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史浩

相关人物:共 25 位
共 25 首上一页 第 3 页

人物简介

补续高僧传·习禅篇
景蒙。
邵氏。
温之平阳人。
族姓甚众。
多以儒显。
师英达开爽。
幼闻钟梵则喜。
年十三从惠安净觉大师惟梵。
著僧伽黎。
明习天台教观。
自以名相之学。
不足了大事。
去游国清。
又参育王佛智裕公。
公问乡里。
对曰。
永嘉。
曰。
还识永嘉大师否。
未及答。
批颊而出。
至于再。
兀然如痴。
寝食不安者累月。
行道次。
忽闻钟声而悟。
即造室中。
公复理前问。
师曰。
即日伏惟。
和尚尊体。
起居万福。
随问向上事。
师儗对被逐。
次日再上。
公方发问。
师抗声云。
老汉。
今日败阙也。
一拍而出。
公笑曰。
隽哉。
因省母归里。
龙翔心闻。
一见深器之。
问曰。
言无展事。
语不投机。
承言者丧。
滞句者迷。
试向言诠不及处。
通个消息。
师。
以左手画一圆相。
闻。
以拂子击左。
师。
又画以右手。
闻。
击右。
又画于中以两手托呈。
闻。
以拂子当中画两画。
师。
礼拜而立。
闻大笑云。
三十年拣苗。
苗今日得此乌喙。
遂令执侍。
尽揭底蕴。
寻归鹿园。
如在庵贤。
雪庵瑾。
咦庵鉴。
全庵存。
筠谷达。
还庵淳会下。
皆一时名流。
唯师妙龄杰出。
心闻。
以谷名师庵。
且为之铭。
蒙侍者之名日高矣。
又尝谒临安显宁志公。
志门风壁立。
学者望崖。
独谓师曰。
先世遗风。
馀烈若未坠者。
尚在汝躬。
吾且拭目观之。
初住智门。
迁瑞岩。
史魏公浩推毂也。
魏公在永嘉时。
与心闻为方外交。
罢相里居。
梦如平生。
旁有僧曰。
景蒙。
貌古神清。
谈笑久之。
觉而叩天童朴曰。
僧名颇异。
有斯人否。
朴曰。
是方为堂中第一座。
招之。
恍如梦所见。
与论出世法。
了辩如响。
问其师则心闻也。
大异之。
遂为延誉而住智门。
及瑞岩虚席。
复以师应命。
师孤高绝俗。
弱不胜衣。
而严冷峻峭。
不可挹酌。
既坐道场。
搥拂所加。
龙象蹴踏。
长灵之道光焉。
智门瑞岩。
皆承颓毁之馀。
人以为不可复兴矣。
师从容规画。
会不踰时。
而轮奂一新。
壮丽反过其旧。
具大材智。
寻常不以毫末自见。
因事而显。
无不叹服。
韬养之深。
从可知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28—1182 【介绍】: 名或作墩、{孰/山}、郭。宋台州临海人,其先越州新昌人。字子重,号克斋。警悟不群,究心理学。从朱熹游,熹尝称其论仁之体要甚当。高宗绍兴十五年进士。历将作监、太常寺主簿,知南康军卒。有《周易、大学、中庸集解》及文集。
全宋诗
石𡼖(一一二八~一一八二),字子重,号克斋。祖籍会稽新昌,迁台州临海(今属浙江)。高宗绍兴十五年(一一四五)进士。历桂阳主簿,同安县丞。孝宗乾道九年(一一七三)前后,知尤溪县(《晦庵集》卷七七《南剑州尤溪县学记》)。历福建路安抚司干辨公事、监登闻检院、将作监主簿,太常寺主簿。除知南康军,丁内艰未赴。淳熙九年卒,年五十五。有文集十卷,已佚。事见《晦庵集》卷九二《知南康军石君墓志铭》。今录诗三首。
全宋文·卷五三八○
石𡼖(一一二八——一一八二),或作、塾、墩,字子重,号克斋,台州临海(今浙江临海)人。
幼警悟好学,绍兴十五年登进士第,授郴州桂阳县主簿。
调泉州同安县丞,改知武进、尤溪县。
待次家居三年,兴学校,市书万卷以教诸生。
丞相史浩荐于朝,差监登闻检院,未几除将作监主簿,出知南康军。
淳熙九年六月卒,年五十五。
𡼖究心理学,为文明白径切,著有文集十卷,《周易》、《大学》、《中庸》解数十卷。
见朱熹《知南康军石君墓志铭》(《朱文公文集》卷九二),《嘉定赤城志》卷三三。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29—1189 【介绍】: 宋越州新昌人,字天民。
石公揆孙。
孝宗隆兴元年进士。
任临安府学教授。
丞相史浩荐其学行,迁枢密院编修。
虽非谏官,而能抗论朝政,为宁宗所嘉奖。
迁知武冈军。
全宋诗
石斗文(一一二九~一一八九),字天民,新昌(今属浙江)人。孝宗隆兴元年(一一六三)进士,调天台尉。历临安府、汉阳军教授。淳熙五年(一一七八)召除枢密院编修官。出通判扬州,旋罢,主管台州崇道观。九年,通判婺州。十六年卒,年六十一。曾上书言当严大门以司出入,杜绝便门之私,时目之为“石大门”。事见《烛湖集》卷一一《编修石公行状》。明万历《新昌县志》卷一一有传。
全宋文·卷五三八三
石斗文(一一二九——一一八九),字天民,越州新昌(今浙江新昌)人。
登隆兴元年进士第,任天台县尉,迁临安府学教授。
丞相史浩荐于朝,改枢密院编修官,上书论朝政,言甚剀切。
除扬州通判,徙婺州,权知武康军。
晚号缉斋,潜心于学问。
淳熙十六年卒,年六十一。
见孙应时《编修石公行状》(《烛湖集》卷一一),万历《新昌县志》卷一一,《宋元学案》卷七七。
宋登科记考
字天民。绍兴府新昌县(今浙江绍兴新昌)人。隆兴元年(1163年)进士。《宋登科记考》按:是岁知举官不用台谏官,不用枢密院官为试官,以重边事故。

