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孟明视

相关人物:共 5 位
共 55 首上一页 第 2 页 下一页
觭角关山百战过,征南精锐竟如何。
牛羊队逐移营尽,犀兕人传弃甲多。
蜀虎连年劳怅望,黔驴无技任讥诃。
孟明一青功无敌,别路今听唱凯歌。
孟明之载战载北也。
空山肉填。
平地血流。
匹马只轮
荡然不收。
社稷包羞。
朝廷隐忧。
用兵至此。
不死何求。
诚以弃瑕之恩未报。
拜赐之言虚设。
砥名励节。
易地改辙。
冀桑榆之未晚。
得雌雄之一决。
乃复总元戎。
申薄伐。
驷马云屯。
长剑电掣。
哮阚兮前貔后虎。
威棱兮左霜右雪。
火千旗而四面风生。
雷万鼓而一道地裂。
小长平之瓦散。
淩不周之柱折。
朝出乎咸秦。
夕济乎孟津。
其气益振。
其屈欲伸。
于是指河中之舟。
示军中之人曰。
吾与君子。
誓雪前耻。
雪则出黄泉之下。
胜则入青云之里。
吹嘘而霜露变。
叱咤而风尘弭。
虽无此舟。
谁无此舟尔。
否则骸骨为异乡之土。
魂魄为邻国之鬼。
虽有此舟。
谁有此舟矣。
乃命焚之。
夫其火与木相守。
水与火相煎。
烘大川。
焮长湍。
龙吼乎沸潭。
鱼喁乎汤泉。
舳舻化而为炭。
楫棹飏而为烟。
水声与军声合。
旁括乎地。
火气与兵气斗。
上冲于天。
是以天为我赫怒焉。
地为我震嶪焉。
林木为我枯死焉。
山陵为我崩骞焉。
千里而高鸟不过。
四遐而猛兽莫前。
况于人乎。
况于国乎。
于是晋君臣闻之。
心攒百箭。
背负芒刺。
形神无主。
手足若坠。
曰秦师德之修。
诚之至。
天将启。
吾将避。
闭城郭而不出。
潜锋铓以自备。
以五庙苟存为幸。
以万人苟免为智。
敢怙其山河。
而虞其土地。
于是晋实为主。
反为客。
秦实为客。
反为主。
不战而胜。
不攻而取。
掠地于大河之北。
封尸于崤陵之下。
既而鬼雪前耻。
人解厚颜。
四顾野清。
横行而旋。
噪声破晋山。
喜气塞秦关。
曹沬复鲁之勋。
自居其下。
范蠡平吴之力。
莫厕其閒。
此役也。
孟明之临事。
暂否终泰。
图之大也。
见子桑之举人。
遗粗得精。
鉴之明也。
见秦伯之用贤。
责功舍过。
道之在也。
臣事君不必自致。
藉主司之公。
君使臣不必自得。
藉主司之忠。
由是观秦伯之有子桑。
犹耳目之在躬。
以其视视一国之明。
以其听听一国之聪。
自可以翊天子。
还淳风。
代与三五比崇。
身与二八争功。
威强晋。
霸西戎。
不亦宜乎。
明明我后。
渴贤固久。
悬无私之镜以照六合。
持无私之衡以秤九有。
掇奇拾异。
葑菲尽取。
若有一人兮。
近文章。
含坚贞。
悔已往之无成。
谋大来于此行。
出蜀郡题桥以见志。
入函关弃繻以示诚。
宁作焚舟而死。
不为弃甲而生。
投军于子桑。
自比于孟明
君谓之何如哉。
言之不可以已也。
颂之曰。
析薪如之何。
匪斧不克。
事君如之何。
匪媒不得。
是知焚舟之役。
孟明之力。
乃子桑之力也。
生:忙操练。先着鞭随他
司马孙吴颇牧剪。准备着鞍马弓弦。
那怕他分垒当辕当年孟明韩信。九死誓师。功成一阵。。我这里水背舰焚期克战。
他那里弃甲曳兵争俘献管教取。一弹泥封函谷坚。
秋日至孟明(1124年) 宋 · 吕本中
七言律诗
野色幽花静有馀,好山虽近不同途。
荒村被雨泥三日,草具留僧饭一盂。
断垄入秋频放水,老农垂手怕催租。
平生粗识田园兴,更复何门可曳裾。
孟明田舍(1124年) 宋 · 吕本中
七言律诗
未嫌衰病出无驴,尚喜冬来食有鱼。
往事高低半枕梦,故人南北数行书。
茅茨独倚风霜下,粳稻微收雁鹜馀。
欲识渊明只公是,尔来吾亦爱吾庐。
君不见决明混沌江之湄,含胎吸月怀清辉。
圆净唾将珠与玑,又不见明视中原云月静。
跳掷回旋顾形影,生儿往往皆毛颖。
由来逐物未忘机,劳生吞吐知惟时。
观美为人奚以为,独坐金风尘虑省。
皓月斜河星耿耿,草头漙露侵肤冷。
