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钱元瓘

相关人物:共 48 位
共 48 首 第 1 页 下一页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杭州钱塘人,字子迁。少笃学有文采,事五代吴越王钱俶,为通儒院学士。宋太宗太平兴国三年,以宾佐随俶朝宋。俶与仁冀决策纳士,且荐其才能。六年擢卫尉卿,与李昉等治卢多逊与赵廷美交通事。知抚州卒。
全宋文·卷七九
崔仁冀,字子迁,钱塘(今浙江杭州)人。
少笃学,事吴越王钱俶,为通儒院学士,拜丞相。
太平兴国三年俶与仁冀决策纳土于宋,太宗授仁冀淮南节度使,累擢卫尉卿、判大理寺、知抚州,卒。
见《咸淳临安志》卷六五,又《十国春秋》卷八七有传。
杨覃 朝代:北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58—1011 【介绍】: 宋杭州钱塘人,本名蟫,字申锡。杨岩孙。从钱俶降宋。太宗太平兴国八年进士。历通判寿州,有政绩,就知州事。转都官员外郎,时与李继迁战,调发刍粮,覃苛急促办,百姓怨嗟。真宗咸平中召判三司,出为陕西转运使,力阻讨伐西夏,且与副使朱台符不合,徙知随州。历知唐、潭州,加太常少卿知广州,终右谏议大夫。
全宋文·卷一六八
杨覃(九五八——一○一一),字申锡,本名蟫,太宗改覃,钱塘(今浙江杭州)人。
献书吴越王钱俶,俶署为著作佐郎。
从俶归宋,为禹城尉。
太平兴国八年举进士,授徐州观察推官,改著作佐郎,知戎州。
再迁太常博士,使陕西。
淳化中知寿州,又与林特同判永兴军府事。
咸平中入判三司磨勘、凭由、理欠司,出为陕西转运使,徙知随、唐、潭州。
累官至太常少卿、直昭文馆、知广州。
覃勤于政事,以干济称。
大中祥符四年卒,年五十四。
宋史》卷三○七有传。

人物简介

补续高僧传·义解篇
思悟。
钱塘人。
侍慈云最久。
深达观道。
尝以咒水愈人疾。
求者如市。
当课诵时。
身及奉像。
俱出舍利。
天圣三年。
慈云欲以智者教卷求入藏。
文穆王公
将闻之朝。
悟曰。
此非尝事也。
小子将助之。
乃绘千手大悲像。
课咒以誓曰。
事果遂当焚躯为报。
会公薨。
悟咒益精。
明年得旨。
师喜甚。
积薪为楼。
白慈云求火种。
云于炉中举红炭与之。
引手以承。
了无难色。
即入薪楼。
火灭后。
袈裟覆体。
俨然如生。
云乃加香木。
行咒愿以焚之。
随𦦨而化。
五色舍利无数。
慈云为赞。
以刻石曰悟也吾徒。
荷法捐躯。
其𦦨赫赫。
其乐愉愉。
逮火将灭。
俨如加趺。
逮骨后碎。
粲如圆珠。
信古应有。
今也则无。
芳年三十真哉丈夫。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元僧。
萧山人,俗姓董。
世宗儒。
年十九,出家于杭州灵芝寺。
嗣中峰。
隐居伏龙。
临终说偈,投笔而逝,谥佛慧园鉴禅师。
御选元诗姓名爵里
字无明号千岩萧山董氏子隐天龙山东庵复渡江至义乌伏龙山依大树结茅而止焉
补续高僧传·习禅篇
