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典故
相关人物
陈平
 
周勃


《汉书》卷二十三〈刑法志〉~04~
汉兴之初,虽有约法三章,网漏吞舟之鱼,然其大辟,尚有夷三族之令。令曰:「当三族者,皆先黥,劓,斩左右止,笞杀之,枭其首,菹其骨肉于市。其诽谤詈诅者,又先断舌。」故谓之具五刑。彭越、韩信之属皆受此诛。至高后元年,乃除三族罪、祅言令。孝文二年,又诏丞相、太尉、御史:「法者,治之正,所以禁暴而卫善人也。今犯法者已论,而使无罪之父母妻子同产坐之及收,朕甚弗取。其议。」左右丞相周勃、陈平奏言:「父母妻子同产相坐及收,所以累其心,使重犯法也。收之之道,所由来久矣。臣之愚计,以为如其故便。」文帝复曰:「朕闻之,法正则民,罪当则民从。且夫牧民而道之以善者,吏也;既不能道,又以不正之法罪之,是法反害于民,为暴者也。朕未见其便,宜孰计之。」平、勃乃曰:「陛下幸加大惠于天下,使有罪不收,无罪不相坐,甚盛德,臣等所不及也。臣等谨奉诏,尽除收律、相坐法。」其后,新垣平谋为逆,复行三族之诛。由是言之,风俗移易,人性相近而习相远,信矣。夫以孝文之仁,平、勃之知,犹有过刑谬论如此甚也,而况庸材溺于末流者乎?
《昭明文选》卷四十七〈颂赞·颂·汉高祖功臣颂〉~2~
抑抑陆生,知言之贯。往制劲越,来访皇汉。附会平勃,夷凶剪乱。所谓伊人,邦家之彦。
《昭明文选》卷四十七〈颂赞·颂·汉高祖功臣颂〉~2~
「附会平勃,夷凶剪乱。」唐·李善注引《汉书》曰:「诸吕欲危刘氏,陈平患之。贾说平曰:天下安,注意于相;危,注意于将。将相和,天下虽有变,权不分。君何不交欢太尉,深相结?平乃以五百金为绛侯寿,太尉勃亦报如之,则吕氏谋益坏。及诛吕氏,贾颇有力焉。」
典故
平反赖母慈
 
一度平反供一笑


《汉书》卷七十一〈隽疏于薛平彭列传·隽不疑〉~3035~
隽不疑字曼倩,勃海人也。治春秋,为郡文学,进退必以礼,名闻州郡。……久之,武帝崩,昭帝即位,而齐孝王孙刘泽交结郡国豪杰谋反,欲先杀青州刺史。不疑发觉,收捕,皆伏其辜。擢为京兆尹,赐钱百万。京师吏民敬其威信。每行县录囚徒还,其母辄问不疑:「有所平反,活几何人?」即不疑多有所平反,母喜笑,为饮食语言异于他时;或亡所出,母怒,为之不食。故不疑为吏,严而不残。
典故

《汉书》卷六《武帝纪》
元封六年,「夏,京师民观角抵于上林平乐馆。」
《三辅黄图》卷五《观》
飞廉观,在上林,武帝元封二年作……后汉明帝。永平五年至长安。悉取飞廉开铜马,置之西门外,为平乐观。
《后汉书》卷八《孝灵帝纪》
中平五年十月,「甲子,帝自称『无上将军』,耀兵于平乐观。」唐·李贤注「平乐观在洛阳城西。」

例句

出逢平乐旧,言在天阶侍。 李益 来从窦车骑行(自朔方行作)

美酒非如平乐贵,十升不用一千钱。 杨凝 戏赠友人

首登平乐宴,新破大宛归。 耿湋 入塞曲

典故
平阳骑

相关人物
平阳公主
 
卫青


《汉书》卷五十五《卫青霍去病传》
「青壮,为侯家骑,从平阳主。」「青既尊贵,而平阳侯曹寿有恶疾就国,长公主问:『列侯谁贤者?』左右皆言大将军。主笑曰:『此出吾家,常骑从我,柰何?』左右曰:『于今尊贵无比。』于是长公主风白皇后,皇后言之,上乃诏青尚平阳主。」三国魏·如淳注:「本阳信长公主也,为平阳侯所尚,故称平阳主。」

