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典故
日中鸟
 

《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晋文》卷七十四〈左思·吴都赋〉~886~
思假道于丰隆,披重霄而高狩。笼乌兔于日月,穷飞走之栖宿。
典故
奏赋明光
 
入侍明光


《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后汉文》卷三十四〈应劭·汉官仪上〉~667~2~
尚书郎给青缣白绫被,以锦被帷帐毡褥通中枕。太官供食,汤官供饼饵五熟果实。下天子一等,给尚书史二人,女侍史二人。皆选端正,从直女侍执香炉烧从入台护衣。奏事明光殿省,皆胡粉涂。画古贤人烈女,郎握兰含香。趋走丹墀奏事,黄门郎与对揖,天子五时赐服,若郎处曹二年,赐迁二千石刺史。尚书郎奏事明光殿省中,皆胡粉涂壁,其边以丹漆地,故曰丹墀。尚书郎含鸡舌香,伏其下奏事,黄门侍郎对揖跪受。

例句

曳裾置醴地,奏赋入明光。 杜甫 壮游

典故
月宫仙子
 
三千神女月里舞青鸾


《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汉文》卷二十五〈东方朔·十洲记序〉~267~
臣学仙者耳,非得道之人。以国家盛美,特招延儒墨于文纲之内,抑绝俗之道,摈虚诡之迹,臣故韬隐逸而赴王庭,藏养生而侍朱阙矣。亦由尊上好道,且复欲徜徉威仪也。曾随师之主履行,比至朱陵扶桑之阙,溽海冥液之丘;纯阳之陵,始青之下,月宫之间;内游七丘,中旋十洲;践赤县而遨五岳,行陂泽而息名山。臣自少及今,周流六天,涉历八极于是矣。未若陵灵之子,听真之官,上下九天,洞视百方;北极钩陈而并华盖,南翔太丹而栖火夏;东之通阳之霞,西薄寒穴之野;日月所不逮,星汉所不与;其上无复物,其下无复底。臣之所识,如愧不足以酬广矣。
《太平广记》卷二百四〈乐二·笛·唐玄宗〉~552~
玄宗尝坐朝时。以手指上下按其腹。朝退。高力士进曰。陛下向来数以手指按其腹。岂非圣体小不安耶。玄宗曰。非也。吾昨夜梦游月宫。诸仙娱余以上清之乐。流亮清越。殆非人所闻也。酣醉久之。合奏清乐。以送吾归。其曲凄楚动人。杳杳在耳。吾向以玉笛寻。尽得矣。坐朝之际。虑或遗忘。故怀玉笛。时以上下寻之。非不安也。力士再拜贺曰。非常之事也。愿陛下为臣一奏之。上试奏。其音寥寥然。不可名也。力士又奏拜。且请其名。上笑曰。此曲名紫云。载于乐章。今太常刻石在焉。
《梦溪笔谈》卷五〈校證·乐律〉~238~
《异人录》云:「开元六年,上皇与申天师中秋夜同游月中,见一大宫府,榜曰『广寒清虚之府』,兵卫守门,不得入,天师引上皇跃超烟雾中,下视玉城,仙人道士,乘云驾鹤,往来其閒,素娥十馀人,舞笑于广庭大树下,乐音嘈杂清丽,上皇归,编律成音,制霓裳羽衣曲。」《逸史》云:「罗公远中秋侍明皇宫中玩月,以拄杖向空掷之,化为银桥,与帝升桥,寒气侵人,遂至月宫,女仙数百,素练霓衣,舞于广庭,上问曲名,曰『霓裳羽衣』,上记其音,归作霓裳羽衣曲。」
典故
三日饮