元长。字无明。一号千岩。越之萧山董氏子。七岁经书过目成诵。出入蹈炬循彟。有若成人。年既长。从授经师。学法华经。指义而问。师弗能答。受具戒于灵芝寺。会行丞相府。饭僧。师随众入。中峰本公在座。见师即呼。问曰。汝日用何如。对曰。唯念佛尔。公曰。佛今何在。师方儗议。公厉声喝之。师遂作礼求指示。公以无字授之。遂缚禅于灵隐山中。后又随顺世缘。将十载矣。一旦喟然叹曰。生平志气。充塞乾坤。乃今作瓮中醯鸡耶。即复入灵隐山危坐。胁不沾席者三年。因往望亭。闻雀声有省。亟见本公。公复斥之。师愤然来归夜将寂。忽鼠翻食猫之器。堕地有声。遂大悟如蝉蜕。污浊之中。浮游玄间。上天下地。一时清朗。被衣待旦。复往质于公。公问曰。赶州何故云无。对曰。鼠餐猫饭。公曰。未也。对曰。饭器破矣。公曰。破后云何。对曰。筑碎方甓。公乃微笑。祝令护持。时节若至。其理自彰。师既受付嘱。乃隐天龙之东庵。耽悦禅味。不与外缘。有二𧉮。日来环绕座下。师为说皈戒。𧉮矫首低昂。作拜势而去。自是声光日显。笑隐方主中竺。力荐起之。丞相脱欢。亦遣使迫师出世。皆不听。无何诸山。争相劝请师度。不为时所容。杖锡踰涛江而东。至乌伤之伏龙山。誓曰。山若有水。吾将止焉。俄山泉溢出。作白乳色。师遂依大树以居。实泰定丁卯冬十月也。久之。乡民翕然宗之。邑大姓二楼君。为之创因旧号建大伽蓝。重楼杰阁。端门广术。辉映林谷。内而齐鲁燕赵秦陇闽蜀。外而日本三韩八番罗甸交趾琉球。莫不奔赴膜拜。咨决心学。至有求道之切。断臂师前。以见志者。朝廷三遣重臣。降名香以宠嘉之。江淮雄藩。若宣让王。则下令加护其教。若镇南王。则亲书寺额。赐僧伽黎衣。及师号。帝师亦再降旨。俾势家无有所侵陵。并锡大禅师之号。资政院。又为启于东朝。命朝臣制师号。并金襕法衣。以赐焉。师疏眉秀目。丰颐美髯。才思英发。顷刻千偈。包含无量妙义。得其片言。皆珍惜宝护惟谨。论者谓。师践履真实。谈辨迅利。或无愧于智觉云。至正丁酉。师年七十有四。示微疾。会众书偈云。平生饶舌。今日败阙。一句轰天。正法眼灭。遂投笔而逝。弟子辈。用陶器函盖。奉全身瘗于青松庵。宋文宪铭之。其序曰。濂。初往伏龙山见师。师吐言如奔雷。时濂方尚气颇欲屈之。相与诘难数千言。不契而退。越二年。又往见焉。师问曰。闻君阅尽一大藏教。有诸。濂曰。然。曰耳阅乎。抑目观也。曰。亦目观尔。曰。使目之能观者。君谓谁耶。濂扬眉向之。于是相视一笑。自是厥后。知师之道。超出有无。实非凡情之可窥测。因缔为方外交。垂三十年。其激扬义谛。往来尺牍之在箧衍者。墨尚湿也。虽缠于世相。不能有所證入。而相知最深。铭。非濂为而孰宜。其为名贤追慕之如此。
南宋元明禅林僧宝传·卷十一
千岩禅师。讳元长。越之萧山董氏子也。出天目中峰本和尚之门。开化乌伤伏龙山圣寿寺。其接物利人。灼类于本。当元季时。其著我田衣者。无不藉赖。朝廷褒重。而高其声价。公居伏龙。惟力田博饭而已。君王三锡徽号。公终身不署焉。于是。识者以狂澜砥柱而称公。公性英敏。初弃家。问戒于灵芝律主。时中峰本和尚。寓杭城云居兰若。会赴丞相府斋。公得拜见于斋筵。本曰。上人是何法讳。对曰。元长。曰。日逐何所用心。公乃再拜请益。本以狗子无佛性示之。公即庐北高峰顶。琢磨己躬。屡走见本。本惟叱之无他语。灵隐雪庭傅禅师。虚记室。以款公。公来往云居灵隐。荏苒法缘。十载不发。乃私叹曰。饥虎望几上之肉。宁自甘耶。遂禁足峰顶。闻雀声有省。急走质本。公呈所以。又被叱。愤归据关枯坐。简点所省处。竟不可得。徘徊中夜。或行或立。忽鼠翻猫器。