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李昪

相关人物:共 62 位
共 27 首上一页 第 2 页 下一页
宫砌无新树。
宫衣无组绣。
宫乐尽尘埃
⑴ 均见《知不足斋丛书》本佚名《五国故事》。
安排唐祚革强吴,尽是先生作计谟。
一个孩儿𢬵不得,让皇百口合何如
⑴ 一作“化家为国实良图,总是先生画计谟。今日丧雏犹自哭,让皇宫眷合何如。”
稽古功深笔代耕,传经户屦满诸生。
乡评已共尊三老,荐牍交推到九卿。
高允最荣徵士颂,正伦不愧秀才名。
醇儒学行师资在,我欲相从拾落英。
蚵蚾矶,水瀰瀰,矶下醉翁呼不起。
曾持笺上两行书,写出胸中万卷馀。
长揖陛前论管乐,立谈当世比严徐。
生平奴视九华叟,老语槎牙肯钳口。
屈原渔父两冥冥,翻怜君醉人尽醒。
君不来兮醉亦得,不见西山渔钓客
⑴ 同时陈陶亦有台辅之器以齐丘忌之隐于西山后仙去
唐之末叶,真盗区矣。得国以礼,事君以忠。杨氏之子,其庶乎。当高骈之蔽诸邪也,铜匕献而白云高居,巡察置而闾阎重足,莫邪募而宿将寒心。师铎起兵,神剑奋议。舒己之怒,既不能握刀头以事妖物;因民之心,自当呙数贼以谢淮海。何乃延盗众而屠吾民,信妖尼而戕故主,俾宣军掠肆人如豕羊?匡时杀骈,家无少长。毕、秦之逆焰,不更浮于吕、张乎?吕用之、张守一同蛊骈,毕师铎、秦彦同杀骈。善夫!袁袭之说行密曰:“高公昏惑,用之奸邪,师铎悖逆,凶德参会,而求兵于我,此天以淮南授也。”行密本庐州刺史,乃悉发州兵合围广陵,为骈缟素,向城哭临,其义声固足奔走近远矣。既而秦、毕败奔,吕、张次诛,民怨差泄,因选择守令劝课农桑。数年之间,仓库实而陇亩充,视前之扫地千里、积骸满坊者有间矣。是以孙儒十倍之众,擒于晦暝;庞、葛西壁之师,尽于淮水。庞思古、葛从周,俱全忠将。杨常失而终得,寿宿危而复安。亦足以见其宽简得众,知人善任也。迨夫李俨,谕使亲赍御衣都统吴王,专讨朱逆。紫宫悬像,敕院陈书。观其报全忠之言曰:“俟天子还长安,然后罢兵收好。”当天下无王之日,犹能声执大义,动不忘君,可不谓难乎?独惜其报国有心,承家靡继。四九英雄,所存皆外。左右牙将,定策居中。刘威、陶雅之徒,号同起三十六雄。牙将,张灏、徐温也。毬击方酣,兵谏突至。寝室暴终,堂中列刃。隆演既立,逆灏继诛。大事已定,善政方行。不战而冒功臣之赏,同逆而避弑主之名,甚矣!夫温之谲逾马懿,而智过陈常也。至于知训秉政,与王为优,俾作苍鹘。虽国号方新,孰遮总角弊衣之辱?又如知诰平章,丹阳初帝,旋称让皇。虽舆服如故,徒得仙宫羽服之荣。噫嘻!重厚如演,沉潜如溥,岂宣州轻易之比?然吴祚既终,宁关人事?建国虚美,卒与愿违。受禅老臣,犹有拜稽。上号之事,意者得国。以礼事君,以忠尚食,报于此乎?老臣者何?知诰也。知诰者何?李荣之子。行密收养,赐温为子。温阴谋一生,冀有吴者必己胤,假势捷取,反出螟虫。不自笑负蜾之愚,问鼎之拙哉!
