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王达

相关人物:共 7 位
共 7 首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362—1416 【介绍】: 明常州府无锡人,字孟端,号友石生,以隐居九龙山,又号九龙山人。自少志气高发,北游逾雁门。永乐中以荐入翰林为中书舍人。善书法,自谓书必如古人,庶可名业传后。尤工画山水竹石,妙绝一时。性高介绝俗,豪贵往见,每闭门不纳。有《王舍人诗集》。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孟瑞,无锡人。洪武中就徵,坐累,戍朔州。永乐初,以善书荐供事文渊阁,拜中书舍人。有《友石山房槁》。
明诗纪事·乙签·卷六
绂字孟端,无锡人。
洪武中,徵至京师,寻坐累戍朔州。
永乐初,以善书供事文渊阁,除中书舍人。
有《友石山房稿》五卷。
(《四库总目》:绂博学工书画,所作山水竹石,风韵潇洒,妙绝一时。
说者谓可继其乡倪瓒。
其诗虽结体稍弱,而清雅有馀。
盖其神思本清,故虽长篇短什,随意濡染,不尽计其工拙,而摆落尘氛,自然合度。
俨山集》:国朝墨竹最擅名者全陵王孟端中书、娄江夏仲昭太常。
娄江出于金陵,其后略变,然潇洒绝俗,中书为多;精神气力,太常亦自能到。
匏翁《家藏集》:画家惟墨竹颇寓书法,近时得其妙者,莫过于毗陵王孟端舍人。
《弇州山人四部稿》:孟端竹为国朝第一手,有石室层土、梅花道人遗意,而清标高格又似过之。
余尝记其二事:其一,沐黔公行金帛求盂端画,谢绝之。
后忽作一幅,遗其僚素厚黔公者,使致之曰:「姑以是塞公意,毋言我为公也」其二,月夜闻邻笛,乘兴画幅竹,访遗之。
其人乃大贾,甚喜,具蛇绒、文绮各二。
求孟端一配幅。
孟端却其币,手裂画坏之。
《湖山佳趣》一卷,初阅之以为黄鹤山樵也,清思扑人眉睫间,应接不暇,至题尾,知为九龙山人王孟端。
孟端在永、宣间,声价不下黄鹤山樵。
今来渐寂寂然,使有真鉴赏者,而知其胸中富丘壑也。
吾东吴菰芦人,步武之外皆卷中境界。
晚途复作吏,不觉自远,聊置此卷案头,于春明退朝之暇,时一展看,不令衿裾烟霞色尽也。
卷初属陆太宰时,乞李文正篆额,吴文定题字,邵文庄作歌,其为名士所推如此。
李日华《恬致堂集》:孟端写竹,于倪徵君、柯博士两家斟酌多寡浓淡而为之。
是以有倪之逸,无其疏野;有柯之雄,无其伉浪。
六研斋二笔》:王孟端赠黄叔洪山水一帧,用笔精到,超出幼文、天游之上,而与叔明并驾,平生所绝少者。
耐轩层士王达一诗亦佳,诗曰:「万古山川一鉴开,层层曲曲见楼台。
云随晓月峰前堕,鸥逐春溪树里来。
两岸落花人荡桨,半汀残雨客衔杯。
寰区何处有此地?
物外四时无点埃。
岂但右军多笔法,要知黄石是仙才。
奔滩触浪非赭鲤,绝壁凝岚护翠苔。
玉室金堂疑太华,紫芝瑶草忆蓬莱。
相看六月不知暑,一榻清风真快哉!