堕地有声。乃彻见本公相为处。即弃庐归本。本云。赵州何故言无。对曰。鼠食猫饭。曰。未也。对曰。饭器破矣。曰。破后如何。对曰。筑碎方甓。曰。善哉。此事非细。承当者须是其人。于是。公服勤一十三载。别隐天龙东庵。垢衣粝食无剩语。人或鄙之。石溪空禅师。大建松云阁。绘三教圣贤影相。并藏其书。以资三教学者流览。徵文于当世铭之。无敢命笔者。空素知公。乃邀游松云。叙其所以。公弗少辞逊。文成四百五十言。自书其壁。是时松云阁閒士多属名家子弟。读之大惊服。于是。冠盖博学者。争游东庵。有传其文至中天竺。笑隐禅师曰。中峰有子如此。临济宗风何虑哉。即言于行省丞相。以名刹起之。而公已去东庵矣。其松云文曰。见到说到行到。犹是到到。未是不到到。虽是不到到。未是不到不到。何也。世尊四十九年。噇了现成閒饭。簸者两片皮。说是说非。说长说短。说出许多閒言长语满世间。狼狼藉藉。末后知非。无著惭惶处。乃云。始从鹿野苑。终至跋提河。我于二中间。未曾说一字。败也败也。老子亦云。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名亦言也。既非常名。言之何用。死也死也。孔子亦云。乱之所由生。言语以为阶。乃欲无言。谓天何言。露也露也。你看他者三个汉。如向一片净洁地上。攃屎攃尿了。有底将灰土盖却。有底将粪箕笤帚扫却。有底将水洗却。任你如何。只是臭气还在。引得许多蝇蚋蚤䖟蝼蚁蚤虱之类。竞来咂啖。各成窠窟。头出头没。脱离无由。秦坑之。永平火之。三武灭之。愈炽愈盛。云门杀之。德山骂之。临济喝之。弥高弥大。树绕藤缠。至今无个合杀。石溪本空禅师。奋巨灵劈太华之手。用芥子纳须弥之机。建一阁。扁曰松云。绘佛祖三教圣贤诸师形像于松云之上。及取三教之书。悉藏松云之中。无彼此之分。绝人我等见真显圆融广大法门耳。或谓辨魔拣异。宗门眼目。秤斤定两。向上钳锤。岂可雷同。事须甄别。曰会么。瓶盘钗钏一金。毒药醍醐一味。其人不觉手舞足蹈。而歌曰。松云万朵兮。溪山盘盘。松风一曲兮。溪月团团。冰崖笋出。炎天雪寒。眼睛只在眉毛上。分付渠侬仔细看。乌伤伏龙山。古有圣寿寺。废久。公乃登伏龙。喜其涌泉如乳。奇峰争秀。就故址棘丛中。而卓锡焉。次日。乡民集者数百人。俱言。昨夜梦乘云圣僧至伏龙。及见公。与所梦无异。遂共开荒。为搆草庐。久之崇成大厦。禅者接踵而问道。三十载如一日。尝示禅者曰。当台明镜。鉴在何人。露刃吹毛。逢他敌者。从上的的相承以来。无有不因者。心肝五脏也同。眉毛鼻孔也同。眼睛舌头也同。三百六十骨节也同。八万四千毫窍也同。一处同处处同。只有些子不同。诸人还简点得出么。阿呵呵。纵饶沧海变。终不与君通。士大夫闻其风。而开发者甚众。镇南王亦慕之。则锡号普应妙智弘辨禅师。帝师又加圆鉴大元普济禅师。东朝又赐金襕。并加师号。曰佛慧圆明广照无边普利。其隆典虽经叠下。于题咏扁额中。并无其制号也。晚年钵鐼自涤。衣衾自补。侍僧屡窃为之。公屡不悦。至正丁酉六月。示微疾。更衣集众。书偈曰。平生饶舌。今日败缺。一句轰天。正法眼灭。掷笔而逝。世年七十四。坐五十六夏。宋公濂。久参伏龙。乃述其道行以立石。 赞曰。却名易忘名难。贞节易忘节难。盖名节亦虚器也。长公入山。惟恐不深。重开伏龙。一住三十载。王公褒赠叠至。公恬若不知。至其生平说法。劳劳玉齿。如怒狮抉圆石于千仞之冈。莫之能禦。呜呼。克嗣天目。以骏发临济于一时者。微公其谁与。
