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朱瞻基

相关人物:共 82 位
共 51 首上一页 第 3 页 下一页
读史十首 其九 清 · 厉鹗
五言律诗
宣宗亦南渡,草草到中州。
呜咽青山转,凄凉汴水流。
监军多掣肘,强敌得无忧。
和议仍前辙,应添上国羞
⑴ 《青山转》《汴水流》,当时二谣。
阴虫感杀机,居壁久已待。
为物虽争雄,于野善潜彩。
冷语催纬经,天时此其殆。
早多好胜徒,搜括丘垄在。
寻声复敛步,负锸似前镦。
灌穴晋阳沈,跳身齐国垲。
罗致殊矜奇,笼中各清磊。
粒饱腰膂强,秋深霜露改。
分曹小翼轻,娆敌前茅皠。
勇逾螳孤撑,怒比蛙三倍。
锐气竞磨牙,英心甘覆醢。
敢云飞将骁,漫讶交绥馁。
穷追始为慑,先鸣特相绐。
罢斗晷过申,来观市逢亥。
黄须竟大奇,黑衣将焉罪。
坐令金注昏,笑看骍颜浼。
或羞见妻孥,或喜迁货贿。
人生天壤閒,一粟置沧海。
裸虫惟此贵,力学戒无怠。
胡为昆虫嬉,大事几败乃。
昔闻玉照张,亭台饰金䌽。
又闻明宣宗,奏捷胜归凯。
重之足一夔,爱如获二隗。
豪家有固然,辅导责元宰。
倡和蟋蟀篇,陈义或可采。
附:原倡(平湖)张云锦(铁珊) 秋气感而生养锐早相待物性本善争人心藉得彩灯下鸣偶然墙边攫殊殆谁信风露中而有王孙在奋髯坚既戟鼓翅利于镦初焉贮冷盆旋即更爽垲不嫌状微陋先觉气碨磊两雄忽相遇一战约难改额广横金丝齿粲掀玉皠搏击力无馀冲突势逾倍高足善超距弱肉将付醢卷甲趋未甘踰垣避先馁种类颇称繁轻重讵受绐捷如刺傀政神若椎鄙亥将为知已死负亦非其罪横草何人功登台汗欲浼所嗟好胜心不惜购重贿游手教搜罗客船到濒海四忌犯何曾再角兴宁怠杀气动无端机心暗启乃旌之以三花杂之以五䌽同类反见戕作歌奚献凯仰关罢攻秦丸泥类封隗孕此属多事吾欲问真宰卢赋与贾经虽存讵足采   同作(平湖)鲍 询(咸吉) 促织性喜争纷纷设坛待石产质孕刚苇化色流彩练牙与卷须一犯防三殆(语见促织经)呼灯敢厌窥闻声早识在鸣寒股摐金迎阳甲张镦托迹近疏篱选地得 幽垲灌以水泠泠搜从石磊磊牙笼旧式藏瓦盆新样改异种赤疑斑凡品白逊皠冷煖分后先优劣判亿倍同类如仇雠甘心相菹醢置偶使不孤善养期无馁形含讵嫌微色辨莫教绐计功正当秋为月恐近亥想彼斗方酣奚啻声其罪髯奋势孤撑目注汗流浼挑战凭寸草尅期博重贿两军劲成敌百夫喧沸海俄焉雌雄分负者神色怠童心殊懵然公事竟败乃奔逐空攒花奢侈到剪䌽壮矣将留名归欤捷报凯托命于斯虫如昭之尊隗长安市上豪半闲堂中宰一例等儿嬉龌龊宁足采   同作(平湖)陆铭一(纡斋) 