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僧智暹

相关人物:共 4 位
共 4 首
释智海 朝代:北宋

人物简介

补续高僧传·兴福篇
智海。
吉州太和万氏子。
幼静专。
无适俗韵。
出家为金公弟子。
受具游方。
依东林玉涧二公最久。
然无所契悟。
晚抵仰山。
陆沉于众。
佛印元公。
独异之。
师方锐于学。
喜翰墨。
元呵曰。
子本行道。
反从事语言笔画。
语言笔画借工。
于道何益。
矧未工乎。
师于是弃去。
经行湘南诸山。
依止大沩十年。
真如门风。
号称壁立。
学者皆望崖而退。
师独受印可。
及真如赴诏住上都相国寺。
师雅志不欲西。
首众衲于衡阳花药山。
分座说法。
元符己卯。
开法于城东之东明。
俄迁湘西之岳麓。
无何。
麓厄于火。
一夕而烬。
道俗惊嗟。
以死吊。
师笑曰。
梦幻成坏。
盖皆戏剧。
然吾恃愿力。
宫室未终废也。
于是就林缚屋。
单丁而住。
杂苍头厮养。
运瓦砾。
收烬馀之材。
造床榻板槅。
凡丛林器用。
所宜有者皆备。
曰。
栋宇即成。
器用未具。
是吾忧。
故先办之。
闻者。
窃笑而去。
师自若也。
未几月。
富者以金帛施。
贫者以力施。
匠者以巧施。
十年之间。
厦屋崇成。
盘崖万础。
飞楹层阁。
涂金间碧。
如化成释梵龙天之宫。
人徒见其经营之功日新。
而不知其出于閒暇谈笑。
宣和己亥七月九日。
以平生道具付侍者。
使集众估唱。
黎明。
漱盥罢。
坐丈室。
闻粥鼓。
命门弟子。
因叙出世本末。
嘱以行道勿解。
说偈为别。
智暹者。
进曰。
师独不能少留乎。
师以手摇去。
复周眴左右。
良久。
右胁而逝。
阅世六十有二。
坐四十二夏。
塔于西崦舜塘之阴。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638—713 【介绍】: 名或作惠能。唐僧。岭南新州人,祖籍范阳,俗姓卢。与神秀同师禅宗五祖弘忍禅师。以“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一偈得弘忍赞许,密传其衣钵,成禅宗第六祖。后居韶州曹溪山宝林寺,弘扬“见性成佛”之顿悟法门,与神秀在北方倡行之“渐悟”相对,分称南宗、北宗。卒,宪宗谥其为大鉴禅师。弟子辑其语录为《六祖坛经》。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638—713 一作惠能。俗姓卢,新州(今广东新兴)人。早年听人诵佛经,颇能领会,遂北行访师。高宗咸亨间入黄梅东禅寺,参禅宗五祖弘忍,弘忍命于碓房舂米,时称为卢行者。因所作禅偈为弘忍所赏,于夜间传其法衣,并命其速往南方隐遁。隐居韶州曹溪十余年后,始至广州法性寺,出示法衣,并剃发受戒。后归住韶州宝林寺,为众说法,历三十余年,影响遍于南方。卒于新州国恩寺。宪宗时赐号大鉴禅师。生平见《旧唐书》本传。慧能为南宗禅之创始人,其为学倡“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之顿悟法门,与北宗禅之渐悟说不同。后人尊其为禅宗六祖。其语录由门人辑为《六祖法宝坛经》。此书及《祖堂集》、《景德传灯录》中存其诗偈20余首,《全唐诗外编》及《全唐诗续拾》收之。