平生不解饮和歌,无人对月醉颜酡。
月朗清秋奈月何,睡思朅来刚引领。
林岫参差弄光景,不知月已沈西岭。
虎威将,何锋棱,曾斩故人双涕零。
不随汉水死樊城,归国欲为秦孟明
虎威将,谒高陵。
不如白马将,先轸赐策图丹青。
玉京群帝周大罗,芙蓉倒影旌旗多。
明视仍孙窃姮娥,双成飞琼相和歌。
飞琼授以无声诗,下走人间駃莫追。
梅花狂扫不自持,但见浮动横斜他不知。
中书君贵列钟鼓,唤下真真命歌舞。
真真呼上复呼下,上屏不言下屏语。
空郊莽苍江渺茫,中书头锐身瘦长。
玄泓濡首醉淋浪,首所触者皆生香。
柳山俞生气象别,不惟手洁更身洁。
中书相与有良缘,共看霜天羌筦裂。
十指五指握妙华,不在山颠即水涯。
老杨死守梅花树,攀枝弄叶犹咨嗟。
眼光落此亦前定,过去垣外触参井。
俞生今世伴梅花,若伴他花应不肯。
战欲必胜,归宁豫谋。
既济河而赴敌,遂决策以焚舟。
涉彼大川,肯思还于故国;
火其巨舰,誓死报于强雠。
昔秦穆违蹇叔以袭人,越晋邦而趋利。
二陵之败也,既自咎于覆将;
三年之战也,又贻讥于拜赐。
全师再出,俱怀奔北之羞;
雪耻不忘,常起向东之志。
孟明乃慷慨发愤,欢呼即戎。
谓将之屡败也,固难以语勇;
而君之专任也,当先于效忠。
昔也丧师,曾愧万全之策;
今焉贾勇,愿收一战之功。
由是提虎旅以徂征,绝鲸波而永逝。
念解骖之遗辱,遂舍舟而自誓:兵苟胜也,仇则可报;
功不就也,我宁复济?
顾吾壮志已为死战之期,虑彼士心犹作生还之计,莫若扬一炬以独决,聚万舟而毕焚。
烈燄奔电,长烟走云,俾归者以绝望,庶往焉而立勋。
回视归途,渺洪涛之千顷;
示无还志,激壮气于三军。
故得我师奋臂以长驱,邻国敛兵而自戢。
纵横驰河内之地,谈笑取王官之邑,指茅津而反济,封殽尸而洒泣。
挫夫强晋,既闻国耻之湔;
威彼西戎,尤喜霸功之立。
兹盖舍生而往也,非徒誓于击楫;
好谋而成也,非不悔于冯河。
百败而勇气不詟,一胜而战功愈多。
归志与灰而共灭,盛烈如山而不磨。
誓必破于秦师,类湛船之项籍;
悲不还于易水,小叩筑之荆轲。
噫!
秦将之忠也,既怀报国之心;
秦伯之任也,不数覆军之罪。
茍因一眚而遂弃,徒使终身而自悔。
又焉得千载之下,仰焚舟之风,凛然如在?
兵器 北宋 · 陶弼
五代乏真主,奸雄纷僭伪。
横磨阔刀剑,白日相篡弑。
我宋有神祖(四库本作皇太祖),潜德动天意。
故天意若曰,往为我之嗣。
神祖拜稽首,乃即皇帝位。
不惠兆民乐,不怒诸侯畏。
颠倒执玉帛,奔走恐后至。
大商国三分,一朝有其二。
太宗以义抚,真宗以仁治。
王道竹箭直,诵声金鼎沸。
独有阴山戎,时时寇边地
天子赫斯怒,大警巡澶卫。
射杀右贤王,遂斩匈奴臂。
狼心帖然服,结好同昆弟。
自此两河间,寂寂无戎备。
卒闲喜夜歌,将老贪春睡。
自此为太平,恍逾三十岁。
戎昊乘我间,南驰贺兰骑。
阳关久夜开,枢朽不可闭。
阵云起秦雍,杀气横泾渭。
使臣股栗奏,宰相瞋目议。
佥曰亟发兵,竖子坑甚易。
仓皇筑边垒,未战力先瘁。
遇迫开库兵,土蚀锋芒脆。
防秋采旧屯,推毂谋新寄。
旧屯老且死,少者无实艺。
良由不训练,手足迷击刺。
新寄将家子,从小生富贵。
六韬未曾读,口但知肉味。
师复从中御,进退由阍寺。
权轻号令冗,两战无遗类。
曹公弃七军,晋人获三帅。
吾兵自此丧,有诏新其制。
此器不预设,一旦从何致。
朝廷急郡县,郡县急官吏。
官吏无他术,下责蚩蚩辈。
耕牛拔筋角,飞鸟秃翎翅。
簳截会稽空,铁烹堇山碎。
供亿稍后期,鞭朴异他罪。
愁氛壅太虚,霁景昼冥晦。
我闻郭汾阳,料敌多奇异。
单箠谕突厥,蕃酋双膝坠。
又闻李西平,临戎有英气。
身著红锦袍,怀光肝胆碎。
是知用兵术,在人不在器。
君耳舜高听,君目舜明视
愿采谋略长,勿倚干戈锐。
⑴ 四库本、式本作堇,旧钞本作莹
共 55 首上一页 第 2 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