万物以类亲兹独斗相待秉性殊贪残振羽偏光彩雌伏肯自甘妒生那识殆疏灯照何频冷盆看早在偶居调丝琴独处敛矛镦帅阴蓄之幽迎阳更诸垲高台瞻巍巍广场争磊磊轻重等使齐暄寒候无改挑以庭草青辨从窗纸皠始角气无前中休勇益倍急击朝始食久持夕欲醢声从百夫喧色令一时馁盬脑伏且柔伤股遁以绐奋如再战陵突似重围亥或胜而或负奚功又奚罪局内智多昏旁观指恒浼来笑贾客名(远客泊舟来斗俗称客虫)去饱胥吏贿怒臂螳当车痴心鸟填海床空资无留秋老兴不怠在物已蠢然(一作尔)于人复误乃徒教箱戗金浪使竿簇䌽逐逐敢惮劳雍雍虚唱凯策勋不殊韩酬知信如隗戏不止狡童禁还仗贤宰良士乐无荒旨哉言足采
① 在萧山城中齐江淹宅舍为寺门有梦笔桥
越游无他营,合志事幽讨。
初程历萧然,环堞碧秋草。
江郎有故居,斜日市渠抱。
维舟试来寻,鸦鹊闹浩浩。
墙隅石幢一,相对杂佣媪。
依稀辨垂拱,阿武时所造。
入门两砖塔,经始已无考。
犹资象教力,鬼手拄倾倒。
睿达与温夫,署楄尚完好
扪壁读残碑,元明奚足道。
独有梦笔桥,记者吴中老
似惧地主嘲,其文特摛藻。
中述会昌年,花宫迹如扫。
僧徒尽乌巾,雁齿废行潦。
宣宗即牵复,未琢白石皓。
茂宰曰李君,成梁十月早。
我愧词囿荒,吉梦敢私祷。
华发谢貂蝉,消摇破诸恼。
几时买廛居,名蓝作邻保。
⑴ 敕觉苑寺扁治平四年沈辽书三门江寺扁张即之书
⑵ 重建梦笔桥记天圣四年叶清臣撰文最工
白鹭洲赠胡次公 明末清初 · 钱澄之
七言律诗
最怜开国旧诸勋,休戚同时尚有君。
早弃赐田乡党笑,独留陵屋子孙分。
麻藏枕匣宣宗诏,瓜覆园门公主坟。
时向市曹收死友,亲为裹革厝江濆。
竹树遮门一径深,楼台仿佛见丛林。
寺碑每记宣宗(寺为唐宣宗潜龙处。),山志多传供奉吟(太白诗最多。)
丹井甃存僧罕汲(葛洪井。),赏溪流改吏何心
客来想像秋霜阁,乱石崩崖无处寻。
⑴ 僧言赏溪本在山下,为邑令改而东,恐不然也。
绝命词 清 · 朱术桂
五言绝句
① 此诗收于高拱乾《台湾府志》〈艺文〉,又载周元文《重修台湾府志》〈艺文〉、李丕煜《凤山县志》〈艺文〉、王礼《台湾县志》〈艺文〉、刘良璧《重修福建台湾府志》〈人物〉、范咸《重修台湾府志》〈人物〉、鲁鼎梅《重修台湾县志》〈人物〉、王瑛曾《重修凤山县志》〈寓贤〉、余文仪《续修台湾府志》〈人物〉、薛志
艰辛避海外,总为几根发。
于今事毕矣,祖宗应容纳(编者按:「祖宗应容纳」,范咸《重修台湾府志》、王瑛曾《重修凤山县志》、卢德嘉《凤山县采访册》、朱景英《海东札记》、陈云程《闽中摭闻》、连横《台湾诗乘》作「不复采薇蕨」。江日升《台湾外记》又多刊「宣宗九世孙术桂书」的落款)。(杨永智编校)
⑴ 编者按:「几根」,薛志亮《续修台湾县志》、蒋师辙《台游日记》、连横《台湾通史》、《台湾诗乘》作「数茎」。王瑛曾《重修凤山县志》、余文仪《续修台湾府志》、江日升《台湾外记》、朱景英《海东札记》、陈云程《闽中摭闻》作「几茎」。
