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魏元忠

相关人物:共 8 位
共 8 首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会稽人,字维狱。
工书。
狄仁杰、魏元忠、姚崇等交辟之。
尝面诮张易之,又左右五王迎立中宗,不自以为功。
后历迁赵、湖、洺诸州刺史。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河间人,字贞固。
少负志略,好论辩。
武后称制,调宜禄尉。
自伤位不配才。
卒年四十九。
其友魏元忠、宋之间等私谥昭夷先生。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635—709 【介绍】: 唐亳州永城人,字少连。
朱仁轨弟。
高宗咸亨中授洹水尉,迁右补阙。
通史学,与刘知几相善。
武则天长寿三年,迁正谏大夫,兼修国史。
韦安石阅其草,有董狐笔之叹。
进同凤阁鸾台平章事。
张易之构魏元忠、张说,无敢言者,敬则独力救之,得不死。
俄改成均祭酒、冬官侍郎,出为郑州刺史,贬庐州。
睿宗即位后追谥元。
有《十代兴亡论》。
全唐文·卷一百七十
敬则字少连。亳州永城人。咸亨中授洹水尉。长安三年累迁正谏大夫兼修国史。寻同凤阁鸾台平章事。以老疾请罢知政事。改祭酒。转冬官侍郎。神龙元年出为郑州刺史。寻以老致事。冉祖雍诬奏与王同皎善。贬涪州刺史。改庐州。景龙三年卒。年七十五。睿宗立。赠秘书监。谥曰元。
张无择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会稽句章人,字君选。
高宗永隆初,由进士举明经,调醴泉尉,迁华阴令,有治绩,累迁司农卿。
魏元忠与张昌宗廷辩获罪,上疏申理元忠之枉,张易之恶之,谪岭表,移饶州、和州刺史。
以父丧归里。
性至孝,父死,七日绝浆,三年不栉。
江融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京兆盩厔人。
武则天时,撰《九州设险图》,魏元忠就传其术。
历官左史、起居郎。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雍州咸阳人。
崔守业子。
武周长安中,官太子仆。
御史大夫魏元忠为张易之所构,配流岭南,贞慎等饯于郊外。
易之怒,使人诬告贞慎等与元忠同谋,诏马怀素案鞫,怀素执正不受命,得免。
中宗神龙初,官至兵部侍郎。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667—731 【介绍】: 唐河南洛阳人,先世范阳人,居河东,字道济,一字说之。武则天时应诏对策乙等,授太子校书。中宗时为黄门侍郎。睿宗时进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劝睿宗以太子李隆基监国。玄宗开元初任中书令,封燕国公。后历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兼朔方军节度使,奏罢边兵二十余万,又以府兵多逃亡,奏罢当番卫士,招募壮士以充宿卫。再兼中书令,又为修书使,知丽正书院事。长于文辞,朝廷重要文件多出其手,与许国公苏颋并称“燕许大手笔”。为李林甫所挤,罢相。卒谥文贞。有集。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667—730 字道济,一字说之。
原籍范阳(今河北涿州),世居河东(今山西永济西),迁家洛阳(今属河南)。
武后永昌中,中贤良方正科第一,授太子校书郎。
转右补阙,预修《三教珠英》。
累迁凤阁舍人。
因持正不愿谄事张易之兄弟构陷魏元忠,忤武后旨,流配钦州。
中宗复位,召为兵部员外郎,累迁工部、兵部侍郎,兼修文馆学士。
睿宗景云二年(711),任宰相,监修国史。
玄宗即位,因决策诛太平公主有功,封燕国公,世称张燕公,任中书令。
后因与姚崇不和,出为相州、岳州刺史。
开元九年(721),又召为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迁中书令,俄授右丞相,至尚书左丞相。
卒,谥文贞。
生平详见张九龄《燕国公张公墓志铭》及新、旧《唐书》本传。
今人陈祖言有《张说年谱》。
说前后三度为相,掌文学之任凡30年,文辞俊丽,用思精密,朝廷重要文诰,多出其手,尤长于碑文墓志,与许国公苏颋齐名,合称“燕许大手笔”。
说诗朴实遒劲,贬岳州后,“诗益凄婉,人谓得江山助”(《新唐书》本传)。
原集30卷已佚,明人刻印《张燕公集》25卷。
全唐诗》存诗5卷,《全唐诗外编》及《全唐诗续拾》补4首,断句4,题1则。
唐诗汇评
张说(667—730)、字道济,一字说之,河东(今山西永济)人,居洛阳。天授元年(690)应制科举,授太子校书,转右补阙,预修《三教珠英》。擢右史、内供奉、凤阁舍人。为张易之所构,流钦州。中宗即位,召为兵部员外郎,历工、兵二部侍郎。睿宗景云二年,同平章事,监修国史。玄宗印位,以定策诛大平公主功拜中书令,封燕国公。与姚崇不协,出守相、岳二州。开元九年复入相,官至右丞相兼中书令。说前后三秉大政,掌文学之任凡三十年,朝廷大手笔多出其手,与许国公苏颋并称“燕许大手笔”。有《张说之文集》三十卷行世。《全唐诗》编诗五卷。
全唐文·卷二百二十一
说字道济。又字说之。其先范阳人。徙家河南之洛阳。弱冠应诏举。对策乙第。授太子校书。中宗朝历工部兵部侍郎。加宏文馆学士。睿宗景云二年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转尚书左丞。罢知政事。徵拜中书令。出为相州刺史。开元九年拜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为朔方军节度大使。十三年授集贤院学士知院事。将东封。授右丞相兼中书令。致仕。在家修史。十七年复拜尚书左丞相。加开府仪同三司。十八年卒。年六十四。追赠太师。谥曰文贞。