全粤诗·卷五
释惠能(六三八 — 七一三),一作慧能,俗姓卢。新州(今新兴县)人。幼年丧父,家贫,不识字,以采樵为生。二十四岁时,闻人诵《金刚经》,决心学佛,乃往投湖北蕲州黄梅县东山禅宗五祖弘忍门下,得传衣钵,南归隐遁十六年。唐高宗仪凤元年(六七六),薙发于广州制旨寺,受具足戒于法性寺。后于韶州曹溪宝林寺大倡顿悟法门,宣扬“见性成佛”,为佛教南宗开创者、禅宗之六祖。唐玄宗先天二年圆寂,年七十六。唐宪宗诏谥大鉴禅师。弟子编其语录为《六祖坛经》。事见《坛经》及释法海撰序,又王维、柳宗元、刘禹锡撰碑铭、碑文。
全唐文·卷九百十四
慧能俗姓卢氏。
其先范阳人。
以父行瑫官南海。
遂为新州人。
咸亨中至乐昌。
智远禅师出家。
复至蕲春。
就宏忍禅师受具。
后至南海。
就印宗法师剃染。
住法性寺。
上元中移具宝林寺。
诏赴京邑。
谢病不起。
神龙三年敕住韶州能居寺。
改额法泉。
是为南宗六祖。
先天二年卒。
宪宗时追谥大鉴禅师。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四 传宗科
姓卢氏。
南海新兴人也。
其先出范阳。
父行瑫始官中朝。
武德中以谮左迁。
为州司马。
贞观十二年戊戌。
生能于官舍。
未几而父丧母寡。
贫甚。
能于民间日售薪。
共甘旨。
一日闻旅馆有客诵经。
至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之语而寤。
固。
问客此何经。
曰金刚般若经也。
又问何从得之。
曰得之蕲州黄梅冯茂山忍大师所。
大师且以为诵此经即当见性成佛。
能曰我志欲见大师。
然以母累。
柰何。
时一客又以白金十两。
俾安家而趣使往。
咸亨中。
道过韶阳。
信士刘志略。
延以恩礼。
志略之姑尼也。
方读涅槃。
问疑义。
能为解析。
因问字。
曰不识也。
尼怪而诘其故。
则曰诸佛妙义。
不堕文字。
尼叹服。
呼为行者而称之乡里间。
众遂筑辟宝林旧寺。
请居之。
以便趋向。
能念曰。
吾以求师至是。
遽以自安可乎。
明日往依乐昌县之智远禅师于西石窟。
远尤加器重。
曰必蚤获印證于蕲。
而后转以见教也。
至蕲。
忍师问。
来何自。
曰自岭南。
曰何求。
曰求作佛。
曰岭南人无佛性。
曰人有南北。
佛性岂尔。
乃服役。
至悬石腰间踏舂碓。
以效勤苦。
先是神秀上座奉忍命。
书偈于壁。
以著己见解。
能亦倩客。
夜书一偈其旁。
忍见之。
阴召而传其所受之衣钵。
曰自吾先师。
以此表信。
今妄庸者。
莫不觊觎。
故其所在之地。
命若悬丝焉。
汝其亟逝。
无滞此也。
于是逃于四会怀集之间。
久之南海法性寺印宗法师。
以风幡之辨。
求见所受衣钵。
而为之落发。
从智光律师。
登坛受具。
其坛盖宋三藏求那跋摩筑者。
记云。
后有肉身菩萨。
于此得戒。
梁三藏真谛。
又手植菩提树于坛侧。
记云。
后一百二十年。
有大士。
于此说无上乘法。
上元中。
忍大师示寂于蕲之东山。
能悬知之曰。
