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元载

相关人物:共 40 位
共 40 首 第 1 页 下一页

人物简介

全唐文·卷九百十二
怀素俗姓范氏。其先南阳人。父强为左武卫长史。遂为京兆人。贞观十九年从玄奘出家。居宏济寺。上元三年诏住西太原寺。寻归西京。卒年七十四。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十四 弘法科(四)
姓范氏。其先南阳人。曾祖岳。高宗时为绛州曲沃县丞。祖徽𮞅州广武县令。父强右武卫长史。皆居京兆。遂占籍焉母李氏梦云雷震骇而娠。及生神光满室。卜之当为王者师。幼而聪慧。器度老成。甫十岁。忽从二亲求出家。贞观十九年。玄奘三藏。方回自西域。获事焉。始探经论。既登具。专务律学邺郡法励律师。一方之名匠也。依之三载。悉与指摘古人瑕玼。乃叹曰。吾宁自弃乎。咸亨元年。发心别述开四分记。上元三年。诏住西太原寺。仍听道成律师讲。永淳元年所述记文毕功。凡成十卷。四分僧尼羯磨文两卷四分僧尼戒本各一卷。俄而疾。谓弟子秀章曰。余报将终矣。时空中有乐音。奄然而逝。寿七十四。腊五十三。素所宗萨婆多部量中取大小行。斥古疏十六失。其与南山不无牴牾。开元中。嵩山宾律师造饰宗记。以解释之。对砺旧疏也。
宋高僧传·卷第十四 明律篇第四之一
释怀素。
姓范氏。
其先南阳人也。
曾祖岳高宗朝选调为绛州曲沃县丞。
祖徽延州广武县令。
父强左武卫长史。
乃为京兆人也。
母李氏梦云雷震骇。
因而娠焉。
诞育之辰神光满室。
见者求占。
此子贵极。
当为王者之师傅也。
幼龄聪黠器度宽然。
识者曰。
学必成功才当逸格。
耳闻口诵皆谓老成。
年及十岁忽发出家之意。
猛利之性二亲难沮贞观十九年玄奘三藏方西域回。
誓求为师。
云与龙而同物。
星将月以共光。
俱悬释氏之天。
悉丽著明之象。
初寻经论不费光阴。
受具已来专攻律部。
有邺郡法砺律师。
一方名器五律宗师。
迷方皆俟其指南。
得路咸推其乡导。
著疏十卷别是命家。
见接素公知成律匠。
研习三载乃见诸瑕。
喟然叹曰。
古人义章未能尽善。
咸亨元年发起勇心。
别述开四分律记。
至上元三年丙子归京。
奉诏住西太原寺。
傍听道成律师讲不辍缉缀。
永淳元年十轴毕功一家新立。
弹纠古疏十有六失焉。
新义半千百条也。
傅翼之彪搏攫而有知皆畏。
乘风之震砰輷而无远不闻。
所化翕然所传多矣。
复著俱舍论疏一十五卷遗教经疏二卷钞三卷新疏拾遗钞二十卷四分僧尼羯磨文两卷四分僧尼戒本各一卷。
日诵金刚经三十卷。
讲大律已疏计五十馀遍。
其馀书经画像不可胜数。
于本寺别院忽示疾。
力且薾然。
告秀章曰。
余律行多缺一报将终。
时空中有天乐浏亮。
奄然而逝。
俗龄七十四。
法腊五十三。
葬日有鸿鹤绕塔悲鸣。
至暮方散。
素所撰述宗萨婆多何邪。
以法密部缘化地部出化地从有部生故出受体以无表色也。
又斥二宗云。
相部无知则大开量中得自取大小行也。
南山犯重则与天神言论。
是自言得上人法也。
大抵素疏出谓之新章焉。
开元中嵩山宾律师造饰宗记。
以解释之对砺旧疏也。
又谓为东西塔律宗。
因传习处为名耳。
大历中相国元公载奏成都宝园寺置戒坛传新疏。
以俸钱写疏四十本法华经疏三十本。
委宝园光翌传行之。
后元公命如净公为素作传。
韦南康皋作灵坛传授毗尼。
新疏记有承袭者。
刊名于石。
其辞酋丽其翰兼美。
为蜀中口实焉。
贾明观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人。