《史记》卷八〈高祖本纪〉~389~
高祖还归,过沛,留。置酒沛宫,悉召故人父老子弟纵酒,发沛中儿得百二十人,教之歌。酒酣,高祖击筑,自为歌诗曰:「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令儿皆和习之。高祖乃起舞,慷慨伤怀,泣数行下。谓沛父兄曰:「游子悲故乡。吾虽都关中,万岁后吾魂魄犹乐思沛。且朕自沛公以诛暴逆,遂有天下,其以沛为朕汤沐邑,复其民,世世无有所与。」沛父兄诸母故人日乐饮极驩,道旧故为笑乐。十馀日,高祖欲去,沛父兄固请留高祖。高祖曰:「吾人众多,父兄不能给。」乃去。沛中空县皆之邑西献。高祖复留止,张饮三日。沛父兄皆顿首曰:「沛幸得复,丰未复,唯陛下哀怜之。」高祖曰:「丰吾所生长,极不忘耳,吾特为其以雍齿故反我为魏。」沛父兄固请,乃并复丰,比沛。于是拜沛侯刘濞为吴王。
《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梁文》卷八〈金錞赋〉~2997~
据《文苑英华》卷七十一引:「有錞于之丽器。实军乐之兼珍。伊前古以为美。成名都之匠人。采赤鋈于蜀垒。求铜精于灌滨。若夫鼓以阳炉。营之阴炭。是镌是刻。载辉载焕。笑乌获之奋槌。踰嵇生之善锻。实规形之可悦。以妙声之远闻。譬洪钟之虎●。学章鼎之龙文。至于簨先列。金石俱谐。八能效技。六变程才。观云龙之郁郁。望威凤之徘徊。沛县留三日之饮。平乐有十千之柸。挥秦筝之慷慨。代晋鼓之啴啍。皆能协宫和徵。节往通来。宣奏有序。度曲可观。鄙金铺之非德。嗤商鼗之易殚。应南斗之鸣瑟。杂西汉之金丸。若夫伏波出讨。贰师远征。蒲昌对战。孤竹临兵。映似月之遥羽。飞如凫之去旌。军鱼丽而齐上。阵龙膝而俱行。望乌云之临敌。闻条风之入营。壮士被犀。良马络铁。野旷尘昏。星流电掣。日侵山而欲隐。雾陵空而不灭。望水色其如花。睹奔沙之似雪。咸听响而先登。普闻鸣而为节。当此时也。画角耻吟。胡笳不思。刁斗暂捐。金钲虚置。何资和之不营。而吐声之雄异。制六师之进旅。惊三军之武志。嗟吾弟之博物。实爱奇之已深。识且鉴于鸣石。贶有踰于兼金。如陈器于柏寝。似出鼎于汾阴。岂宝巾●夬之为贵。非瑚琏之可钦。昔武都之一扇。乃铭功以述心。矧元常之五熟。又刻篆以书音。况兹赠之为美。而古迹之可寻。聊染翰而操笔。终有愧于璆琳。」
典故

《黄庭内景经》
「四气所合,列宿分,紫烟上下三素云。」《注》:「三素者,紫素、白素、黄素也。」
《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梁文》卷四十六〈水仙赋〉~323~2~
迎九云于金阙,谒三素于玉清。更天地而弥固,终逍遥以长生。