⑵ 编者按:「于今事毕矣」,江日升《台湾外记》作「于今事已毕」;夏琳《海纪辑要》作「今日事毕矣」。夏琳《闽海纪要》作「今日事已毕」;连横《台湾诗乘》作「今日事已矣」。
附金十主 明末清初 · 郭之奇
① 金祖旻,即完颜阿骨打也;以宋徽乙未称帝,十年。弟吴乞买,为太宗晟,立,十年。熙宗亶,十五年。亮弑之自立,十二年,被弑,降号海陵。乌禄立,为世宗雍,二十八年。孙璟立,为章宗,十九年。卫王永济立,五年。胡沙虎弑之,立升王珣,为宣宗,十年。子守绪立,为哀宗,癸巳奔蔡州,汴陷,十一年。甲午传于末帝承麟,宋、元师入蔡,二主俱死。共一百二十年
女直有二,同出黑水靺鞨。在南者属于契丹,为熟女真(熟女真,《金史·本纪第一·世纪》作“熟女直”,皆通。);在北者,为生女直,皆古肃慎也。自宋祖建隆遣温突剌来贡名马,此女直求通中国之始也。逮完颜阿骨打,以宋哲庚辰取辽阿疏城,次混同江,不得渡,乘赭白马径涉,诸军随之。既济,使舟人测之,不得其底。称帝号金于宋徽之乙未。宋遣马政浮海,约夹攻辽,此中国求通夷狄之始也。燕陷辽亡,虽以燕及六州归宋,金帛子女皆掠而东。所存者,空城耳。我死汝为乞买,遂分道寇宋,非宋之自取欤?既入相、浚,宋师在河南,无一人敢拒者,小舟渡而大梁围。洎夫丁未,遂以徽、钦如青城,立邦昌为楚帝矣。宋立高宗,金师岁侵,仍以刘豫帝齐。熙亶即位,册高宗为宋帝。嗟夫!楚、齐叛臣,不足道也。二百年中叶之主,圭冕出自穹庐,宋何以为国?逆亮篡立,自剪厥支。迁燕迁汴,大杀宋、辽宗室,弑其太后徒单氏,因而大举入寇。苟非乌禄帝辽,瓜州反镝,南北之兵可遽休乎!夷狄有君,金之幸,宋之幸也。孙璟继绪,虽志存润色而诛求无艺。卫王失驭,内成沙虎之逆,外引蒙古之师。会河败绩,居庸大掠,金替元兴,于兹而决。宣宗立于逆臣,徒以公主金缯乞和于敌,终畏其逼,南徙于汴。蒙古入燕,而祖宗神御及诸妃嫔皆沦没。和宋,弗纳。遣子入寇,将谓失诸元而偿诸宋;岂知宋、元分金之约,亦如海上灭辽之盟乎?守绪弗守,弃汴奔蔡,汴帅降元,而二王两后妃嫔宗室俱赴青城,一如宋人北辕之日。元杀二王族属,送后妃于和林,在道艰楚,不啻徽、钦五国之时也。宋、元师入,虽传位承麟,一炬同烬,嗟何及哉!论者曰:肃慎苗裔,宋初贡马,犹有楛矢遗意焉。完颜始大,乞买肆毒。俘人之主,立人之臣,乱夷夏大防,易寇履正位。百年之后,仍假手于华人之崔立,以归蒙古之青城。出尔反尔,岂不信哉!熙炀济虐,金绪半刊。世宗以仁易暴,南北熙然,宜历年之逾百也。繇章及宣,蒙古浸逼。狐兔失其故穴,人竞逐之。而犹连兵宋、夏,自销锋铓。衰麻男子,方笑哭于承天;守绪承麟,空走死于河北。嗟夫!金既灭辽以俘宋,复自灭以兴元而覆宋。黑水馀孽,真夷夏所同雠,天人所必弃矣!
