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 句因包含“只轮”,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只轮
第 6 句因包含“包羞”,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包羞
第 17 句因包含“薄伐”,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薄伐
第 27 句因包含“孟津”,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孟津
第 36 句因包含“吹嘘”,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吹嘘
第 96 句因包含“平吴,范蠡”,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范蠡
第 125 句因包含“六合”,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六合
第 128 句因包含“葑菲”,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葑菲
第 136、147 句因包含“焚舟”,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焚舟
济河焚舟 唐 · 高迈
 出处:全唐文卷二百七十六
孟明之载战载北也。
空山肉填。
平地血流
匹马只轮
荡然不收。
社稷包羞
朝廷隐忧
用兵至此
不死何求。
诚以弃瑕之恩未报。
拜赐之言虚设
砥名励节
易地改辙
桑榆未晚
雌雄一决
乃复总元戎
薄伐
驷马云屯
长剑电掣
哮阚前貔后虎
威棱左霜右雪
千旗四面风生
万鼓一道地裂
小长平之瓦散
不周之柱折。
朝出咸秦
夕济孟津
其气益振。
其屈欲伸。
于是河中之舟。
军中之人曰。
吾与君子
雪前耻。
雪则出黄泉之下。
胜则入青云之里
吹嘘霜露变。
叱咤风尘弭。
虽无此舟。
谁无此舟尔。
否则骸骨异乡之土。
魂魄为邻国之鬼。
虽有此舟。
谁有此舟矣。
乃命焚之。
夫其火与木相守。
水与火相煎
大川
长湍
龙吼沸潭
鱼喁汤泉
舳舻化而为炭。
楫棹飏而为烟。
水声军声合。
旁括乎地。
火气兵气斗。
上冲于天。
是以为我赫怒焉。
为我震嶪焉。
林木为我枯死焉。
山陵为我崩骞焉。
千里高鸟不过
四遐猛兽莫前。
况于人乎。
况于国乎。
于是君臣闻之。
心攒百箭
背负芒刺
形神无主
手足若坠。
曰秦师德之修。
诚之至。
天将启。
吾将避。
城郭不出
潜锋铓以自备
五庙苟存为幸。
万人苟免为智。
敢怙其山河
而虞其土地
于是晋实为主
反为客。
秦实为客。
为主
不战而胜
不攻而取。
掠地大河之北。
封尸于崤陵之下。
既而雪前耻。
人解厚颜
四顾野清。
横行而旋。
噪声破晋山。
喜气秦关
曹沬复鲁之勋。
自居其下。
范蠡平吴之力。
莫厕其閒。
此役也。
孟明临事
暂否终泰。
图之大也
见子举人
遗粗得精
鉴之明也。
见秦伯之用贤
责功舍过。
道之在也。
臣事不必自致
主司之公。
使臣不必自得
主司之忠。
由是观秦伯之子桑
耳目之在躬。
以其视视一国之明。
以其听听一国之聪。
自可以翊天子
还淳风。
代与三五比崇。
身与二八争功
威强晋。
西戎
不亦宜乎
明明我后。
渴贤固久。
无私之镜以照六合
无私之衡以秤九有
掇奇拾异。
葑菲尽取。
若有一人兮。
文章
坚贞
已往之无成。
大来于此行。
蜀郡题桥见志
函关弃繻以示诚。
宁作焚舟而死。
不为弃甲而生。
投军子桑
自比于孟明
君谓之何如哉。
言之不可以已也。
颂之曰。
析薪如之何
匪斧不克
事君如之何
匪媒不得
是知焚舟之役。
孟明之力。
子桑之力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