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明光宗

相关人物:共 42 位
共 42 首上一页 第 2 页 下一页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苏州府昆山人,字伯任,一字可庵。万历五年进士。除新建知县,征授工科给事中。请尽免天下欠赋,格不行。吴中粮运为累,民承役辄破产。栋请由民出资助漕船附载,不纳。后为兵科给事中,上疏劾去南京兵部尚书张西铭等。有《可庵书牍》。
维基
张栋,字伯任,号可庵,直隶苏州府昆山县(今昆山市)人,民籍,官至兵科都给事中。
因参与“国本之争”撤职。
万历四年(1576年)丙子科应天府乡试第五十九名举人。
万历五年(1577年)联捷丁丑科进士。
除新建县知县。
十一年八月,征授工科给事中,十三年五月,为广西考试官。
十四年正月,擢本科右给事中。
累官兵科都给事中。
万历二十年(1592年)正月,礼科都给事中李献可偕六科诸臣上疏请求为神宗长子朱常洛举行“豫教之典”。
神宗大怒,指摘其误书弘治年号,违旨侮君,贬一秩调外,其馀人等夺俸半年。
大学士王家屏将御批封还,神宗愈加不满。
吏科都给事中钟羽正、吏科给事中舒弘绪均上疏支持李献可。
神宗将弘绪调职南京,羽正及献可以调任边远地区杂职。
大学士赵志皋论救,被斥责;吏科右给事中陈尚象又争,贬斥为民。
户科左给事中孟养浩,御史邹德泳,户兵刑工四科都给事中丁懋逊、张栋、吴之佳、杨其休,礼科左给事中叶初春,各自上疏救。
神宗怒不可遏,命将孟养浩廷杖一百,除名。
邹德泳、丁懋逊、张栋、吴之佳等六人贬一秩,外放为官。
李献可、钟羽正、李弘绪除名。
张栋之母去世,张栋时年已六十,哀毁守墓,不久卒。
天启年间,赠太常寺少卿。
张栋与吴之佳、叶初春均为苏州府人,史称「吴中三谏」。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554—1612 【介绍】: 明湖广江夏人,字美命。万历十一年进士,授编修。博通典籍,曾为光宗讲官。累迁礼部侍郎。尝上疏议夺黄光升、许论、吕本谥号。终不行。忤首辅沈一贯。后妖书事起,或引正域,将置之死,以举朝不平,且无佐證,得免。卒于家。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羙命,江夏人。万历癸未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历南祭酒,入为詹事掌翰林院,升礼部右侍郎,谥文毅。有《黄离草》。
维基
郭正域(1554年—1612年),字美命,号明龙,湖广江夏县人,东林党人。
万历十年(1582年)壬午科湖广乡试第十八名。
万历十一年(1583年)会试第四十二名,登进士第二甲第二十七名。
选庶吉士,任翰林院编修。
郭与沈鲤善,而瞧不起沈一贯,与一贯有过节。
万历三十年(1602年)任詹事,曾为太子朱常洛讲官。
时值寒冬,太监不给太子生火取暖。
朱常洛冻得浑身发抖,郭正域怒斥太监,太监们才给他生火。
升任礼部侍郎,常管翰林院。
万历三十一年(1603年)三月,礼部尚书冯琦病故,由郭正域代理尚书。
同年楚太子案,主张判别实情,得罪沈一贯,郭正域只好辞官。
而后的“第二次妖书案”狱起,差点被沈一贯害死,在太子与东厂提督陈万化的运作下,郭才得以倖免。
郭正域博通载籍,勇于任事,有经济大略,自守介然,故人望归之。
惜扼于权相,遂不复起,于万历四十年(1612年)病卒。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广东南海人,字唯吾。万历五年进士。授醴陵知县,调崇阳,擢南京御史。请勿遣官校捕人,请斥语涉邪妄之内官。忤旨,降兴国判官。后迁光禄丞,与少卿涂杰疏争三王并封,削籍归。
全粤诗·卷四一八
王学曾,字唯吾。南海人。明神宗万历五年(一五五七)进士。授醴陵知县。后调任崇阳知县,擢南京御史。卒以累言事忤旨,降兴国判官。后迁光禄寺丞。与少卿涂杰疏争三王并封,削籍归,卒于家。明光宗泰昌元年(一六二〇)诏赠太仆寺少卿。有《入楚吟》、《西游草》、《飞云》等集。清光绪《广州府志》卷一一七有传。
维基
王学曾(?—?
,一些资历误作黄学曾),字唯吾,广东广州府南海县人,民籍。
万历四年(1576年)广东乡试第四十五名,万历五年(1577年)丁丑科会试第一百五十五名,登三甲第一百一十三名进士。
授湖广醴陵县知县,后改任湖广崇阳知县、南京湖广道监察御史。
万历十三年,担任湖广兴国州判官,后任湖广德安府推官、南京刑部贵州司主事。
万历十八年,担任光禄寺寺丞。
万历二十一年,国本之争矛盾开始激化,明神宗加快改立进程,下诏三王并封(皇长子朱常洛、皇三子朱常洵和皇五子朱常浩一并封王)。
当时光禄丞朱维京、给事中王如坚上疏率先反对。
明神宗大震怒,两人被贬戍边。
随后涂杰、王学曾继续上疏,两人均被斥为民。
此事激起群臣更多反对,最终迫使大学士王锡爵辞职、明神宗收回前命。
