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徐渭

相关人物:共 22 位
共 22 首 第 1 页 下一页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一名时。明浙江鄞县人,字中父,一作仲父。工诗,亦工散曲。以避仇远游,历齐、梁、燕、赵间,为人贞介廉洁。客死涉县,卒年七十。有《甬东山人稿》。
甬上耆旧诗·卷二十三
初名时臣,自称甬东野人,世居木阜峰下。
山川名胜。
山人少喜为诗。
不治经生业。
及壮负气。
不能随俗俯仰。
尝于坐隅书青天白日名山大川八字以避仇。
远历齐梁燕赵间十年,客食诸王门下,旅寓章丘。
与太常李伯华论诗,得其指授。
在章历三时诗大变。
一日过伯华江上草堂,值夜雪。
伯华为出妓弹琵琶佐酒。
山人即坐上作长歌,伯华绝惊赏,谓非复初见阿蒙也。
去之青州,客衡藩。
衡庄王尝起高楼,东敞瞩远。
楼初成,王于望后四日置酒遍召一时名士。
时日景既尽,疏星尚微。
王命且未造座,与客东望,凭栏笑语良久。
已而月光渐上,遍照四座。
王甚欢,因命曰待月楼,使客各赋诗以进,王未善也。
时山人最年少,下座徐进一绝句,其词曰:川原夕气交,暝色自相向。
月犹藏海底,人已坐楼上。
王大喜,谓能得待字义,因手觞延山人上座,遍示诸客,山人遂一日名重。
晚客沈沈,宣王礼之,亚于谢榛。
年七十,卒于河南涉县客舍中。
鲁王孙中立序其诗曰:山人鹤骨癯癯,若出衣表。
为人贞介廉洁,不妄交,不苟取,故为诸王公所重,人以为实录。
山人年六十起生,藏于句章之夕阳里,自撰墓志,后竟葬之。
有二子,长曰辂,使学医;次辇,使读。
山人与嘉则先生同甲,其称诗稍先之。
及年各四十五,两人始得遇定交。
尝一见山阴徐文长,辄作灵物篇相赠,叹为绝奇。
生平所与游论诗,几遍天下,唯称同里卢沄、吴中文徵明、黄姬水、东郡谢榛、浚人卢楠、新河宋登春十馀人。
自谓砥砺名行,期无愧诸老,庶几不朽。
以是山人风格,至今称之。
所著甬东山人集。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中甫,鄞县人。有甬东山人集。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浙江鄞县人,字君玉。家贫力学,读书至夜间,与其徒吸水噀面,醒则又读。弘治十二年进士。任南大理评事,历寺正,多所平反。出为兴化知府,升本司右参政致仕。归二十年而卒。刻意攻诗,力去陈言,虽一草一木,必远出象外乃已。有《白斋集》。
甬上耆旧诗·卷七
先生字君玉。
少负异才。
年十二即能赋诗。
常手古人诗一卷,其父见之投诸雪淖中。
先生徐徐取出暴日下,夜读之。
家贫,为诸生时,出游吴楚间授经,以所上束脩归养亲,能备甘脆。
每读书至夜分稍倦,则与其徒取水交噀面,使神气复立,乃更读。
其励志若此。
年及艾,始中进士。
授南大理评事、历寺正副。
前后所治狱凡二万七千馀人,论驳务得其平。
有三人以造伪章论死,无所置辨。
先生视其章,乃以篾布四边,中画字。
遂判曰:篾作与私铸不同,减死一等。
司狱官落职,贫甚,将鬻其女归。
先生以月俸为治行得免。
在南都九年,吏部再荐为督学使,不报。
出知福建兴化府,为政尚简易,务正风俗,与诸生说经,喜以儒术饰治,有古良二千石风。
郡中林见素先生,海内宿望,日与先生以文义往来,每共登临,辄题名山壁,人称为文章太守,奏治行第一。
然先生性嗜林壑,数乞骸骨归老,辞义确苦,乃进本省左参政致仕。
先生操行廉白,家无遗财。
人号曰白斋先生。
里居十六年。
惟以撰述为事。
于诗律益工,弥造高妙。
日怡神于林泉云鸟间。
尝自赞曰:辞让太早。
似乎失利。
木石无虞。
何谓不智。
末年遗教曰:抱病怀残喘,寄身属杪秋。
爱山一舆,乐水一舟。
未死微躯,巳卜荒丘。
永谢之日,不烦饰脩。
生也既顺,死复何求。
卒年八十有一。
子嘉庆,亦奇士,为诗殊有父风。
余常读先生集,其自述曰:予生平好学诗,志慕古人,然多从实地生变化,不敢为望空语。
今所梓行,仅十之三四耳。
自颠发黑,且苍且白,四方知音相遭如皮陆,固不可得晚遇见素林先生相知为独深,尝曰:梦魂相接多在雪苍雨碧之下,谷答风响相和应,亦微哉!
