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893,分58页显示 上一页 17 18 19 20 21 23 24 25 26 下一页 宋(续上) 王安中 1076 - 1134 二首王庭圭 1080 - 1172 二首 王柏 1197 - 1274 四首 王洋 1087 - 1154 一首 王炎 1137 - 1218 一首 王阗 ? - 1146 一首 王阮 ? - 1208 一首 王震 1046 - 1095 一首 白玉蟾 1194 - 1229 三首 盛世忠 一首 石介 1005 - 1045 二首 程俱 1078 - 1144 三首 程公许 1182 - ? 一首 程卓 1153 - 1223 一首 米芾 1051 - 1107 一首 罗志仁 三首 罗愿 1136 - 1184 一首 胡仲弓 一首 胡寅 1098 - 1156 一首 | ① 原注:原本缺迟字韵一首,因无别本校补,姑仍其旧。 幽窗锁云雾,无人谁与开。 燕燕尾涏涏,知寻帘户来。 春风到书律,溪藤照山煤。 任尔择家舍,梁尘飘砚台。 飞雨洒檐角,车骑散岩隈。 临池张翠幕,众贤会高台。 坐中蟾宫客,再占北斗魁⑴。 复有南巷阮(自注:谓仲美也。),少年负英才。 两公俱博雅,胸臆天所开。 明春试殿陛,笔力翻风雷。 胪传姓名出,声闻落九垓。 今宵且尽醉,须覆掌中杯。 朝来得好语,仍闻小人灾。 请观卢溪老,谈笑消奸回。 见敌未尝动⑵,坐令敌倾摧。 庸儿不量力,自倒非人推。 举此卜二友,否极终泰来。 ⑴ 自注:北斗第一至第四为魁,世臣前举郡魁,今第四名。 ⑵ 原缺,据李本、傅校补。四库本作却,王本作挫 我有一泓水,清明如鉴开。 妍丑自来往,曾不留纤埃。 静而涵万古,动时濡九垓。 人与我同得,是名为灵台。 胡乃忍芜秽,漂沦良可哀。 当知克己如汲井,汲去污浊清自回。 洙泗渊源初不息,河洛流派空争猜。 为学工夫孰大此,莫翻波浪惊儿孩。 昌黎脩绠志徒苦,瘦岛辘轳用未该。 请观朱子方⑴塘喻,要识源头活水来。 ⑴ 原作芳,据正统本、四库本改 吹尽尘襟亦快哉,心期千古一时开。 清风满峡谁收拾,即此清风播后来。 旅泊多年岁,这去不知回。 忽逢门外客,道发故乡来。 敛眉俱握手,破涕共衔杯。 殷勤访朋旧,屈曲问童孩。 衰宗多弟侄,若个赏池台。 旧园今在否,新树也应栽。 柳行疏密布,茅斋宽窄裁。 经移何处竹,别种几株梅。 渠当无绝水,石计总生苔。 院果谁先熟,林花那复开。 羁心祇欲问,为报不须猜。 行当驱下泽,去剪故园莱⑴。 ⑴ 宋朱熹《晦庵集》卷四《答王无功在京思故园见乡人问》题注引 按:此诗亦见唐王绩《东皋子集》,《全唐诗》亦收入王绩诗。《宋诗拾遗》收作王阗诗,《宋诗纪事补遗》承《拾遗》。钱钟书《宋诗选注序》以为是《宋诗纪事补遗》误收,而诗的最早出处实为《晦庵集》。王阗卒年,朱熹十七岁,或朱熹曾见过其人或其诗,因作答诗。一般而言,诗人很少可能写作答前代人的诗,且今见《东皋子集》为明人所辑,其可靠性亦在疑似之间,故仍收作王阗诗,并说明如上。 鹤兮鹤兮玄圃兮,是必有以致兮,将为谁来兮。 伯乐之厩无驽骀,豫章之林多瑰材。 