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郑穆

相关人物:共 4 位
共 4 首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虔州雩都人,字维宣,自号熙时子。仁宗皇祐间在太学有声。历官龙平尉。有《语孟辨笺》、《孙吴新注》。
全宋诗
朱申,字维宣,自号熙时子,雩都(今江西于都)人。仁宗皇祐间有声太学,尤善谈兵。曾因议西南边事,以功摄龙平县尉,期年而罢。著《语孟辨笺》、《孙吴新注》、《防兵论》百馀篇,已佚。事见清同治《赣州府志》卷五五。
全宋文·卷一四二四
朱申,字维宣,自号熙时子,雩都(今江西于都)人。
皇祐间有声太学,尤喜谈兵。
以边劳奏补龙平尉,期年而罢。
归,矢志著书。
当时名士王安国、黄安中、吴景山、郑闳中等皆与交。
申居极贫,怡然自适。
后以疾终于家。
著有《语孟辨笺》、《孙吴新注》。
见道光《雩都县志》卷二二,参《宋诗纪事补遗》卷一三。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17—1080 【介绍】: 宋福州候官人,字述古,人称古灵先生。
与陈烈、周希孟、郑穆友称“四先生”,倡理学。
仁宗庆历二年进士。
神宗朝为侍御史知杂事,论青苗法不便,出知陈州、杭州。
后以枢密直学士知通进、银台司兼侍读,判尚书都省。
尝荐司马光、苏轼等三十三人。
有《古灵集》。
全宋诗
陈襄(一○一七~一○八○),字述古,福州侯官(今福建福州)人。因家在古灵村,人号古灵先生。仁宗庆历二年(一○四二)进士。初仕浦城主簿,历知仙居、河阳、濛阳等县。嘉祐二年(一○五七),入为秘阁校理、判祠部事。六年,出知常州。英宗治平初,复为开封府推官、三司盐铁判官。神宗即位,出知明州。熙宁二年(一○六九),同修起居注,知谏院、改知制诰。寻直学士院。四年,因与王安石政见不合,出知陈州。五年,知杭州。七年,复知陈州。八年,召还,知通进银台司兼侍读,判尚书都省。元丰三年卒,年六十四。有《古灵先生文集》。事见宋陈晔《古灵先生年谱》(《永乐大典》卷三一四二),《宋史》卷三二一有传。 陈襄诗四卷,以宋刻《古灵先生文集》(藏北京图书馆)为底本,校以清影宋本(简称影宋本,藏上海图书馆)、清钞本(藏上海图书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集外诗编为第五卷。
全宋文·卷一○七七
陈襄(一○一七——一○八○),字述古,福州侯官(今福建福州)人。庆历二年进士及第,授蒲城县主簿,后知仙居、河阳。嘉祐二年迁太常博士,六年出知常州。英宗时曾任开封府推官、三司盐铁判官。神宗立,奉使契丹,还,出知明州。熙宁二年召为刑部郎中,修起居注,寻知谏院,除侍御史知杂事。踰年为知制诰,还吏部郎中。后出知陈州,旋移知杭州。熙宁八年召还,以枢密直学士知通进、银台司兼侍读,迁右司郎中。元丰三年卒。有《郊庙奉祀礼文》三十卷(已佚)、文集二十五卷。见《陈先生墓志铭》(《古灵集》附),《宋史》卷三二一本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福州侯官人,字公辟。
遍通九经,尤邃于《》。
与陈烈、陈襄、郑穆相交甚厚,闽人号四先生
知州刘夔、曹颖叔、蔡襄,皆亲至学舍质问经义。
后以荐授将仕郎,试国子监四门助教,充本州教授。
有《易义》、《诗义》、《春秋义》及文集。
全宋文·卷一○九七
周希孟,字公辟,侯官(今福建福州)人。
与陈襄、郑穆、陈烈为四先生,相交甚厚。
登进士第,嘉祐三年为国子监四门助教、本州州学教授。
遍通《五经》,尤邃于《》,弟子七百馀人。
所著有《易义》、《诗义》、《春秋义》,今皆不传。
见《淳熙三山志》卷八,《宋元学案》卷五。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福州侯官人,字季慈,号季甫先生。
尝以乡荐试京师不第,即罢举。
仁宗时屡召不起。
欧阳修举为国子直讲,不拜。
哲宗元祐初,诏为本州教授,不受禄,敝衣粝食,处之裕如。
稍有余,即以周济贫乏者。
与陈襄、周希孟、郑穆称海浜四先生
卒年七十六。
全宋诗
陈烈,字季慈,又字季甫(《宋会要辑稿》选举三四之三八),侯官(今福建福州)人。尝试进士不第,即罢举。仁宗嘉祐三年(一○五八),因欧阳修荐,授安州司户参军,辞不受(《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八七)。后为本州教授。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诏以宣德郎致仕(同上书卷三七九)。二年,复教授本州。卒,年七十六。《宋史》卷四五八有传。今录诗二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