新续高僧传·兴福篇第九之二
释元长,字无明,一号千岩。姓董氏,萧山人也。父九鼎,母何氏。晚岁生子,鞠育为艰。姒妇谢氏,养为己子。七岁即就外傅,诸书经目成诵,出入蹈规循矱,有若成人。其父喜曰:“吾家世诗书,是子当以文行亢吾宗。”长有从父曰:“昙芳学佛于富阳法门院,羡长聪颖,欲乞为徒。”谢氏弗许。未几,长遘疾甚革。谢氏祷于大士曰:“佛幸我慈,是子弗死,令服洒扫役终身。”祷已汗下而愈,遂使从昙芳游。时年十七,益求良师友,摩切九流百家之言,已而曰:“此非出世法也。”复从授经师学《法华经》至药王品,问曰:“药王既然二臂,何为复见本身?”授经师异之。年十九,薙发受戒具,走武林,习律于灵芝寺,律师问曰:“八法往来,片无乖角,何谓也?”长曰:“胡不闻第九法乎?”律师曰:“问律而答以禅,真大乘法器也。”会行丞相府饭僧,长随众入,智觉本公亦在座,遥见长,呼而语之:“汝日用何如?”长曰:“惟念佛尔。”本曰:“佛今何在?”长方拟议,本厉声叱之。长遂作礼,求示法要,本以狗子无佛性语授之。既而缚禅灵隐山中,雪庭召掌记室。长下笔成章,见者叹服。俄归法门,随顺世缘,殆将十载。一旦,忽喟然叹曰:“生平志气,充塞乾坤,乃今作瓮里醯鸡耶。”复造灵隐,跏趺危坐,胁不沾席者三年。因往望亭,闻鹊声有省,亟见本,具陈悟因。本复斥之,长愤然而归。夜将寂,忽闻鼠翻食猫器,堕地有声,恍然开悟,觉跃数丈,如蝉蜕污浊之中,而浮游尘埃之外,苍苍两间,一时清朗,披衣待旦,往质于本。本问曰:“赵州何故云无?”曰:“鼠餐猫饭。”本曰:“未也。”曰:“饭器破矣。”曰:“破后云何?”长曰:“筑碎方甓。”本乃微笑,祝曰:“善自护持,时节若至,其理自彰。”盖少林之道,十传至慧照,而别为一宗,设三玄门,演畅宗乘,权实兼行,照用双至,四方从者雷动海涌。逮乎宋季,其道寖微,惠朗钦公起而任之,竖大法幢,屹然为东南之望。唯本公深造阃奥,以大辩才通博无碍,慈泽普滋,遍一切处。长既受付属,遂为入室弟子,已而隐于天龙东庵,耽悦禅味,不与外缘。时见二蛇,环绕座下。长为说三皈五戒,蛇矫首低昂,若拜伏状,相率而去。自是声光日显,笑隐诉方主中天竺,力荐起之。江浙行省丞相脱欢公,时领宣政院事,亦遣使迫之出世,皆不听。居亡何,名山争相劝请。长度不为时所容,与弟子希升杖锡踰涛江,而东至乌伤之伏龙山,见山形如青莲花,乃卓锡岩际,誓曰:“山若有水,吾将止焉。”俄而山泉溢出,遂依大树以居。时元泰定丁卯冬十月也。初伏龙山有禅寺曰“圣寿”,其废已久,当长入山时,乡民闻有异僧来游,相率造访,见其晏坐不动,各持食饮之物献之。邑中大姓楼君如浚一得,各为伐木,构精庐延长居之。遂因旧号建大伽蓝,重廔杰阁,端门广术,辉映林谷。由是声称翕然,洋溢中外,齐、鲁、燕、赵、秦、陇、闽、蜀之士,与夫日本、三韩、八番、罗甸、交趾、琉球之人,莫不奔走胪拜,咨决心学,留者恒数千指。至有求道之切,断臂于前以见志者。长则随其根性而为说法,譬如时雨春风,吹嘘霢霂,乔木细草,各怀沾润,欣欣向荣。王公大臣,倾向之笃,如仰日月。朝廷三遣重臣,降名香以宠异之。江淮雄藩,若宣让王、镇南王,或下令加护其教,或亲书寺额,制僧伽黎衣,奉以“普应妙智弘辩”之号。帝都亦再降旨,更号曰“佛慧圆鉴大元普济大禅师”。