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613,分20页显示 上一页 9 10 11 12 13 15 16 17 18 下一页 清(续上) 查慎行 1650 - 1728 一首江湜 1818 - 1866 三首 沈德潜 1673 - 1769 二首 王又曾 1706 - 1762 二首 王士禛 1634 - 1711 一首 范当世 1854 - 1904 一首 蒋士铨 1725 - 1785 一首 袁枚 1716 - 1797 一首 赵执信 1662 - 1744 一首 赵翼 1729 - 1814 三首 钱载 1708 - 1793 一首 黄景仁 1749 - 1783 二首 万光泰 1712 - 1750 三首 尹耕云 ? - 1877 一首 任埅 1640 - 1724 一首 刘大櫆 1698 - 1779 一首 刘大观 1753 - 1834 二首 刘青藜 1664 - 1707 一首 南有容 1698 - 1773 一首 叶士宽 1689 - 1755 一首 吴之振 1640 - 1717 一首 | 恶草既亲锄,清泉亦手灌。 却将四体勤,觊博两目玩。 舍之忽将去,笑别东篱伴。 根是老人培,花从汝曹看。 我画水仙花,形如大本蒜。 又画折枝梅,花杂桃李半。 何况天竹子,夹叶写来乱。 正复朱绿之,不堪小儿玩。 妙哉彦冲笔,造化随运腕。 三物各有态,掩映窠石畔。 学之良不能,十日空对案。 君来戏临摹,择笔儗枝干。 图成几莫辨,欲以真本换。 君言画境微,工拙以理断。 真本出于机,天成绝改窜。 吾心对真本,已被一物捍。 心滞斯手滞,笔机自悬判。 有如昭烈帝,是蜀定非汉。 呜呼真赏难,见似易遭谩。 论画悟诗文,凡事一理贯。 小斋六尺阔,卧榻据其半。 吃饭与读书,两用榻前案。 案旁馀一几,堆书便抽看。 客来须命坐,撤书书帙乱。 客曰此舍窄,盍以他舍换。 平生南北游,行踪如流窜。 或月一迁地,传舍历无算。 因是易安居,美恶不区判。 是身一虚舟,舟行那问岸。 方当借此斋,文史稍编贯。 君看今日晴,纸窗尚明焕。 天纵多能,宏章焕兮。 包乾括坤,三才贯兮。 旦旦熊熊,丽云汉兮。 群臣赓和,僵且汗兮。 譬诸游夏,一辞莫能赞兮。 鸾回龙腾,吾皇挥藻翰兮。 镌勒贞珉,名山顿灿烂兮。 吴越两邦,虹光烛天半兮。 按:右丽天文一章章十六句。 轩窗俯高空,得意洒宸翰。 积翠凉几席,山云入帷幔。 趣随万象足,韵落九天半。 簪笔侍玉皇,置身傍霄汉。 人逐阴阳生,万事苦乐半。 迄无十分娱,吾宁忽焉换。 亦有老成人,悽悽约同伴。 依依复几何,芳草可同玩。 西上五百级,乃至黄龙观。 中涌云万重,羽扇挥不断。 风停树声微,花多香气乱。 群僧率众迎,袈裟不掩骭。 夸我石楼高,指我铁桥看。 推床让我宿,云卧天之半。 可惜难晏眠,滩声早相唤。 孤亭拥石帆,百雉列高岸。 达人休天钧,舟陆岂殊观。 坐鼓沧浪音,髣髴中流半。 一僧诞先登彼岸,芒鞋未著露两骭。 一僧半渡波没膝,回视后僧尚堤畔。 倒持锡杖来相援,后僧手接若鱼贯。 凌兢似怕一失足,水作醍醐顶中灌。 连尻结股蚷蟨行,尺步绳趋不敢乱。 临池瞎马夜愁蹶,听冰老狐春惧泮。 是何缁流有底急,不待船来苇间唤。 我闻释氏妙变化,宝筏能引迷津断。 乘杯过河驶往还,踏芦渡江狎㵆涆。 胡为此独忧及溺,带水拖泥背浃汗。 岂因皱面观河悲,恰似系腰向井看。 应知画师意匠创,别契禅真托豪翰。 