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释慧约

相关人物:共 15 位
共 15 首 第 1 页 下一页
范凤翼 朝代:明至南明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55 【介绍】: 明南通州人,字异羽。万历二十六年进士。授滦州知州,官至光禄少卿。有《勋卿集》。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异羽,南通州人。万历戊戌进士,除知滦州迁吏部郎中累官尚宝少卿光禄少卿有勋卿集
维基
范凤翼(16世纪—17世纪),字异羽,扬州府通州人,明朝、南明政治人物。
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举丁酉科应天乡试,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联捷进士,授顺天教授,转为国子监助教,户部云南司主事,监督南新仓及济阳仓,清查积存谷米六十万石;之后历任验封、考功、文选主事与稽勋员外郎、郎中。
他提出用贤远奸,重用高攀龙、顾宪成,罢黜杨槚、杜縻,招惹嫉妒,降为长芦运判。
天启初年,范凤翼得起用为营缮主事,升任尚宝丞、少卿,因为归属东林罢职。
崇祯帝继位,恢复他原官,弘光帝时和周宗文、徐二采、陆彬一同授予光禄少卿。
南京沦亡,他主持北山诗社山茨社,士人奉他为品目。
释昙璀 朝代:初唐

人物简介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四 传宗科
生吴郡顾氏。
稚岁入道。
淹通经论。
晚年事牛头山融大师。
衲衣空林。
多历寒暑。
时广陵觉禅师。
建邺如法师。
皆名德宿匠。
杖锡来仪。
虚而往实而归。
其所至可量哉。
天后以玺书徵入朝且诏栖霞约法师敦劝。
璀固辞。
因葺宇于钟山之竹林。
以老焉。
天授三年二月六日卒。
先卒之七日。
已端然入于三昧矣。
春秋六十二。
既阇维。
敛遗骸建塔。
门弟子僧感僧頵刻石纪事。
以垂永久。
宋高僧传·卷第八 习禅篇第三之一
释昙璀。
俗姓顾氏。
吴郡人也。
肇国著姓其来弥光。
丞相有佐命之勋。
尚书有挺济之誉。
衣冠鼎胄。
太岳峻岱峰之高。
令问徽猷。
江汉为南国之纪。
星象降精灵祇效祉。
德备胎教香符梦徵。
玄圭应上圣之祥。
神宝蓄河汾之气。
特受异准生而不凡。
襁褓之日而童蒙来求。
佩觿之时而忘身殉道。
和敏而纯素。
温恭而克明。
神器夙昭清风渐扇。
遂勉节出尘栖心物表。
金经秘藏一日万言。
不逾岁叙而大经淹通。
遂于晚年缅怀宗匠。
始事牛头山融大师。
融醇懿瑰雄。
东夏之达磨欤。
梵幢宝柱大海津。
梁目以上根。
乃诲之。
曰色声为无生之鸩毒。
受想是至人之坑阱。
致远多泥。
子不务乎。
璀默而审之。
直辔独上餐甘露味饮蒲萄浆。
犹金翅不食异类帝释无共鬼居。
乃晦迹钟山断其漏习。
养金刚定趣大能位。
纳衣空林多历年所。
时淮南导首广陵觉禅师。
江左名德建业如法师。
咸杖锡方来降心义体。
握珠怀宝虚往实归。
则天皇母临朝龚行佛事。
高其道业周勤诏书。
时栖霞约法师梵门之秀杰。
躬以敦劝朝天抗诏。
皇明恐未然也。
璀曰。
岐伯辞帝舜之师。
干木谢文侯之命。
玄畅以善论而抗宋主。
惠远不下山而傲齐后。
彼何人哉。
由是遁北𭚖。
踰东冈。
考槃云冥。
后止于竹林之隩。
葺宇簋缶而告老焉。
既而绍列圣之鸿徽。
继前贤之能事。
翼亮皇梵保宁天人。
俄端然入定七日而灭。
春秋六十二。
是岁天授三年二月六日也。
翌日依天竺法火化遗骸。
收灰建塔。
士庶含酸悉皆号恸。
门弟子僧感僧頵等。
刻石纪事奉全师礼。
正议大夫使持节润州刺史汝南郡升。
向风遐想悦而久之。
褒德尚贤赞成厥美焉。
释慧果 朝代:南朝宋初

人物简介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十七 摄念科
豫州人。宋初游京师。止瓦棺寺。诵法华十地等经。登圊罢。有鬼至前曰。我前生此寺维那也。以过失。报堕圊中。法师以诵持盛德。能令苦趣解脱。愿济拔。我有钱三千。埋柿树下。可取以作功德费。果以其言告众取之。造法华一部。设会以忏。后梦。鬼以生胜处来谢。然视其状貌。则与前日殊不类。
高僧传·卷第十二 诵经
释慧果。
豫州人。
少以蔬苦自业。
宋初游京师止瓦官寺。
诵法华十地。