作品评论

唐才子传
(说)为文精壮,长于碑志,朝廷大述作多出其手,诗法特妙。晚谪岳阳,诗益凄婉,人谓得江山之助。
《唐诗品》
燕公精藻逼人,敷华当世,文堪作拣,调亦含宫,于绮丽鲜错之中,有神悰独运之美。故时体稍变,适其旨趣。自岳州而后,声鬯益隆,华要并存,清辉四远。时称燕、许手笔,何惭何惑!惟古风凋委,差谢前流,综理遗篇,仅有《杂兴》一首,可窥曹谢,圭璋未合,良有馀恨。
诗薮
二张(按指说与九龄)五言律,大概相似于沈、宋、陈、杜,景物藻绘中,稍加以情致,剂以清空。学者间参,则无冗杂之嫌,有隽永之味。然气象便觉少隘,骨体便觉稍卑。品望之雌,职此故耶?
诗薮
燕国如《岳州燕别》、《深度驿》、《还端州》,始兴如《初秋忆弟》、《旅宿淮阳》、《豫章南还》等作,皆冲远有味,而格调严整,未离沈、宋诸公,至浩然乃纵横自得。
唐音癸签
张燕公说诗率意多拙,但生态不痴。律体变沈、宋典整前则,开高、岑清矫后规。
《诗源辨体》
张说五言律,才藻虽不及沈、宋,而声气犹有可取。至如“西楚茱萸节”一篇,则宛似少陵。排律尚多有失粘者。七言律气格苍莽,不足为法。
《载酒园诗话又编》
燕公大雅之才,虽轩昂不受羁绁,终带声希味澹之致。唯“秋风不相待,先到洛阳城”,未免与利齿儿竞慧,特其气浑,固不类中晚。
《唐诗观澜集》
燕公五排如幽燕老将,气韵沉雄,时于坚壁中作浑脱舞。后人竭力效之,终不可至。
三唐诗品
其源出于谢元晖,而词取排丽,深容苍态,自谢古人。惟古音璆然,有六朝遗则。名并燕、许,不独出廷硕一头。迁谪后词益以凄惋,人谓得江山之助,良不虚言。
《诗学渊源》
诗以七言为胜。初尚宫体,谪岳州后,颇为比兴,感物写怀,已入盛唐,苏顾不及也。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670—749 【介绍】: 唐汴州浚仪人。
武则天时入史馆,编修国史。
中宗时历右补阙、起居郎、水部郎中。
玄宗时官卫尉少卿,兼修文馆学士,累迁太子左庶子。
初与刘知几等撰《武后实录》,所述张昌宗诱张说陷魏元忠事,直书不讳,后张说为相,屡请更改,均遭拒绝。
尝私撰《唐书》、《唐春秋》,未成,以书事不当贬荆州司马,仍修史不止。
天宝初,入为恒王傅,犹求还史职。
有《贞观政要》等。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670—749 汴州浚仪(今河南开封)人。初为右拾遗内供奉。中宗神龙中迁右补阙,预修《则天实录》。书成,转起居郎。俄迁水部郎中。玄宗开元三年(715)拜谏议大夫,后兼修文馆学士,历卫尉少卿、左庶子。十七年,贬荆州司马,历台、洪、饶、蕲四州刺史,迁相州长史,封襄垣县子。后入为恒王傅。天宝八载(749)卒。生平见新、旧《唐书》本传、《唐会要》卷六三。善文,尤以史才称。《新唐书》本传称“叙事简核,号良史。”《新唐书·艺文志》著录其《乐府古题要解》1卷、《唐名臣奏》10卷,《郡斋读书志》又记其《开元升平论》1卷、《古乐府》10卷、《贞观政要》10卷等。《乐府古题要解》、《开元升平论》、《贞观政要》三书今传,尤以《贞观政要》为著称。《全唐诗》存诗2首。《全唐诗续拾》补断句2。
全唐文·卷二百九十八
兢。汴州浚仪人。以史才荐拜右拾遗内供奉直史馆。开元中拜谏议大夫兼修文馆学士。历台洪饶蕲四州刺史。加银青光禄大夫。封长垣县子。天宝初入为恒王傅。八年卒。年八十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