貌出溪边老古椎,敬慎不作散人散。 㡧眉传是右丞笔,年深绢素已漫漶。 既无思陵妙题跋,亦少后村精论断⑴。 丹青真赝那得知,厉揭神情独可按。 空门久已外生死,犹自临深存畏惮。 即事足悟垂堂戒,绝胜贯休画罗汉。 莫矜宝绘供香严,好挂虚斋澄水观。 ⑴ 《志雅堂杂抄》:松江镇守张万户家藏王维《渡水僧图》,有宋高宗御题。又刘后村集有《跋王维渡水罗汉图》。此帧俱无,或系临本也 吴僧得方竹,圆之作珍玩。 蠢俗杀风景,毋怪卫公叹。 何哉王介甫,好丑亦不判。 方啜龙团茶,淬以消风散。 世间可惜事,偻指岂胜按。 美女嫁丑夫,名花对痴汉。 佳文覆酱瓿,良琴入烟爨。 抵鹊用玉璞,射鸟用金弹。 生死心各营,流光岂供玩。 妙严足迹砖,紫柏乃深赞。 东斋我且寄,无寐至夜半。 丁香雪自明,窗影为频散。 山空万感微,露下百年晏。 流泉绕阶去,弥勒坐闻叹。 朝游沧海暮江汉,余怀渺兮发浩叹。 水深网断珊瑚沈,佩去怀空彩云散。 侧闻天上朝星辰,谁知人间茹冰炭。 长夜耿耿魂茕茕,忧从中来那能断。 烛龙收视若木摧,何时得见阊阖烂。 玉虬高驾倘见招,急叱羲轮出平旦。 孝子生义门,三世共汲爨。 宅因庐冢荒,指为写经断。 乡名同里荣,碑字至今焕。 仁让累叶传,亦有泾县晏⑴。 ⑴ 泾县万晏数世同居,亦见《孝友传序》。 三年泣麻衣,启处昧昏旦。 长怀乌鸟悲,莫补风树叹。 感彼孤根花,抱冻坼贞干。 烟光澄向夕,月色静申旦。 攀折贻所思,遥途阻江汉。 丑拙亦自知,岂求群目玩。 春风敷澹荡,百卉竞雕粲。 寂寞守父书,良辰逝飞翰。 澄波亘长川,孤月出远岸。 月涌波不摇,始知冰未泮。 念我同心俦,临风起长叹。 击柝犹相闻,停云遂无畔。 离群在咫尺,举首渺河汉。 伏枕待鸡声,荒村夜将半。 寸抱久纡郁,及兹一疏散。 物象滋悦愉,吾生远愁叹。 京师视万方,形势喻枝干。 去冬郊原赭,纬耒望将断。 四山云忽同,后土白已漫。 消息管天人,斋宫喜申旦。 早春雪微消,杖策登湖岸。 于焉得小梅,眷之兴一叹。 摧残有数枝,剥落馀古干。 怜汝积困悴,标格犹可玩。 携锸斸孤根,手自移山馆。 瓦盆置床头,土培仍水灌。 枯查春意回,病柯芳魂唤。 最爱寒影疏,澹月窥窗畔。 莫言众所弃,自是百花冠。 芳兰昔被锄,老桐曾遇爨。 怀奇未见识,古今同一贯。 而余亦畸人,譬若沟中断。 离居苦幽独,喜得赏心伴。 恨乏广平手,赋汝一挥翰。 入门有书读,出门有花看。 手惟要一筇,腰何须十贯? 初冬日犹暖,窗影修竹乱。 意谓虹桥菊,此时当烂漫。 弹扉闻幽响,一柬投书案。 会合交吟膝,笑语凌秋汉。 名士满东南,眼中得一半。 舟自未时开,筵向子初散。 觞政剧凛凛,醉帻同岸岸。 人生如骅骝,终年受羁绊。 花下盍朋簪,能得几昏旦? 欧九湖山长,苏髯文章冠。 此地结胜游,遗踪犹可按。 仆夫自知津,休马青松岸。 出峡始登舟,意欲冲河汉。 鸣鸥拂客衣,分带夕阳半。 白衲解摇橹,何用黄帽唤。 四仙空有亭,丹书亦已漫。 婵娟六六峰,随舟屡合散。 洞箫倚清歌,步虚以为乱。 惆怅竟何有,临风发长叹。 欲断不断桥,万丈临坼岸。 有湫起乖龙,破石入云汉。 帝怒割左耳,置之悬崖半。 老猿此回踪,山鸟隔林唤。 涧底云涛翻,陂上雪花漫。 奔湍往复回,喷沫迸且散。 我来临深渊,下视目光乱。 仙境无由登,凡骨自悲叹⑴。 ⑴ 刻画断桥,至于猿狖回踪,山禽不度,安问行人。作皮肤语者,不解如此用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