续藁出耄言,觉尤有味,未知获入梓否?
文字亦有可取,回首顾之,度不能举矣。
人以为实录。
又论诗曰:自高、杨、张、徐诸人学唐,尽有好者。
后李西涯、谢方石、张亨父及沈石田律诗甚多,生意循唐人绳墨,自能杰然。
今盛世必有妙手,不能尽知,行且求之。
先生官南大理,在弘、正之间,时北地信阳名巳极盛,先生仍盛推西涯,而置李、何于不论之列,且云必更求妙手。
此其立意卓荦不回,能自异于流俗,隐然可见。
今所传白斋集,即梓行之十三四者也。
竹里馆集,则其耄言也,合一千馀首,余为选三百二十八首序之。
序曰:余少从家乘读诸先辈赠先楝塘先生诗,惟喜张白斋先生琦一绝句。
复从戴氏书肆见白斋集四本,诗极可喜。
时方习制举业,未即购以归。
且意谓先辈诗文如此类必多,异时当得读之。
未几,余学为诗,求向所见白斋集,巳绝不可得。
偶见王凤洲诗,评于张琦下曰:如夜蛙鸣露,不离泥中。
架上旧有李腾鹏诗统所选白斋诗,亦注曰王凤洲云云,并欲唾之。
及读诸先辈选里中诗,俱甚推重先生,其论良是。
然南江所录凡二十八首,东沙所录二十二首,与余向所喜颇不类。
后之论诗者,有称先生呕心刻肾,务去陈言,品目甚当,而所录又只二首,使就诸家所选,即凤洲所言,尚非甚过。
意中不平久之。
至前岁始从释悟留所得所谓白斋集四本,如身客万里外,遇故乡良友,惊喜交集。
释于石又示其竹里馆诗二本,赠先人绝句亦在其中,而后先生之诗尽出矣。
余适在患气中,且喘且读,手录三百馀首。
窃谓先生诗发源忠孝,俱本于性情之正,无愧风雅。
至其为兴为比,吐咀山川,驱使云鸟草木,与一时词人绝不同。
间尝于诸体,尽相题目。
乐府最为高手,惜不多作。
古诗歌行别有苍然之色。
可方山阴徐文长,而徐稍不及。
若五七言律诗则妙矣。
至于五七言绝句则神矣。
今先生自编其诗,先绝句,次律诗,次乐府古诗,即一诠次间,甲乙巳定,此可谓寸心自知者。
且先生历官大理时,北地信阳方树赤帜,一时靡然风偃。
而先生高唱单行,不阡不陌,是诚不可无一者也。
余因念先生生平为诗,惟晚遇林见素先生一人耳。
身殁以后,久应论定。
然其不知我者,既横相訾诟,其知我者亦使与众人为伍,略无高下,其蔽反甚于毁之。
今先生二集遗板俱坏,遍询里中所藏,仅存三四册,事固有不可知。
傥更数十年,此三四册亦复散去,将使世间第一种文字,遂化为脉望,荡为飘风野火,忽焉尽灭,天下宁有是理耶?
此后起者所以不得辞其责也。
余既录成,日为里中诸君诵之,必尽一卷方已。
适梨洲黄先生过访草堂,急取共读,相与狂呼大叫,声声相接。
余更起浮白一斗,谓黄先生曰:请于数百年中取一词家,足当我白斋者,邺嗣愿尽此斗。
先生亦笑谓余言不狂。
次日,黄先生归舟中,语万生允诚曰:白斋诗诚不易得,但袁中郎以士大夫身负海内之望,表章一山阴布衣,世始知有徐渭
今杲堂乃以东海老布衣,思表章士大夫,不益难耶?
余闻其语,为怅然久之,夫余既杜门渐老,不与海内词人一通名纸,况悠悠千载,亦谁为知我者?