吾师其真归矣。
既而讣至。
徙居宝林寺。
刺史韦璩以大梵寺迎焉。
力辞入曹溪。
由是天下心学之士。
归曹溪。
而武后中宗。
以神秀禅师奏举。
娄降玺书。
诏赴阙。
继遣中官薛简敦致。
皆谢疾不起。
后赐磨衲袈裟一。
钵一。
编珠织成经巾一。
绿质红晕华绵巾一。
帛五百匹供养。
舍新兴宅为寺。
请额国恩。
神龙三年。
诏韶州缮治其寺。
务尽壮丽。
易赐其额法泉。
延和元年。
预命弟子。
建塔于法泉寺。
先天二年。
八月三日。
归而唱灭。
春秋七十六。
十一月反葬曹溪。
宪宗追谥大鉴。
塔曰元和正真。
宋太平兴国三年。
诏易曹溪法泉寺为南华寺。
宋高僧传·卷第八 习禅篇第三之一
释慧能。
姓卢氏。
南海新兴人也。
其本世居范阳。
厥考讳行瑫。
武德中流亭新州百姓。
终于贬所。
略述家系。
避卢亭岛夷之不敏也。
贞观十二年戊戌岁生能也。
纯淑迂怀惠性间出。
虽蛮风䝤俗渍染不深。
而诡行么形驳维难测。
父既少失母且寡居。
家亦屡空业无腴产。
能负薪矣日售荷担。
偶闻廛肆间诵金刚般若经。
能凝神属垣迟迟不去。
问曰。
谁边受学此经。
曰从蕲州黄梅冯茂山忍禅师劝持此法。
云即得见性成佛也。
能闻是说若渴夫之饮寒浆也。
忙归备所须留奉亲老。
咸亨中往韶阳遇刘志略。
略有姑无尽藏恒读涅槃经。
能听之即为尼辨析中义。
怪能不识文字。
乃曰。
诸佛理论若取文字非佛意也。
尼深叹服。
号为行者。
有劝于宝林古寺修道。
自谓己曰。
本誓求师而贪住寺。
取乎道也何异却行归舍乎。
明日遂行至乐昌县西石窟。
依附智远禅师侍座谈玄。
远曰。
行者迨非凡常之见龙。
吾不知吾不知之甚矣。
劝往蕲春五祖所印證去。
吾终于下风请教也。
未几造焉。
忍师睹能气貌不扬。
试之曰。
汝从何至。
对曰。
岭表来参礼。
唯求作佛。
忍曰。
岭南人无佛性能曰。
人有南北佛性无南北。
曰汝作何功德。
曰愿竭力抱石而舂供众而已。
如是劳乎井臼。
率净人而在先。
了彼死生与涅槃而平等。
忍虽均养心何辨知。
俾秀唱予致能和汝。
偈辞在壁见解分岐。
揭厉不同浅深斯别。
忍密以法衣寄托曰。
古我先师转相付授。
岂徒尔哉。
呜呼后世受吾衣者。
命若悬丝小子识之。
能计回生地。
隐于四会怀集之间。
渐露锋颖。
就南海印宗法师涅槃盛集论风幡之语。
印宗辞屈而神伏。
乃为其削椎髻于法性寺智光律师边受满分戒。
所登之坛即南宋朝求那跋摩三藏之所筑也。
跋摩已登果位。
悬记云。
后当有肉身菩萨于斯受戒。
又梁末真谛三藏于坛之畔手植菩提树。
谓众曰。
种此后一百二十年有开士。
于其下说无上乘度无量众。
至是能爰宅于兹。
果于树阴开东山法门。
皆符前谶也。
上元中正演畅宗风惨然不悦。
大众问曰。
胡无情绪耶。
曰迁流不息生灭无常。
吾师今归寂矣。
凶赴至而信。
乃移住宝林寺焉。
时刺史韦据命出大梵寺。
苦辞入双峰曹侯溪矣。
大龙倏起飞雨泽以均施。
品物攸滋逐根荄而受益。
五纳之客拥塞于门。
四部之宾围绕其座。
时宣秘偈或举契经。
一切普熏咸闻象藏。
一时登富悉握蛇珠。
皆由径途尽归圆极。
所以天下言禅道者。
以曹溪为口实矣。
洎乎九重下听万里悬心。
思布露而奉迎。
欲归依而适愿。
武太后孝和皇帝。