尝于圊厕见一鬼。
致敬于果云。
昔为众僧作维那。
小不如法堕在啖粪鬼中。
法师德素高明。
又慈悲为意。
愿助以拔济之方也。
又云。
昔有钱三千埋在柿树根下。
愿取以为福。
果即告众掘取。
果得三千。
为造法华一部并设会。
后梦见此鬼云。
已得改生大胜昔日。
果以宋太始六年卒。
春秋七十有六。
名僧传抄
豫州人。清规索履。爰自童𣩘。奉亲孝。事师敬。家贫衣食不给。元喜四年。负笈南游至京师。住瓦官禅房。簟食屡空。不啖鱼肉。烧香礼忏尤勤讽诵。十地法华三乘方等靡不通览。清声秀誉。与僧据齐名。果尝于清前。忽见一人。身著衣𢂿。𣫍板致敬。果问曰。汝是何人。答曰。昔为此寺沙门。今报为啖粪之鬼。果曰。昔何所名。今那著𢂿。答曰。名不足道。临出寺遇事还俗。果曰。为何罪过。而作此鬼。答曰。昔作直月。多请饭食。以酱酢乞人。法师道德。幽显同敬。请作功德。令离此身。果曰。当为礼诵。都有物不。答曰。昔有三千钱。埋东房前大柿树下。去时不得取。愿取为功德也。言讫不见。果告众掘得三千。为造法华经一部。馀物设会。会后一月馀日。梦见此鬼。自云。当得更生。故未能称大差于此也。果仁爱远被。为世津梁。皆类此也。春秋七十六。泰始六年卒(云云)。
释法恭 朝代:南朝宋

人物简介

高僧传·卷第十二 诵经
释法恭。
姓关。
雍州人。
初出家止江陵安养寺。
后出京师住东安寺。
少而苦行殊伦。
服布衣饵菽麦。
诵经三十馀万言。
每夜讽咏辄有殊香异气。
入恭房者咸共闻之。
又以弊纳聚蚤虱。
常披以饴之。
宋武文明三帝及衡阳文王义秀等。
并崇其德素
所获信施常分给贫病。
未尝私蓄。
宋太始中还西卒于彼。
春秋八十。
时乌衣复有僧恭者。
德业高明纲总寺任。
亦不食粳粮唯饵豆麦。
僧柔 朝代:南朝宋

人物简介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二十一 义解科
生陶氏。丹阳人。幼耿介。有出尘志。九年为沙门弘称弟子。落发。研究大小乘经论。年二十。即登讲席。一时名公卿等。争师事之。去游禹穴。与慧基同夏入剡。止白山灵鹫寺。齐大祖建寺。徵至京师。止定林寺。文惠文宣二王。日夕问道。延兴元年春没。寿六十。柔剋意求生安养。至是果见殊祥云。
高僧传·卷第八 义解五
释僧柔。
姓陶。
丹阳人。
少而耿洁。
便有出尘之操。
年九岁随叔游学。
家世贫过藜藿不充。
而笃志弥坚履穷无改。
后出家为弘称弟子。
称姓吕。
洛阳临渭人。
学通经论声誉早彰。
柔伏膺已后。
便精勤戒品委曲禅慧。
方等众经大小诸部。
皆彻鉴玄源洞尽宗要。
年过弱冠便登讲席。
一代名宾并投身北面。
后东游禹穴值慧基法师。
招停城傍一夏讲论。
后入剡白山灵鹫寺。
未至之夜。
沙门僧绪梦见神人。
朱旗素甲满山而出。
绪问其故。
答云。
法师当入故出奉迎。
明旦待人。
果是柔至。
既而扫饰山门有终焉之志。
敷经遵学有士如林。
齐太祖创业之始及世祖袭图之日。
皆建立招提。
傍求义士。
以柔耆素有闻。
故徵书岁及。
文宣诸王再三招请。
乃更出京师。
止于定林寺。
躬为元匠。
四远钦服人神赞美。
文慧文宣。
并伏膺入室。
柔秉德居宗当之弗让。
常誓生安养国。
每至悬车西次。
辄嚬容合掌。
至临亡之日。
体无馀患。
唯语弟子云。
吾应去矣。
仍铺席于地西向虔礼。
奄然而卒。
是岁延兴元年。
春秋六十有四。
即葬于山南。
沙门释僧祐与柔少长山栖。
同止岁久。
亟挹道心预闻法味。
为立碑墓所。
东莞刘协制文。
柔有弟子僧绍。
亦贞正有学业。
时钟山山茨精舍又有僧拔慧熙。
皆弱年英迈幼著高名。
并美业未就而相继早卒。
拔撰七玄论。
今行于世。
释法度 朝代:南齐

人物简介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二十四 感通科
黄龙人。史失其氏。少为沙门。解经论。以严苦自将。游京师。有齐郡明僧绍隐。居琅邪之𭗵山。师事度。舍所居为栖霞精舍。以居之。岁馀忽旌旗造门。通谒曰。靳尚仪止甚伟。拜起称弟子。且以为王有此山已七百年。神物所在。理不可干。唯师道德崇大。愿施居之演法。以福此邦。盖其地。人之居者辄死。至度而始无他云。神请受五戒。度曰。檀越血食世祀。最佛戒所先柰何。神曰。傥蒙摄受。先当去之。黎明送钱一万。香烛刀子。有疏著弟子靳尚名奉供至。十五日度为设会。尚乃至同众行道。受戒而去。于是庙祝梦。神告曰。吾以受戒于度法师。祭祀止月蔬食。度尝卧疾。见尚来摩头足。以琉璃瓯勺水。使度呷之。觉大甘凉。所苦遂宁。 时有沙门法绍。议论相上下。号北山二圣。绍巴西人。汝南周颙。自成都迎至于山。茨精舍与度。并为竟陵王子良始安王遥光所师礼度。永元二年没。寿六十四。弟子僧朗。解华严三论。彭城慧开。馀杭法开。皆有讲学。与绍齐名。