乃独此爱异赏奇,若不容口,遂顿忘其身之老且废也。
虽然,余不足传,而倘以传白斋之诗,遂得并传,是终以士大夫身后之力,引一布衣也。
余固藉白斋先生矣。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君玉,鄞县人。弘治己未进士,除南大理评事历官福建布政司左参政有白斋竹里馆二集
明诗纪事·丁签·卷四
琦字君玉,鄞人。弘治己未进士,除南大理评事。历寺副、寺正,出为兴化知府,进参政致仕。有《白斋》、《竹里馆》二集。 (《见素集》:白斋诗疏宕孤绝,如峻峰激流,景出象外。虽杂备众体,而收功实由山谷。宁川一派,今流明川矣。 《艺苑卮言》:张君玉诗如夜蛙鸣露,自极声致,然不脱淤泥中。 《甬上耆旧集》:先生诗吐咀山川,驱使云鸟草木,与一时词人绝不同。 《田按:白斋诗如饮苦酒、食谏果,森森自有正味在。李、何盛行时,不可无此一体。)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483—1544,一作1482—1539 【介绍】: 明苏州府长洲人,名淳,以字行,别字复甫,号白阳山人。
诸生。
尝从文徵明学书画,工花卉,亦画山水。
后人以与徐渭并称为青藤、白阳。
有《白阳集》。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道复,后以字行,有《白阳集》。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488—1559 【介绍】: 明四川新都人,字用修,号升庵。杨廷和子。正德六年进士。授翰林修撰。嘉靖初,充经筵讲官,召为翰林学士。大礼议起,上疏力谏,并与王元正等率群僚伏哭,遭廷杖,死而复苏,遣戍云南永昌卫。卒于戍所。慎投荒三十余年,博览群书。明世记诵之博,著述之富,推为第一。但援据博而不免有误,又不免窜改古人,假托旧籍,英雄欺人,亦时有之。所撰诗、词、散曲等甚多,其诗沉酣六朝,揽采晚唐,创为渊博靡丽之词,造诣深厚,独立于当时风气之外。但因僻处云南,故不能如李梦阳、何景明为文坛领袖。另撰各种杂著一百余种。有《升庵全集》。
词学图录
杨慎(1488-1559) 字用修,号升庵。四川新都人。明正德六年(1511)进士第一。谥文宪。以博洽冠一时,著述甚富。其诗清新绮缛,独掇六朝之秀,于明代自立门户。工词,涉笔瑰丽富赡,有沐兰浴芳、吐云含雪之妙。有《升庵全集》、《升庵外集》、散曲集《陶情乐府》、《廿一史弹词》。编有《百琲明珠》、《词林全选》。词集名《升庵长短句》。
黄鹤楼志·人物篇
杨慎(1488—1559) 明代文学家。字用修,号升庵。四川新都(今四川新都)人。受业于李东阳门下。正德六年(1511)辛未科殿试状元,授翰林修撰。世宗时,因触帝怒谪戍云南永昌卫。卒后追赠光禄寺少卿,谥文宪。其记诵之博,著述之富,推为当世第一,有《升庵全集》。正德十年(1516)冬末,经江夏(今武昌)赴京时游览黄鹤楼,作七律《登黄鹤楼》,借登高揽胜表达在坎坷仕宦生涯中仍怡然自得的心境。还曾在其《升庵诗话》中多次对与黄鹤楼有关的历代诗作予以评论推介。
槜李诗系·卷三十九
字升庵,成都人。正德状元,官修撰。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用修,少师廷和子。正德辛未赐进士第一,授翰林修撰嘉靖初谪戍云南永昌卫天启初追谥文宪有升庵集
明诗纪事·戊签·卷一
