山府院君。
威化岛回军后扶植祦王之子高丽昌王,由此得罪李成桂集团。
他被任命为门下侍中(首相),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至明朝贺正,并请求国王亲朝并派明朝官员监国,但未能如愿,回国不久后辞职。
同年十一月,李成桂废昌王,立恭让王,李穑随即遭到猛烈弹劾,先后流放长湍、咸昌、清州、矜州、长兴等地。
朝鲜王朝建国后不久被赦免,后居于江原道五台山,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冬被李成桂召至汉阳,封韩山伯。
翌年赴骊州避暑,途中得病,旋即去世,谥号“文靖”。
人物简介
李穑(1328~1396),字颖叔,号牧隐,谥号文靖。本贯韩山李氏。出身名儒家庭。师承大儒家李齐贤。1349年作为使臣来中国元朝,应科举及格后,在元国子监学习朱熹的学说,3年后回国。曾任成均馆大司成、宰相等要职。他大部分时间研究性理学。李穑是在高丽后期(13~14世纪)开始广泛传播和发展的朱子学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他在任大司成期间,讲授朱子学,培养了许多著名儒学者,如郑梦周、权近等。李穑是高丽末年“丽末三隐”之一,另两隐是他的学生圃隐郑梦周、冶隐吉再。著有《牧隐集》55卷。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清直隶丰润人,字赓虞。
顺治四年进士。
历官户部主事、员外郎、浙江提学佥事。
校士勤明。
努力采集明代典章事实,又得张岱、徐倬之助,成《明史纪事本末》。
另有《筑益堂集》。
晚晴簃诗汇·卷二十四
谷应泰,字赓虞,号霖苍,丰润人。
顺治丁亥进士,历官浙江按察司佥事、提学道。
有《筑益堂诗集》。

人物简介

简介
王昕(1337年—1348年),高丽王朝第29任君主(1344年—1348年在位)。
蒙古名八思麻朵儿只。
他是高丽两位由元朝公主所生的国王之一(另一位是其曾祖父忠宣王王璋),父亲是高丽忠惠王王祯,母亲是德宁公主亦怜真班。
王昕早年以元子身份入质元朝,父王遭元朝流放并死去后,他被元顺帝册封为高丽国王。
在位时由王煦、金永暾等大臣辅政,设立“整治都监”,试图对各种积弊加以改革。
但王昕享国四年即病死,葬于明陵。
恭悯王上谥号“显孝”,元廷赐谥“忠穆”。
王祦 朝代:元末明初

人物简介

简介
王祦(1365年—1389年),是高丽王朝第32任君主(1374年—1388年在位)。
小字牟尼奴,一说是高丽恭悯王之子,一说是权臣辛旽之子而被恭悯王冒认为己子,因他遭废黜时被认定为辛旽之子,故在朝鲜王朝所修的史书中被称为“辛祦”。
即位前受封江宁府院大君,1374年恭悯王遇弑后被李仁任扶植上位,1377年接受北元册封为高丽国王,1385年又接受明朝册封为高丽国王,1387年令高丽全国改穿明朝冠服,1388年因铁岭立卫问题而同明朝关系恶化,在崔莹的辅佐下发动军队北伐辽东,但北伐将领李成桂、曹敏修发动威化岛回军,他被迫逊位,先后居住在江华和骊兴。
1389年因图谋暗杀李成桂而废为庶人,流放江陵,旋即被杀。
无庙号、谥号、陵号,后世又称“高丽祦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