资政院又为启于东朝,更崇号曰“佛慧圆明广照无边普利”,并金襕法衣赐焉。至正丁酉夏六月十四日示微疾,索浴更衣,会众书偈云:“平生饶舌,今日败阙。一句轰天,正法眼灭。”投笔而逝,春秋七十四,夏五十六。 弟子德亨、德馨,以陶器函其身,瘗于青松庵。长疏眉秀目,丰颐美髯,才思英发,超越丑夷,顷刻千偈,包含无量妙义,得其片言,皆珍袭宝护唯谨。著有语录若干卷,《和智觉拟寒山诗》若干首,皆梓行于丛林。宋文宪公濂,与交垂三十年,平昔激扬义谛,无微不入,感其道谊,为述厥事迹,铭其塔焉。

人物简介

简介
王祦(1152年—1213年),高丽王朝第22任君主(1211年—1213年在位)。
字大华、法柱,原名璹、贞,即位后改名为祦。
他是高丽明宗长子,做太子二十余年,1197年因权臣崔忠献废黜明宗而被流放江华岛,1210年获召还,封汉南公,翌年十二月被崔忠献扶上王位以取代高丽熙宗。
王祦在位不到两年即薨,死后庙号康宗,谥号元孝,葬于厚陵。
马绰 朝代:唐末至五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852—922 【介绍】: 唐末五代时杭州馀杭人。
初与钱镠俱事董昌,甚相得,镠以从妹归之。
寻随昌于越州。
唐昭宗乾宁二年,昌僭号称帝,绰弃家奔钱镠,奏授诸城都指挥使。
女为钱元瓘恭穆夫人。
累职镇东军节度副使、两浙行军司马、睦州刺史,进雄武军节度使、检校太傅、同平章事。
后梁末帝贞明三年,加检校太尉。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863—938 【介绍】: 五代时闽人,字吉甫,一作文甫。
唐昭宗乾宁二年进士。
寻归闽,过临安,钱镠留为镇海军掌书记,遂仕吴越。
迁检校兵部尚书、右仆射。
钱元瓘袭位,拜丞相。
凡书檄表奏,多为所撰。
卒谥文献。
有集。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864—948 【介绍】: 五代时僧。
晋陵人,俗姓商,字顺之。
幼家贫,佣书于罗隐家。
年二十五,出家于温州开元寺。
吴越王钱元瓘造十佛伽蓝,召为寺主,署曰文光大师。
能诗文,长于《》。
有《会释记》、《增晖录》等。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二十三 义解科(三)
字顺之。
姓商氏。
世居晋陵。
后徙湮阳。
而觉生焉。
素业儒。
唐季之乱。
窘乏无所归。
尝以佣书获事给事中罗公隐于其家。
公偶与语。
哀之曰。
儿何至此。
因多与之直而劝之学。
文德初。
时年二十有五。
乃游温州。
依开元寺出家。
龙纪中。
受具戒。
即究律部于西明慧则律师。
则盖法宝大师之上足。
广明中。
自关辅逃难浙浒。
觉始见之天台。
及则长往。
觉继讲训于温州。
俄而武肃钱王之季弟铧来牧。
礼貌加重。
或诬以微过。
释不问。
徙居钱唐之大钱寺。
文穆王
命主千佛新伽蓝。
仍借赐紫服。
私暑以文光大师号。
未几。
以老病乞解职。
啸傲山房。
以道自乐。
示寂之年。
八十五矣。
其所作有增晖集二十卷。
拟江东谗书五卷。
杂诗赋十五卷。
宋高僧传·卷第十六 明律篇第四之三
释希觉。
字顺之。