」 《无声诗史》:孟端自号九龙山人,又号友石生,志气高逸,工古诗歌,尤善山水石竹。
每酒酣,对客著黄冠服,意气傲然,伸纸攘袂,挥笔洒洒,奇怪跌宕,不可名状。
画已,徐吟五字诗,萧然有风人之致。
因树屋书影》:王孟端诗画双美,近见其诗集百馀篇,声律不在高、杨、张、徐之亚。
如「旧业暂归翻似客,异乡重到即为家」,「通仙要得悬壶术,遗世聊存荷锸风」,草色池塘看细雨,杏花帘幕动轻寒」,「鸟从万木阴中响,人在乱山深处行」,皆意新而调逸,不独笔墨工竹石而已。
田按:九龙山人画品超绝,诗亦别有风趣,稍录其矜练之作,如读一幅著色云林画也。)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301?—1385 【介绍】: 元明间浙江湖州人,字叔明,以隐居于仁和之黄鹤山,号黄鹤山樵,亦作黄鹤樵者,又号香光居士。赵孟頫外孙。敏于文,工画山水人物,与黄公望、倪瓒、吴镇为元末四家。元末曾官理问。画山水师巨然,得外氏法,诗画与倪瓒齐名。芒鞋竹杖,居山中几三十年,作画均以“万壑在胸”为基础。明洪武初知泰安州,尝谒胡惟庸于私第,惟庸既诛,牵连下狱瘐死。
明诗纪事·甲签·卷十八
蒙字叔明,吴兴人。
元末官理问。
洪武初,为泰安知州。
坐胡党死。
王达《听雨楼诸贤记》:王蒙字叔明,号黄鹤山樵,赵松雪之外孙也。
素好画,得外氏法,然不求姘于时,惟假笔意以寓其天机之妙。
为文章不尚矩度,顷刻数千言可就。
都穆《谈纂》。
王叔明洪武初为泰安知州,泰安厅事后有楼三间,正对泰山。
叔明画泰山之胜,张绢素于壁,每兴至,辄一举笔,凡三年而画成,傅色都了。
时陈惟允为济南经历,与叔明皆妙于画,且相契厚。
一日胥会值大雪,山景愈妙,叔明谓惟允曰:「改此画为雪景可乎?
」惟允曰:「如傅色何?
」叔明曰:「我姑试之。
」以笔涂粉,色殊不活。
惟允沈思良久,曰:「我得之矣。
」为小弓夹粉笔、张满弹之,粉落绢上,俨若飞舞之势,皆相顾以为神奇。
叔明就题其上曰《岱宗密雪图》。
自誇以为无一俗笔,后惟允固欲得之,叔明因辍以赠。
陈氏宝此图百年,非赏鉴家不出,松江张学政廷采,好奇之士,亦善丹青,闻陈氏蓄是图,往观之,卧其下两日不去,以为斯世不复有是笔也。
徐武功尤爱之,尝谓客曰:「予昔亲登泰山,是以知斯图之妙。
诸君未尝登,其妙处不尽知也。
」后以三十千归嘉兴姚御史公绶,未几姚氏火作,此画亦付煨烬。
惜哉!
王世贞《弇州山人四部稿》:黄鹤山樵王叔明为钱塘崔彦晖作《云林小隐图》。
叔明所长在重岩复嶂、枫丹栗黄,宏丽之致耳。
而此图则清远滃郁,大有北苑、襄阳妙致,骤见之以为大痴老人,又疑老人不办是也。
图后意似小未尽,问之王百谷,云:「犹及见全本,盖少有浥澜,为装师截去耳。
」题署者僧泐季潭。
叔明既手书所撰云林词,而同时为辞赋记序诗歌者凡廿七人,多佳士。
而馀所知仅山阴王裕、金华苏伯衡、始丰徐一夔、嘉兴鲍恂、桐卢俞和、临安钱宰、会稽唐愚士而已。
沈道祯戏谓馀惜不及文待诏生,当一一为考以报。
盖待诏最能详胜国先朝士大夫始末故也。
《六砚斋笔记》:王叔明仿董北苑《风雨萧寺图》,气韵掀簸,物象俱备,不知较北苑所作相去几何?
