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乔宇

相关人物:共 15 位
共 15 首 第 1 页 下一页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480—1533 【介绍】: 明山西榆次人,字子惇,号涂水。正德三年进士。除南京大理评事,累迁应天府丞。武宗南巡驻南京,江彬等佞臣恃宠为虐,敲诈官府、人民钱财,天叙力抗之,民得不大困。嘉靖初擢刑部右侍郎,改兵部。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子惇,榆次人。正德戊辰进士,累官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巡抚宣府郧阳、甘肃,入为刑部右侍郎,改兵部。有《涂水集》。
维基
寇天叙(1480年—1533年),作寇天叙、寇天叙,字子惇,号涂水,山西榆次县(今山西省榆次市)人,军籍。
治《诗经》,行一,由国子生中式弘治十四年(1501年)山西乡试第二十三名举人,年二十九岁中式正德三年(1508年)戊辰科会试第二百六十四名,第三甲第四十五名进士。
授南京大理寺评事,进大理寺寺副,出为宁波府知府。
十四年(1519年)八月升至应天府府丞。
明武宗南巡抵达南京时,从官卫士十馀万,日费金万计,近幸官员纷纷索赔。
当时应天府府尹齐宗在途中忧虑而亡,寇天叙总摄其事,每日穿青衣皂帽坐堂上。
期间遏制江彬等专权,并与兵部尚书乔宇选拳勇者与掠夺民财的禁军抵抗。
嘉靖三年(1524年)五月,以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巡抚宣府。
未赴任,九月复除提督抚治郧阳等处。
两个月后调任甘肃巡抚,抵禦蒙古入侵并逮捕其首领脱脱木儿。
五年(1526年)十月晋升右副都御史、巡抚陕西,抵禦蒙古入侵固原。
九年(1530年)正月官至刑部右侍郎,本年丁忧。
十二年服阕,五月起补兵部右侍郎,十一月病卒,卒后家贫不能葬。

人物简介

新续高僧传·兴福篇第九之五
又祖能,字蕴空,号松轩道人,三河孙氏子。
九岁出家,师香林如庵翁,后至京师依可堂善。
复游汴洺香山,礼天龙潭公,传付心法,仍还香林,重新殿宇。
已而退居白岩,自号“白岩叟”。
姚太守叔谦常与往还,一日步入峻峡,石齿碍足,踬而伤肩,了无愠色。
盖契其道谊,不惮跋涉,时人重两贤之交,乐道其事,丛林至今传之。
能生平恬退,以法自任。
成化丙戌十月二十日示寂,归葬香林西北隅。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480—1538 【介绍】: 明江西南城人,字于中。正德三年进士。授刑部主事,调吏部,进考功员外郎,以谏南巡,被杖除名。嘉靖初复职。以争“大礼”,阻张璁等超擢,遭忌恨。迁南京太常少卿。被仇者所讦,谪戍辽东。有《东洲初稿》、《中庸衍义》、《铨司存稿》。
明诗纪事·戊签·卷十
良胜字子中,南城人。正德戊辰进土,授刑部主事。改吏部,迁员外郎,谏南巡,予杖夺职。嘉靖初起故官,进郎中,迁南太常少卿,未赴,转给中,谪茶陵知州,以在郎中时议劄,黜为民。再下狱论杖,谪戍辽东三万卫。隆庆初,赠太常卿。有《东洲稿》二十卷。 (《四库总目》:良胜两以直谏谪,风节凛然。其诗文无意求工,而皆岳岳有直气。)
维基
夏良胜(1480年—1538年),字于中,号东洲,江西建昌府南城县人。
同进士出身。
官至太常寺少卿。
夏良胜年少即得督学副使蔡清赏识,称“子异日必为良臣,当无有胜子者”。
正德二年(1507年)举江西乡试第一名。
正德三年(1508年)联捷戊辰科会试六十一名,三甲四十四名进士,授刑部主事,再调吏部,进考功员外郎。
正德十四年(1519年)三月,明武宗南巡之争中,夏良胜与礼部主事万潮、太常寺博士陈九川等联名上疏:武宗读毕大怒,夏良胜被罚跪于宫门五日,施杖五十,被除名。
夏良胜家乡后,以教书为业。
明世宗即位后,恢复官职。
尚书乔宇认为其有贤才,奏请其为文选郎中,公正廉洁的官员均多所提拔。
大礼议中,屡次偕同众官极力抗争。
席书、张璁、桂萼、方献夫等人因皇帝直接下旨越级晋升,其又坚持不许可。
随后被转任南京太常寺少卿,没有赴任。
随后给事中陈洸上疏,附和张璁议论,斥责夏良胜与尚书乔宇结尾朋党,任意排挤他人,被贬为茶陵州知州。
《明伦大典》编成后,被黜为民。
后因诬陷再次入狱,判杖刑,戍边辽东三万卫。
五年后死于卫所。
明穆宗即位后,追赠太常寺卿。