神僧传·卷第三
释法度。黄龙人也。南齐初游于金陵。高士齐郡名僧绍。隐居琅邪之摄山。挹度清真待以师友。及亡舍所居山为栖霞寺。先是有道士欲以寺地为观。住者辄死。后为寺犹多恐动。自度居之群妖皆息。经岁馀忽闻人马鼓角之声。俄见一人投刺于度曰靳尚。度命前之。尚形甚都雅羽卫亦众。致敬毕乃言。弟子王有此山七百馀年矣。神道有法物不得。于前后栖托或非真直。故死病继之。亦其命也。法师道德所归。谨舍以奉给。并愿受五戒永结来缘。度曰。人神道殊无容相屈。且檀越血食世祀。此最五戒所禁。尚曰。若备门徒辄先去杀。于是辞去。明日一人送钱一万并香烛等。疏云。弟子靳尚奉供。至其月十五日度为设会。尚又来同众礼拜行道受戒而去。既而摄山庙巫梦神告曰。吾已受戒于度法师矣。今后祠祭勿得杀戮。由是庙中荐献菜饭而已。度尝动散寝于地。见尚从外来以手摩头足而去。顷之复来持一琉璃。瓯中如水以奉度。味甘而冷。度所苦即间。其徵感如此。
高僧传·卷第八 义解五
释法度。
黄龙人。
少出家。
游学北土备综众经。
而专以苦节成务。
宋末游于京师。
高士齐郡明僧绍抗迹人外。
隐居琅琊之𭗵山。
挹度清徽待以师友之敬。
及亡舍所居山为栖霞精舍。
请度居之。
先有道士欲以寺地为馆。
住者辄死。
及后为寺。
犹多恐动。
自度居之群妖皆息。
住经岁许。
忽闻人马鼓角之声。
俄见一人持名纸通度曰靳尚。
度前之。
尚形甚都雅羽卫亦严。
致敬已乃言。
弟子。
王有此山七百馀年。
神道有法物不得干。
前诸栖托或非真正。
故死病继之。
亦其命也。
法师道德所归。
谨舍以奉给。
并愿受五戒。
永结来缘。
度曰。
人神道殊无容相屈。
且檀越血食世祀。
此最五戒所禁。
尚曰。
若备门徒辄先去杀。
于是辞去。
明旦度见一人送钱一万香烛刀子。
疏云。
弟子靳尚奉供。
至月十五日度为设会。
尚又来同众。
礼拜行道受戒而去。
𭗵山庙巫梦神告曰。
吾已受戒于度法师。
祠祀勿得杀戮。
由是庙用荐止菜脯而已。
度尝动散寝于地。
见尚从外而来以手摩头足而去。
顷之复来持一琉璃瓯。
瓯中如水以奉度味甘而冷。
度所苦即间。
其徵感若此。
时有沙门法绍。
业行清苦誉齐于度。
而学解优之。
故时人号曰北山二圣。
绍本巴西人。
汝南周颙去成都。
招共同下止于山茨精舍。
度与绍并为齐竟陵王子良始安王遥光。
恭以师礼。
资给四事。
度常愿生安养。
故偏讲无量寿经。
积有遍数。
齐永元二年卒于山中。
春秋六十有四矣。
度有弟子僧朗。
继踵先师复纲山寺。
朗本辽东人。
为性广学思力该普。
凡厥经律皆能讲说。
华严三论最所命家。
今上深见器重。
敕诸义士受业于山。
时有彭城寺慧开。
幼而神气高朗。
志学渊深。
故早彰令誉。
立年便讲。
又馀杭县法开者。
亦清爽俊发善为谈论。
出京止禅冈寺。
与同寺僧绍有闻当时。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458—522 【介绍】: 南朝梁时僧。吴郡人,俗姓顾,本名净藏。年十六,代宋明帝出家。讲说经论,博采众说,时辈莫及。梁武帝甚器重之住钟山开善寺。后帝见僧行败坏,欲自任白衣僧正以匡正之,集众咨议,藏独言其不可,事乃寝。尤精《成实论》,所著《成实论义疏》为当时有影响之作。与僧旻、法云并称梁代三大法师。
全梁文·卷七十四
智藏本名净藏,吴人,天监末居钟山开善寺。
续高僧传·卷第五 义解篇初
释智藏。
姓顾氏。
本名净藏。
吴郡吴人。
吴少傅曜之八世也。
高祖彭年司农卿。
曾祖淳钱唐令。
祖瑶之员外郎。
父映奉朝请。
早亡其母尝梦。
出绕吴城一匝。
密云四布而天中开朗。
众星坠地取而吞之。
因而有娠焉。
及生藏也。
少而聪敏。
常怀退让。
果食衣服爰及威仪皆新华。
先让而处下末。
由此击誉乡闾敬而尚重。
年十六代宋明帝出家。
以泰初六年敕住兴皇寺。
事师上定林寺僧远僧祐天安寺弘宗。
此诸名德传如前述。
藏禀依训范敬义弘隆。
尝遇师疾甚不食多日。
藏亦从之。
待师进饮藏还进饮。
乃至平复方从师好。
自是戒德坚明学业通奥。
众所知识超于夷等。
当时柔次二公玄宗盖世。
初从受学。
挹酌经论统辩精理。
及其开关延敌。
莫能涉其津者。
藏洞晓若神微言每吐。
预有比踪罔不折伏。
于是二僧叹揖。
自以弗及之也。
齐太尉文宪王公。
深怀钦悦爰请安居。
常叹相知之晚。
太宰文宣王。