慎字用修,新都人,大学士廷和子。正德辛未第一人及第,授修撰。以议礼杖谪永昌。天启初,追谥文宁。有升奄集八十一卷、《遗集》二十六卷。 (四库总目,慎以博洽冠一时,其诗含吐六朝,于明代独立门户。薛宁《考功集》:升奄诗穹极词章之绮靡,可以见其卓绝之才;牢笼载籍之青华,可以见其宏博之学。唐四杰不能过也。 升奄集:陆贾《南中行纪》云:「南中百花,惟素馨香特酷烈,彼中女子以采丝穿花心绕髻为饰。」梁章隐《咏素馨花》诗云:「细花穿弱缕,盘向绿云鬟。」用陆贾语,贯花绕髻之饰,至今犹然,。予尝有诗云:「金碧佳人堕马桩,鹧鸪林里采秋芳。穿花贯缕盘香雪,曾把风流恼陆郎。」姜孟宾笑谓予曰:「不谓陆贾风流之案,千年而始发耶?」 《艺苑卮言》:杨用修诗如暴富儿郎,铜山金埒,不晓吃饭著衣。用修谪滇中,有东山之癖。诸夷酋欲得其诗翰不可,乃以精白绫作裓,遣褚伎服之,使酒间乞书。杨欣然命笔,醉墨淋漓裾袖。酋重赏伎女,购归装潢成卷。杨后亦知之,便以为快。用修在沪州,赏醉,胡粉传面,作双丫髻插花。门生异之,诸伎捧腹,游行城市,了不为怍。人谓此君故自污,非也。一措大裹褚衣,亦何所可忌,特是壮心不堪牢落,故耗磨之耳。 《国雅》:杨修撰诗如锦城雪栈,险怪高峻。 《诗薮》:杨用修格不能高,而清新绮缛,独掇六朝之秀,合作自斐然。如题柳七言律云:「垂杨垂柳绾芳年,飞絮飞花媚远天。金距斗鸡寒食后,玉蛾翻雪暖风前。别离江上远河上,抛掷桥边与路边。游子魂销青塞月,美人肠断翠楼烟。」风流蕴藉,字字天成,如初发芙蓉,鲜华莫比。滇中作《春兴》八首,语亦多工。 焦竑《玉堂丛话》:正德丁丑岁,武庙阅《文献通考天文》,星名有注张。问饮天监,不知为何星也。内使下问翰林院,同馆相视愕然。杨公慎曰:「注张,柳星也。《周礼》以注鸣者谝注咮也。《史记律书》:南方诸为七宿,柳为鸟之咮也。史记律书》:西至于注张。《汉书天文志》:柳为鸟喙。」内使以复。同馆戏曰:「子言诚辩且博矣。不干私习天文之禁乎?」嘉靖初,给事中张翀疏有「矞宇嵬琐」四字。上令问内阁,不知也。慎取《荀子非十二子篇》以复。梁文康钦曰:用修之强记,何必减稣颂乎?」 《续玉笥诗谈》:升奄《题唐僖宗行宫柱础》云:「唐帝行宫有露台,础连几度换春苔。军容再向蚕丛狩,王气遥丛骆谷来。万里山川神骏老,五更风雨杜鹃哀。始知蜀道蒙尘驾,不及胡僧度海杯。」楚今故在。游太初为予言,寺僧令匠凿而丹之。乃知李文饶方竹未尝无对。 《明诗选》:宋辕文曰:「用修病在贪博,故使事处往往求巧得拙。要其天才本是奇丽,如百宝流稣。」陈卧子曰:「用修繁蔚之中,时见新警。」李舒章曰:「用修山光风翠,金碧之中,时见灵霞之润。」 王士禛《皇华记闻》:杨用修在滇,制小肩兴,如升之形,仅可容膝。张愈光含题一联其上云:「人到东京须气节。地当西晋且风流。」所谓升奄者以此。 香祖笔记:明诗至杨升奄真以六朝之才而兼六朝之学者。其诗如《咏柳》「垂杨垂柳绾芳年」一篇,世共知之。又《古意》「淩波洛浦遇陈王」、《鹧鸪词》「秦时明月玉弓悬」、《关山月》「迢迢贱妾隔湘川」、《出关拟唐人》「狼弧芒角正鸾环」、《塞下曲》「长榆塞上接龟沙」诸篇,工妙天成,不减前作。又《青蛉行寄内绝句》亦绝妙。大抵皆自古乐府出。益都王遵坦太平论明诗,独推新都为性之者,亦自有见。 《明诗别裁》:升奄以高明伉爽之才,宏博绝丽之学,随题赋形,一空依傍。于李、何诸子外,拔戟自成一队。五言非其所长,以过于秾丽,失穆如清风之旨也。 田按:升奄诗,早岁醉心六朝,艳情丽曲,可谓绝世才华。晚乃渐入老苍,有少陵、谪仙格调,亦间入东波、涪翁一派。前后七子执盟骚坛,海内附和,翕翕成风。馀采升奄、苏门、君采、稚钦、鸿山、萝山、子安、少玄数君子诗,次于李、何之后,王、李之前,别为一集,以见豪杰能自树立者,数不随风会为转移也。)
维基
杨慎(1488年12月8日—1559年8月8日),字用修,庵号升庵,别号博南山人、滇南戍史,四川新都县(今成都市新都区马家镇升庵村)人,祖籍江西庐陵,明朝官员、作家。
为内阁首辅杨廷和之子,正德年间状元,官至翰林院修撰。
大礼议事件中,因率领百官在左顺门求世宗改变皇考,而遭贬云南,终老于戍地,一生未获赦免。
后追赠光禄少卿,谥号文宪。
现今成都市新都区仍存有其私家园林升庵桂湖以及杨慎家族墓地,昆明城西山之麓、滇池之畔有升庵祠。