函匕惟堪诳瞽聋,握刀谁肯事妖凶。
昏惑高骈应坎瘗,幻邪张吕自亡躬。
虽呙数魔谢淮海,已教锋镝尽疲癃。
沟渎横尸朝岸黑,市坊流血午街红。
庐州刺史杨行密,摧毕驱秦若转蓬。
缟素兴哀师壮直,广陵安坐挫群雄。
孙儒十倍销冥雨,庞葛馀骑化冷风。
珍重御衣劳谕使,独资都统讨全忠。
罢兵必俟长安返,制敕时依紫极同。
国憝未除身乃逝,传家无子恨奚穷。
三十六英能遗几,左右双牙总伏戎。
始闻铁挝称兵谏,卒令毬场坠冶弓。
逆名反令他人受,军府仍归一手中。
可怜执帽烦苍鹘,漫许仙衣入让宫。
称制改元非本意,思玄传位岂繇衷。
毕竟杨花飘李下,空馀义祖属徐翁。
受禅老臣真异质,当年何因养螟虫。
予观知诰之化吴为唐,变徐为李;而窃叹夫吕氏之拙,嬴氏之劳也。不韦奇货久居,期年生子,以吕易嬴,是耶,非耶?始皇蚕食,数世方毕,六王自侯而帝,难耶,易耶?知诰之夺人家也,仅一迎门拜泣,家人无违,卒之二祚合宗,义祖终居次位;其攘人国也,不过反训所为,士民胥悦,既而照鉴悲老,让皇忽已思玄。当时以不能存吴,愧恨而卒。闻人呼公主,则流涕而辞者,惟周本与杨琏妃耳。其诸元勋,谁不劝进?徐氏子女,为李斩衰,甚矣!夫阴网之下少健翎,回风之馀多萎草也。姓既可易,名亦宜更;国既可偷,系亦可窃。诰之易名为,系系于吴王恪也。无所不更,亦无所不窃矣。子璟既嗣,值闽、楚衰残,晋、汉抢攘。好谀喜大,进用浮薄。及周师南征,责其迫夺。闽越涂炭,湘潭应接。慕容臣事契丹,璟固无以对也。自此唐败周胜,月不绝书。尽献江北,求为外臣。虽有杀子存城,千人斗死。整冠再拜,掷笔不书。数忠之激烈,终不敌五鬼之奸邪也。数忠,刘仁赡、张彦卿、孙晟、李延邹也。五鬼,宋齐丘、冯延己、陈觉、李徵古、魏岑也。五鬼之奸邪者何?竞树朋党,侈谈天下。纵敌于外,卖国于内。有臣如此,未亡为幸,况危削哉!小朝自为,事周维谨。虽大义已定,保无他虞。至于后世事,果不可知也。周往宋来,出世一佛,方惑僧衣。拜诵之君,父子两家,岂容同榻;鼾睡之客,曹剑方赐,李装速治。明德楼下,有光禄大夫;金陵郭中,无江南国主矣。予因是而窃叹夫李氏之时来而得,运去而失;失于周、宋,亦有天幸也。予观夫向时仇敌,今日一家。璟之席庥如彼,李氏一门,不可加害。煜之蒙宥,复如此也。仁赡张洎,并以节显;严续徐铉,俱以忠全。其臣之遭际,且如斯也。予观李氏君臣之多幸,而益叹夫世宗之大、太祖之仁也。
老臣知诰是耶非,攘国移宗自古稀。
镜里白髭催受册,宫中羽服遂成衣。
吕嬴阴易休誇异,徐李明分孰敢讥。
遥遥华胄吴王恪,簌簌悲啼杨琏妃。
时来天地皆同力,运去英雄始失威。
受禅老臣捐客去,喜谀新嗣倚轻肥。
舍华事狄先几昧,克建摧荆逸气飞。
把浅兵收贪小费,浮梁师至已长挥。
博徵枉尽茶盐利,纸甲虚坚堡壁围。
孙晟南冠休痛哭,仁赡东首漫歔欷。
床斗千人俱浪死,阴谋五鬼尚依违。
国主江南终易号,小朝时就大朝晞。
事不可知至后世,为子孙计莫徒祈。
一家天下难共榻,两家父子岂殊扉。
上江丸蜡空遥恃,若水丝绳出近矶。
治装早向汴梁赴,李籍还同曹剑归。
此道若长川,行藏比溯沿。
浪恬宁在我,维泛且随缘。
野色连幽岸,溪光接远天。
欲离平险地,常使意超然。
画舫名斋阁,端居事若何。
燕知真酖毒,言即是风波。
未便乘桴去,惟同载酒过。
济川如有意,南去问施罗(同上书卷二五四○)
共 27 首上一页 第 2 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