建立正典绍隆释教。
将讲净名选穷上首。
乃招集精解二十馀僧。
探授符策乃得于藏。
年腊最小独居末坐。
敷述义理罔或抗衡。
道俗翕然弥崇高誉。
先是会稽慎法师。
志欲宣通妙法。
乃请文宣方求讲匠。
以藏名称普闻允当佥属。
遂流连会稽多历年祀伏膺鼓箧寔系有徒。
但以律部未精重游京辇。
信同瓶喻有似灯传。
俄而十诵明了诸部薄究。
未还吴郡道流生地。
学人裹粮随之不少。
永元二年重游禹穴。
居法华山结众弘业。
及齐德将谢。
王室大骚。
天地既闭经籍道废。
遂翻然高举。
欲终焉禹穴。
逮有梁革命。
大弘正法。
皇华继至。
方游京辇。
天子下礼承修。
荣贵莫不竦敬。
圣僧宝志迁神。
窀穸于钟阜。
于墓前建塔。
寺名开善。
敕藏居之。
初藏未受具戒。
遇志于定林上寺。
遂推令居前。
垂示崇敬之迹。
识知德望有归告之先见矣。
时梁武崇信释门。
宫阙恣其游践。
主者以负扆南面域中一人。
议以御坐之法唯天子所升。
沙门一不沾预。
藏闻之勃然厉色。
即入金门上正殿踞法座抗声曰。
贫道昔为吴中顾郎。
尚不惭御榻。
况复乃祖定光。
金轮释子也。
檀越若杀贫道即杀。
不虑无受生之处。
若付在尚方。
狱中不妨行道。
即拂衣而起。
帝遂罢敕任从前法。
斯跨略天子高岸释门。
皆此类也。
有野姥者。
工相人也。
为记吉凶百不失一。
谓藏曰。
法师聪辩盖世天下流名。
但恨年命不长。
可至三十一矣。
时年二十有九。
闻斯促报讲解顿息。
竭精修道发大誓愿足不出门。
遂探经藏得金刚般若。
受持读诵毕命奉之。
至所危暮年香汤洗浴净室诵经以待死至。
俄而闻空中声曰。
善男子。
汝往年三十一者。
是报尽期。
由般若经力得倍寿矣。
藏后出山试过前相者。
乃大惊起曰。
何因尚在世也。
前见短寿之相。
今了一无。
沙门诚不可相矣。
藏问。
今得至几。
答云。
色相骨法年六十馀。
藏曰。
五十为命。
已不为夭。
况复过也。
乃以由缘告之。
相者欣服。
竟以毕年辞世。
终如相言。
于是江左道俗。
竞诵此经。
多有徵应。
乃至于今日有光大。
感通屡结。
逮梁大同中。
敬重三宝利动昏心。
浇波之俦。
肆情下达。
僧正宪网无施于过门。
帝欲自御僧官维任法侣。
敕主书遍令许者署名。
于时盛哲无敢抗者。
匿然投笔。
后以疏闻藏。
藏以笔横轹之告曰。
佛法大海非俗人所知。
帝览之不以介意。
斯亦拒怀略万乘季代一人。
而帝意弥盛。
事将施行于世。
虽藏后未同。
而敕已先被。
晚于华光殿设会。
众僧大集。
后藏方至。
帝曰。
比见僧尼多未诵习。
白衣僧正不解科条。
俗法治之伤于过重。
弟子暇日欲自为白衣僧正亦依律立法。
此虽是法师之事。
然佛亦复付嘱国王。
向来与诸僧共论。
咸言不异。
法师意旨如何。
藏曰。
陛下欲自临僧事。
实光显正法。
但僧尼多不如律。
所愿垂慈矜恕此事为后。
帝曰。
弟子此意岂欲苦众僧耶。
正谓俗愚过重。
自可依律定之。
法师乃令矜恕。
此意何在。
答曰。
陛下诚欲降重从轻。
但末代众僧难皆如律。
故敢乞矜恕。
帝曰。
请问诸僧犯罪。
佛法应治之不。
答曰。
窃以佛理深远教有出没。
意谓亦治不治。
帝曰。
惟见付嘱国王治之。
何处有不治之说。
答曰。
调达亲是其事。
如来置之不治。
帝曰。
法师意谓。
调达何人。
答曰。
调达乃诚不可测。
夫示迹正欲显教。
若不可不治。
圣人何容示此。
若一向治之。
则众僧不立。
一向不治亦复不立。
帝动容追停前敕。
诸僧震惧相率启请。
帝曰。
藏法师是大丈夫心。
谓是则道是。
言非则道非。
致词宏大。
不以形命相累。
诸法师非大丈夫。
意实不同言则不异。
弟子向与藏法师硕诤。
而诸法师默然无见助者。
岂非意在不同耳。
事遂获寝。
藏出告诸徒属曰。
国王欲以佛法为己任。
乃是大士用心。
然衣冠一家子弟十数。
未必称意。
况复众僧。
五方混杂未易辩明。
正须去其甚泰耳。
且如来戒律布在世间。
若能遵用足相纲理。
僧正非但无益为损弘多。
常欲劝令罢之。
岂容赞成此事。
或曰。
理极如此。
当万乘之怒何能夷然。
藏笑曰。
此实可畏。
但吾年老。
纵复荷旨附会。
终不长生。
然死本所不惜。
故安之耳。
后法云谓众曰。
帝于义理之中未能相谢。
一日之事真可愧服不久敕于彭城寺讲成实。
听侣千馀。
皆一时翘秀。
学观荣之。
又敕于慧轮殿讲波若经。
别敕大德三十人预座。
藏开释发趣各有清拔皆著私记拟后传习。
天监末年春舍身大忏。
招集道俗。
并自讲金刚般若以为极悔。
惟留衣钵。
馀者倾尽一无遗馀。
陈郡谢几卿。
指挂衣竹戏曰。
犹留此物尚有意耶。