杨慎与解缙、徐渭合称“明朝三才子”。
杨慎为湖广提学佥事杨春之孙、吏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杨廷和之子。
弘治元年(1488年)生于京师。
慎自幼聪颖,十一岁即能作诗。
十二岁,写成《古战场文》、《过秦论》,众人皆惊。
进京后,写《黄叶诗》,为李东阳所赞赏,让他在自己门下学习。
正德二年(1507年)杨慎中式丁卯科四川乡试第三名举人。
正德六年(1511年)高中辛未科殿试一甲第一名(状元),赐进士及第,授翰林院修撰,参与修撰《武宗实录》,得到蒋冕、费宏赞赏。
正德十二年(1517年)八月,武宗微行出居庸关,杨慎上疏抗谏,被迫称病还乡。
明世宗即位,被召至京师,起用任经筵讲官,并经常讲述《舜典》。
嘉靖三年(1524年),“大礼议”爆发,杨慎与王元正等二百多人伏于左顺门,撼门大哭,自言“国家养士百五十年,仗节死义,正在今日。
”世宗下令将众人下诏狱廷杖,当场杖死者十六人。
十日后,杨慎及给事中刘济、安磐等七人又聚众当廷痛哭,再次遭到廷杖。
杨慎、王元正、刘济都被谪戍。
严果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苏州府震泽人,字毅之。
嘉靖时王世贞总持文坛,海内才子俱上贽贡。
独果与徐渭、汤显祖等不为所致,以布衣终其身。
有《天隐子遗稿》。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565 【介绍】: 明徽州府绩溪人,字汝贞,号梅林。嘉靖十七年进士。历知益都、馀姚二县,擢御史。三十三年,巡按浙江。以毒酒杀倭数百于嘉兴。附赵文华,因之结严嵩父子,得受重用。三十五年,被擢为右佥都御史总督浙江军务。设计诱降徐海,使缚献陈东、麻叶,复围攻徐海,迫使自杀。继又诱杀王直,两浙倭患渐平。积功进右都御史,加太子太保。威权震东南,招致东南士大夫参预谋议,颇有声誉。四十一年,以属严嵩党革职。四十五年,终以严党下狱死。万历初,复官,谥襄懋。有幕僚郑若曾所辑《筹海图编》。
维基
胡宗宪(1512年11月4日—1565年11月25日),字汝钦,又字汝贞,号梅林,直隶绩溪县(今安徽绩溪县)人,祖籍兖州濮阳(今河南)。
明朝政治、军事人物,曾设计铲除倭寇。
明世宗时,胡宗宪因严嵩事牵连下狱,并在狱中自尽。
明神宗追谥襄懋。
胡宗宪是中国共产党第四代领导人、前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的直系祖先。
胡宗宪自幼好学,其母方氏出身书香门第,胡宗宪自小就被母亲教授以千字文、小学等书,七岁就读于私塾,塾师经常对其父胡尚仁赞赏说;“此儿他日必当世伟器”。
但胡宗宪一开始对科举功名并不热衷,常常偷看古今传记,仰慕关羽、岳飞等武将的军功为人,只是在父亲的责劝下,他才“抑首就博士业”。
嘉靖七年(1528年)胡宗宪补邑庠生,嘉靖十三年(1534年)举甲午科应天府乡试第一百名,嘉靖十七年(1538年)中戊戌科三甲进士。
刑部观政后,嘉靖十九年(1540年)任山东益都县知县,治理旱灾、蝗灾,平定了盗贼,有著治理有方的名声。
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四月母亲去世,回乡奔丧。
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父亲又去世,在为父母守丧期间,读朱子《纲目》、《大学衍义》、《武经七书》、《百将传》等书,六年的苦读与锻炼,为胡宗宪日后的抗倭大业积累丰富的理论知识。
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春,胡宗宪守丧期满,补任浙江馀姚县知县,被誉为“洁己奉公,持法正事”。