天启二年,赠太仆寺少卿。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555—1636 【介绍】: 明松江府华亭人,字玄宰,号思白、香光居士。万历十七年进士。授编修,天启时累官南京礼部尚书。以阉党柄政,请告归。崇祯四年起故官,掌詹事府事。三年后致仕。工书法,初学颜真卿,又学虞世南,出入魏晋各大家,书风率易中得秀色,章法疏宕秀逸,为一代大家。又擅山水画,远宗董源、巨然,近学黄公望、倪瓒,融其笔墨,自成清润明秀一格。画论标榜文人气息,以佛教宗派喻画史各家为“南北宗”,推崇南宗为文人画之正脉,影响波及至今。卒谥文敏。有《画禅室随笔》、《容台文集》、《画旨》、《画眼》等。
词学图录
董其昌(1555-1636) 字玄宰,号思白,又号香光居士。华亭(今上海松江)人。官至礼部尚书,卒谥文敏。精于书画鉴赏,富收藏,多书画论著。其"南北宗"画论影响深远。工书画,名重当世。有《画禅室随笔》、《容台集》、《画旨》等。
槜李诗系·卷四十
字玄宰,华亭人。官礼部尚书。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玄宰,松江华亭人。万历己丑进士,改授庶吉士授编修出为湖广提学副使召为太常卿历迁礼部尚书追谥文敏有容台集
维基
董其昌(1555年2月10日—1636年10月26日),字玄宰,号思白、思翁,别号香光居士,直隶华亭县(今上海松江区)人。
书画家。
万历己丑进士,官至南京礼部尚书。
与邢侗、张瑞图、米万钟合称晚明四家。
嘉靖三十四年正月十九日(1555年2月10日),董其昌生于南直隶松江府上海县(今属上海市)董家汇,早年在平湖城西门冯大参家坐馆当过塾师,爱好参禅曹洞宗,与新埭镇泖口陆兆芳友好。
隆庆五年(1571年),十七岁参加松江府会考,因松江知府衷贞吉认为董写字太差,只得第二名,从此发愤临池,从学于陆树声、莫如忠等,得益不少。
万历七年(1579年)参加应天乡试,见王羲之《官奴帖》唐摹本,惊叹不已。
万历十六年(1588年)参加戊子科顺天乡试第三名举人。
万历十七年(1589年)己丑科第二甲第一名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入翰林院学习,礼部左侍郎田一俊病故,护丧到田氏的家乡福建,万历二十年(1592年)春,获授翰林院编修。
万历二十二年(1594年)皇长子朱常洛出阁讲学,充任讲官。
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任湖广按察司副使。
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出任湖广提学副使。
泰昌元年(1620年)明光宗即位,为太常寺少卿、掌国子司业事。
天启二年(1622年)参修《泰昌实录》。
天启五年(1625年)官至南京礼部尚书。
天启六年(1626年)辞官。
崇祯四年(1631年)任礼部尚书、掌詹事府事,同阉党阮大铖过从甚密。
崇祯九年九月二十八日(1636年10月26日)戌时,董其昌病逝于松江居所,享寿八十一岁。
身后谥文敏。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山东益都人,字叔谦。万历八年进士。除滑县知县,年甫弱冠。多惠政,征授礼科给事中,累迁吏科都给事中,屡劾不职官吏。二十年正月,与李献可等请皇长子出阁豫教,被斥为民。光宗立,复起。天启三年,官至工部尚书,以愤群阉用事,自引归。有《崇雅堂集》、《青州风土记》。
维基
钟羽正(1554年—1637年),字叔濂,号龙渊,山东青州府益都县钟家庄人。
晚明政治人物。
万历四年(1576年)丙子科山东乡试第二名举人。
万历八年(1580年)庚辰科进士。
出任河南滑县知县,多有惠政。
徵授礼科给事中。
迁工科左给事中,出视宣府边务。
以受贿劾罢兵部左侍郎、宣府巡抚许守谦、副总兵张充实等官员。
还京,升任吏科都给事中。
劾礼部侍郎韩世能,蓟辽总督蹇达,大理少卿杨四知、洪声远不称职,杨四知、洪声远因此贬谪。
万历二十年(1592年)正月,礼科都给事中李献可偕六科诸臣上疏请求为神宗长子朱常洛举行“豫教之典”。
神宗大怒,指摘其误书弘治年号,违旨侮君,贬一秩调外,其馀人等夺俸半年。
大学士王家屏将御批封还,神宗愈加不满。
钟羽正与吏科给事中舒弘绪均上疏支持李献可。
神宗将弘绪调职南京,羽正及献可以调任边远地区杂职。
大学士赵志皋论救,被斥责;吏科右给事中陈尚象又争,贬斥为民。
户科左给事中孟养浩,御史邹德泳,户兵刑工四科都给事中丁懋逊、张栋、吴之佳、杨其休,礼科左给事中叶初春,各自上疏救。
神宗怒不可遏,命将孟养浩廷杖一百,除名。
邹德泳、丁懋逊、张栋、吴之佳等六人贬一秩,外放为官。
李献可、钟羽正、李弘绪除名。
钟羽正回乡闭门读书,家居近三十年。
光宗即位,起用为太仆寺少卿,尚未就职,改本寺正卿。
天启二年(1622年),吏部拟定钟羽正为左副都御史,羽正不愿位居佥都御史冯从吾之上,受佥都御史,而将让副都御史让与从吾。
不久,改户部右侍郎,监督仓场。
天启三年(1623年)春,官工部尚书。
以“委身门户”之罪被削,职夺官。
崇祯时平反,复原官。
明史》有传。
与邹元标、冯从吾等人并称“西台三正人”。
姜镜 朝代:

人物简介

维基
姜镜(1555年—1618年),字永明,浙江绍兴府馀姚县人,民籍。
万历浙江乡试解元,联捷进士。
死后追赠光禄寺卿。
万历十年(1582年)壬午科浙江乡试第一名举人。
万历十一年(1583年)联捷三甲第一百零五名进士。
授行人司行人,升礼部主事,历官礼部主客司员外郎,十九年五月与礼科给事中孟养浩主考福建乡试。
升精膳司郎中,二十年(1592年)十一月弹劾司礼监太监田义,并论及大学士赵志皋,被以造言诳惑,夺职为民。
越十五年,朱常洛确立皇太子之位,推恩改冠带闲住。
又越十二年,卒于家。
二年后光宗即位,追赠光禄寺卿。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江西庐陵人,字抑之。万历二十三年进士。授中书舍人,擢礼科给事中,上疏言罢矿税、释囚、起废三事。累迁刑科给事中,劾辽东税使高淮激变,得撤还。泰昌元年,廷议三案,言崔文升、李可灼当斩,方从哲当勒还故里,张差谋逆,不可蔽以疯癫。官至工部侍郎。天启二年,引疾去。
维基
萧近高(1555年4月8日—1630年11月24日),字抑之,号九生,江西庐陵县(今江西省吉安市)人。
万历乙未进士,官位最高曾到工部侍郎。
万历十九年辛卯科江西乡试第二十三名举人,万历二十三年(1595年)乙未科进士。
被授予中书舍人职位。
擢升为礼科给事中。
职位多次变动后成为刑科都给事中。
因自己请求外出任官,被任命为浙江右参政,尔后升迁为按察使。
之后因为抱病而离任。
返回后起任为浙江左布政使。
他在所到的地方皆因品行高尚而闻名。
泰昌元年(1620年)被征召为太仆寺卿。
明光宗暴病而亡之后,官员们在朝廷上议论「红丸案」,萧近高称崔文升、李可灼应当被斩首,方从哲应勒令其返回家乡,张差谋逆一事证据确凿,不能因为他疯癫而免于惩罚。
之后他历任工部左侍郎、右侍郎。
天启二年(1622年)冬天,因为染病而离任。
天启五年冬(1626年),被起用为南京兵部,并拟定为左侍郎。
他极力推辞却不被允许。
当时魏忠贤势力庞大,萧近高不愿意出任官职,拖延了很久,被给事中薛国观弹劾而失去职位。
崇祯初年,官职恢复,却逝世于家中。
著作有《三草集》。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15 【介绍】: 明蓟州人。
万历四十三年,持木棍入太子朱常洛(光宗)慈庆宫,打伤守门人,直闯至前殿,被宦官捕获,追究主使人,供系郑贵妃宫监庞保、刘成主使。
遂被戮于市,庞保、刘成潜毙于内廷。
史称“梃击案”。

人物简介

维基
庄天合,字德全,号中虚,湖广都司长沙卫官籍(今湖南长沙)。
进士出身。
万历十六年戊子科举人,十七年(1589年)己丑科进士,选庶吉士,十九年授编修,二十二年管理诰敕。
侍讲筵,晋右中允,二十八年庚子(1600年)典试应天府。
历升右谕德、右庶子等宫僚,以端谨受知于皇太子朱常洛
三十二年甲辰分校礼部会试卷,所拔擢者如左光斗等,皆有名于时。
后官至少詹事,丁艰归。
贾名儒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真定府真定人。万历十一年进士。官御史。二十年,李献可偕六科诸臣请豫教皇子被斥,特疏力争,亦被谪边方。
维基
贾名儒(1556年—?
),字聘甫,直隶真定府真定县人,军籍。
顺天府乡试第一百二十六名,万历十一年(1583年)癸未科会试第二百二十三名,登三甲第一百九十名进士。
十七年十月考选河南道御史,十九年巡视漕运,万历二十年(1592年)正月,李献可偕六科诸臣请豫教皇长子朱常洛被斥,贾名儒特疏力争,被谪边方。
天启初年,赠光禄少卿。
共 42 首上一页 第 2 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