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徐日升

相关人物:共 1 位
共 6 首
淮馆联床两月同(曾同客淮关榷使寅公幕),而今二十四春风。
书来别雨离云后,官在青山绿水中。
歌裤尚传秦百二(君昔宰宝鸡,改就教职),诗筒好递浙西东。
开缄先喜音尘接,已抵论心剪烛红。
赭尽沧州哭伯夷,荒原欹仄雪澌澌。
谁弹中散无头曲,义薄海宁(海宁:王国维〔观堂〕浙江海宁人,故称王海宁。寅公撰王观堂纪念碑事,始以观堂为文化遗民定义,以『自由之精神,独立之思想』为圭臬。)遗世碑。
麟角曾经埋鲁野,牛毛侉落喘吴皮。
自由莫典沽山价,五百田横才是诗。
何堪乡里小人呼,浪捲云鸥荡海隅。
鹤梦寅公镗鎝语,豹游山鬼自由躯。
鲋鱼溷鼠皆无粟,朱范亭林独引蚨
但听寒山钟数杵,蠡船夜半到姑苏。
注: 一九一九年,陈寅恪谓吴宓:『……又如顾亭林,平生极善经商,以致富。凡此皆谋生之道,我侪虽事学问,而决不可倚学问以谋生,道德尤不济饥寒,要当于学问道德以外,另求谋生之地。经商最妙,Honest means of living (谋生正途)。若作官以及作教员等,决不能用我所学,只能随人敷衍,自侪于高等流氓,误己误人,问心不安。』见《吴宓日记》第二册,六十七页。又,吴宓一九二七年六月二十九日日记:『……又与寅恪相约不入〔国民〕党。他日党化教育弥漫全国,为保全个人思想精神之自由,只有舍学校,另谋生活。艰难困穷,安之而已。』然经商犹难,更有赖环境及正常市场之建立,法治与德治均不可或缺也。
⑴ 《晋书•陶潜传》:『潜叹曰: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邪!』
⑵ 溷鼠:溷,厕所。《史记•李斯列传》:『年少时,为郡小吏,见吏舍厕中鼠食不絜,近人犬,数惊恐之。斯入仓,观仓中鼠,食积粟,居大庑之下,不见人犬之忧。于是李斯乃叹曰:人之贤不肖譬如鼠矣,在所自处耳!乃从荀卿学帝王之术。』
⑶ 引蚨:即引青蚨。指增殖财富。青蚨,昆虫名。世称钱为青蚨。《淮南子•万毕术》『青蚨还钱』注:『以其子母各等,置瓮中,埋东行阴垣下,三日复开之,即相从,以母血涂八十一钱,亦以子血涂八十一钱,以其钱更互市,置子用母,置母用子,钱皆自还也。』
寅公诗过先生故居(癸巳) 当代 · 林英男
七言律诗
辩亡曹社梦痕赊,荆棘铜驼彻暮笳。
马角乌头非幻影,元蹄宋戟未沈沙。
坑灰遍地无声处,风雨孤灯廿载家。
昔日牛衣为谁隐,忍听衮衮说坑瓜寅公故居已抹去『对泣牛衣』劫史。)
注:曹社梦痕:《左传·哀公七年》:曹人或梦众君子立于社宫,而谋亡曹。指亡国之兆。陈诗,史家之诗,诗史也。陈公一生几经沧桑易代,常赋『读史早知今日事』,『世变早知原尔尔』,『使公(指蒋介石)至此早皆知』。
马角乌头:燕太子丹质于秦,求归。秦王曰:乌头白,马生角,乃许耳。喻不可能之事。陈公于抗战初期认为中国积弱,不可能战胜日本,诗中常用此典喻之。故主和求偏安,以徐图最后胜利。但陈公也反对不战不和,认为一旦开战,必苦战到底。因陈公矢言:国可亡,史不可灭。遂搁下中亚、魏晋东方史研究,专攻大唐史。呜呼!华夏以史为宗教。国亡乎?未亡乎?史灭耶?未灭耶?难起陈公于地下,唯其遗诗可證也。『国魂销沈史亦亡』,『兴亡今古郁孤怀,一放悲歌仰天吼。』
金元句:陈公用宋史之金、元、宋鼎立局势类比抗战时期中国局面,俄与延安如元,汪日类金,美蒋似宋,其结果,宋先联元灭金,后灭于元。
说坑瓜:《史记正义》引颜师古云:卫宏《诏定古文尚书序》云:秦既焚书,恐天下不从所改更法。而诸生到者拜为郎,前后七百人。乃密种瓜于骊山陵谷中温处,瓜实成,诏博士诸生说之。人言不同,乃令就视。为伏机,诸生贤儒皆至焉,方相难不决,因发机,从上填之以土,皆压,终乃无声也。
谨步寅公诗韵(己亥) 当代 · 林英男
七言律诗
累代逃秦到海涯,途穷阮啸尽悲嗟。
补天自量三遗矢,避地难逢五月花。
为己文章堪寂寞,杖乡浪迹总虚夸。
跛行翳目支离隐,尘世维摩尚有家。
魂来千江映大月,魂去星沈关山黑。
青霾黄沙隐犹见,呼之欲出荆难识。
昔信孙恩是水仙,今知谢客非山贼。
赤日何焱焱,繁星何时熄。
萧艾枉萋萋,惠兰填沟洫。
暝柳堕荷泣风露,耻向秋光卖颜色。
齐鸟三年不飞鸣,祗缘镜中尽儒貊。
盈野披发祭伊川,胡风岂肆三万日。
百子纵横曜春秋,竹林拍浮好扪虱。
中原秦鹿辛亥死,板荡神州枳耶橘。
去古未远新旧学,夫子身死留魂魄。
侧身大王旗转钧,冷眼腐璞鸱鸮吓。
无边风雨逐寒潮,灞桥风雪骑驴客。
国家不幸诗家幸,般礴披猖如椽笔。
国难飞出火凤凰,烽火燃处无赤白。
国可亡兮史难灭,华夏嵬嵬骨梁脊。
一万年后寅公在,自由蟠根贯金石。
卮言吾出驷难逮,声入荒茫四垂寂。
中心崩摧对群贤,神交已久阴阳绝。
大河馀泪同日枯,荐我轩辕唯有血。
按:【沚斋批】诗甚好。与上首各臻其妙。
注:昔信孙恩二句:据《晋书》,东晋有孙恩之乱,虽为农民起义,实为邪教作祟。孙兵败跳海自尽,徒众传其已为水仙,几百人追随跳崖殒命。谢灵运有小名客儿,时人史书称其谢客。由晋入宋,辞官回乡纵情山水,领徒众数百于山林伐木开道,惊动地方,太守初误为山贼。
貊:古兽名。古代泛指东北部部落。
拍浮:《世说新语·任诞》:毕茂世云:一手持蟹螯,一手持酒杯,拍浮酒池中,便足了一生。后因以拍浮为诗酒娱情之典。
扪虱:《晋书·王猛传》:桓温入关,猛被褐而诣之,一面谈当世之事,扪虱而言,旁若无人。形容放达从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