姓商氏。
世居晋陵。
觉生于溧阳。
家系儒墨。
属唐季丧乱累被剽略。
自尔贫窭尝佣书于给事中罗隐家。
偶问名居。
隐曰。
毗陵商家儿何至于此。
叹息再三。
多与顾直劝归乡修学。
至年二十五叹曰。
时不我与。
或服晚乘轩。
皆一期尔。
忽求出家于温州开元寺。
文德元年也。
龙纪中受戒。
续揣摩律部。
禀教于西明寺慧则律师。
时在天台山也。
则乃法宝大师之高足。
广明中关中丧乱。
避地江表。
觉始窥其墙。
终见室家瑰富。
以则出集要记解南山钞。
不称所怀何耶古德妄相穿凿各竞师门。
流宕忘返。
觉遂著记。
广之曰增晖录。
盖取曹植云。
萤烛末光增晖日月。
谦言增晖集要之日月也。
二十卷成部。
浙之东西盛行斯录。
暨乎则公长往。
乃讲训于永嘉。
武肃王钱氏季弟铧牧是郡。
深礼重焉。
寻为愚僧所诬塑。
释而不问。
徙于杭大钱寺。
文穆王造千佛伽蓝。
召为寺主。
借紫私署曰文光大师焉。
四方学者骋骛而臻。
觉外学偏多长有易道。
著会释记二十卷。
解易至上下系及末文甚备。
常为人敷演此经。
付授于都僧正赞宁。
及乎老病乞解见任僧职。
既遂所怀。
唯啸傲山房以吟咏为乐。
年八十一。
然犹抄书籍异本。
曾无告倦。
未终之前。
舍衣物作现前僧得施。
复普饭一城僧。
自此困惫每睡见有一人。
纯衣紫服。
肌肤软弱。
如绵纩焉。
意似相伴。
才欲召弟子将至。
此人舒徐下床。
后还如故亲向。
赞宁说此。
某知是天人耳。
嘱托言毕而绝。
享年八十五。
生常所著拟江东谗书五卷。
杂诗赋十五卷。
注林鼎金陵怀古百韵诗杂体四十章。
觉之执持未尝弛放。
勤于讲训切于进修。
学则弥老而不休。
官则奉身而知退。
可谓高尚其事名节俱全。
长者之风蔼然如在所居。
号释氏西斋。
慕吴兢之蕴积编简焉。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868—937或941 【介绍】: 五代时僧。
永嘉人,俗姓陈。
六岁削发于本州开元寺。
既而抵闽谒雪峰禅师,妙契宗旨,时谓小怤布衲。
归住东府镜清寺,倡雪峰之法,学者奔凑。
副使皮光业辞学宏赡,屡击难之,退谓人曰:“怤师之高论,人莫窥其极也。
”钱俶私署顺德大师。
钱元瓘命主天龙寺,后创龙册寺,延请居焉。
吴越禅学自此始兴。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868—937 俗姓陈,温州(今属浙江)人,禅宗僧侣。早岁出家,尝谒灵云志勤、曹山本寂,终为雪峰义存法嗣。参学诸方,凡对机缘,悉皆冥契。后自闽返越,居镜清寺,世谓之镜清和尚。吴越王钱镠父子深赏识之,命住天龙寺,又为造尤册寺。私署顺德大师。后晋高祖天福二年(937)卒。《祖堂集》卷一〇、《宋高僧传》卷一三、《景德传灯录》卷一八有传。后二书存诗偈9首,《全唐诗续拾》据之收入。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八 传宗科