尝为万年县捕贼吏。
事刘希暹,恣为凶恶。
希暹、鱼朝恩既死,元载复受明观奸谋,潜容之,特奏令江西效力。
将出城,百姓数万怀砖石候之,市吏止之。
在洪州二年,为观察使路嗣恭所笞杀。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人。
能诗书,善歌舞。
宰相元载纳为姬,宠惑之,怠于庶务。
瑶英父兄递相出入,以构贿赂,号为关节。
败死,瑶英为里人妻。
卓英璘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金州人。
兄卓英倩为元载主书。
英璘仗兄势,横行乡里,牧宰莫敢问。
元载诛,英璘盗库兵据险以叛,刺史孙道平擒杀之。

人物简介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二十 持志科
姓氏乡里。
未暇详考。
先是京师行智首律师四分律疏。
至魏郡法砺律师。
著疏别行。
似亦微有枘凿矣。
隋唐之际。
道宣律师。
本首大疏。
著删补钞三卷。
贞观以来。
江淮闽蜀多传唱之。
后怀素者。
奘三藏弟子也。
咸亨中。
别述开四分律记。
学者趋向焉。
号其书曰新疏。
以宣公之书。
为旧疏故也。
于是新旧二疏。
互相长短。
大历十三年。
诏集两街临坛大德定夺。
时推净为宗主。
建中二年。
奏二疏并行。
盖以相国元载
笃重素公。
而净不得已。
而从之也。
且俾净为新疏作传。
宋高僧传·卷第十五 明律篇第四之二
释如净。
不详何许人也。
甫参法位。
当纳戒津明练毗尼砥砺名节。
时恒讲勖徒侣云屯。
辞笔偕长博达儒典。
先是关中行智首律师四分律疏。
魏郡法砺律师著疏别行。
尔时关辅河北各竞宗派。
微似参辰。
隋末唐初道宣律师。
以首大疏为本。
造删补律钞三卷。
稍为会要。
行事逗机。
贞观已来三辅江淮岷蜀多传唱之。
次装三藏弟子怀素者。
先习钞宗。
后委弃宣砺之学。
于咸亨年中别述开四分律记。
后号新章欤。
至代宗大历中新章旧疏互相长短。
十三年敕。
集三宗律匠。
重定二家隆杀。
时净推为宗主。
语在圆照传。
至建中二年奏二疏并行净之力也。
盖以国相元公载笃重素公崇其律教。
乃命净为新疏主作传焉。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675—765 【介绍】: 唐潞州壶关人,字元辅。第进士。累迁中书舍人,知吏部选事。贬安康太守,徙魏郡,充河北采访使,徙扶风郡,封高平县男,迁东都留守致仕。玄宗入蜀,肃宗召赴行在,拜左相。平京师,封韩国公。代宗时吐蕃犯京师,胁之而闭口不言,帝还,拜太保。卒谥文贞。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689—765 字元辅,潞州壶关(今山西壶关)人。进士及第,玄宗开元七年(719)中文辞雅丽科,历仕万年尉,金州刺史,监察御史,侍御史,度支、兵部、吏部员外郎,吏部郎中。二十四年拜中书舍人,二十九年任吏部侍郎。天宝二年(743)出为安康郡太守,转魏郡太守。五载改河东太守,徙扶风郡太守,转东京留守。十四载授陕郡太守。肃宗至德二载(757)拜左相,改侍中,封韩国公。代宗永泰元年(765)卒,赠太师。谥文贞。生平详见新、旧《唐书》本传、李华《苗晋卿墓志》、王维《苗晋卿德政碑》。工文善诗。《全唐诗》存诗1首。王维《苗晋卿德政碑》存断句4,《全唐诗续拾》据之补入。
