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入韵字:  或选择
总目平声上声去声入声多音字下载平水韵表
韵字 五絶 1466七絶 10576五律 7567七律 11058五排 314七排 45 416四言 53六言 179古體 1538樂府 177 13 63 11辭賦 9琴操 4 16其他 205 126
共11058,分291页显示  上一页  161  162  163  164  165  167  168  169  170 下一页
(续上)
沈棨 1435 - ? 一首
沈琼莲 一首
沈守庆 1516 - 1599 一首
沈守正 1572 - 1623 一首
沈喜寿 1548 - 1622 四首
沈彦光 十四首
沈一贯 1531 - 1615 二首
沈钟 1436 - 1518 一首
盛时龙 一首
盛时泰 一首
施渐 1496 - 1556 四首
游灵谷 明 · 沈棨
七言律诗
有约寻幽上翠微,丛林因叩远公扉。
苍龙护钵和云卧,白鹤听经带雨归。
世路赏音人有几,浮生开口笑应稀。
山翁倘爱松花酿,明日重来更典衣。
送弟溥试春官 明 · 沈琼莲
七言律诗
少小离家侍禁闱,人间天上两依稀。
朝迎凤辇趋青琐,夕捧鸾书入紫薇。
银烛烧残空有梦,玉钗敲断未成归。
年年望汝登金籍,同补山龙上衮衣。
萝衣解却着朝衣,猿鹤从他怨未归。
俗士何知高尚见,活民宁有寸心违。
村闾旧讟伸眉吐,官阁新诗脱手挥。
治最不应终十考,鸰原情思政依依。
石桥碧涧又斜晖,人有高情寄翠微。
入坐秋声催叶下,当杯宿鸟乱云归。
僧无俗韵供排笑,酒散凉风恣指挥。
昏赤穿林灯影细,草头零露遍濡衣。
余以丙辰春。被重谴而出城外。三载于玆。吾姓亲诸君在京者无几。而怜余垂死残年孤寂之甚。不惮十里远路。联翩来访于屯山侨舍。不至暮则不还。至于佳辰令节。具酒食而来慰之。或邀与泛月把杯。登亭联枕。尽欢而罢。如是者凡三四遭。其笃于风流。勇于义气。愈久而愈不衰。岂非令世之所稀有哉。心常感叹之深。有非相对面谈之所能尽谢。仍自念毦聩废锢之人。有何一毫德谊之可尚。言论之可取。而轸恤不已。往来不绝者。岂非以吾门之零替。莫有甚于今日。而孑遗于世。尊行而老齿。亦莫如余。故乃为之惓惓致意者也。然若无吾先世仁孝惇睦之遗风馀教。有所薰习于后人耳目。则亦岂能一朝而若是其勤且厚哉。窃观宋朝欧阳永叔苏明允诸公。尤留意于宗族之会合。至述世谱而劝厉之。最为后世法。顾余素非其人。兼又得罪于朝。夫安敢强颜而为是举也。第念顷日湖上之游。极可乐也。亦难再也。实未知当时欧苏两公。亦尝见有此事否也。谨提一二胜赏。略形诸三律诗。诗云乎哉。记事而已。伏希诸君子之一粲而和送也。
四月江天暑气微,满轮蟾魄到星稀。
空明浩浩驱纤滓,苍翠重重耸瑞辉。
逸兴何嫌村犬吠,雅怀偏爱渚禽飞。
欢娱未惬鹿踪散,恍若瑶池宴罢归。
交游五纪梦依依,七十人生古亦稀。
好恶同天吾已黜,仙凡异地子先归。
手书数纸空留箧,山雪三冬独俺扉。