姓陈氏。永嘉人。幼恶鯹血。亲戚强啖之。辄呕哕不已。因求出家于郡之开元寺。既受具。即遍参请。入楚抵临川。尤于曹山寂公。微诘不小挫。入闽遂服膺雪峰。一日峰。问什么处人。怤答温州。峰云恁么是一宿觉乡人也。怤云只如一宿觉是什么处人。峰云好吃捧。且放过。 怤问峰云。古德以心传心。心如何传。峰良久。怤礼谢。峰云更问我一转语好。怤云就和尚请取问头。峰休去。其机锋峻捷。时丛林称小怤布纳。盖太原有与同名者。年腊稍高云。 出世居越之镜清院。上堂如今事不得已。向汝道个著实亲切处。到汝分上。因何特地生疏。只为汝抛家日久。流浪年深。一向缘尘。致见如此。所以唤作背觉合尘。亦名舍父逃逝。今劝兄弟。未歇歇去好。未彻彻去好。大丈夫儿。得恁么无气槩。还惆快么。终日茫茫地。何不且觅取个管带路好。时有僧问。如何是管带路。怤嘘嘘云。要棒吃么。僧云。恁么即学人罪过也。怤云几被汝打破蔡州。尤与皮公光业相往来。公日休子也。辞章宏赡。议论该博。笃志禅学。尝谓人曰。镜清深造远诣。莫臻其极。吴越钱氏钦慕之。命居天龙寺。及建龙𠕋寺。请为第一世。天福元年丁酉八月示灭。寿七十四。茶毗于大慈山。坞塔舍利于龙姥山前。僧主汇征著塔铭。
宋高僧传·卷第十三 习禅篇第三之六(正传十七人附见六人)唐东京封禅寺圆绍传
释道怤。
俗姓陈。
永嘉人也。
丱总之年性殊常准。
而恶鯹血之气。
亲党强啖以枯鱼。
且虞呕哕。
求出家于开元寺。
具戒已游闽入楚。
言参问善知识要决了生死根源。
见临川曹山寂公。
大有徵诘若昙询之间僧稠也。
终顿息疑于雪峰。
闽中谓之小怤布纳。
时太原同名年腊之高故。
暨回浙住越州鉴清院。
时皮光业者日休之子。
辞学宏赡探赜禅门。
尝深击难焉。
退而谓人曰。
怤公之道崇论闳议莫臻其极。
武肃王钱氏钦慕命居天龙寺。
私署顺德大师。
文穆王钱氏创龙册寺。
请怤居之。
吴越禅学自此而兴以天福丁酉岁八月示灭。
春秋七十。
茶毗于大慈山坞。
收拾舍利起塔于龙姥山前。
故僧主汇征撰塔铭。
今舍利院弟子主之香火相缀焉。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五代时襄阳人,字文通。皮日休子。美容仪,善谈论。钱镠辟为幕府,累署浙西节度推官。曾奉使于后梁,报聘淮南。及吴越建国,拜丞相。卒年六十七,谥贞敬。有《皮氏见闻录》。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877—943 字文通,襄阳(今湖北襄樊)人,生于苏州(今属江苏)。皮日休之子。为吴越武肃王钱镠浙西节度推官。吴越天宝九年(916),出使后梁,梁均王特赐其进士及第,且赐秘书郎。迁右补阙内供奉,寻兼两浙观察度支使。后晋天福二年(937),为吴越国宰相。八年卒,谥贞敬。生平事迹散见《吴越备史》卷三、《资治通鉴》卷二六九、卷二八一、《十国春秋》本传。光业能诗,尤工文。计有功称其文“辞文宏赡”(《唐诗纪事》卷六四)。著有《皮氏见闻录》13卷、《妖怪录》5卷等,均佚。《全唐诗》存断句2,《全唐诗续拾》补2句。
全唐文·卷八百九十八
光业字文通。
世为襄阳竟陵人。
父日休。
唐末为苏州军事判官。
遂家焉。
吴越武肃王辟置幕府。
累署浙西节度推官。
天宝九年使梁。
梁特赐光业进士及第。
仍赐秘书郎。
授右补阙内供奉使。
还兼两浙观察使。
文穆王袭位。
命知东府事。
天福二年国建。
拜丞相。
八年卒。
年六十七。
谥贞敬。
共 48 首 第 1 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