例句

骑出平阳里,筵开卫尉家。 周思钧 晦日宴高氏林亭

结束平阳骑,明朝入建章。 王维 奉和杨驸马六郎秋夜即事

典故
屏风触


《汉书》卷六十六〈公孙刘田王杨蔡陈郑列传·陈万年·(子)陈咸〉~2900~
子咸字子康,年十八,以万年任为郎。有异材,抗直,数言事,刺讥近臣,书数十上,迁为左曹。万年尝病,召咸教戒于床下,语至夜半,咸睡,头触屏风。万年大怒,欲杖之,曰:「乃公教戒汝,汝反睡,不听吾言,何也?」咸叩头谢曰:「具晓所言,大要教咸也。」万年乃不复言。
典故

《汉书》卷四十三〈郦陆朱刘叔孙列传·郦食其〉~207~
韩信闻食其冯轼下齐七十馀城,乃夜度兵平原袭齐。齐王田广闻汉兵至,以为食其卖己,乃亨食其,引兵走。唐·颜师古注曰:「冯读曰凭。凭,据也。轼,车前横板隆起者也。云凭轼者,言但安坐乘车而游说,不用兵众。」
典故
相关人物
刘欣(汉哀帝)
 
单于


《汉书》卷九十四下《匈奴传下》
元寿二年,单于来朝,上以太岁厌胜所在,舍之上林苑蒲陶宫。告之以加敬于单于,单于知之。加赐衣三百七十袭,锦绣缯帛三万匹,絮三万斤,它如河平时。既罢,遣中郎将韩况送单于。单于出塞,到休屯井,北度车田卢水,道里回远。况等乏食,单于乃给其粮,失期不还五十馀日。

例句

京师皆骑汗血马,回纥喂肉葡萄宫。 杜甫 洗兵马

典故   
安车召
  
相关人物
刘彻(汉武帝)


《汉书》卷五十一《枚乘传》
武帝自为太子闻乘名,及即位,乘年老,乃以安车蒲轮徵乘,道死。
《汉书》卷六〈武帝纪〉
议立明堂。遣使者安车蒲轮,束帛加璧,徵鲁申公。唐·颜师古注曰:「以蒲裹轮,取其安也。」
《后汉书》卷二〈显宗孝明帝本纪〉
冬十月壬子,幸辟雍,初行养老礼。诏曰:「光武皇帝建三朝之礼,而未及临飨。眇眇小子,属当圣业。閒暮春吉辰,初行大射;令月元日,复践辟雍。尊事三老,兄事五更,安车软轮,供绥执授。唐·李贤注引宋均曰:「软轮,以蒲裹轮。」