咸降玺书。
诏赴京阙。
盖神秀禅师之奏举也。
续遣中官薛简往诏。
复谢病不起。
子牟之心敢忘凤阙。
远公之足不过虎溪。
固以此辞。
非邀君也。
遂赐摩纳袈裟一缘钵一口编珠。
织成经巾绿质红晕花绵巾绢五百匹充供养云。
又舍新兴旧宅为国恩寺焉。
神龙三年敕韶州可修能所居寺佛殿并方丈。
务从严饰。
赐改额曰法泉也。
延和元年七月命弟子于国恩寺建浮图一所。
促令速就。
以先天二年八月三日俄然示疾。
异香满室白虹属地。
饭食讫沐浴更衣弹指不绝。
气微目瞑全身永谢。
尔时山石倾堕川源息枯。
鸟连韵以哀啼。
猿断肠而叫咽。
或唱言曰。
世间眼灭吾畴依乎。
春秋七十六矣。
以其年十一月迁座于曹溪之原也。
弟子神会若颜子之于孔门也。
勤勤付嘱语在会传。
会于洛阳荷泽寺崇树能之真堂。
兵部侍郎宋鼎为碑焉。
会序宗脉。
从如来下西域诸祖外震旦凡六祖。
尽图缋其影。
太尉房琯作六叶图序。
又以能端形不散如入禅定。
后加漆布矣。
复次蜀僧方辩。
塑小样真肖同畴昔。
能曾言。
吾灭后有善心男子必取吾元。
汝曹勿怪。
或忆是言加铁环缠颈焉。
开元十一年。
果有汝州人受新罗客购潜施刃其元。
欲函归海东供养。
有闻击铁声而擒之。
其塔下葆藏屈眴布郁多罗僧。
其色青黑碧缣复袷。
非人间所有物也。
屡经盗去。
迷倒却行而还褫之。
至德中神会遣弟子进平送牙痒和一柄。
朝达名公所重有若宋之问。
谒能著长篇有若张燕公说。
寄香十斤并诗。
附武平一至。
诗云。
大师捐世去。
空留法身在。
愿寄无碍香。
随心到南海。
武公因门人怀让铸巨钟。
为撰铭赞。
宋之问书。
次广州节度宋璟来礼其塔。
问弟子令韬无生法忍义。
宋公闻法欢喜。
向塔乞示徵祥。
须臾微风渐起。
异香裛人。
阴雨霏霏。
只周一寺耳稍多奇瑞逭繁不录。
后肃宗下诏能弟子令韬。
韬称疾不赴。
遣明象赍传法衣钵。
进呈毕给还。
宪宗皇帝追谥曰大鉴。
塔曰元和正真也。
迨夫唐季刘氏称制番禺。
每遇上元烧灯。
迎真身入城为民祈福。
大宋平南海后。
韶州盗周思琼叛换。
尽焚其寺塔将延燎。
平时肉身非数夫莫举。
烟熛向逼二僧对舁。
轻如夹纻像焉。
太平兴国三年今上敕重建塔。
改为南华寺矣。
系曰。
五祖自何而识一介白衣便付衣耶。
通曰。
一言知心更无疑贰。
况复记心轮间如指之掌。
忍师施一味法何以在家受衣钵乎。
秀师则否。
通曰。
是法宁选缁白。
得者则传。
周封诸侯乃分分器。
同姓异姓别也。
以祖师甄别精粗以衣为信。
譬如三力士射坚洛叉。
一摩健那射则中而不破。
二钵罗塞建提破而不度。
三那罗延箭度而复穿馀物也。
非坚洛叉有强弱。
但由射势力不同耳。
南能可谓那罗延射而获赏焉。
信衣至能不传。
莫同夏禹之家天下乎。
通曰。
忍言。
受传衣者命若悬丝。
如是忍之意也。
又会也禀祖法则有馀。
行化行则不足。
故后致均部之流。
方验能师之先觉。
不传无私吝之咎矣。
故曰。
知人则哲也。
吁。
啖彦珍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河东人。
玄宗开元中进士。
二十五年,撰《智远律师塔铭》。