全唐文·卷三百五十三
晋卿字元辅。
潞州壶关人。
第进士。
累进中书舍人。
天宝中封高平县男。
累迁宪部尚书兼左丞。
肃宗即位。
拜左相。
封韩国公。
改侍中。
册为太保。
罢政事。
永泰元年薨。
年八十一。
赠太师。
谥曰懿献。
元载入相。
以旧恩讽有司改谥文贞。
大历七年配享肃宗庙廷。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00—781 【介绍】: 唐河东人,祖籍太原祁县,字夏卿。
王维弟。
连举草泽及文辞清丽科。
少好学,与兄维俱以文名。
累授侍御史、武部员外郎。
安史之乱时任太原少尹,佐李光弼守太原,以功加宪部侍郎,迁兵部。
代宗广德二年,拜黄门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河南副元帅。
与维均奉佛,不茹荤血,晚年尤甚。
性贪冒,招纳财贿。
元载获罪被杀,缙以附载贬括州刺史。
终太子宾客。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700—781 字夏卿,蒲州(今山西永济西)人。王维弟。少好学,与兄俱闻名于世。开元七年(719)登文词雅丽科,十五年又登高才沉沦草泽自举科。历仕侍御史、武部员外郎。天宝七载(748)任大理丞。安史乱中,任太原少尹,因功加宪部侍郎。乱平,入为国子祭酒,历仕凤翔尹、工部侍郎、蜀州刺史。广德二年(764)拜黄门侍郎同平章事,都统河南、淮西、山南东道诸行营。翌年,拜河南副元帅。大历五年(770)授门下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封齐国公。建中二年(781)卒。生平详见新、旧《唐书》本传、《唐诗纪事》卷一六。工诗文,善书法。曾奉代宗命裒集王维遗文,编成《王维集》10卷。《全唐诗》存诗8首。
唐诗汇评
王缙(700?
—781),字夏卿,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人,迁居蒲州(今山西永济)。
开元中,遂登草泽自举及文词雅丽科。
天宝中,累授侍御史、武部员外郎。
安史乱起,选为太原少尹。
以守太原功,加宪部侍郎。
入拜国子祭酒。
改凤翔尹、秦陇呤御使、蜀州刺史。
历工部侍郎、左散骑常侍。
广德二年,拜黄门侍郎、同平章事。
出为河南副元帅,兼太原尹、北都留守、河未节度、营田观察等使。
归朝授门下侍郎、中书门下平章事。
坐附元载,眨括州刺史,移处州刺史。
大历末除太子宾客,留司东都,卒。
缙与兄维俱有文名。
全唐诗》存诗八首。
全唐文·卷三百七十
缙字夏卿。
本太原祁人。
举草泽及文词清丽科上第。
历工部侍郎左散骑常侍。
广德二年拜黄门侍郎同平章事。
进侍中。
拜河南副元帅。
大历三年领幽州卢龙节度兼太原尹北都留守河东节度营田观察等使。
归朝以本官复知政事。
坐附元载贬括州刺史。
移处州。
十四年除太子宾客。
留司东都。
建中二年卒。
年八十二。

作品评论

新唐书本传
(缙)少好学,与兄维俱以名闻。举草泽、文辞清丽科上第。
《载酒园诗话又编》
“绿树重阴盖四邻,青苔日厚静无尘。科头箕踞长松下,白眼看他世上人。”一高旷尽之,“声名不问十年馀,老大谁能更读书!林中独酌祁家酒,门外时闻长者车。”更觉英英不群,有笼罩一世之概,视卢象之“环堵蒙笼一老儒”,真孤凫介双鹄也,
《载酒园诗话又编》