嘉靖二十七年,胡宗宪因治行卓异,十一月考选为湖广道试御史,二十八年(1549年)六月实授御史,巡视宣府、大同,继而巡按北直隶。
嘉靖三十年(1551年)巡按湖广,平定苗民起义。
嘉靖三十三年(1554年)巡按浙江,严嵩党人赵文华指示胡宗宪疏劾张经「糜饷殃民,畏贼失机」,后张经被斩于西市,胡宗宪则连升三级,成为右佥都御史。
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宗宪多次出战,东南沿海倭寇患稍定。
时倭寇为患南方沿岸,宗宪聘用徐渭以定计谋,主要拉拢倭寇的头目,设计杀死诱捕徐海、陈东、麻叶等治罪。
还招抚了汪直,但朝廷将汪直杀死,造成倭寇失控。
三十九年(1560年)明世宗论擒获汪直之功,以“宗宪矢心为国,殚竭忠谋,劳绩殊常,宜加显擢,以示激励。
”遂加擢其为太子太保、都察院左都御史兼兵部右侍郎,总督如故,三月之后被擢升为兵部尚书兼都察院右都御史。
四十年(1561年)加少保之衔,兼制江西。
□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严嵩父子失势,陆凤仪趁机弹劾宗宪为严嵩党,世宗慰曰,“宗宪非嵩党”,而释之。
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解官归里。
次年,朝廷获得严嵩之子严世蕃给胡宗宪的亲笔书信,辩诬无望,于是宗宪被捕入狱,胡宗宪写下万言的《辩诬疏》,为自己进行辩解,未得回应。
十一月三日,乃吟“宝剑埋冤狱,忠魂绕白云”诗,引刃自尽,死于狱中。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523—1573 【介绍】: 明浙江山阴人,字端甫,号南明。嘉靖三十五年进士第一。授翰林修撰。预修《承天大志》、《世宗实录》,校录《永乐大典》,升左春坊左谕德。官至吏部右侍郎兼侍读学士。卒谥文懿。有《诸文懿公集》。
维基
诸大绶(1523年—1573年),字端甫,号南明,浙江绍兴府山阴县(今绍兴)漓渚人。
明朝大臣。
诸大绶为嘉靖二十二年(1543年)浙江乡试第十六名举人,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丙辰科会试二名、一甲一名进士(状元),授翰林院修撰,曾侍穆宗经筵日讲,史载大绶“立朝不激不随,有公辅之望”。
与萧勉、陈鹤、杨珂、朱公节、沈练、钱鞭、柳林、徐渭、吕光升等并号“越中十子”。
隆庆元年(1567年)四月,以重录永乐大典成,升左春坊左谕德,兼翰林院侍读,加俸一级,十一月升翰林院侍读学士、掌院事,二年三月充廷试读卷官,九月与张四维任武举会试考试官,隆庆四年(1570年)六月升礼部右侍郎,仍兼翰林院侍读学士、经筵日讲如故,八月充世宗实录副总裁,六年七月升吏部右侍郎、兼翰林院侍读学士,十二月以病请告,特命驰传回籍。
万历元年(1573年)正月,营救徐渭出狱,不久病卒,二月赐祭葬,赠礼部尚书,万历十二年追谥文懿。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浙江会稽人,字伯良,又字伯骥,自号方诸生、秦楼外史。
曾从徐渭游。
工词曲。
曾校订《西厢记》、《琵琶记》。
有传奇《题红记》,又有杂剧《男王后》等。
另有《曲律》。
词学图录
王骥德(1540-1623) 字伯良、伯骏,号方诸生,又号玉阳仙史,亦称秦楼外史,会稽人。
王守仁侄。
戏剧家,家藏元剧数百种。
自幼嗜歌乐,精研词曲。
与吕天成、顾大典、史盘、叶宪祖、汤显祖友善。
师事同乡徐渭,又出入孙月峰、孙如法、沈璟之门。
所作自成一家,沈璟极称赞其曲学造诣之深,每作一剧,往来商榷不绝。
所作《曲律》四卷,专论曲法,与吕天成的《曲品》,称"论曲双璧。
"又著《南词正韵》若干卷。