代宗大历间,官至水部郎中。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77 【介绍】: 唐僧。蜀地人。姓氏籍贯不详。依承远修净土。代宗大历年间栖止衡州云峰寺,大弘净土,开五会念佛之说,五日为一会。代宗尊为国师,世称“五会法师”。后世尊为净土四祖。有《净土五会念佛诵经观行仪》等。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南梁(今陕西汉中)人。净土宗僧人。代宗大历二年(767)住衡山云峰寺,五年至五台山佛光寺,专修念佛法门,以求往生净土。后建竹林寺居之。与诗僧清江为友。《宋高僧传》卷二一有传。《全唐诗》存诗3首。光绪《洋县志》卷七另存诗2首,《全唐诗续拾》据之收入。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二十六 感通科
不知何许人。
大历二年。
依止衡岳云峰寺。
修习罔怠。
尝于僧堂晨粥。
睹钵内五彩云气骤起。
而山寺影现其中。
去寺东北五十里。
有山。
山下有涧。
北去涧有石门。
入石门。
行可五里。
有寺金榜。
署云大圣竹林寺。
当是时。
目了而心疑之。
盖以平生所未尝造也。
他日又现台山诸寺于午钵云气中。
其楼观池榭。
皆众宝严饰。
而无山林秽恶诸物。
并现十方佛国清净可爱。
食毕乃灭。
于是照问嘉延昙晖二师之尝游五台者。
其言与所见尤合。
四年遂起五会念佛道场于衡州湖东寺。
六月二日。
祥云弥覆一寺。
云中楼阁影现。
且有梵相数僧。
身长丈许。
执锡行道。
阿弥陀佛。
文殊普贤。
一万菩萨。
其身高大咸在。
自未至酉方灭。
州人见者率感泣作礼。
及晚照于道场外。
遇一老人谓之曰。
师先发愿往金色世界。
奉觐大圣。
今可去矣。
照答曰。
时危路险未可也。
老人曰。
但亟去无惮也。
忽不见。
八月十三日。
结同志发衡岳。
五年四月五日。
抵五台。
已遥见白光数道于佛光寺之南矣。
明日诣寺揽其境。
则悉无异昔日钵中所现者。
夜四鼓。
又一光自北山来。
正触照身。
照即入堂问众。
众曰此大圣不思议光。
常以感悟有缘者耳。
照因具威仪。
寻光由寺东北。
行十五里。
果得山涧石门等。
而善财难陀二青衣年八九岁。
立石门外。
若预候照者。
引照入门。
向北行五里。
过金门楼。
入门则大圣竹林寺也。
地纯黄金。
流渠华甫方二十里。
两庑周遭。
一百二十院。
比之钵中所睹者。
差分明耳。
而讲堂之中。
狮子座上。
文殊处西。
普贤处东。
大菩萨众。
左右围绕。
说法之音历历可听。
照前作礼。
问言。
末劫凡夫。
智浅障深。
法海渊洪。
虽欲修行。
罔得其要。
惟愿大圣指陈。
使知所在。
文殊报曰。
诸修行门。
无过念佛。
福慧二严。
举无遗者。
我于过去劫中。
以念佛故。
今获一切种智。
是以一切诸波罗蜜。
乃至诸佛。
从念佛生。
汝当勤念。
无令休息。
照又问其念云何。
曰此世界西。
有阿弥陀佛。
彼佛愿力不可思议。
汝当系念。
令无间断。
命终之后。
决定往生。
说是语已。
时二菩萨。
舒金色手。
为照摩顶而授记言。
汝以念佛功德力故。
不久获證无上正等菩提。
若有善男女等。