“下阶欲离别,相对映兰丛。含辞未及吐,泪落兰丛中。高堂静秋日,罗衣飘暮风。谁能待明月,冂首见床空:置之乐府无辨。不愧难兄,又不专效阿兄,因笑苏公动称家法之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僧。京兆蓝田人,俗姓张。十岁依景云,寻究经论,访问师承,旁及儒墨,兼擅诗歌。代宗大历十三年,以《四分律》有法砺旧疏及怀素新疏,每致异议,奉诏至安国寺,与名僧大德十四人签定之。德宗建中初奏进。累官内供奉、鸿胪少卿。有《贞元新定释教目录》等。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十四 弘法科(四)
姓张氏。京兆蓝田人。十岁依西明寺景云律师。受近圆。乃究维摩法华因明唯识涅槃中观华严新经。频敷座席。屡主坛场。开元中。诏参译务。大历十三年。诏两街临坛大德一十四人。至安国寺。定夺新旧两疏是非。照材学优赡。其所编稡制作。多不具述。于教门颇有功绪。在代肃二朝。尤用事。职至应奉。赐紫充临坛两街。十望大德。内供奉捡校。鸿胪少卿。食封一百户。终于别院。寿八十二。腊五十八。
宋高僧传·卷第十五 明律篇第四之二
释圆照。
姓张氏。
京兆蓝田人也。
年方十岁笃愿依西明寺景云律师。
云亦一方匠手四部归心。
照当应法乃受近圆。
谨愿执持如怀宝器寻究经论访问师承。
维摩法华因明唯识涅槃中观华严新经。
或深入堂皇或略从染指。
仍旁求于儒墨。
兼擅美于风骚。
律藏珠珍专探日用。
后则霜坛秉法雁序度人。
洎乎开元年中。
敕选名德僧参其译务。
照始预焉至代宗大历十三年。
承诏两街临坛大德一十四人。
齐至安国寺定夺新旧两疏是非。
盖以二宗俱盛。
两壮必争被擒翻利于渔人。
互击定伤于师足。
既频言竞。
多达帝聪。
有敕令将二本律疏定行一家者。
时照等序奏云。
按四分律部主。
梵云昙无德。
秦言法藏。
自姚秦弘始五年壬寅岁。
罽宾三藏佛陀耶舍。
秦言觉明。
讽出梵文。
沙门竺佛念听而笔受。
成四十五卷。
至十一年岁次戊申。
支法领又从西国将梵本来。
于长安中寺重雠校。
殆十四年辛亥译毕。
沙门慧辩等笔受。
成六十二卷。
后有魏朝道覆律师。
于法聪讲下纂成疏六卷。
北齐慧光律师造疏二本。
次道云律师修疏九卷。
次道晖撰疏七卷。
隋朝法愿裁疏十卷。
自唐平一天下也。
四方昌阜三宝增明。
有智首律师述疏二十一卷。
次慧满律师造疏二十卷。
事各一时流通绝矣。
当武德元年戊寅岁。
有相州日光寺法砺律师制疏。
至九年丙戌岁成十卷。
宗依成实论。
今称旧疏是也。
洎高宗天皇大帝咸亨元年岁在庚午。
有西太原寺怀素律师。
撰开四分律宗记十卷。
宗依根本一切有部大毗婆沙俱舍等论。
称新章疏是也。
至我皇帝受佛付嘱钦尚释门。
信重大乘遵承密教。
见两疏传授各擅颛门学者如林。
执见殊异数兴诤论。
圣慈悯念务息其源。
使水乳无乖一味和合。
时遣内给事李宪诚。
宣敕勾当京城诸寺观功德使镇军大将军刘崇训。
宣敕云。
四分律旧疏新疏。
宜令临坛大德如净等于安国寺律院佥定一本流行。
两街临坛大德一十四人俱集安国寺。
遣中官赵凤诠敕尚食局索一千二百六十人斋食并果实解斋粥一事。
已上应副。
即于安国寺供僧慧彻如净等十四人。
并一供送充九十日斋食。
用茶二十五丳藤纸笔墨。
充大德如净等佥定律疏用。
兼问诸大德各得好在否。
又敕安国寺三纲。
佥定律疏院一切僧俗辄不得入。
违者录名奏来云。
其时天长寺昙邃。
净住寺崇睿。
西明寺道邃兴泚。
本寺宝意神朗智钊超侪。
崇福寺超證。
荐福寺如净。