例句

九枝灯下朝金殿,三素云中侍玉楼。 李商隐 和韩录事送宫人入道

典故
三危露

相关人物


《吕氏春秋·览部》卷十四〈孝行览·本〉~740~
汤得伊尹,祓之于庙,爝以爟火,衅以牺猳。明日,设朝而见之,说汤以至味,汤曰:『可对而为乎?』对曰:『君之国小,不足以具之,为天子然后可具。夫三群之虫,水居者腥,肉玃者臊,草食者膻,臭恶犹美,皆有所以。凡味之本,水最为始。五味三材,九沸九变,火为之纪。时疾时徐,灭腥去臊除膻,必以其胜,无失其理。调和之事,必以甘酸苦辛咸,先后多少,其齐甚微,皆有自起。鼎中之变,精妙微纤,口弗能言,志不能喻。若射御之微,阴阳之化,四时之数。故久而不弊,熟而不烂,甘而不哝,酸而不酷,咸而不减,辛而不烈,澹而不薄,肥而不腻。肉之美者:猩猩之唇,獾獾之炙,隽燕之翠,述荡之踏,旄象之约。流沙之西,丹山之南,有凤之丸,沃民所食。鱼之美者:洞庭之鱄,东海之鲕。醴水之鱼,名曰朱鳖,六足,有珠百碧。雚水之鱼,名曰鳐,其状若鲤而有翼,常从西海夜飞,游于东海。菜之美者:昆崙之蘋,寿木之华。指姑之东,中容之国,有赤木玄木之叶焉。馀瞀之南,南极之崖,有菜,其名曰嘉树,其色若碧。阳华之芸。云梦之芹。具区之菁。浸渊之草,名曰土英。和之美者:阳朴之姜,招摇之桂,越骆之菌,鳣鲔之醢,大夏之盐,宰揭之露,其色如玉,长泽之卵。饭之美者:玄山之禾,不周之粟,阳山之穄,南海之秬。水之美者:三危之露;昆崙之井;沮江之丘,名曰摇水;曰山之水;高泉之山,其上有涌泉焉,冀州之原。果之美者:沙棠之实;常山之北,投渊之上,有百果焉,群帝所食;箕山之东,青岛之所,有甘栌焉;江浦之橘;云梦之柚。汉上石耳。所以致之马之美者,青龙之匹,遗风之乘。非先为天子,不可得而具。天子不可彊为,必先知道。道者止彼在己,己成而天子成,天子成则至味具。故审近所以知远也,成己所以成人也。圣人之道要矣,岂越越多业哉!』
《太平御览》卷十二〈天部十二·露〉~9~
《吕氏春秋》曰:「伊尹说汤曰:『水之美者,有三危之露。』」汉·高诱注:「三危,西极山名。」
《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后周文》卷十二〈温汤碑〉~394~2~
咸池浴日。先应绿甲之图。砥柱浮天。始受玄夷之命。仁则涤荡埃氛。义则激扬清浊。勇则负山馀力。弱则鸿毛不胜。仲春则榆荚同流。三月则桃花共下。其色变者。流为五云之浆。其味美者。结为三危之露。烟青于铜浦。色白于铅溪。非神鼎而长浮。异龙池而独涌。洒胃湔肠。兴羸起瘠。秦皇馀石。仍为雁齿之阶。汉武旧陶。即用鱼鳞之瓦。山閒涌水。实表忠诚。室内江流。弥彰纯孝。岂若醴泉消疾。闻乎建武之朝。神水蠲痾。在乎咸康之世。嵩山三仙之馆。不孤擅于天池。华阴百丈之泉。岂独高于莲井。
典故
觞咏兴


《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晋文》卷二十六〈王羲之·三月三日兰亭诗序〉~609~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俛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典故
十徵不就


《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陈文》卷九〈徐陵·荅周处士书〉~3450~2~
辱去年三月二十七日告,仰披华翰,甚慰翘结,承归来天目,得肆閒居,差有弄玉之俱仙,非无孟光之同隐,优游俯仰,极素女之经文,升降盈虚,尽轩皇之图艺,虽复考盘在阿,不为独宿,讵劳金液,唯饮玉泉,比夫煮石纷纭,终年不烂,烧丹辛苦,至老方成,及其得道冥真,何劳逸之相悬也。又承有方生,亦在天目,理当仰禀明师,总斯秘要,岂如张陵弟子,自坠高岩,孙泰门人,竞投沧海,何其乐乎?圣朝虚心版筑,尚想丘园,若彼能赴嘉招,便当谨申高命。但其人往岁亦望至京师,观此风神,确乎难拔,故以忘怀爵禄,讵持牺牲之谈,高视公卿,独骋蜡蜡蛵之训?所恐有道三辟,公车十徵,若斯者终当不屈,此既然矣,请复详言。昔楚国两龚,同时纡组,汉阴二老,相携抱瓮,兄之幽贞,若其凿坯负石,方同形影,结绶弹冠,无容越楚,况乎粪土夔龙,膻臊名器,已行所不欲,非应及人,忽承来音,良以多感,何则?颍阳巢父,不曾令荐许由,商洛园公,未闻求徵绮季,斯所未喻高怀,而踌躇于矛楯也。唯迟山阿近信,更惠芳音,如或诚言,谨便闻奏,第夙劳比剧,不复多呈。徐君白。