必欲疾成佛道者。
但念佛而已。
于是二菩萨。
各说伽陀以发明之。
照则欢喜踊跃。
疑网顿除。
作礼以谢。
合掌住侧。
文殊使之巡历菩萨诸院。
遍请教戒。
及游七宝果园。
其果才熟。
大如碗许。
取而食之。
身意泰然。
旋辞菩萨以出。
随青衣至于门外。
遂失所在。
而徘徊伫眺。
倍增悲感。
十三日复偕五十馀僧。
于金刚窟。
循无著遗迹。
礼二十五佛名。
而照独见地莹琉璃。
宫殿严净。
文殊普贤万菩萨众佛陀波利等。
坐立俨然。
其馀僧则无所见也。
是夜三鼓。
又见五镫于所止华严寺西楼上。
照默祝曰。
愿分百镫。
寻如其数。
曰愿千镫亦然。
且其比列之整。
非世所能拟。
乃复独诣金刚窟见大圣。
而佛陀波利引入圣寺。
语具觉救传。
十二月照于寺之念。
佛道场。
绝粒要期誓生净土。
七日之夜方唱佛次。
有梵僧造道场。
谓照曰。
汝盍亦流通所见境界乎。
照不应。
明日申时。
则有梵僧之老者。
见曰。
灵异之事。
宜普示众生。
使发菩提心可也。
照曰。
非敢閟也。
第恐俗情腾谤耳。
其僧曰。
大圣之居此山。
谤议纷纭。
尚莫之止。
况汝所见境界耶。
然性善性恶均为菩提。
而涂毒鼓缘自应不谬。
六年正月。
华严寺僧崇晖明谦等三十馀人。
立石记于金刚窟般若院地。
当是时忽闻钟声雅亮。
节解分明。
众尤惊异。
以为照所开示断不虚矣。
后照又建竹林寺一区以自表显。
十二年九月十三日。
照𢹂弟子纯一惟秀归政智远
沙弥惟英。
优婆塞张希陵等八人。
登东台。
先睹白光数四。
异云叆叇。
云开而红色。
文殊乘青毛狮子。
于五色通身光内。
微雪飘洒。
圆光遍映山谷。
详载绛州兵椽王士詹记。
宋高僧传·卷第二十一 感通篇第六之四
释法照。不知何许人也。大历二年栖止衡州云峰寺。勤修不懈。于僧堂内粥钵中忽睹五彩祥云。云内现山寺。寺之东北五十里已来有山。山下有涧。涧北有石门。入可五里有寺。金榜题云大圣竹林寺。虽目击分明而心怀陨穫。他日斋时还于钵中五色云内现其五台诸寺。尽是金地无有山林秽恶。纯是池台楼观众宝庄严。文殊一万圣众而处其中。又现诸佛净国。食毕方灭。心疑未决。归院问僧。还有曾游五台山已否。时有嘉延昙晖二师言曾到。言与钵内所见一皆符合。然尚未得台山消息。暨四年夏于衡州湖东寺内有高楼台。九旬起五会念佛道场。六月二日未时。遥见祥云弥覆台寺。云中有诸楼阁。阁中有数梵僧。各长丈许。执锡行道。衡州举郭咸见弥陀佛与文殊普贤一万菩萨俱在此会。其身高大。见之者皆深泣血设礼。至酉方灭。照其日晚于道场外遇一老人。告照云。师先发愿往金色世界奉觐大圣。今何不去。照怪而答曰。时难路艰何可往也。老人言。但亟去。道路固无留难。言讫不见。照惊入道场重发诚愿。夏满约往前。任是火聚冰何终无退衄。至八月十三日。于南岳与同志数人惠然肯来。果无沮碍。则五年四月五日到五台县遥见佛光寺南数道白光。六日到佛光寺。果如钵中所见略无差脱。其夜四更见一道光从北山下来射照。照忙入堂内。乃问众云此何祥也。吉凶焉在。有僧答言。此大圣不思议光。常答有缘。照闻已即具威仪寻光至寺。东北五十里间果有山。山下有涧。涧北有一石门。见二青衣可年八九岁。颜貌端正立于门首。一称善财二曰难陀。相见欢喜问讯设礼。引照入门。