藏曰。
身犹未灭意何由尽。
而尚怀靖处托意山林。
还居开善因不履世。
时或敕会。
乃上启辞曰。
夙昔顾省心惑不调。
欲依佛一语于空闲自制。
而从缘流二十馀载。
在乎少壮故可推斥。
今既老病身心俱减。
若复退一毫。
便不堪自课。
故愿言静处少自营卫。
非敢傲世求名。
非欲从闲自诞。
是常人近情。
惧前径之已迫耳。
帝手敕喻曰。
求空自闲依空入慧。
高蹈养神实是胜乐。
不违三乘。
亦以随喜。
惟别之际能无怅然。
岐路赠言古人所重。
犹劝法师。
行无碍心。
大悲为首方便利益。
随时用舍不宜顿杜。
以隔碍心行菩萨道无有是处。
敕往反频。
仍久之然持操不改。
帝将受菩萨戒敕僧正牒老宿德望。
时超正略牒法深慧约智藏三人。
而帝意在于智者。
仍取之矣。
皇太子尤相敬接。
将致北面之礼。
肃恭虔往。
朱轮徐动鸣笳启路。
降尊下礼就而谒之。
从遵戒范永为师傅。
又请于寺讲大涅槃。
亲临幄坐爰命咨质。
朝贤时彦道俗盈堂。
法筵之盛未之前闻。
又于北阁更延谈论。
皆叹曰。
陪预胜席未曾有也。
藏任吹虚舟真行平等。
毁誉不动荣利未干。
宴坐空闲毅然山立。
虽神宇凝隔风韵清高。
其应物也汲汲然如有不足。
可谓望俨即温。
君子之变者矣。
自现处岩岫晦形人世。
又于寺外山曲别立头陀之舍六所。
并是茅茨容膝而已。
皇太子闻而游览。
各赋诗而返。
其后章云。
非曰乐逸游。
意欲识箕颍。
藏结心世表。
常行忏悔。
每于六时翘仰灵相。
口云。
理味深玄浅思斟酌自抱疑碍。
恐乖圣意多僻。
因而恳恻词泪俱发。
尝宿灵曜寺。
夜行暂用心。
见有金光照曜。
一室洞明。
人问其故。
答曰。
此中奇妙未可得言。
是旦遘疾至于大渐。
帝及储君中使相望。
四部白黑日夜参候。
敕为建齐手制愿文。
并继以医药。
而天子不整。
唯增不降。
临终词色详正。
遗言唯在弘法。
以普通三年九月十日卒于寺房。
春秋六十有五。
敕葬独龙之山。
赴送盈道同为建碑。
坟所寺内各一。
新安太守萧机制文。
湘东王绎制铭。
太子中庶子陈郡殷钧为立墓志。
初藏常梦见金粟如来入室共谈执二麈尾。
其一宝装。
其一者素。
留素者与藏。
又徵士庐江何胤。
居吴郡虎丘。
遇一神僧。
捉一函书云。
有人来寄语顷失之。
及开函视全不识其文词。
后访魏僧云。
是大庄严论中间两纸也。
时人咸谓藏之所致。
又彭城刘混之罪当从戮。
藏时处后堂。
为帝述四等义。
外奏闻之。
帝曰。
今为国事不得道四等义如何。
藏曰。
言行乘机也。
今机发而不中。
失在何人。
四等之举义非徒设。
帝遂舍而不问。
竟以获免。
刘氏终亦不委斯由。
其潜济益被率多如此。
凡讲大小品涅槃般若法华十地金光明成实百论阿毗昙心等。
各著义疏行世。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467—529 【介绍】: 南朝梁僧。义兴阳羡人,俗姓周。晋周处七世孙。七岁出家,齐武帝永明中,僧柔讲经于道林寺,法云咨决累日,词旨激扬,众所叹异。梁武帝天监中敕为光宅寺主。后奉诏译扶南国所献经三部。普通六年为大僧正。创立僧制。撰有《成实论义疏》。与智藏、僧旻并称梁代三大法师。
全梁文·卷七十四
法云俗姓周,义兴阳羡人,住庄严寺。天监中为光禅寺大僧正,终大通初。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十二 弘法科(二)
义兴阳羡周氏。晋平西将军处之七世孙。母吴。方娩见云气满室。因以名之。七岁师事僧成玄趣宝亮。出家。住庄严寺。年十三受业于太昌寺僧宗庄严寺僧达而宝亮。每自以为不及。齐永明中。僧柔。东归开讲于道林寺。云处小床于前。咨决累日。由是显名。尤与同寺僧旻游。采摭经论。覆述文义。摩有间隙。每行路思义。辄过所造。观长乐寺法调盛会。出而叹曰。震旦天子之都。人物如此。可谓法座空矣。年三十。建武四年。夏初于妙音寺开法华维摩二经。东莞徐孝嗣。每见云公俊发。自顾缺然。居母忧。毁瘠过礼。僧旻。以为圣人制礼。贤者俯就。不贤者企及。况佛训有存则报答生恩。以奉颜仪。没则启发菩提。以导神识。苟循私爱。返累至亲。堕于恶道。惟智者。能以方便力。治制之。则善趣生矣。云乃割哀情。进饮食。永元初。赴毗陵之请。道俗倾向。京城毕集。及梁高天监二年。诏诸名德。各撰成实义疏。云合经论。撰四十科。为四十二卷。七年制注大品。朝贵请云讲演。从之。又为光宅寺主。创立僧制。后世遵行。皇太子请十僧。入玄圃。讲道谈文。凡经雨夏。云居上首。中书即顺阳范轸。著神灭论诏云答之。以宣示臣下。