散曲有《方诸馆乐府》二卷。
戏曲有传奇《义陵记》及《题红记》。
杂剧《男后记》、《离魂记》、《救友记》、《双甄记》及《扭魂记》。
又校注《西厢记》、《琵琶记》二种。
制《南词过曲》33章及《声韵分合之图》一种,并《曲谐》传于世。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550—1616 【介绍】: 明抚州府临川人,初字义少,改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茧翁。
早有文名,不应首辅张居正延揽,而四次落第。
万历十一年进士。
官南京太常博士,迁礼部主事。
以疏劾大学士申时行,谪徐闻典史。
后迁遂昌知县,不附权贵,被削职。
归居玉茗堂,专心戏曲,卓然为大家。
与早期东林党领袖顾宪成、高攀龙、邹元标及著名文人袁宏道、沈茂学、屠隆、徐渭、梅鼎祚等相友善。
有《紫钗记》(《紫箫记》改本)、《还魂记》(《牡丹亭》)、《邯郸记》、《南柯记》,合称《玉茗堂四梦》或《临川四梦》。
另有诗文集《红泉逸草》、《问棘邮草》、《玉茗堂集》。
词学图录
汤显祖(1550-1616) 字义仍,号若干,又号海若、清运道人。祖籍临川县云山乡,后迁居抚州汤家山。剧作家、文学家。21岁中举,34岁中进士,后历任太常博士、詹房事主簿、礼部祠祭司主事。有《紫钗记》、《南柯记》、《牡丹亭》、《邯郸记》合称"临川四梦",又有诗集《玉茗堂全集》四卷、《红泉逸草》一卷,《问棘棘邮草》二卷。
槜李诗系·卷四十
字义仍,临川人。万历间官祠部。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义仍,临川人。万历癸未进士,除南太常博士迁南礼部主事谪徐闻典史迁知遂昌县有玉茗堂集
维基
汤显祖(1550年9月24日—1616年7月29日),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晚号茧翁,别署清远道人,室名玉茗堂。江西临川县人。明代政治家、文学家、戏曲家、教育家。万历十一年(1583年)癸未科进士,历任南京太常寺博士、詹事府主簿、南京刑部主事、南京礼部祠祭清吏司主事,谪广东徐闻县典史、浙江遂昌县知县。其戏曲非常知名,乃与莎士比亚同期及影响力相若的伟大剧作家。除了戏曲之外,又擅长八章文,与王鏊、唐顺之、瞿景淳、归有光等并称明朝举业八大家。汤显祖出生于书香门第,祖父汤懋昭好老庄、喜谈神仙,父亲汤尚贤为人严正,从小便饱读诗书,性格刚正不阿。隆庆四年(1570年)江西乡试第八名举人,万历五年(1577年)汤显祖进京赶考,因不肯接受首辅张居正的拉拢,结果两次落第。万历八年(1580年)汤显祖第四次往北京参加春试。张居正三子张懋修去看望汤显祖,汤显祖也曾回访而不遇。直到万历十一年(1583年)他33岁时,即张居正死后次年,才考中万历十一年(1583年)癸未科进士。汤显祖中了进士后,仍不肯趋附新任首辅申时行,故仅能在南京任虚职。在职期间,与顾宪成、高攀龙等东林党人交往甚密。万历十九年(1591年)他又写了《论辅臣科臣疏》,揭发时政积弊,抨击朝廷,弹劾大臣,因而触怒了明神宗。之后被谪迁广东徐闻典史。后又调任浙江遂昌知县。汤显祖在地方为官清廉,体恤民情,深得民心,但最终还是因不满朝政腐败,于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弃官回乡,在临川建了一座闲居,号玉茗堂,从此致力于戏剧和文学创作活动,终其一生。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浙江鄞县人,字嘉则。
诸生。
徐渭为胡宗宪幕僚。
有诗名,即兴作铙歌十章,援笔立就,为宗宪激赏。
后宗宪以严党下狱死,为之讼冤。
继往来吴楚闽粤间。