向北行五里已来。见一金门楼。渐至门所乃是一寺。寺前有大金榜。题曰大圣竹林寺。一如钵中所见者。方圆可二十里。一百二十院皆有宝塔庄严。其地纯是黄金。流渠华树充满其中。照入寺至讲堂中。见文殊在西普贤在东。各据师子之座。说法之音历历可听。文殊左右菩萨万馀。普贤亦无数菩萨围绕。照至二贤前作礼问言。末代凡夫去圣时遥知识转劣垢障尤深。佛性无由显现佛法浩浣。未审修行于何法门最为其要。唯愿大圣断我疑网。文殊报言。汝今念佛。今正是时。诸修行门无过念佛。供养三宝福慧双修。此之二门最为径要。所以者何。我于过去劫中因观佛故。因念佛故。因供养故。今得一切种智。是故一切诸法般若波罗蜜甚深禅定。乃至诸佛。皆从念佛而生。故知念佛诸法之王。汝当常念无上法王令无休息。照又问。当云何念。文殊言。此世界西有阿弥陀佛。彼佛愿力不可思议。汝当继念令无间断。命终之后决定往生永不退转。说是语已。时二大圣各舒金手摩照顶为授记别。汝已念佛故不久證无上正等菩提。若善男女等愿疾成佛者无过念佛。则能速證无上菩提。语已时二大圣互说伽陀。照闻已欢喜踊跃疑网悉除。又更作礼。礼已合掌。文殊言。汝可往诣诸菩萨院次第巡礼。授教已次第瞻礼。遂至七宝果园。其果才熟其大如碗。便取食之。食已身意泰然。造大圣前作礼辞退。还见二青衣送至门外。礼已举头遂失所在。倍增悲感乃立石记至今存焉。复至四月八日。于华严寺西楼下安止。洎十三日照与五十馀僧同往金刚窟。到无著见大圣处。处心礼三十五佛名。照礼才十遍。忽见其处广博严净琉璃宫殿。文殊普贤一万菩萨及佛陀波利。居在一处。照见已惟自庆喜。随众归寺。其夜三更于华严院西楼上。忽见寺东山半有五圣灯。其大方尺馀。照咒言。请分百灯归一畔。便分如愿。重谓分为千炬。言讫便分千数。行行相对遍于山半。又更独诣金刚窟所。愿见大圣。三更尽到见梵僧。称是佛陀波利。引之入圣寺。语在觉救传。至十二月初。遂于华严寺华严院入念佛道场。绝粒要期誓生净土。至于七日初夜正念佛时。又见一梵僧入乎道场。告云。汝所见台山境界何故不说。言讫不见。照疑此僧亦拟不说。翌日申时正念诵次又见一梵僧。年可八十。乃言照曰。师所见台山灵异。胡不流布普示众生令使见闻发菩提心获大利乐乎。照曰。实无心秘蔽圣道恐生疑谤。故所以不说。僧云。大圣文殊见在此山。尚招人谤。况汝所见境界。但使众生见闻之者发菩提心作毒鼓缘耳。照闻斯语便随忆念录之。时江东释慧从。以大历六年正月内。与华严寺崇晖明谦等三十馀人。随照至金刚窟所。亲示般若院立石标记。于时徒众诚心瞻仰。悲喜未已。遂闻钟声。其音雅亮节解分明。众皆闻之惊异尤甚。验乎所见不虚。故书于屋壁。普使见闻同发胜心共期佛慧。自后照又依所见化竹林寺题额处建寺一区。庄严精丽便号竹林焉。又大历十二年九月十三日。照与弟子八人于东台睹白光数四。次有异云叆叇。云开见五色通身光。光内有圆光红色文殊乘青毛师子。众皆明见。乃霏微下雪。及五色圆光遍于山谷。其同见弟子纯一惟秀归政智远沙弥惟英优婆塞张希俊等。照后笃巩其心修鍊无旷。不知其终。绛州兵掾王士詹述圣寺记云。 系曰。佛成就三身必居三土。显正依报庄严故。菩萨未沾国土名。但云住处。修净佛国因随生佛家。故华严经有菩萨住处品焉。经云。唯佛一人居净土此下不僣上也。若八字陀罗尼经云文殊大愿力与佛同境界。境界净则说法净。则三土义齐也。问诸经中佛住王舍城等。可非住处邪。通曰。此义同名别。或可上得兼下也。又如兜率宫院是补处净域宝陀落清凉支提等山。皆是菩萨净识所变刹土也。若然者净土与住处义同名异耳。如法照入竹林圣寺见文殊净境也。诸于山岭见老人童子等。则秽土见圣人。