文多不载。天监末。复建一寺于秣陵县。同下里。以报施主之恩。诚得爽垲之趣。即禅冈之西山也。又译扶南国所献经三部。且以身外嚫施之物。舍入华林园光华殿。设千僧大会。而云亦遘疾矣。普通六年。诏为大僧正。帝幸同泰寺开大涅槃。设千僧会。广集诸寺知事。及学行名僧羯磨。诏许乘舆上殿。凭几听讲。由是疾笃。大通三年三月二十七日卒。享年六十有三。诏葬定林寺侧。云尤研精法华。尝于一寺讲散。忽天华状如雪飞而下。神僧宝志。呼云为大林法师。每来云所。辄留信宿。或言请法师狮子吼。即为部析。志便弹指赞曰。善哉微妙微妙。仪同陈郡袁昂家。有供养僧。学云法华。日夜发愿必欲似之。梦僧告曰。云法师灯明佛时已解此经可率敌邪。又夷陵县渔人。于网中。得泥洹四相品经一卷。末题云。宋元徽二年。王宝胜敬造。奉光宅寺法云法师。时云年昉十岁。名未远布。寺无光宅而此云者。竟不可测。
续高僧传·卷第五 义解篇初
释法云。
姓周氏。
宜兴阳羡人。
晋平西将军处之七世也。
母吴氏。
初产在草。
见云气满室。
因以名之。
七岁出家。
更名法云。
从师住庄严寺。
为僧成玄趣宝亮弟子。
而俊朗英秀卓绝时世。
年十三始就受业。
大昌僧宗庄严僧达。
甚相称赞。
宝亮每曰。
我之神明殊不及也。
方将必当栋梁大法矣。
齐永明中。
僧柔东归。
于道林寺发讲。
云咨决累日。
词旨激扬。
众所叹异。
年小坐远声闻难叙。
命置小床处之于前共尽往复。
由是显名。
与同寺僧旻。
等年腊齐名誉。
历采众师且经且论四时游听寒暑不辍。
或讲前讲末初夜后夜覆述文义。
间隙游习于路思义。
辄不自觉行过所造。
其勤励专至类皆如此。
曾观长乐寺法调讲论。
出而顾曰。
震旦天子之都衣冠之富。
动静威仪勿易为也。
前后法师或有词无义。
或有义无词。
或俱有词义而过无威仪。
今日法坐俱已阙矣。
皆由习学不优未应讲也。
及年登三十。
建武四年夏。
初于妙音寺开法华净名二经。
序正条源群分名类。
学徒海凑四众盈堂。
佥谓理因言尽纸卷空存。
及至为宾。
构击纵横比类纷鲠。
机辩若疾风。
应变如行雨。
当其锋者罕不心务。
宾主咨嗟朋僚胥悦。
时人呼为作幻法师矣。
讲经之妙独步当时。
齐中书周颙。
琅琊王融。
彭城刘绘。
东莞徐孝嗣等。
一代名贵。
并投莫逆之交。
孝嗣每日。
见云公俊发自顾缺然。
而性灵诚孝劳于色养。
及居母忧毁瘠过礼。
累日不食殆不胜丧。
僧旻谓曰。
圣人制礼。
贤者俯就。
不贤者企及。
且毁不灭性尚出儒宗。
况佛有至言。
欲报生恩。
近则时奉颜仪使物生悦。
远则启发菩提以道神识。
又云。
恩爱重贼不可宽放。
宽放此者及所亲爱堕于恶道。
唯有智者以方便力善能治制。
则惠兼存没入诸善趣矣。
宜思远理使有成津。
何可恣情同于细近耶。
云乃割裂哀情微进饮粥。
永元元年。
曾受毗陵郡请。
道俗倾家异端必集。
弘振风猷道被京城。
鼓舞知归巾褐识反。
及梁氏高临甚相钦礼。
天监二年。
敕使长召出入诸殿。
影响弘通之端。
囋扬利益之渐。
皇高亟延义集。
未曾不敕令云先入后下诏令。
时诸名德各撰成实义疏。
云乃经论合撰。
有四十科为四十二卷。
俄寻究了。
又敕于寺三遍敷讲。
广请义学充诸堂宇。
敕给传诏。
车牛吏力皆备足焉。
至七年制注大品。
朝贵请云讲之。
辞疾不赴。
帝云。
弟子既当今日之位。
法师是后来名德。
流通无寄。
不可不自力为讲也。
因从之。
寻又下诏礼为家僧。
资给优厚。
敕为光宅寺主。
创立僧制雅为后则。
皇太子留情内外。
选请十僧入于玄圃。
经于两夏不止讲经。
而亦悬谈文外。
云居上首偏加供施。
自从王侯逮于荣贵莫不钦敬。
至于吉凶庆吊不避寒暑。
时人颇谓之游侠。
而动必弘法。
不以此言关怀。
中书郎顺阳范轸。
著神灭论。
群僚未详其理。
先以奏闻。
有敕令云答之。
以宣示臣下。
云乃遍与朝士书论之。
文采虽异而理义伦通。
又与少傅沈约书曰。
主上令答神灭论。
今遣相呈。
夫神妙寂寥。
可知而不可说。
义经丘而未晓。
理涉旦而犹昏。
至人凝照。
有本袭道。
赴机垂审。
臣下旨训周密。
孝享之祀既彰。
桀怀曾史之慕。
三世之言复阐。
纣缀波崙之情。
预非草木。
谁不歔欷。
同挹风猷。
共加弘赞也。
约答曰。
神本不灭深所伏膺。
神灭之谈良用骇惕。
约法师
殿内亦蒙敕答一本。
欢受顶戴寻览忘疲。
岂徒伏斯外道可以永离众魔。
孔释兼弘于是乎在。
实不刊之弘旨。
百代之舟航。
弟子亦即彼论微厝疑覈。
比展具以呈也。
云以天监末年。
欲报施主之恩。
于秣陵县同下里中造寺一所。
敕以法师建造。
可仍以法师为名。
