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倭仁

相关人物:共 14 位
共 14 首上一页 第 2 页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809—1868 【介绍】: 清安徽桐城人,初名士超,字鲁生。
理学,尝与霍山吴廷栋、大学士倭仁往复论学。
有《毋不敬斋全书》。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814—1874 【介绍】: 清广东顺德人,字星斋,号椒生。
道光十五年进士。
授编修。
咸丰间历吏、刑、户部侍郎。
同治间官至户部尚书。
卒谥文恪。
学宗宋儒,与倭仁有北倭南罗之目。
有《集义编》、《孔子集语》等。
晚晴簃诗汇·卷一三八
罗惇衍,字椒生,顺德人。道光乙未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官至户部尚书。谥文恪。有集《义轩咏史诗》。
董元醇 朝代:

人物简介

维基
董元醇,又称董元章,清代官员,河南洛邑人,祺祥之变中的开端人物。
咸丰二年(1852年)壬子恩科二甲十一名进士,选为翰林。
十年,任从五品御史。
咸丰十一年七月十七日,咸丰帝驾崩,遗下幼主载淳,遗诏由肃顺等顾命八大臣辅政。
八月初六日,董元醇上疏,称新君年幼,应由东太后慈安与西太后慈禧暂时垂帘听政,并暗示希望加上恭亲王奕䜣一起辅政。
肃顺等人得知之后大怒,咆哮于朝堂之上,吓得载淳啼哭不止、尿失禁。
也因为此事,董元醇被肃顺下令发配军台效力。
此时,两宫太后发动祺祥之变,废除祺祥年号,改为同治,肃顺等顾命八大臣或杀或贬,都被肃清,董元醇因此非但没被发配,反而加官一级,升为正五品工科给事中。
后董元醇举荐倭仁、祁隽藻、翁心存、许乃普等人为帝师,但两宫太后没有回应,不久后,因为其名与皇帝载「淳」同音,自行避讳,改名董元「章」。
煜纶 朝代:

人物简介

维基
宗室煜纶(1805年9月14日—1862年5月28日),嘉庆十年七月二十二日卯时-同治元年五月初一日酉时),字星东,又字子常。
清朝远支宗室正红旗第二族载字辈。
道光十七年(1837年)中式丁酉科宗室乡试举人。
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中式甲辰科宗室会试第一名,殿试位列第三甲第二十六名同进士出身。
选翰林院庶吉士。
二十五年(1845年)四月,散馆,授翰林院检讨。
升翰林院侍讲。
二十七年(1847年)五月,因考试翰詹各员考列三等,降为编修。
二十八年(1848年),升侍讲。
七月,以侍讲兼充帮办院事,后改办理院事。
庶常馆提调官。
四月,转翰林院侍读。
二十九年(1849年)三月,升詹事府右春坊右庶子。
以右庶子充日讲起居注官。
三十年(1850年)七月,调詹事府左春坊左庶子。
咸丰二年(1852年)五月,考试翰詹各员考列二等,获赏大卷䌷袍料一疋。
四年(1854年)三月,升翰林院侍讲学士。
十二月,转翰林院侍读学士,充文渊阁直阁事。
五年(1855年)五月十四日,擢太仆寺卿。
停办理院事、庶常馆提调官。
九年(1859年)五月二十日,授都察院左副都御史。
派充己未科四川乡试正考官。
九月二十二日,授盛京兵部侍郎。
十年(1860年)三月,奏报驿站马乾车价银两前经被劫现无著落情形。
获派会同倭仁、景霖审办盛京刑部司员得赃卖放盗贼一案。
四月,与倭仁共同奏报陵寝各处工程完竣、获派验收,并查明年终具奏未结各案、漏叙两案情形。
十二月,奏报审明已革骁骑校被参各款并承审司员分别定拟缘由。
十一年(1861年),以盛京兵部侍郎管理移居盛京宗室事务。
五月,奏报审明盗案。
六月,调查奏报驿站接递文报迟误情形。
七月,奏报覆审交办盗案。
十二月,与盛京将军、副都统、各部侍郎联名奏谢天恩兵部递到同治帝登极颁示天下恩诏事。
同治元年(1862年)正月十二日,开缺去职。
五月初一日卒,年五十八岁。
共 14 首上一页 第 2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