人物简介

新续高僧传·兴福篇第九之五
释德聚,字宝峰。
姓赵氏,家世金陵,祖谪戍玉田,遂为玉田人。
将生之夜,母梦黄光弥户,已心异之。
童时,有老衲见而相之曰:“此儿骨相不凡,将为法门大器,未可以尘俗限也。
”甫五龄,尝于空中见楼阁隐隐之状。
年及就傅,父母舍之盘山少林寺,从随公出家。
随公者,聚母舅也。
宣德戊申,闻僧录右街大云兴公,邃于道,宣庙宠渥极盛,玺书褒奖,名重天下,往师之。
讲求宗旨,夙夜孜孜,服劳不懈。
正统丁巳,荷簦吴下,受具而还。
庚申,内监刘顺以私宅请为梵刹,英庙赐名“法华”,命德聚主之。
即以修举为己任,殿堂廊庑,次第完具。
天顺壬午,重来盘山,慨然叹曰:“吾少时于此往还,曾几何时,已五十馀年矣。
感化为魏晋古刹,毁于兵燹,久不能复,吾徒碌碌,无益于教,虽老奚为?
”乃捐己资,以图兴建,勤叩三年,众缘鸠集,崇台广宇,丹白炫然,像饰庄严,咸臻精妙。
事闻于朝,赐名“广济”,以同门白岩森禅师主之。
成化己丑,复还少林,爱其峰峦幽秀,溪涧萦回。
因倾囊橐,饬其颓敝,式廓规制,东作观音堂,西作明月堂,中作方丈,左右僧舍,更傍龙池作竹坞蔬圃,以为息老地。
其徒文扩求柯,潜为之记,勒诸石,文具山志。

人物简介

新续高僧传·习禅篇第三之九
释永宁,字西林,姓郭氏,六合人也。
幼出家礼报恩无瑕玉为师,生性耿介,独自持重,言动不妄,众所推服。
年二十,即持《金刚经》,至老不辍。
明武宗驾幸南都,驻跸斯寺,大宗伯虑寺僧无可承旨者,遴选皆不称。
先是,宁与东林惠远,素称莫逆,两人状貌魁伟。
乔白岩为大司马,久与宁善,宗伯大喜,即以远为僧录右觉义,以宁为报恩寺提点。
及驾临寺,登殿礼佛,百官朝罢,谕作诵经佛事,命呈疏草,宗伯议须翰林,宁曰:“佛疏别有体制,须僧当行可耳。
”因举远具疏草呈,武宗览之,喜曰:“朕家有此僧耶?
”宗伯即以僧录印付远,宁随侍游览,应对称皆。
自建道场至起跸,陪宴七日,竟无一失,宗伯由是益重之。
嘉靖十年,众举为住持,综理寺事二十年,迁僧录右觉义。
又五年,转左觉义。
先是江南佛法未大行,宁居僧秩,切以法门为忧,每谓“僧侣见轻于士林者,以其无学故,取辱名教,玷污法门耳。
”乃请云谷法师住三藏殿,教诸习禅者,始知有禅宗。
数年,云谷去隐栖霞,适守愚师南来,宁复延致,选僧众数十人,日开讲席,亲领听受,从此始知向佛法。
掌僧录印二十五年,诸山奉法惟谨。
嘉靖四十四年,正月十六日示寂。
先数日持僧录印谒礼部大宗伯,请以老辞,大宗伯慰留不允。
宁归,即封其印,明日示疾,竟不药,但诵《金刚经》不绝,十五夜举众围绕号佛,遂悠然而化。
寿八十有三,腊七十有奇。
弟子奉葬于智安寺,憨山释德清再传徒子也。
尝抚清嘱众曰:“我身后,寺事无大小,听此儿主张。
“人服其知人。