高僧摘要·化高僧摘要卷四
大历二年。栖止衡州云峰寺。勤修不懈。于僧堂内粥钵中。忽睹五彩祥云。云内现山寺。寺东北五十里有山。山下有涧。涧北有石门。入五里有寺。金榜题云。大圣竹林寺。虽目击分明。而心怀陨穫。他日斋时。还于钵中。五色云内。现其五台。诸寺尽是金地。无有山林秽恶。纯是池台楼观。众宝庄严。文殊一万圣众。处其中。又现诸佛净国。食毕方灭。心疑未决。归院问僧。还有曾游五台山者否。时有嘉延。昙晖。二师言曾到。言与钵内所见。一皆符合。四年夏。于衡州湖东寺内。有高楼台九旬。起五会念佛道场。六月二日。遥见祥云弥覆台寺。云中有诸楼阁。阁中有数梵僧。各长丈许。执锡行道。衡州举郭咸见。弥陀佛。与文殊普贤。一万菩萨。俱在此会。其身高大。见之者皆泣血设礼。至酉方灭。日晚照于道场外。遇一老人。告照云。师先发愿。往金色世界。奉觐大圣。今何不去。照怪而答曰。时难路艰。何可往也。老人言但亟去。道路固无留难。言讫不见。照惊入道场。重发诚愿。夏满约往。至八月十三日。于南岳同志数人。惠然前来。果无沮碍。五年四月五日到五台县。遥见佛光寺南数道白光。六日到佛光寺。果如钵中所见。其夜四更。见一道光。从北山下来射照。照忙入堂内。问众云。有何祥也。有僧答言。此大圣不思议光。常答有缘。照闻已。即具威仪。寻光至寺东北五十里间。果有山。山下有涧。涧北有一石门。见二青衣。年八九岁。颜貌端正。立于门首。一称善财。二曰难陀。相见欢喜。问讯设礼。引照入门。向北行五里已来。见一金门楼。渐至门所。乃是一寺。寺前有大金榜。题曰。大圣竹林寺。一如钵中所见。方圆二十里。一百二十院。皆有宝塔庄严。其地纯是黄金。流渠华树。充满其中。照入寺。至讲堂中。见文殊在西。普贤在东。各据师子之座。说法之音。历历可听文殊左右。菩萨万馀。普贤亦无数菩萨围绕。照至二贤前作礼。问言。末代凡夫。去圣时遥。知识转劣。垢障尤深。佛性无由显现。佛法浩瀚。未审修行。于何法门。最为其要。唯愿大圣。断我疑网。文殊报言。汝今念佛。今正是时。诸修行门。无过念佛。供养三宝。福慧双修。此之二门。最为径要。所以者何。我于过去劫中。因观佛故。因念佛故。因供养故。今得一切种智。是故一切诸法。般若波罗蜜。甚深禅定。乃至诸佛。皆从念佛而生。故知念佛。请法之王。汝当常念无上法王。令无休息。照又问当云何念。文殊言。此世界西有阿弥陀佛。彼佛愿力。不可思议。汝当继念。令无间断。则能速證无上菩提。语已。时二大圣。互说伽陀。照闻已。欢喜踊跃。疑网悉除。又更作礼。礼已合掌。文殊言。汝可往诣诸菩萨院。次第巡礼。授教已。次第瞻礼。遂至七宝果园。其果才熟。其大如碗。便取食之。食已。身意泰然。造大圣前。作礼辞退。还见二青衣。送至门外。礼已举头。遂失所在。倍增悲感。乃立石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