阿骨打取阿疏城,按出虎源金号成(方言谓金曰“按出虎”。)
混江赭马随鞭指,朔土黄龙次第平。
山北谁容辽假息,南侵岂俟宋渝盟。
乞买方图分道入,徽钦已驾北辕行。
立楚立齐仍册宋,熙炀继暴岂能撄。
吴山立马人何在,乌禄来燕众始生。
自璟及珣根渐拨,沙虎翻来铁木旌。
三十七辆和林道,五百馀人血泪盈。
当年宋室何如此,守绪辞汴合禁声。
蔡州枉就承麟烬,黑水空辜负马名。
按:十年,金太祖完颜旻崩于天辅七年癸卯,当以“九年”为是。十年,金太宗完颜晟天辅七年(天会元年)癸卯即位,崩于天会十三年乙卯,当以“十三年”为是。
隋室分崩,李渊奋迹。太原六年之间,化家为国。成功之速,以世民为之子也。然而淫污宫掖,称臣突厥。身立代王,从而废之。是以传世无正家之法,戎夷多猾夏之横,其繇来者渐矣。首建大谋,削平海内。非命世之英主,何以令宇宙推服?乃曰“建成年长,吾不忍夺”。卒使其伏兵玄武,蹀血禁门。六月四日之事,孰为为之?而曰“不图今日乃见此”乎?显德承祚,如日方升。二十三年之贞观,百善俱举。近古稀,闻虽惭德,犹有善道不终。然能置十思于几案,以比弦韦;列十渐于屏障,使万世知君臣之义。闻过必改,可以为难矣。雉奴虽懦,亦守文良主也。聚麀罔讳,而二圣垂帘,二子卒废。武氏覆唐而为周,天下以男而事女。向非狄、张浴日之功,房州帝子能复见天日乎?妩媚声阑,桑条继作。神龙凶焰,不为点筹愚夫、和事天子而稍贷。迨天星如雪,二氏胥灭,恬淡相王,甫御少帝之座,卒以除天下之祸者享天下之福。奈何哉!剑腹司钧,赤心终乱。开元以前一玄宗,天宝之末又一玄宗矣。安史继逆,天下掀然。灵武收京,上皇回轸。兴复之势,盖基于此。惜乎巨柄下移,丘夷渊实。上不保其君父,下不保其妻子。则以飞龙小儿为之梗也。代柔德忌,四方胥叛。天生汾阳以造唐家,复生西平以为社稷。顺宗婴疾,传储得子。而剑、浙、淮、淄,所在愯惕。史称刚明果断,有以也。若夫宠信中贵,迷惑方士。中和暴卒,外人莫明。明断者尚若斯,又何疑夫荒纵之恒,蹈辙于金丹;昏童之湛,殒身于灭烛乎?文宗耻为凡主,及甘露之变,愧赧献不如,岂家奴真足制主哉?武宗特达,宣宗明察,故大中之治,继会昌而有光。然而大体未闻,仁恩已绝。懿、僖比迹,内阉外寇共斲唐宗,李氏之亡,于斯而决。二十叶之远条亡一枝,焉可以栖纥干之涷雀?椒殿之弑,乃归于明粹有英气之主。而济阴哀皇,九曲诸子,靡有遗萌也。悲夫,悲夫!