相君新坐碧油幢,之子直上黄金台。 秋风萧萧动笳鼓,落叶摵摵鸣樽罍。 将军手持十万骑,阵前号令如疾雷。 从事借筹为决胜,运于掌上何恢恢。 蠢兹元昊命蝼蚁,西师堂堂难当哉。 况我贤相贤从事,北门无忧宜大开。 寥天月魄更旁哉,归墟两潮时去来。 乃知大块与人等,欠噫风动声为雷。 支川千亿具毛窍,四溟翕张玄牝开。 人间百刻乃一息,断岸飘鼓如轻埃。 二山横控江海际,挟以幽阙双嵬嵬。 伟哉吞吐王百谷,视彼浅狭真台陪。 倒流千里骇凡目,正⑴自违性同棬杯。 相传昔者楚亡将,事成国霸遭雄猜。 英灵不没尚为尔,姓字往往欺啼孩。 锦乡功成老元帅,酒酣拔剑歌莫哀。 戏令强弩飞劲箭(原作前,据四库本改),大堤屹立藏风桅。 吴儿荒怪不足录,适与支诺资谈咍。 岂知六合有常理,水中出火能焚槐。 当年谢公正游乐,遗形物表如王骀(原作騇,据四库本改)。 微吟独啸向海道,几见银雪西山回。 读君新句写奇观,便似放目⑵吴王台。 何当共此散烦郁,大瓠五石充瓶罍。 更因长风破巨浪,与君挂席寻蓬莱。 ⑴ 原作止,据四库本改 ⑵ 原作自,据四库本改 大江饮酒如浇灰,小江纵酒颠如雷。 扁舟相送不道远,百二十里云帆开。 云亭老人穷不死,故园茅屋荒苍苔。 阖庐城中一亩地,已辨瓮牖锄蒿莱。 吴兴上佐吾党士,十年纵赏西王台。 眉间黄色袨䌽服,柁楼长啸春风回。 要须酩酊酬此别,不离万顷添金杯。 明朝相望即湖海,纵有美酒何为哉。 故岁聿其除(自注:去。),微阳已(四库本作亦)潜回。 始兹鱼上冰,殷地惊春雷。 急雨暗清夜,飞流散岩隈。 迟明起四顾,妙境神所开。 未信小有洞,苍崖隔凡埃。 琤淙十九泉,漱玉松风哀。 褰裳喜欲狂,幽兴不可裁。 妙喜真断取,呼猿定飞来。 相与俯清駃,传杯聊溯洄。 节传拥玉帐,天遣西南来。 怦怦朱丝绳,皎皎明镜台。 稂莠亟芟夷,本根费栽培。 度外广物色,世岂真乏才。 扬子长江天际来,中流有山何壮哉。 深根盘礴千万丈,寸土不受双崔嵬。 金山屹据上流险,四面佛屋相环回。 来帆去桨别舻舳,住僧过客烦追陪。 排空杰阁揖沧海,海山乱点浮纤埃。 龙潭别耸石峰巧,时立野鹤慵毰毸。 堂头回首指遗像,坡公印老留青煤。 其人已去诗尚在,唱酬风月相徘徊。 再三瞻敬下山去,缥缈又入云涛堆。 焦山一望祇十里,舟师驾橹如奔雷。 行行滉荡呼吸顷,系缆荦确登山隈。 山中僧少竹木古,瘦根迸石穿莓苔。 幽姿野态随步出,胜处往往多楼台。 洪崖路转寻瘗鹤,几年浪打风雨摧。 遗铭破碎石剥落,摩挲细读心眸开。 同行韵远兴未尽,飞仙亭上倾樽罍。 酒酣我为发奇绝,底须方外求蓬莱(明程敏政《新安文献志》卷五二)。 丰乐华楼已劫灰,涌金春色未尘埃。 道人有道轩窗静,那处湖光不好来。 杨柳苏堤欠补栽,谁能瀛屿种添梅。 去年我与西湖别,健在明年又会来(影印《诗渊》册六页四一三四)。 昔在冯当世,起家冠伦魁。 天衢跃群龙,转见绝足才。 驰誉塞四海,致身近三台。 凄凉城东宅,岁晚就蒿莱。 古来用武地,编简委尘埃。 每见儒冠喜,况逢贤路开。 祝君如冯公,决科亦崔嵬。 终身可师法,正复在轲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