伯氏亡灵应不泯,为言屯老久忘机。
老去方知世念稀,那堪此别泪沾衣。
天心少助边虞棘,民命无归国事非。
白首馀生吾已判,青云末路子何依。
忠谋但愿归来好,携手春山共采薇。
从事风流世所稀,幕中同苦亦生辉。
谁知白首分承旨,忽作黄冈客死归。
无子有孙犹可托,冥妻衰妾竟何依。
穷途旧爱皆先去,题罢哀词泪满衣。
棹水鞭山促促归,暮天蛮雨湿征衣。
关分辽海秦城古,地入幽并禹迹微。
寂寞令威华表月,悲凉孤竹首阳薇。
燕台更忆毅辛未,易水千秋荒是非。
七十流年露易睎,浮生一去几时归。
臼中谁解张生梦,堂下空抛老子衣。
未把长绳留暮景,难将寸草报春晖。
此身亦抱终天感,回首西风涕自挥。
竣事天墀礼不违,辀车遥自蓟门归。
平生儒术多经略,末世功名半是非。
日暮燕山魂杳杳,风飞鸭水路依依。
西郊歌管分携地,陈迹悠悠泪湿衣。
新春雪意着林微,海国霜柑出禁闱。
滚水锦橙空错落,洞庭金橘最依俙。
擘开皱辨龙涎腻,嚼罢团肤鹄卵肥。
一颗怀来香满袖,分明仙露冷浸衣。
竣事天墀礼不违,辀车遥目蓟门归。
平生儒术多经略,末世功名半是非。
日暮燕山魂杳杳,风悲鸭水路依依。
西郊歌管分携地,陈迹悠悠泪湿衣。
扈从朴渊瀑 明 · 沈彦光
七言律诗
庐山奇胜见依依,如许雄观海内稀。
半璧天绅垂细细,千峰林雾酿霏霏。
一泓阴畜惊仙乐,百丈飞流溅衮衣。
自幸此身犹扈圣,九秋风日好言归。
霜落秋山木叶稀,残鸦啼报淡斜晖。
枫披锦绣天经纬,菊带坤裳帝杼机。
黄耳不传千里信,红尘已污十年衣。
分明梦中东归客,清晓醒来尚未归。
次咏归楼韵(丙申) 明 · 沈彦光
七言律诗
荒城日气散林霏,泽国茫茫接翠微。
胜地风烟随晚角,高楼歌吹欲斜辉。
树头雨僽花初落,江面潮平水政肥。
南浦明朝还惜别,梦魂长与白鸥飞。
次聚胜亭韵(丙申) 明 · 沈彦光
七言律诗
蒯缑弹剑住西陲,欲斩长鲸愧力微。
古塞顽云迷远戍,晚山晴雪带斜晖。
千年保障因天险,三岛耕犁为土肥。
不是殊方无胜赏,狄江鸥鹭等閒飞。
闻子通穷困(丙申) 明 · 沈彦光
七言律诗
不知荣利足牙绯,斥鴳犹图九万飞。
祸自己求殊未寤,孽非天作政难违。
穷愁不逐阳和散,衰涕应须日暮挥。
祗为■袍情恋恋,聊将斗粟救渠饥。
梦慈颜(丁酉) 明 · 沈彦光
七言律诗
梦中戏彩觉来非,手线分明在戍衣。
异域啼乌怜反哺,故山幽草愧当归。
岂容污渎鱼常象,何处深林鸟可依。
浪道休官休不得,几回流涕仰春晖。
寄黄(叔贡) 其二 (丁酉) 明 · 沈彦光
七言律诗
苜蓿秋枯马尚肥,将军雄剑挂金微。
三更塞雨黄榆落,八月胡天白雪飞。
城下羌童看汉节,门前山鸟怪儒衣。
琴中一半清商曲,只为人归我未归(虞候洪君先归故云)
谢宋直提学(纯)寄书(戊戌) 明 · 沈彦光
七言律诗
暮齿求田岭外归,幽装萧洒只蓑衣。
亲交牢落无消息,物议纷纭有是非。
已误明恩终未报,更违清世竟谁依。
玉堂尚记江湖老,一字从天下钓矶。
偶吟(戊戌) 明 · 沈彦光
七言律诗
赐环谁许大夫归,心事悠悠与世违。
梦寐有时朝圣主,肝肠无路款天扉。