顾叔明自是写图手,远近位置历然,不为山林烟霭之所汩没。
余又见其为陶宗仪写《南村图》,凫鸭猫犬,纺车舂碓,家人器具,一一毕备,若子久浑厚,云林疏简,虽各极所擅,而施之以图,似终逊黄鹤矣。
云间沈良者题曰:「墨云拥高山,顷刻风雨至。
划然海潮声,草木争偃地。
旷野少人行,山僧独归去。
衲衣尽沾湿,敲户何急事?
仓皇前村民,乘屋一何亟!
一婢已抱瓮,一妇更持器。
重茅惜被卷,破屋家所寄。
戴笠者渔郎,理网屈双臂。
老翁若望家,担物终不弃。
陆走尚甚危,水行可无畏?
前溪风雨恶,篙折水流驶。
行者当早归,居者不豫备。
北苑为此图,黄鹤师其意。
想见晚来睛,云净山横翠。
始信霎时间,真宰时相戏。
予家有董北苑《风雨萧寺图》,是思陵所题,笔法高古精绝。
叔明相访,出以示之,称赏不置。
子辄以赠之。
叔明为临此卷,予展赏题此俚言,时至正庚寅秋七夕次日也。
华溪沈良。
」俞焯题云:「郎娘屋破葺茅茨,风雨溪山树欲飞。
出世不知休歇去,缁郎何事始知归。
俞焯题于都城寓舍。
」张远题云:「吾师一峰道人,曾有模董源《风雨萧寺图》,今见此可谓双剑,神物须合,子中其藏之以俟。
云间张远。
「竹懒曰:「馀憾不得见一峰作。
合参两家笔法。
」 张丑《清河书画舫》:王叔明小画一帧,首题岩居高士,次题「黄鹤山人王蒙为雅宜山中陈惟寅画」。
笔法秀雅,积墨清润,点染之间,咫尺千里,自非胸襟洒落,心手和调,断断不能以成斯图。
益知名下无虚士。
观此真迹,殊觉伪者甚可笑也。
同时倪、郑二公,各有诗题额云:「幼舆丘壑末忘情,万叠青山照眼明。
拟向画图深处住,一檐晁日听松声。
遂昌尚左生。
」「笔精墨妙王右军,澄怀卧游宗少文。
叔明绝力能扛鼎,五百年来无此君。
倪瓒。
」其后叔明自题选体一首,断续不可以句,借无王集参补附此。
今图尚藏陈公云礽处,第恨纸弊墨残,粗存梗概,正犹隔雾看花,惟想像神妙耳。
信乎画法之工也!
张丑《真迹日录》;黄、王合作小幅,「仆暇日为郡曹刘彦敬画《竹趣图》甫毕,而一峰黄处土见过,仆出此求印正。
处士以为可为添一远山并樵径,天趣迥殊,顿增深峻矣。
时省郎耿君督兵华亭,索仆画甚急,思拙笔弱,顷刻不就,因辍此奉献。
吴兴王蒙敬题。
」「叔明公子,文敏公之外孙也。
天姿神品,其于翰墨,深入晋、汉,至于鉴裁,尤所精诣,鸥波之宅相,非予而谁耶?