例句

九徵书未已,十辟誉弥彰。 王绩 赠李徵君大寿

典故

《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后汉文》卷七十八〈蔡邕·陈寔碑〉~982~
先生讳寔,字仲弓,颍川许人也。含元精之和,应期运之数。兼资九德,总脩百行。于乡党则恂恂焉,彬彬焉,善诱善导,仁而爱人,使夫少长咸安怀之。其为道也,用行舍藏,进退可度,不徼讦以乾时,不迁贰以临下。四为郡功曹,五辟豫州,六辟三府,再辟大将军,宰闻喜半岁,太丘一年。德务中庸,教敦不肃。政以礼成,化行有谧。会遭党事,禁固二十年,乐天知命,澹然自逸。交不谄上,爱不渎下。见机而作,不俟终日。及文书赦宥,时年已七十,遂隐丘山,悬车告老,四门备礼,闲心静居。大将军何公,司徒袁公,前后招辟,使人晓喻,云欲特表,便可入践常伯,超补三事,纡佩金紫,光国垂勋。先生曰:「绝望已久,饰巾待期而已。」皆遂不至。
典故 
韶凤
   
舜调清管
  
韶音


《风俗通义校注》卷六〈声音〉~267~
夫乐者,圣人所以动天地,感鬼神,按万民,成性类者也。故黄帝作〈咸池〉,颛顼作〈六茎〉,喾作〈五英〉,尧作〈大章〉,舜作〈韶〉,禹作〈夏〉,汤作〈护〉,武王作〈武〉,周公作〈勺〉。勺,言能斟勺先祖之道也;武,言以功定天下也;护,言救民也;夏,大承二帝也;韶,继尧也。
《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梁文》卷十〈简文帝二·上皇太子圃园讲颂启〉~3004~
窃以舜韶始唱,灵仪自舞;陈律才暄,风心竟萼。
《尚书》卷五〈虞书·益稷〉
夔曰戛击鸣球,搏拊琴瑟以咏,祖考来格,虞宾在位,群后德让。下管鼗鼓,合止祝柷,笙镛以间;鸟兽跄跄。《箫韶》九成,凤皇来仪。夔曰:「于!予击石拊石,百兽率舞,庶尹允谐。」旧题汉·孔安国传:「韶,舜乐名。言箫,见细器之备。」唐·孔颖达疏:「箫是乐器之小者。『言箫见细器之备』,谓作乐之时,小大之器皆备也。」