青龙寺惟干。
章信寺希照。
保寿寺慧彻圆照。
共奉表谢。
答诏云。
师等道著依经功超自觉。
承雪宫之旨奥。
为火宅之凉飔。
四分律仪三乘扃键。
须归总会永息多门。
一国三公谁执其咎。
初机眩曜迷复孔多。
爰命有司婢供资费。
所烦笔削伫见裁成。
所谢知悉。
其日品官杨崇一。
宣敕荐福温国两寺三纲与净土院检校僧等。
严饰道场命僧行道。
用五十四人。
起今月一日转经礼佛六时行道至来年二月一日散。
其设斋食料一事已上。
令所司祇供。
宜各精诚。
问师等好在。
及解道场。
中官李宪诚宣敕语温国寺转念道场四分律临坛大德等。
释门三学以心印相传。
无上菩提以戒法为根本。
道场毕日即宜赴大安国寺楷定律疏十道流行。
至二月八日敕检校道场大德昙邃飞锡等。
道场定取十日散。
设斋外各赐绢帛。
其十四人律师并令赴安国寺修疏。
程才品用各得其宜。
众推如净慧彻同笔削润色。
圆照笔受。
正字宝意纂文佥定。
超侪笔受。
其崇睿已下九人證义。
共议篇题云。
敕佥定四分律疏卷第一。
京城临坛大德。
某等奉诏定。
以此为题也。
照为首唱诸公和之。
其间厥义非长若农夫之去草。
其义合理犹海客之采珠。
可谓名解毗尼不看他面。
俄属德宗即位。
改元建中。
其年五月疏草毕。
六月望敕圆照。
依国子学大历新定字样抄写进本。
至十二月十二日。
送祠部进新佥定疏十卷。
仍乞新旧两疏许以并行从学者所好。
敕宜依。
照务其搜集专彼研寻。
著大唐安国寺利涉法师传十卷。
集景云先天开元天宝诰制三卷。
肃宗代宗制旨碑表集共二卷。
不空三藏碑表集七卷。
隋传法高僧信行禅师碑表集三卷。
两寺上座乘如集三卷。
佥定律疏一行制表集三卷。
般若三藏续古今翻译图纪三卷。
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多经音义二卷。
三教法王存没年代本记三卷。
上卷明佛。
中道。
下儒也。
翻经大德翰林待诏光宅寺利言集二卷。
再修释迦佛法王。
本记一卷。
佛现八相身利益人天成正觉记一卷。
判方等道场欲受近圆沙弥忏悔灭罪辩瑞相记一卷。
五部律翻译年代传授人记一卷。
庄严寺佛牙宝塔记三卷。
无忧王寺佛骨塔记三卷传法三学大德碑记集十五卷。
建中兴元贞元制旨释门表奏记二卷。
御题章信寺诗太子百寮奉和集三卷。
贞元续开元释教录三卷。
照自序云。
伏以开元十八年岁在庚午沙门智升修撰释教录。
洎乎甲戌经六十五年中间三藏翻经藏内并无收管。
恐年代𡩻远人。
疑伪经又先圣大历七年许编入。
制文犹在。
时帝敕宜依。
至今江表多集此集中经而施用焉。
照于律道颇有功多。
肃代二朝尤为杰立。
累朝应奉赐紫充临坛两街十望大德内供奉检校鸿胪少卿。
食封一百户。
后终于别院。
春秋八十二。
法腊五十八云。
系曰。
刊正二宗会归一见。
庶几知有定分不横驰求。
何以诸师却请双行。
不其感欤。
通曰。
是此举也。
元载所请。
帝乃曰俞。
究其始因乃新章也。
挟力轮摧相部。
独存于我专利于人。
亦犹纪昌俄遇飞卫并其箭术成我材官御大辂而废其椎轮得火生而焚其木母。
窃量诸德微愤不平。
故奏双行。
同不佥定则何异乎眼头生目。
匪成三点之伊。
必须声后知音方验一夔之足。
因排法砺三本生焉。
旧有南山四家出矣。
又如东汉季也。
灭一跋扈生四强臣。
初止政出一门。
末云赂归四贵。
若然者骈拇悬瘤虽多无用。
然则吾善用多矣。
大集经云。
如是诸见不妨诸佛法界及大涅槃。
依之修行皆得解脱。
此通方之大解也哉。
高僧摘要·法高僧摘要卷二