至正壬辰冬,□□□人公望拜□。
」 田按:元季四家,惟倪、王明初尚存。
董宗伯云:「叔明画从赵文敏风韵中来,故酷似其舅。
又泛滥唐、宋名家,而以董源、王维为宗。
故其纵逸多姿,又往往出文敏规格之外。
若使叔明专门师文敏,未必不为文敏所掩也。
可谓名论。
叔明画有题名王子蒙者,是其早岁所作。
叔明一作叔铭,又号香光居士,余尝见《丹山瀛海卷》,即署斯号。
叔明诗无专集可采,多据墨迹录入。
画家赝托者多矣,馀所录皆据明以来赏鉴家著录,流传有绪者,庶足存其真耳。)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370—1415 【介绍】: 明福建永福人,先世山东东阿人,字孟扬,一作孟扬。洪武中领乡荐,入国子监。旋陈情养母。永乐初授国史院检讨,与修《永乐大典),充副总裁。旋参英国公张辅军攻交趾,还守故官。与解缙交好,后坐缙党,下狱死。为人目空四海,辩若悬河,视余子琐琐,以是名虽日彰,谤亦随之。有《虚舟集》。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孟阳,东阿人,流寓闽中。洪武庚午举人。永乐初,用荐授国史院检讨,命参英国公张辅军,坐党狱死,有《虚舟集》。
明诗纪事·甲签·卷十
称字孟扬,其先东阿人,父翰流寓闽中,著籍永福。
洪武庚午举人,永乐初,徵为国史检讨,充大典总裁。
出参英国公张辅军,坐解缙党下狱死。
有《虚舟集》五卷。
(《刘昌悬笥琐探》:吉水解学士缙,天质甚美,为文不属草,顷刻数千言不难,一时才名甚噪。
时杭有王洪希范,吴有王隧汝玉,闽有王称孟扬,常有王达达善,皆官翰林。
四人者词翰流丽,孟扬常谓希范曰:「解学士名闻海内,吾四人者,足以撑柱东南半壁。
」识者谓为知言。
《国雅》:王翰检孟扬典雅清拔,绰有天宝俊声。
如「诸天花雨遍,双树慧灯悬」,「夜月桓伊笛,秋风骠骑营」,「孤帆乘吹发,一雁渡江迟」,「江路猿声早,山城榕叶凉」,「一灯今夜雨,千里故人心」,并是司空、皇甫之馀。
王兆云《词林人物考》:孟扬气节高劲,议论英发,文章伟博,书法遒妙。
学士解大缙尝称其人品在苏长公之列。
田按:孟扬、安中才藻略同。
孟扬以跌宕驰才,安中以雅丽著美。
孟扬古诗规抚陈黄门、李翰林,在唐调中特为高格。)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379—1420 【介绍】: 明浙江钱塘人,字希范,号毅斋。少年时才思颖发,洪武二十九年成进士,年仅十八。永乐初入翰林为检讨,与修《大典》。帝颁佛曲于塞外,逡巡不应诏为文,受排挤,不复进用。与当时王称、王恭、王褒称词林四王,均有才名。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希范,仁和人。洪武丁丑进士,授行人。永乐初,擢吏科给事中,入翰林。历侍讲,左迁礼部主事,有《毅斋集》。
明诗纪事·乙签·卷五
洪字希范,仁和人。
洪武丁丑进士,授行人。
永乐初,擢吏科给事中,改翰林检讨,历修撰、侍讲,左迁礼部主事。
有《毅斋集》八卷。
(《四库总目》:洪预修国史,会大臣欲载其家瑞异入《日历》中,洪持不可,至闻于成祖前,坐谪礼部主事。
曾棨挽洪涛。
所谓「玉堂分职见孤忠」,即指是事。
毅斋集》,文皆朴雅,骈体亦工,诗尤具有唐格。
田按:修《永乐大典》时,诸儒群集,有凡例未当者,王孟扬曰:「譬之欲构层楼华屋。
乃计工于箍桶都料,得不有误耶?