例句

回看药灶封题密,强入蒲轮引步迟。 戎昱 赠韦况徵君

一朝下蒲轮,清辉照岩廊。 李群玉 自澧浦东游江表途出巴丘投员外从公虞

四方有翘车,上国有蒲轮。 权德舆 伏蒙十六叔寄示喜庆感怀三十韵因献之

前诏许真秩,何如巾软轮。 权德舆 戏和三韵

懿此嘉遁士,蒲车赴丘中。 权德舆 送崔谕德致政东归

早携书剑离岩谷,莫待蒲轮辗白云。 汪遵 招隐

频蒙露版诏,时降软轮车。 王维 赠东岳焦炼师

蒲轮入翠微,迎下天台峰。 白居易 题赠郑秘书徵君石沟溪隐居

还将文字如颜色,暂下蒲车为鲁公。 窦群 中牟县经鲁公庙

自怜苇带同巢许,不驾蒲轮佐禹汤。 罗邺 费拾遗书堂

不爱春宫分桂树,欲教天子枉蒲轮。 翁洮 赠方干先生

蒲轮待恐晚,求荐向诸方。 贾岛 送友人如边

典故
蒲召


《汉书》卷六〈武帝纪〉~57~
议立明堂。遣使者安车蒲轮,束帛加璧,徵鲁申公。唐·颜师古注:「以蒲裹轮,取其安也。」
典故

《汉书》卷九十九下《王莽传下》
「司徒寻初发长安,宿霸昌?,亡其黄钺。寻士房扬素狂直,乃哭曰:「此经所谓『丧其齐斧』者也!」东汉·应劭注:「齐,利也。亡其利斧,言无以复断斩也。」唐·颜师古注:「此《易·巽卦》上九爻词。」《昭明文选》卷四十四东汉。陈孔璋(琳)《檄吴将校部曲文》:「要领不足以膏齐斧。」唐·李善注引《汉书音义》:「张晏曰:『斧,钺也,以整齐天下。』……虞喜《志林》曰:『齐,侧皆切,凡师出,必齐戒入庙受斧,故曰六斧也。』」

例句

危根一以振,齐斧来相寻。 柳宗元 感遇二首

典故
相关人物
曹相国
 
东郭先生
 
梁石君
 
蒯通


《汉书》卷四十五《蒯通传》
客谓通曰:「先生之于曹相国,拾遗举过,显贤进能,齐国莫若先生者。先生知梁石君、东郭先生世俗所不及,何不进之于相国乎?」通曰:「诺。臣之里妇,与里之诸母相善也。里妇夜亡肉,姑以为盗,怒而逐之。妇晨去,过所善诸母,语以事而谢之。里母曰:『女安行,我今令而家追女矣。』即束缊请火于亡肉家,曰:『昨暮夜,犬得肉,争斗相杀,请火治之。』亡肉家遽追呼其妇。故里母非谈说之士也,束缊乞火非还妇之道也,然物有相感,事有适可。臣请乞火于曹相国。」

简释

乞火:指为人排解纠纷。唐杜牧《酬张枯处士见寄长句四韵》:“荐衡昔日知文举,乞火无人作蒯通。”


例句

自愧扫门士,谁为乞火人。 杜牧 寄崔钧

荐衡昔日知文举,乞火无人作蒯通。 杜牧 酬张祐处士见寄长句四韵

典故
启母为石
 

《汉书》卷六〈武帝纪〉~90~
春正月,行幸缑氏。诏曰:「朕用事华山,至于中岳,获駮麃,见夏后启母石。翌日亲登嵩高,御史乘属,在庙旁吏卒咸闻呼万岁者三。登礼罔不答。其令祠官加增太室祠,禁无伐其草木。以山下户三百为之奉邑,名曰崇高,独给祠,复亡所与。」行,遂东巡海上。唐·颜师古注引应劭曰:「启生而母化为石。」文颖曰:「在嵩高山下。」师古曰:「启,夏禹子也。其母涂山氏女也。禹治鸿水,通轘辕山,化为熊,谓涂山氏曰:『欲饷,闻鼓声乃来。』禹跳石,误中鼓。涂山氏往,见禹方作熊,惭而去,至嵩高山下化为石,方生启。禹曰:『归我子。』石破北方而启生。事见淮南子。景帝讳启,今此诏云启母,盖史追书之,非当时文。」