秋霜已染新蓬鬓,昼锦翻成旧布衣。
憔悴此身非异物,镜湖鸥鹭莫惊飞。
黄山迢递白云飞,黄鹤仙人拍羽归。
过雨千家榆火熟,行春一路药苗肥。
贫交落落分烟海,小隐沈沈掩昼扉。
惟有当年渔猎伴,时来洒扫绿苔矶。
塞上腊日 明 · 沈一贯
七言律诗
腊日元戎出武威,西风吹角塞云微。
汗沟泻冻胶金勒,血泪凝丸打铁衣。
明月乍逢孤雁去,惊沙还逐片篷飞。
欲寻毳帐无人说,且向南山射虎归。
浪拍阑干万马飞①,高楼佳会未应稀。
愿谋斗酒欢重合②,只恐诗才老更微。
冉冉山光青拥髻③,英英云气白成衣④。
偏师直拟当勍敌⑤,谁道齐师肯我违⑥。
【校注】 (1)万马飞:言浪涛如万马奔腾。 (2)斗酒:斗,酒器。斗酒,指少量的酒。《古诗十九首·青青陵上柏》: “斗酒相娱乐,聊厚不为薄。”欢重合:指与友人重新欢聚。 (3)冉冉:形容山光流动之貌。山光:山景。沈约《泛永康江》:“山光浮水至,春色犯寒来。”髻:发髻。“青拥髻”,言青峰叠嶂,远望如美人发髻。陆龟蒙《报恩寺南池联句》:“远峰青髻并。”皮日休《缥缈峰》:“似将青螺髻,撒在明月中。” (4)英英:云起貌。《诗·小雅·白华》:“英英白云,露彼菅茅。” (5)偏师:指全军的一部分,以别于主力。作者自谓。勍敌:强敌,劲敌。指友人。此乃以军事强弱喻诗才高低。 (6)齐师:强齐之师。齐为春秋五霸之一,喻指作者诗友。违:避开。 《左传》成公十六年:“有淖于前,乃皆左右相违于淖。”杜预注:“违,辟也。”“我违”,即违我。此句意谓,谁说诗友们因我老来才微,而避开我,不愿与我为伍,同试诗才呢? 本篇乃作者晚年与友人同登黄鹤楼所赋。“偏师”二句,表明作者虽已老迈,但豪兴不减当年,故有“高楼佳会未应稀”之约。
细数寒枝影渐稀,翻因花瘦得春肥。
同心那忍单飞去,异蒂何妨结伴归。
杨柳浪传能作絮,芙蓉差足剪为衣。
芳菲转眼惊开落,朱实含胎又压扉。
燕子矶 明 · 盛时泰
七言律诗
渺渺寒潮带石矶,潮声山色两相依。
阴云翻浪明秋日,霞气蒸林生晚霏。
巴蜀船从巫峡下,荆吴人自海门归。
听歌酌酒银河曙,坐见高天一雁飞。
京邸感兴 明 · 施渐
七言律诗
到来园柳已菲菲,客舍经春未改衣。
学道岂能辞众笑,随人终愧失初机。
窗间晓漏临丹阙,户外晴岚对翠微。
僻兴止宜耽寂寞,独翻书史度斜晖。
立秋日居田园有感 明 · 施渐
七言律诗
霏霏轻霭薄朝晖,又见凉飔一叶飞。
气早畴官已应闰,天移星火欲流辉。
黍苗遍野劳歌少,杞菊成畦生事微。
谁谓门闲可罗雀,秋风转觉雀来稀。
佐邑无功自劾归,尚疑趋府倒裳衣。
下流应笑难为吏,僻路于今亦有机。
与客解嘲前日谬,逢僧授偈一身非。
卧来转觉人群远,惟有闲窗鸟雀飞。
寓居寺閤晚坐遣兴 明 · 施渐
七言律诗
高阁东林出翠微,万家烟树晚依依。
凉风入院僧初定,片月临窗鸟独归。
学道但令知我少,逃空始觉足音稀。
社中何用求玄度,久住深山自息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