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陈普

相关人物:共 3 位
共 3 首

人物简介

补续高僧传·习禅篇
可授。
字无旨。
一号休庵。
台临海李氏子。
初教而后禅。
亲见独孤明公。
为虎岩伏老嫡孙。
出世。
凡四坐道场。
皆不出乎台境。
诸方将倚之以为重。
竞来敷致。
师漠然若不闻。
作休庵于西坞。
日修净土法门念佛三昧。
且曰。
此即禅定之功也。
恶可强分同异哉。
国朝洪武六年。
杭中天竺。
以府侯之命起师。
师勉应之。
行至钱塘江滨。
净慈诸勤旧。
相与谋曰。
此大善知识。
胡可失也。
帅众邀于道。
拥居其位。
师屡却之不听。
色颓然不怡。
时当岁俭。
问道者如云。
糗粮方患不继。
而施者踵至。
居二载。
而退归卧竹院。
忽示微疾。
端坐西向。
召左右谓曰。
吾将逝矣。
或请偈。
曰。
吾宗本无言说。
乃合爪连称佛号。
至声渐微而寂。
阅世六十九。
僧腊五十。
龛留七日。
颜貌不变。
阇维。
齿牙贯珠不坏。
舍利光色晶莹如金银水精者。
遍满于地。
塔而藏焉。
师仪观雄硕。
识见夐卓。
其于荣名利养。
视之如无物。
出专法席。
皆迫于不得已。
会朝廷。
设善世院。
总统天下释教事。
或劝师求檄以主名山。
师笑而不答。
然其所莅之处。
不以恬退而不加之意。
必革其敝习。
新其规制。
使可贻于悠久。
五会语。
多肆口而说。
曾不经思。
平居遇物成味。
率出人意表。
戒其徒勿以示人。
至于尊贤尚德
推己及物。
有非人之所及。
诚末世大法幢也。
新续高僧传·净读篇第八之三
释可授,字无旨,号休庵。姓李氏,临海人也。年十九从九岩万壑观受具,后参普觉明于灵隐,有省,命充堂司,四众悦服。寻还石门,白岩真主真如延居上座。元至元六年出主大雄山之安圣。授凡四坐道场,皆以净土法门为佛事,且曰:“此即禅定之功也,恶可强分同异哉?”明洪武六年,杭之中天竺以府侯之命,请主寺事。行至钱塘江滨,净慈诸旧相与谋曰:“此大善知识,胡可失也?天竺尚可致,吾属独不能耶?”帅众邀于道,拥居其位,授屡却不听,强应之。时当岁俭,问道如云,糗粮方患不继,而施者踵至。居二载,遂退卧竹院,忽示微疾,端坐西向,爪合连称佛号,至声渐微而寂。荼毗,齿牙贯珠不坏,设利罗光色精莹,如金银水,遍泻于地。宋景濂铭其塔。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252—1332 【介绍】: 元福州宁德人,字伯循,号古遗。
性颖异,工文赋,受学于陈尚德
石堂教授,究心濂洛关闽之学。
仁宗延祐间,应浙江乡举,与时不合,归即隐居不仕。
四方受学者众,称古遗先生。
有《四书标注》、《三礼易经旁注》及《书集解》等。
全宋诗
韩信(一作性)同(一二五二~一三三二),字伯循,号古遗,宁德(今属福建)人。
陈普学。
元仁宗延祐四年(一三一七)应江浙乡试,不合。
归,杜门不求。
宁宗至顺元年卒,年七十九。
两宋名贤小集》卷三五六收有《古遗小集》一卷。
事见明嘉靖《宁德县志》卷四。
今录诗五首。

人物简介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士抑,松江华亭人。
万历壬午举人授绍兴推官有芝园居庐集凤山拜石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