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田一甲

相关人物:共 2 位
共 3 首
台邑最褊小,徵粮视凤诸。
土狭赋独重,民困曷以纾。
台湾田一甲(编者按:「台湾田一甲」,连横《台湾诗乘》作「台田大一甲」。),内地十亩馀。
甲租八九石,亩银一钱输。
将银来比粟,相去竟何如。
纳粟弊多端,斗斛交相瘉。
折色比时价,加倍复何居。
凤诸虽厚敛,什百台版图。
垦多或报少,以羡补不敷。
台土瘠无旷,冲压且偏枯。
安得相均匀,丈轻三邑俱。
徵收同内地,含哺乐只且
按:①凤山、诸罗二县。
⑴ 编者按:「比」,薛志亮《续修台湾县志》作「此」。
⑵ (此诗又载鲁鼎梅《重修台湾县志》〈艺文〉)。(廖振富编校)
人畏生番猛如虎,人欺熟番贱如土
强者畏之弱者欺,毋乃人心太不古。
熟番归化勤躬耕,荒埔将垦唐人争(编者按:「荒埔将垦唐人争」,《噶玛兰厅志》、《淡水厅志》、《台湾诗乘》作「山田一甲唐人争」。)
唐人争去饿且死,翻悔不如从前生。
传闻城中贤父母,走向城中崩厥首。
啁啾𠹳格无人通,言不分明画以手。
诉未终,官若聋。
窃窥堂,有怒容
堂上怒,呼杖具。
杖毕垂头听官谕,嗟尔番,尔何言,尔与唐人皆赤子,让耕让畔胡弗闻
吁嗟乎,生番杀人汉奸诱,熟番独被唐人丑,为父母者虑其后(施懿琳编校)
⑴ 编者按:「土」,连横《台湾诗乘》作「狗」。
⑵ 编者按:「贤」、萨廉《噶玛兰厅志》、陈培桂《淡水厅志》、连横《台湾诗乘》作「有」。
⑶ 编者按:「𠹳格」,萨廉《噶玛兰厅志》、陈培桂《淡水厅志》、连横《台湾诗乘》作「鸟语」。
⑷ 编者按:「窃窥堂,有怒容」,萨廉《噶玛兰厅志》、陈培桂《淡水厅志》、连横《台湾诗乘》作「窃视堂上有怒容」。
⑸ 编者按:「皆赤子」,萨廉《噶玛兰厅志》、陈培桂《淡水厅志》、连横《台湾诗乘》作「吾子孙」。
⑹ 编者按:「闻」,连横《台湾诗乘》作「遵」。
⑺ 编者按:「奸」,萨廉《噶玛兰厅志》作「人」。
⑻ 编者按:「独」,萨廉《噶玛兰厅志》、陈培桂《淡水厅志》、连横《台湾诗乘》作「翻」
⑼ 编者按:「为父母」,萨廉《噶玛兰厅志》、陈培桂《淡水厅志》、连横《台湾诗乘》作「为民父母」。
台邑地狭,而赋视其〖编者按:「其」,连横抄本无此字。〗他邑为多。内地田一亩约赋银一钱,台地田一甲比内地十一亩三分一釐零,上则田一甲赋粟八石八斗,每石折饼银二圆二角,计每甲赋番饼银十九圆三角六瓣,一亩赋〖编者按:连横抄本、中华本无「番饼银十九圆三角六瓣,一亩赋」。〗十数倍内地不止。久垦,土田渐成硗瘠,每甲出粟上者不过三、四十石,每石价不过六、七角;一年所入,除各色费用外,不足以供赋。追呼之惨、称贷之艰,有不忍言者矣。田地昔值百金者,今仅及半焉;鬻之则亏资,存之则受累,民亦何乐求田耶?台谷每十〖编者按:「十」,中华本无此字。〗石为一车。班役之家皆祀虎,谓之「虎老爹」。逋赋者拘押诸家,荼毒万状。
一甲徵租近一车,赋浮那得复言加。
多田翁比无田苦,怕见当门虎老爹
⑴ (此诗又载彭国栋《广台湾诗乘》)。(黄宪作编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