」孟扬矜己淩人如此,顾折节于希范,不敢与雁行。
希范与汝玉、孟扬、达善同以诗鸣,号为「翰林四王」。
其左迁礼部主事也,或谓与胡文穆议五星不合,遂为所挤,与《四库提要》所纪,稍有不合。)
维基
王洪,字希范,号毅斋,南直隶钱塘人。明朝进士、政治人物。洪武三十年(1397年)丁丑科春榜二甲第二名进士,授吏科给事中,后授翰林院检讨。永乐年间,参与编写《永乐大典》。有《毅斋集》。清朝钱谦益收录其诗十八首于《列朝诗集》乙集第二。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山东济南人,字仲绅,一字士行,自称云门山樵,亦称云门遗老。洪武时累官浙江布政。慷慨激烈,词辩纵横,终日喋喋不休。善画墨竹,能作大小篆,诗文不经意而自成一家。有《法书通释》。
明诗纪事·甲签·卷十八
绅字仲绅,一字士行,登州人。
洪武十五年以荐授鄂县教谕,寻召为右佥都御史,终浙江布政使。
(《听雨楼诸贤记》:张绅字仲绅,济南人。
慷慨激烈,不琐琐于世事。
作为诗文,虽不经意,而自成一家。
能议论,终日亹不休,盖北方豪杰之士。
为本朝浙江布政。
书史会要》:张绅字士行,山东人。
负才略,谈辩纵横,能作篆书。
卞永誉《式古堂书史》:张绅善篆书,亦善写墨竹。
田按:《列朝诗集》,《诗综》均以仲绅为济南人,盖据王达善《听雨楼诸贤记》也。
考《实录》十五年,耆儒鲍恂等四人被徵至京。
先是礼部主事刘庸举鲍恂、馀诠、张绅、张长年皆明经老儒,于治体,可备顾问,遣使驿召之。
恂、诠,长年先至,命为文华殿大学士,以老疾辞,放归。
绅后至,授陕西鄂县教谕。
绅登州人,以学行称。
明史》、《四库总目》均以绅为登州人,今据此改正。
明初山东以诗文名家者,仲绅、牛士良外,指不多屈。
宋弼辑山左明诗,洪武间寥寥数人。
当时岂无作者?
无好事者表章之耳。
仲绅兼善书画,高季迪题《张云门画竹诗》云:「临池书罢《换鹅文》,馀墨犹堪写此君。
一段湘娥庙前意,淋漓秋雨共秋云。
」朱竹云:「仲绅精于赏鉴,自称云门山樵、云门遗老。
」此外尚有山门老樵、云山人,皆仲绅别号,亦书画家所当知也。)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常州府无锡人,字长源,号海生。工诗,善画。官晋府引礼舍人。明初游闽中。慕林鸿诗名,访之,鸿延之入社。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长源,无锡人。洪武中官晋王府引礼舍人有浦舍人集
明诗纪事·甲签·卷十九
源字长源,无锡人。
洪武中晋府引礼舍人。
有《舍人集》十卷。
(《国雅》:浦舍人长源,词彩秀润,元美品浦、林为小乘法师,言未到佛境界也。
舍人句云:「听鸡晓阙疏星白,走马春郊细柳黄。
」「衣上暮寒吴苑雨,马头秋色晋陵山。
」亦是相中色语。
王学士达善、王舍人孟端为同邑名人。
学士有「路分京口树,帆渡月中潮」,舍人有「腊酿多藤酒,春禽半竹鸡」,并称秀句。
湛、李之后,锡中之贤,稍嗣中落。
《明诗别裁》,舍人名句,诗中有画。
田按:舍人非徒善诗,兼长于画。
赵景哲《题浦舍人梧竹图》诗云:「颇怀出尘想,飞思淩沧洲。
湘江夜来雨,寒色川上浮。
」程原道《题浦舍人画梧桐竹石》诗云:「云林弟子浦长源,风雪相逢白下门。
请写江南山水窟,著我读书秋树根。
」舍人游闽,以林子羽赏拔,得诗名。
集中合作,不在子羽下。

人物简介

槜李诗系·卷七
振,字子昌,嘉兴陶庄人(后析嘉善),自号钓鳌生。
元季徙金泽,学于杨廉夫,治诗、书、春秋三经,天才超逸,吐语豪俊,少有神童之名。
洪武间,荐授吴江训导。
尝坐佃居官房,逮至京,进紫金山、金水河二赋,得释,改安化教谕,归隐九峰,一夕死。
于虎王达善挽诗云:昔为海上钓鳌客,今作山中饲虎人。
有钓鳌海客及云间清啸二集。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子昌,吴江人,徙居华亭。洪武中,举明经授、吴江训导,改安化教谕,有《钓鳌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