卒年七十余。
歌诗约七千余首,有《丰对楼诗选》、《荆溪唱和诗》、《吴越游稿》。
槜李诗系·卷四十
字嘉则,鄞人,万历间布衣。
甬上耆旧诗·卷二十一
先生起田间,少负异才,喜读书,尚廓落大节,慕谢太传、王猛之为人。
云间沈公恺来为郡守,先生始束发,上书万言,沈公诧为奇士。
已补诸生,数试于乡,不利,专以诗自豪,文章疏宕可喜。
会东方用兵,少保胡公宗宪开督府,闻浙东有名士二人,辟致幕下。
其一先生,一山阴徐渭也。
少保豁达好士,微有酒失,善嫚骂,先生岳岳不少阿。
唯少保亦雅惮先生,遥望见为离席。
少保行部七闽,燕将士烂柯山上,酒酣乐作,请先生作铙歌十章,坐上诗立成,酾酒高唱,至狭巷短兵相接处,杀人如草不闻声。
少保起捋其须曰:何物沈郎,雄快乃尔。
即命刻石山上。
尝从少保登大王峰,置酒上客四座有云:某所歌姬绝丽者。
少保已被酒,趋命健儿为取来。
须臾报姬至,先生即起曰:吾辈兴阑,明公可以行矣。
少保为强登车去。
其持正率如此。
及少保死,请室中,先生走哭墓下,持所为诔遍告士大夫,颂其冤状,由是沦落湖海间,益跌宕自放。
过太仓,一通谒弇州,高坐论诗,直气凌其上。
弇州虽阳许为布衣之杰,然实心惮之。
先生性喜衣绯,常客吴中。
绯衣行道上,倾吴市人聚观。
余太常谓先生戴罽冠,被朱衣,游行吴阊,啸呼若狂。
当是之时,实惊吴儿亦善言先生豪矣。
既久,倦游归里门。
时张大司马方主文盟,最推重先生。
岁时伏腊,非先生至不欢。
而先生家诸从子侄一相国、二方伯,俱从先生受诗。
初起有盛名,及司马既殁,先生更为耆夙,每持刺报客,自称老友。
一时山林失职之士,单门高才俱辐辏其门,遂尽倾司马客先生。
初出其诗七千有奇,使从子九畴删定,录四千馀首行世。
晚年诗益多,每杖策历佳山水,过先辈隐居,宿精舍,小饮草市酒家,辄索素纸题诗,老言愈高妙,率弃去,不复具草,人多匿为已有者。
遗文四百馀篇藏于家。
先生既垂老,尚思出门,诸公共相慰留。
先生曰:使吾有薄田百亩足自老,奚好游耶?
诸公俱曰:诺,请为先生图之。
因共出钱,为置善田百亩,给朝夕。
先生遂得高卧丰对楼不出。
年近八十,卒于家。
先生家在南村栎社,人称为栎社长;诸从尊为句章公,学者称嘉则先生。
先生以文行高东海,裒然居首。
龚芝麓谓万历中布衣以诗豪者,天下有三人:其一为先生也。
曹能始石仓诗选,录丰对楼集最多,为词苑第一。
先生诗已见于世矣。
然余间读先生所为序传记数篇,其文原本班马,叙事有法,不作同时诘曲语,可谓卓然大家。
屠长卿亦曰:先生文益疏宕有奇气,生平魁玮大节,不愧其为文。
世人徒知先生以其诗,且不尽也。
又曰:近世作者或乏长材。
乃诡而跳诸偏枯,以为险绝而务掩其短。
每撰一篇杜门首,蒙𧝉被搆思累月,颖为秃而出。
号于人曰:吾能钩玄尚奇。
然按覆其旨,犹夫人尔。
则胡不遵大路趋。
而崎岖走间道为。
必若先生。
斯所谓遵大路而趋者也。
长卿言专抑里中一古文家,而独推先生。
其言最有功学者,即先生之文可知矣。
余尝数求丰对楼遗文四百篇,在其族人某家,余友曾尽见之,即往从借钞。
而某已持此本,献一当事,竟失于兵火中,惜哉惜哉。
先生在当时,喜以文宠同辈,及所传叙先贤行事最详。
今隆万之际,阙焉无徵,俱先生遗文散佚所致也。
至先生殁后,百年中名贤高逸,仅能购其诗,存其名氏,而其生平大节,绝无可考遍。
询诸故老所闻,略记一二。
盖斯文之事,坛墠久虚,遂使世逾近而文献逾失徵,殊足叹也。
梨洲黄先生谓余曰:及今不为采录,则后此益不可问矣,是皆吾辈之罪也。
黄先生遂归选姚江逸诗,余亦有甬上耆旧诗之选,故特于丰对楼遗文有三叹息焉。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嘉则,鄞县人。有丰对楼集。
共 22 首 第 1 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