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陈抟

相关人物:共 24 位
共 24 首 第 1 页 下一页
张虚白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邓州南阳人,一作邢州人。
举进士不第,遂辟谷学道,通太乙六壬术。
相传至武陵,遇真人得秘诀。
又尝从刘易、陈抟游。
徽宗召管太乙宫,官太虚大夫,号“金门羽客”。
出入宫禁,终日论道,无一语及时事。
金人亦重之,以为神仙。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凤翔府人,字灵隐,号鸿濛子。
师事陈抟,多得微旨。
与种放、刘海蟾为方外友。
游天台,登赤城,庐于琼台观。
真宗召对,授著作郎,辞之。
赐还山,令台州给著作郎俸以养老。
有《琼台集》。
全宋诗
张无梦,字灵隐,号鸿蒙子。
幼入华山,与种放、刘海蟾为方外友,师事陈抟
后居天台琼台峰,真宗曾召对,并以长歌赠行。
后终于金陵(《嘉定赤城志》卷三五)。
今录诗四首。
许永 朝代:五代十国至北宋初

人物简介

全宋文·卷一○
许永(八九八——?
),开封鄢陵(今河南鄢陵)人。
开宝五年罢卢氏县尉,时年七十五,以父兄年迈,上言乞近地一官。
太祖悦其父子俱享遐寿,赏赐珍物,授永郾城令。
见《宋史》卷三《太祖纪》三、卷四五七《陈抟传》,《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三。
石延翰 朝代:五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五代时明州人。
父兄皆应辟,至显贵,独延翰耻仕强藩,隐居沃州白云谷,以书史自娱。
后赠白云先生
贾得升 朝代:北宋

人物简介

全宋文·卷二七三
贾得升,陈抟弟子,华山云台观道士。
大中祥符间号悟真大师。
见《宋史》卷四五七《隐逸传》上,《金石萃编》卷一二八。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79—1032 【介绍】: 宋郓州汶阳人,字伯长。真宗大中祥符二年进士。调泰州司理参军,负才寡合,被诬贬池洲。后为颍州文学参军,徙蔡州。性刚介,好论斥时弊,诋诮权贵。不满五代以来及西昆体之靡丽文风,继柳开之后,力主恢复古文传统,至镂板刊印韩柳文集,亲鬻于开封府相国寺。尹洙、苏舜卿等多从其学。有《穆参军集》。
全宋诗
穆脩(九七九~一○三二),字伯长,郓州汶阳(今山东汶上)人。
真宗大中祥符二年(一○○九)赐进士出身,调泰州司理参军,一说海州(《东都事略》卷一一三)。
又贬池州。
后官颍州文学参军,徙蔡州。
仁宗明道元年卒,年五十四(《苏学士文集》卷一五)。
曾倡异古文,并从陈抟受易数学,为宋理学之先导。
有《河南穆公集》三卷。
宋史》卷四四二有传。
 穆脩诗,以《四部丛刊》述古堂影宋抄本《河南穆公集》为底本。
参校光绪三一年李氏犀轩抄校本(简称李本,藏北京大学图书馆)、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
另清盛伯羲藏旧抄本(简称盛本、藏北京大学图书馆)、道光十五年日照许印林抄本(简称许本,载《枕碧楼丛书》)、许本过录之张氏石洲藏本(简称张本)、《宋百家诗存》本,有关异文也予出校。
全宋文·卷三二二
穆修(九七九——一○三二),字伯长,郓州(治今山东东平)人,徙居蔡州(治今河南汝南)。大中祥符二年进士,任泰州司理参军,性刚介寡合,削籍池州。遇赦,调为颍州文学参军,又徙蔡州。明道元年卒,年五十四。穆修继柳开之后,力主恢复韩、柳古文传统,尝刊韩、柳集行于世。有集三卷。见《东都事略》卷一一三,《宋史》卷四四二本传。
丁少微 朝代:北宋初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82 【介绍】: 宋道士。
亳州真源人。
隐华山潼谷,与陈抟齐名。
善服气,年百余岁,康强无疾。
太宗太平兴国三年召赴阙,留数月,遣还山。

人物简介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全唐诗》收滕白诗2首,小传云:“滕白,官郎中,历台省,有《工部集》一卷。
”按滕白,宋初人,字里不详。
宋太祖乾德元年(963)正月,自户部判官为南面军前水陆转运使。
九月,坐军储损败而免官。
开宝二年(969)三月,自刑部员外郎,知河东诸州转运使。
陈抟、王岩等为友。
官至工部郎中。
著有《滕工部集》1卷,已逸。
生平事迹散见《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四、卷一〇、《直斋书录解题》卷二〇。
宋诗纪事》卷五收滕白《题汶川村居》诗。
全唐诗》沿袭《万首唐人绝句》卷七二之错误而当作唐人收入。
全宋诗
滕白,宋初人。尝以户部判官为南面前转运使,并官工部郎中。事见《直斋书录解题》卷二○。有《滕工部集》一卷,已佚。今录诗六首。

人物简介

补续高僧传·杂科篇
麻衣和尚者。
不知何许人也。
当五季之际。
方服而衣麻。
往来泽潞关陕间。
妙达易道。
发河图之秘。
以授华山处士陈抟
得之始著诀。
以传种放。
放传李溉。
溉传许坚。
坚传范谔昌。
昌传刘牧。
始为钩隐图以述之。
实本于师也。
称者谓。
师发易妙于二千年之后。
殆天授耳。
钱若水。
未第时。
访于山中。
见老僧拥衲附火。
若水揖之。
僧开目而已。
坐久。
问何如。
曰。
无仙骨。
若水退。
戒之曰。
三日后可复来。
如期而往。
曰。
始吾见子。
神观清粹。
谓可以学仙。
故请决于老僧。
老僧言子无仙骨。
但可作贤公卿。
急流勇退耳。
问向僧何人。
曰。
吾师麻衣道者也。
太祖仕周时。
尝访师。
问曰。
今上毁佛法。
大非社稷灵长之福。
师曰。
三武所以无令终也。
又问天下何时定。
师曰。
赤气已兆。
辰申间。
当有真主出。
佛法亦大兴。
及受禅。
果应所言。
开宝四年。
亲征太原。
道繇潞州。
遇师之院。
躬祷于佛曰。
此行。
以吊伐为事。
誓不滥杀一人。
盖不忘龙潜时师所嘱也。

人物简介

全宋诗
葛守忠,太宗太平兴国间尝奉使召陈抟(明《华岳全集》卷九)。
共 24 首 第 1 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