即禅岗之西山也。
郊郭内地实为爽垲。
结宇孤岩北面城市。
怀涧隐岭。
穷人野之致。
终日论谈曾无休废。
天监将末。
扶南国献经三部。
敕云译之。
详决梁梵。
皆理明意显。
状若亲承。
帝抄诸方等经。
撰受菩萨法。
构等觉道场。
草堂寺慧约法师以为智者。
躬受大戒以自庄严。
自兹厥后。
王侯朝士法俗倾都。
或有年腊过于智者。
皆望风奄附启受戒法。
云曰。
戒终是一先已同禀。
今重受者诚非所异。
有若趣时。
于是固执。
帝累劝奖每加说喻。
答曰。
当先发愿。
若得相应然后从受。
云欲发起。
中表菩提之心。
舍己身外嚫施之物。
通启于华林园光华殿设千僧大会。
分此诸物为五种功德。
上帝随喜警梵从时。
锵金候旭百和𭾍氲。
众妓繁会观者倾城莫不称叹。
普通六年敕为大僧正。
于同泰寺设千僧会。
广集诸寺知事。
及学行名僧。
羯磨拜授置位羽仪。
众皆见所未闻。
得未曾有。
尔后虽遘疾时序。
而讲说无废。
及于扶接登座。
弊剧乃止。
至御幸同泰开大涅槃。
敕许乘舆上殿凭几听讲。
及遭父忧由是疾笃至于大渐。
以大通三年三月二十七日初夜。
卒于住房。
春秋六十有三。
二宫悲惜为之流恸。
敕给东园秘器。
凡百丧事皆从王府。
下敕令葬定林寺侧。
太子中庶琅琊王筠。
为作铭志。
弟子周长胤等。
有犹子之慕。
创造二碑立于墓所。
湘东王萧绎各为制文。
初云年在息慈雅尚经术。
于妙法华研精累思。
品酌理义始末照览。
乃往幽岩独讲斯典。
竖石为人松叶为拂。
自唱自导兼通难解。
所以垂名梁代诚绩有闻。
而文疏稠叠前后繁映。
致依讲诵有阻恒功。
尝于一寺讲散此经。
忽感天华状如飞雪。
满空而下延于堂内。
升空不坠讫讲方去。
有保志神僧。
道超方外。
罕有得其情者。
与云互相敬爱。
呼为大林法师。
每来云所辄停住信宿。
尝言。
欲解师子吼。
请法师为说。
即为剖析。
志便弹指赞曰。
善哉微妙微妙矣。
仪同陈郡袁昂云。
有常供养僧学云法华。
日夜发愿望得慧解等之。
忽梦有异僧曰。
云法师灯明佛时已讲此经。
那可卒敌也。
每于讲次有送钱物乞诵经者。
多获徵应。
及得善梦如别记述。
夷陵县渔人。
于网中得经一卷。
是泥洹四法品。
末题云。
宋元徽二年。
王宝胜敬造奉光宅寺法云法师。
以事勘校。
时云年始十岁。
名未远布寺无光宅。
而此品正则。
初云弘法次断鱼肉。
验今意行颇用相符。
其有机神变化。
人莫敢竞其类者。
云得此告弥深弘演云尔。

人物简介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二十九 神化科
当萧齐建武四年。
丁丑五月八日。
于婺州义乌县双林乡傅宣慈家示生。
神光满室。
厥相异常。
稍长名翕字玄风。
年十六纳刘氏妙光为室。
产普建普成二子。
时则梁之天监间也。
年二十四。
从其父渔于稽亭浦父有所获辄投之水中。
父虽怒不恤也。
世传以为愚。
会有僧自天竺至。
曰嵩头陀访之曰。
我与汝同于毗婆尸佛所发愿。
今兜率宫衣钵见在。
何日当还。
因与之临水而照。
见大士之影。
圆光宝盖炽然具足。
士笑曰。
众生未度。
我何以乐此哉。
因栖隐于松山绝顶。
躬耕以赡。
尝说偈曰。
空手把锄头步行骑水牛人从桥上过桥流水不流。
或盗其所植物者。
大士遇之。
辄匿草中。
投之筠笼使盛去。
尽则偕众佣作夜则行道。
释迦金粟定光三如来。
相与周旋。
一日入定。
前有光作首楞严三昧字。
大通二年。
估卖妻子获钱五万。
以设无遮大会。
时有慧集法师闻法解悟。
以大士为弥勒应身。
大士恐其惑众遽呵止之。
六年正月二十八日。
遣弟子傅暀致书于梁高祖曰。
双梼树下。
当来解脱。
善慧大士。
白国主救世菩萨。
今欲条上中下善希。
能受持其上善者。
略以虚怀为本。
不著为宗。
亡相为因。
涅槃为果。
其中善者。
略以治身为本。
治国为宗。
天上人间。
果报安乐。
其下善者。
略以护养众生胜残去杀。
普今百姓。
俱禀六斋。
今闻皇帝崇法。
欲伸论义。
未遂襟怀。
故遣弟子傅暀告白。
暀因太乐令何昌投进。
昌曰。
慧约国师犹复置启。
翕是国民又非长老。
殊不谦卑。
岂敢呈达。
暀烧手御路以效诚恳。
昌乃驰往同泰寺。
询皓法师皓劝速呈。
二月二十一日进书。
帝览之。
遽遣诏迎。
既至。
帝问。
从来师事谁邪。
曰从无所从。
来无所来。
师事亦尔。
昭明太子问大士何不论义。
曰菩萨所说。
非长非短。
而广非狭。
非有边。
非无边。
如如正理。
复有何言。
帝又问。
何为真谛。
曰息而不灭。
帝曰。
若息而不灭。
此则有色。