《汉书》卷五十一〈贾邹枚路传·枚乘〉~2359~
枚乘字叔,淮阴人也,为吴王濞郎中。吴王之初怨望谋为逆也,乘奏书谏曰:……夫以一缕之任系千钧之重,上县无极之高,下垂不测之渊,虽甚愚之人犹知哀其将绝也。马方骇鼓而惊之,系方绝又重镇之;系绝于天不可复结,队入深渊难以复出。其出不出,间不容发。能听忠臣之言,百举必脱。必若所欲为,危于累卵,难于上天;变所欲为,易于反掌,安于太山。今欲极天命之寿,敝无穷之乐,究万乘之势,不出反掌之易,以居泰山之安,而欲乘累卵之危,走上天之难,此愚臣之所以为大王惑也。
《全唐文》卷五百五十三〈韩愈七·与孟尚书书〉~560~2~
愈白。行官自南回。过吉州。得吾兄二十四日手书数番。忻悚兼至。未审入秋来眠食何似。伏惟万福。来示云。有人传愈近少信奉释氏。此传之者妄也。潮州时。有一老僧号大颠。颇聪明识道理。远地无可与语者。故自山召至州郭。留十数日。实能外形骸。以理自胜。不为事物侵乱。与之语。虽不尽解。要自胸中无滞碍。以为难得。因与来往。及祭神至海上。遂造其庐。及来袁州。留衣服为别。乃人之情。非崇信其法。求福田利益也。孔子云。某之祷久矣。凡君子行已立身。自有法度。圣贤事业。具在方策。可效可师。仰不愧天。俯不愧人。内不愧心。积善积恶。殃庆自各以其类至。何有去圣人之道。舍先王之法。而从夷狄之教。以求福利也。诗不云乎。恺悌君子。求福不回。传又曰。不为威惕。不为利疚。假如释氏能与人为祸祟。非守道君子之所惧也。况万万无此理。且彼佛者果何人哉。其行事类君子耶。小人耶。若君子也。必不妄加祸于守道之人。如小人也。其身已死。其鬼不灵。天地神祇。昭布森列。非可诬也。又肯令其鬼行胸臆作威福于其閒哉。进退无所据。而信奉之。亦且惑矣。且愈不助释氏而排之者。其亦有说。孟子云。今天下不之杨则之墨。杨墨交乱。而圣贤之道不明。则三纲沦而九法斁。礼乐崩而夷狄横。几何其不为禽兽也。故曰能言距杨墨者。皆圣人之徒也。扬子云云。古者杨墨塞路。孟子辞而辟之。廓如也。夫杨墨行。正道废。且将数百年。以至于秦。卒灭先王之法。烧除其经。坑杀学士。天下遂大乱。及秦灭。汉兴且百年。尚未知修明先王之道。其后始除挟书之律。稍求亡书。招学士。经虽少得。尚皆残缺。十亡二三。故学士多老死。新者不见全经。不能尽知先王之事。各以所见为守。分离乖隔。不合不公。二帝三王群圣人之道。于是大坏。后之学者。无所寻逐。以至于今泯泯也。其祸出于杨墨肆行而莫之禁故也。孟子虽贤圣。不得位。空言无施。虽切何补。然赖其言。而今学者尚知宗孔氏。崇仁义。贵王贱霸而已。其大经大法。皆亡灭而不救。坏烂而不收。所谓存十一于千百。安在其能廓如也。然向无孟氏。则皆服左而言侏离矣。故愈尝推尊孟氏。以为功不在禹下者。为此也。汉氏以来。群区区修补。百孔千疮。随乱随失。其危如一发引千钧。绵绵延延。洼以微灭。于是时也。而倡释老于其閒。鼓天下之众而从之。呜呼。其亦不仁甚矣。释老之害。过于杨墨。韩愈之贤。不及孟子。孟子不能救之于未亡之前。而韩愈乃欲全之于已坏之后。呜呼。其亦不量其力。且见其身之危。莫之救以死也。虽然。使其道由愈而粗传。虽灭死万万无恨。天地鬼神。临之在上。质之在旁。又安得因一摧折。自毁其道。以从于邪也。籍湜辈虽屡指教。不知果能不叛去否。辱吾兄眷厚。而不获承命。惟增惭惧。死罪死罪。愈再拜。
典故
千秋小车

相关人物
田千秋


《汉书》卷六十六〈公孙刘田王杨蔡陈郑列传·车千秋〉~2886~
千秋为相十二年,薨,谥曰定侯。初,千秋年老,上优之,朝见,得乘小车入宫殿中,故因号曰「车丞相」。

例句

冯异大树,千秋小车。 李瀚 蒙求

典故
千人活


《汉书》卷九十八〈元后列传〉~403~
文、景间,安孙遂字伯纪,处东平陵,生贺,字翁孺。为武帝绣衣御史,逐捕魏郡群盗坚卢等党与,及吏畏懦逗遛当坐者,翁孺皆纵不诛。它部御史暴胜之等奏杀二千石,诛千石以下,及通行饮食坐连及者,大部至斩万馀人,语见酷吏传。翁孺以奉使不称免,叹曰:「吾闻活千人有封子孙,吾所活者万馀人,后世其兴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