人物简介

全宋诗
释宝昙(一一二九~一一九七),字少云,俗姓许,嘉定龙游(今四川乐山)人。
幼习章句业,已而弃家从一时经论老师游。
后出蜀,从大慧于径山、育王,又从东林卐庵、蒋山应庵,遂出世,住四明仗锡山。
归蜀葬亲,住无为寺。
复至四明,为史浩深敬,筑橘洲使居,因自号橘洲老人。
宁宗庆元三年示寂,年六十九(本集卷一○《龛铭》)。
昙为诗慕苏轼、黄庭坚,有《橘洲文集》十卷。
宝庆四明志》卷九有传。
 宝昙诗,以日本东山天皇元禄十一年戊寅织田重兵卫仿宋刻本(藏日本内阁文库)为底本。
集外诗附于卷末。
全宋文·卷五三八六
宝昙(一一二九——一一九七),字少云,俗姓许,嘉州龙游(今四川乐山)人。
少依本郡德山院僧出家,后历访名师,从宗杲得法。
以学业为丞相史浩所重,举以住四明仗锡山。
后隐居鄞之东湖洲,绕室植橘万株,因号橘洲老人。
庆元三年卒,年六十九。
著有《大光明藏》三卷(存)、《橘洲文集》十卷(存)等。
见《丛林盛事》卷下,自撰《龛铭》等。

人物简介

晚晴簃诗汇·卷一八四
孔传莲,桐乡人。
奉化训导毓瓒女,宜川县丞冯锦继室,御史浩母。
清诗别裁集
浙江桐乡人。赠翰林院编修宜川丞冯锦继室。
共 25 首上一页 第 3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