有色故钝。
若如是者。
居士不免流俗。
曰临财无苟得。
临难无苟免。
帝曰居士大识礼。
曰一切诸法。
不有不无。
帝曰。
谨受居士来旨。
曰大千世界。
所有色象。
莫不归空。
百川丛注。
不过于海。
无量妙法。
不出真如。
如来何故。
于三界九十六道中。
独超其最视一切众生。
有若赤子。
有若自身。
天下非道不安。
非理不乐。
帝默然。
大士辞退。
异日帝于寿光。
殿请大士。
讲金刚经。
大士登座执拍板唱经成四十九颂。
大同五年。
奏舍宅于松山下。
因双梼树而创寺。
名曰双林。
其树连理祥烟。
周绕。
有双鹤栖止。
太清二年。
大士誓不食。
取佛生日焚身供养。
至日白黑六十馀人。
代不食。
烧身三百人。
刺心沥血和香。
请大士住世。
大士悯而从之。
承圣三年。
复舍家资为众生。
供养三宝而说偈曰。
倾舍为群品。
奉供天中天。
仰祈甘露雨。
流澍普无边。
陈天嘉二年。
大士于松山顶绕连理树行道。
七佛相随。
释迦引前。
维摩接后。
唯释尊数顾共语。
为我补处也。
其山忽起黄云。
盘旋。
若盖。
因号云黄山时有慧和法师不疾而终。
嵩头陀于柯山灵岩寺入灭。
大士悬知曰。
嵩公兜率待我。
决不可久留也。
时四侧华木。
方当秀实。
欻然枯悴。
太建元年己丑四月二十四日。
示众曰。
此身甚可厌恶。
众苦所集。
须慎三业。
精勤六度。
若坠地狱。
卒难得脱。
常须忏悔。
又曰。
吾去已。
不得移寝床。
七日有法猛上人持像及钟来。
镇于此。
弟子问灭后形体若为。
曰山顶焚之。
又问。
不遂如何。
曰慎勿棺敛。
但垒甓作坛。
移尸于上。
屏风周绕。
绛纱覆之。
上建浮图。
以弥勒像。
处其下。
又问诸佛涅槃时皆说功德。
师之发迹可得闻乎。
曰我从第四天来。
为度汝等。
次补释迦。
若传普敏者。
文殊也。
慧集者观音也。
何昌者阿难也。
是皆同来赞助我者。
故大品经曰。
有菩萨从兜率来。
诸根猛利。
疾与般若相应。
即吾身是也。
言讫趺坐而终。
寿七十有三。
寻猛师果将到。
织成弥勒像。
及九乳钟留镇之。
须臾不见。
大士道具十馀事见在。
晋天福九年甲辰六月十七日。
钱王遣使发塔。
取灵骨一十六片。
紫金色及道具至府城南龙山建龙华寺寘之。
仍以灵骨塑其像。

人物简介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十七 摄念科
吴人。大同中。游蜀至潼州。居豆圌山神祠中。山西北。去城百四十里。神尤灵异。民所祭谒。林每禅默。一日有巨蟒。蟠屈绳床前。举首俯仰。如揖让状。林为受三归已。即去。自尔稍加构辟安帖。卒无他。 蜀山多猿。独此山之北。涪水之阳。素无有。及林居之。俄两猿不知何许来。栖托久不去。岁月淹迈。孚乳既繁。数盈百十。偶林出山。则群送至龙门口。又伫望其回。物情之感慕如此。未几宿留赤水。岩而旧居屋宇尽倾摧。归因露坐丛薄中。虎踞前。视林若有所待。林为说法乃去。竟卒于潼。
续高僧传·卷第二十五 感通上
释僧林。
吴人。
深有德素
行能动物。
梁大同中。
上蜀至潼州。
城西北百四十里有豆圌山上有神祠。
土民敬之。
每往祭谒。
林往居之禅默累日。
忽有大蟒萦绳床前。
举头如揖让者。
林为授三归。
受已便去。
因尔安怗卒无灾异。
其山北涪水之阳。
素来无猿。
自林栖托已来。
便有两头依林而住。
有初见者云度水来。
及后林出山门。
猿还洄度。
如此非一。
年月淹久孚乳产生。
乃有数十。
有时送林至龙门口。
伫望而返。
后往赤水岩故寺中。
屋宇并摧止有丛林。
便即露坐。
有虎蹲于林前。
低目视林。
乃为说法。
良久便去。
尔后孤游雄悍不避恶狩。
常行仁济。
感化极多。
末卒于潼部。
神僧传·卷第四
释僧林。
吴人。
深有德素行能动物。
梁大同中上蜀。
至潼州城西北百四十里有豆图山。
上有神祠。
土民敬之。
每往祭谒。
林往居之。
禅默累日。
忽有大蟒。
萦绳床前。
举头如揖让者。
林为授三归。
受已便去。
自尔安帖卒无灾异。
其山北涪水之阳素来无猿。
自林栖托已来便有两头。
依林而住。
有初见者云度水来。
及后林出山门。
猿还泅渡。
如此非一。
年月淹久孚乳产生。
乃有数十。
有时送林至龙门口。
伫望而返。
后住赤水岩故寺中。
屋宇并摧止有丛林。
便即露坐。
有虎蹲于林前低目视林。
乃为说法。
良久便去。
尔后孤游雄悍不避恶兽。
常行仁济感化极多。
末卒于潼郡。
共 15 首 第 1 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