姓张。京兆蓝田人。年十岁。依西明寺。景云律师。寻究经论。访问师承。维摩法华。因明唯识。涅槃中观。华严新经。代宗大历十三年。承诏至齐安国寺定夺。新旧两疏是非。敕令将二本律疏。定行一家。时照等序奏云。按四分律部。自姚秦弘始。五年壬寅岁。罽宾三藏佛陀耶舍。讽出梵文。沙门竺佛笔受。成四十五卷。至十一年戊申。支法领又从西国将梵本来。于长安中寺。重雠校。殆十四年辛亥。译毕。沙门慧辩等。笔受成六十二卷。武德元年戊寅。有相州日光寺法砺律师制疏。至九年丙戌。成十卷。宗依成寔论。今称旧疏。是也。洎高宗咸亨元年庚午。有西太原寺怀素律师。撰开四分律宗记十卷。宗依根本。一切有部。大毗婆沙。俱舍等论。称新章疏。是也。两疏传授。各坛颛门。学者如林。执见殊异。数兴诤论。圣慈悯念。务息其源。使水乳无乖。时遣内给事李宪诚。镇军大将军刘崇训。宣敕云。四分律旧疏新疏。宜令临坛大德如净等。于安国寺律院。佥定一本流行。遣中官赵凤。敕尚食局。索一千二百六十人斋。又敕安国寺三纲佥定律疏。一切俗僧。辄不得入。其时天长寺昙𨗉。净住寺崇睿。西明寺道𨗉兴此。本寺宝意。神朗。彼钊。超侪。崇福寺超證。荐福寺如净。青龙寺惟干。章信寺希照。保寿寺慧彻。圆照。共奉表谢。俄属德宗即位。改元建中。敕照。依大历新定字样。杪写进本。至十二月。送祠部新进佥定疏十卷。仍乞新旧两疏并行。敕依照搜集。专彼研寻。著大唐安国寺利涉法师传十卷。集景云先天开元天宝。诰制三卷。肃宗代宗制旨碑表集共二卷。不空三藏碑表集七卷。隋传法高僧。信行禅师碑表集三卷。两寺上座乘如集三卷。佥定律疏。一行制表集三卷。般若三藏续古今翻译图记三卷。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多经音义二卷。三教法王本记三卷。利言集二卷。释迦佛法王本记一卷。佛现八相成正觉记一卷。忏悔罪辩瑞相记一卷。五部律翻译传授记一卷。庄严寺佛牙宝塔记三卷。无忧王寺佛骨塔记三卷。传法三学碑记集十五卷。建中兴元贞元制旨释门表奏记二卷。御题章信寺诗。太子百寮奉和集三卷。续开元释教录三卷。照自序。照于律道颇有功多。肃代二朝。尤为杰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08—784 【介绍】: 唐人,祖籍南兰陵,字梅臣。
萧瑀曾孙。
以荫授陕州参军、金城丞。
吏事清干。
累迁侍御史、考功员外郎、左右司郎中。
后为元载所挤,出为袁、润等六州刺史,所莅有政声。
代宗大历时,迁户部侍郎、太常卿。
德宗建中时,朱泚反,变姓名匿里中。
事平,擢为太子少师,卒。
全唐文·卷四百三十四
定字梅臣。太子太保瑀曾孙。以荫起家陕州参军事。擢右司郎中。外历袁州润州刺史。大历中迁户部侍郎。转太常卿。朱泚反。变姓名为张诞。不污贼。事平。擢太子少师。兴元元年卒。年七十七。赠太子太师。
崔涣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69 【介绍】: 唐博陵安平人。
崔玄炜孙。
博综经术,长论议。
初为亳州司功参军。
累迁司门员外郎。
玄宗奔蜀,迎谒于道,房琯荐之,即日拜门下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肃宗立,诏为江淮宣谕选补使,收采遗逸。
代宗时迁御史大夫。
元载辅政,涣论其奸,恶之。
贬道州刺史。
卒谥元。
共 40 首 第 1 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