我闻二十君在唐,济世安民独二郎。
化家为国真繇汝,功成破阵本秦王。
太原创迹非玄武,谁将国事委元良。
永徽能绍贞观辙,女主宫中曷自昌。
雉奴安识聚麀耻,妩媚偏饶似虺肠。
五王浴日房州出,双陆宫中和事忙。
天星散落诸韦灭,豫旦初登少帝床。
传储早得开元盛,美化淳风溢万方。
蜜口中书成天宝,赤心阿荦起渔阳。
国家再造繇郭李,中兴肃代岂能当。
德宗三弊终难改,天命宁关术士桑。
堪嗟八党欺瘖予,所恃元和作嗣皇。
殄凶除叛挥霜斧,剑浙淮淄敛镝铓。
金丹遂酿中和逆,穆敬重教河朔亡。
可怜二日移三主,甘露从兹作祸殃。
武宣承绪同英果,国柄依然网在纲。
大中堪咏还堪哭,彼惛谁搆复谁堂。
为懿为僖尔何人,使人朝散而邑荒。
十军阿父群相拥,国老门生独自伤。
黄巢始乱天下裂,朱三盗夥果非尝。
纥干山雀无飞处,虽有昭哀亦槛羊。
晋岐吴蜀空分土,夺天子贼已称梁。
燕中杂诗 其八 明末 · 陈子龙
五言律诗
玉泉流不极,野老说宣宗
香象台边卧,牵牛水上逢。
属车惊雁鹜,御幄冷芙蓉。
欲望景陵树,云山暝万重。
平赋诗 明 · 赵同鲁
四言诗
国家赋役之重莫逾江南在江南诸郡又莫苏松若也而赋额尤苦于不均或膏腴而反轻或瘠薄而反重腴而轻者虽倍其入不过十税其一瘠而重者稍加其耗则税其三之二矣其始盖由国初以田赐功臣之家及豪强兼并者私重其租厥后犯法没入则视其租以徵税甚至陂湖沙涨咸在焉且轻者多入富家而重者则归细弱是以富益富贫益贫吴民世受其患实由于此矧洪武间转漕道近且海运不废故耗轻而民不甚病逮永乐中定都北方武臣惮道之险疏里河以通漕于是行资僦直咸出于民始倍其耗故岁输恒歉而逃亡相继宣宗章皇帝明烛是弊诏减官田三分之税柄国者复寝不行时苏守况侯抗章上请得遵优旨又赖巡抚尚书周公设水次仓以便输纳立对支易银诸法以省远役故民颇苏息而催徵易竣迩年水旱荐臻疫疠时作饿莩接迹死亡相枕虽大臣奉命屡加赈恤而疮痍未瘳譬犹扬汤止沸而不撤其薪投胶理浊而不浚其源未见其可也乃去年秋御史中丞陈公奉敕巡抚京畿下车之始首布均则之令俾当出耗者赋额轻则倍之稍轻则半之而最重者则免焉参合分剂多寡适均贫者获苏富者知其至公亦无不悦服田野阡陌间欢声相属不绝以为斯令也诚得闻之于朝著为定制则我公之德将与皇明之运同垂于无穷矣若是而颂声不作非在下者之责欤同鲁跧伏草野亲沐膏泽有不容嘿者谨撰平赋诗一篇庸纪其实俾来者无忘焉
于赫皇明,奄有万方。
贡赋包篚,罔不来王。
矧兹畿甸,扬州之野。
厥土涂泥,厥田下下。
因地制赋,初匪不均。
末流敝刓,轻重攸分。
或轻而腴,或重而瘠。
富食其利,贫罹其厄。
宣皇悯焉,明诏是颁。
十宥其三,民用乂安。
逮乎迩年,岁祲疠作。
老弱叠叠,填沟委壑。
事既上闻,屡下优诏。
亟命大臣,抚绥慰劳。
赈之虽至,民则未苏。
继命我公,我公曰吁。
盍澄其源,盍正其本。
不釐尔赋,曷救尔窘。
轻重参停,各尽其情。
如鉴之公,如衡之平。
若解倒悬,若拯焚溺。
讴歌鼓舞,道路充斥。
譬彼雪壑,释然春融。
谁其致之,实惟我公。
何以报之,愿公受祉。
母久贤劳,归相天子。
天子元首,我公股肱。
一德交孚,福我苍生。
野人作颂,敢告太史。
祝我皇朝,亿千万祀。
共 51 首上一页 第 3 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