例句

如何一借羊角风,来听箫韶九成曲。 刘禹锡 吐绶鸟词

赐燕聆箫韶,侍祠阅琮璧。 刘禹锡 游桃源一百韵

汉酺歌圣酒,韶乐舞薰风。 张九龄 奉和圣制登封礼毕洛城酺宴

虞舜调清管,王褒赋雅音。 李峤

罗绮明中识,箫韶暗里传。 梁铉 天门街观荣王聘妃

瑞气千重色,箫韶九奏声。 沈亚之 西蕃请谒庙

过客闻韶濩,居人识冕旒。 温庭筠 过华清宫二十二韵

无因奏韶濩,流涕对幽篁。 温庭筠 题翠微寺二十二韵

舜韶同舞日,汤祝尽飞时。 苏颋 扈从凤泉和崔黄门喜恩旨解严罢围之作

箫韶九奏韵凄锵,曲度虽高调不伤。 韦庄 村笛

至今满耳箫韶曲,徒羡瑶池舞凤皇。 鲍溶 忆郊天

山知槱柞新烟火,臣望箫韶旧鼓钟。 鲍溶 闻国家行将封禅聊抒臣情

太平无一事,天外奏虞韶。 黄颇 风不鸣条

典故

《尔雅注疏》卷一〈释诂上〉~9~
鲐背,耇老,寿也。晋·郭璞注:「鲐背,背皮如鲐鱼耇犹耆也。」宋·邢炳疏:「舍人曰:老人气衰,皮肤消瘠,背若鲐鱼。」
《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三国文》卷十七〈魏十七·陈思王植五·魏德论〉~48~
鲐背之老,击壤而嬉。古虽称乎赫胥,曷若斯之大治乎。于时上富于春秋,圣德汪濊。奇志妙思,神鉴灵察。方将审御阴阳,增耀日月。
典故
陶孟母贤

相关人物
孟母
 
陶侃母


《晋书》卷六十六〈陶侃列传〉~768~
陶侃字士行,本鄱阳人也。吴平,徙家庐江之寻阳。父丹,吴扬武将军。侃早孤贫,为县吏。鄱阳孝廉范逵尝过侃,时仓卒无以待宾,其母乃截发得双髲,以易酒肴,乐饮极欢,虽仆从亦过所望。
《列女传》卷一〈母仪传·邹孟轲母〉~9~
邹孟轲之母也。号孟母。其舍近墓。孟子之少也,嬉游为墓间之事,踊跃筑埋。孟母曰:「此非吾所以居处子也。」乃去舍市傍。其嬉戏为贾人衒卖之事。孟母又曰:「此非吾所以居处子也。」复徙舍学宫之傍。其嬉游乃设俎豆揖让进退。孟母曰:「真可以居吾子矣。」遂居之。及孟子长,学六艺,卒成大儒之名。君子谓孟母善以渐化。
《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后汉文》卷六十二〈孟子题辞〉~84~2~
孟子生有淑质。夙丧其父。幼被慈母三迁之教。
典故
啼鴃
 
忧百草
 
鶗鴃送韶华
 
一鴃无聊
 
一声鹈鴃
 
子规啼,芳菲歇


《楚辞补注》卷一〈离骚经·王逸序〉~39~
及年岁之未晏兮,时亦犹其未央。恐鹈鴃之先鸣兮,使夫百草为之不芳。
《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汉文》卷五十二〈反离骚〉~409~2~
徒恐鷤鴃之将鸣兮,顾先百草为不芳。
《昭明文选》卷十五〈赋辛·志中·思玄赋〉~654~
不抑操而苟容兮,譬临河而无航。欲巧笑以干媚兮,非余心之所尝。袭温恭之黻衣兮,被礼义之绣裳。辫贞亮以为鞶兮,杂伎艺以为珩。昭䌽藻与雕琭兮,璜声远而弥长。淹栖迟以恣欲兮,耀灵忽其西藏。恃己知而华予兮,鶗鴃鸣而不芳。冀一年之三秀兮,遒白露之为霜。时亹亹而代序兮,畴可与乎比伉?咨姤嫭之难并兮,想依韩以流亡。恐渐冉而无成兮,留则蔽而不彰。
典故
头颅如许


《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梁文》卷四十六〈陶弘景·与从兄书〉~325~2~
仕宦期四十左右作尚书郎,即抽簪高迈。今三十六,方作奉朝请,头颅可知,不如早去。
典故
王逸少不学卫夫人

相关人物
王羲之
 
卫铄


《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晋文》卷二十六〈王羲之·题卫夫人笔阵图后〉~60~2~
羲之少学卫夫人书,将谓大能。及渡江北游名山,比见李斯曹喜等书,又之许下。见钟繇梁鹄书,又之洛下。见蔡邕《石经三体书》,又于从兄洽处见张昶华岳碑,始知学卫夫人书。徒费年月耳,羲之遂改本师,仍于众碑学习焉,遂成书尔。时年五十有三,或恐风烛奄及,聊遗教于子孙耳,可藏之千金勿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