人物简介

维基
孔尚则(?
—17世纪),字仪之,号方训,山东兖州府曲阜县人,明朝、南明政治人物。
孔尚则是曲阜知县孔希大的八世孙,天启七年(1627年)中举人,崇祯十三年(1640年)成进士,获授洛阳知县。
时值流寇充斥,他同时剿灭与招抚,使境内贼人收敛;李自成攻陷河南,有人盗取福王朱常洵的珍宝,官吏珍宝有价刻意追究,他却指出不会做出维护利益而积累民怨的事情,因此被知府郭载騋憎恨,以病辞官。
此后,孔尚则补任全椒知县,当地人民贫困,官员也多被谴谪,他请求减免当地赋税,又惩治魏国公徐弘基的犯法奴隶。
经巡按御史王雷臣推荐,入为刑部主事。
弘光年间,孔尚则升任河南司郎中,与卜象乾、王效通、郑洪猷、潘湛、袁定、刘延禟、朱辂、傅箕孺、宋祖乙、费景烷、张万选、张景韶、夏供佑、王质、董祖尝、曾守意、王政敏、陆庆衍、汪铉、陈儒朴、吴伯尚、陈谦、汪姬生、贾应宠共事。
刑部尚书解学龙对其相当赏识,曾说「「深文者,苛之属也。
」因被顾忌者举报,免职,不久回乡。
畅旦 朝代:

人物简介

明诗纪事·丁签·卷六
旦字晋叔,建安人,太师荣曾孙。
弘治庚戌进士,授吏部主事。
历员外、郎中,迁太仆少卿,改太常。
以忤刘瑾谪温州知府,迁浙江提学副使,历应天府丞、顺天府尹,擢礼部侍郎,改户部,督京通仓。
出理饷甘肃,进右都御史,总督两广军务,寻掌南院,进南户部尚书,改南吏部,诏拜吏部尚书,未至勒致仕。
有《惜阴小稿》。
田按:三杨子孙「尚书最为通显。
嘉靖初,桂萼、张璁以议礼骤贵,旦极言不可。
吏部尚书乔宇罢,召以旦代,未至,为给事中陈洸所劾,勒致仕。
时议颇不直洸。
旦在武城闻致仕之召,赋诗云:「北客忽传新命下,中流急放一舟还。
浮名已谢云霄上,公道犹存天地间。
老遣情怀聊藉酒,闲携杖履即登山。
应知此外无馀事,寂寂松阴昼掩关。
」具见恬淡之志云。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江西弋阳人,字抑之。弘治六年进士。授编修。正德中,与修《孝宗实录》。不附刘瑾、焦芳,调为南京工部员外郎。嘉靖元年,为吏部侍郎,上疏争大礼,乞休归。学宗洛闽,与王守仁交好而不同其说,学者称石潭先生。
维基
汪俊(1468年),字抑之,号石潭,江西等处承宣布政使司广信府弋阳县(今江西省弋阳县)人,弘治癸丑进士,官至礼部尚书。
汪伟之兄。
汪俊之父汪凤曾为贵州参政。
弘治二年(1489年)己酉科江西乡试第一名举人,六年(1493年),汪俊会试第一(会元),廷试二甲四十二名进士,授庶吉士,进翰林院编修。
正德年间,参与修撰孝宗实录,因不依附刘瑾、焦芳等人,被调任南京工部员外郎。
刘瑾事败后,召还恢复原职,升任翰林院侍读学士,升礼部右侍郎。
嘉靖元年(1522年)转吏部左侍郎。
当时朝廷讨论兴献王尊号,其与尚书乔宇、毛澄等人力争反对。
毛澄借病辞去,代替者罗钦顺不赴任,于是命汪俊任礼部尚书。
当时献王已加帝号,礼部主事桂萼再次请求称皇考。
嘉靖三年,汪俊率领廷臣七十三人上疏反对,奏摺被扣内廷不发,却特召请桂萼、张璁、席书等支持献王皇考的官员从南京回京师。
汪俊再三劝阻,终不得世宗同意,于是被罢免离去。
《明伦大典》书成后,被落职,卒于家中。
隆庆年间,赠少保,谥文庄。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河间府东光人,字廷陈,一作时陈,号龙湾。弘治三年进士。授吏部考功司主事。嘉靖初,为吏部尚书。时议建世室以祀世宗生父,纪执不可,议遂寝。又奏言人材当惜,帝不纳。以老病归。卒年七十余。
维基
廖纪(1455年—1532年),字时陈,又字廷陈,号龙湾,直隶河间府东光县(今河北省东光县)人,官至吏部尚书。
庚子科(1480年)顺天府乡试第七十五名举人。
弘治三年(1490年)中式庚戌科二甲第八十九名进士。
都察院观政,授吏部考功司主事,历迁考功司、文选司郎中。
正德四年(1509年),任太仆寺少卿。
次年改太常寺少卿。
正德五年,任四夷馆卿。
正德七年(1512年),任太常寺卿。
正德九年,任工部右侍郎、提督易州山厂,期间拒绝授受贿赂。
正德十二年,升任吏部右侍郎。
正德十四年,任吏部左侍郎。
明世宗即位后,拜为南京吏部尚书。
嘉靖元年(1522年),改南京兵部尚书,参赞机务。
此后被弹劾罢免。
嘉靖三年,大礼议方定,吏部尚书杨旦赴召,途中弹劾张璁、桂萼,张璁、桂萼一党的陈洸遂弹劾杨旦而举荐廖纪,明世宗遂罢免杨旦,以廖纪取代。
廖纪则上疏推辞道:“臣已经七十岁,精力不如乔宇,聪明不如杨旦。
”当时世宗正厌恶此两人,遂没有批准。
光禄署丞何渊请建世室,祀兴献帝,下廷议,廖纪持不可。
此后三边总督杨一清召还内阁,张璁等欲起用王琼,廖纪则举荐彭泽、王守仁,世宗没有批准。
此后则以邓璋、王宪名上,竟用王宪。
嘉靖五年正月,御史张衮、喻茂坚、朱寔昌以世庙礼成,请宽恕大礼议中得罪的诸臣,张璁、桂萼亦以为请,奏章俱下吏部。
廖纪等人列上四十七人,但世宗却没有批准。
御史魏有本以劾郭勋而救马永被谪官,给事中沈汉等论救。
廖纪从容对答,并举荐马永和杨锐,得到世宗批准。
廖纪此后因老辞职,得到批准。
历加太子太保、进少保,赐敕乘传。
卒赠少傅,谥僖靖。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福建建安人,字晋叔,号偲庵。杨荣曾孙。弘治三年进士。历官太常卿,正德间忤刘瑾,谪知温州。有政绩。瑾诛,累擢至户部侍郎,南京吏部尚书。以反对张璁、桂萼骤进用,为给事中陈洸所劾。勒令致仕。
维基
杨旦(1460年—1530年),字晋叔,福建建安县(今属福建建瓯市)人。
内阁首辅杨荣曾孙。
弘治庚戌进士。
累官至南京吏部尚书。
福建乡试第四十六名。
弘治三年(1490年)庚戌科二甲第一名进士,由吏部主事、郎中历太仆寺、太常寺少卿。
因得罪权阉刘瑾,左迁至浙江温州府知府,因治理有佳,升任浙江提学副使。
正德五年(1510年),刘瑾伏诛,调应天府府尹。
累升至南京礼部右侍郎,改户部侍郎,监督京师等地的粮仓,并出使甘肃处理兵饷事务。
回朝后,晋升为都察院右都御史,总督两广军务,讨伐平定番禺、清远、河源等地瑶民叛乱。
嘉靖年间,迁南京吏部尚书。
当时恰逢吏部尚书乔宇被罢免,皇帝命杨旦代任,未抵达,其就被给事中陈洸弹劾,被勒令致仕,卒于家。
共 15 首 第 1 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