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831,分25页显示 上一页 9 10 11 12 13 15 16 17 18 下一页 明(续上) 夏良胜 1480 - 1538 一首大瑸 一首 奇大升 1527 - 1572 二首 姜希孟 1424 - 1483 一首 宗臣 1525 - 1560 一首 左国玑 一首 庞尚鹏 1523 - 1580 二首 弘智 1611 - 1671 一首 张元凯 一首 张煌言 1620 - 1664 一首 张羽 1333 - 1385 一首 彭孙贻 1615 - 1673 三首 徐夜 1617 - 1688 一首 恽格 1633 - 1690 一首 成石璘 1338 - 1423 四首 施渐 1496 - 1556 一首 曹于汴 1558 - 1634 二首 朱多㷵 一首 朱应登 1477 - 1526 一首 朱用纯 1627 - 1698 一首 朱诚泳 1458 - 1498 一首 朴承任 1517 - 1586 一首 朴祥 1474 - 1530 一首 | 昔东坡谪居儋耳有诗云。瓮间毕卓防偷酒。壁后匡衡不点灯。余尝览之自笑。今年春。适寓居逍遥亭阴。懒废日甚。遂与人事疏阔。实有苏仙之感。因以其字为韵。赋诗成十四首。奉呈吴牧伯案下。仍祈郢斤 其三 明 · 奇大升 嗟余顽愚质,读书伸佔毕。 规规航断潢,无讣看海日。 僶勉不自含,淹留岁屡失。 晤叹可如何,寂寞恒抱一。 清晨起盥漱,惊喜枉手笔。 天球粹而温,幽光千旭日。 入服骇然惑,抚已反自失。 倾囷欲往报,庶几万分一。 伟哉麟凤才,婉彼兰蕙质。 含英难独持,芳华耀朝日。 策马入金闺,声名从此溢。 冠盖岂不荣,而独耽著述。 结藻何翩𦒘,札札弄缃帙。 驾言发艺林,彷徨求侣匹。 只言不中谐,帐望如有失。 灿烂繁星垂,名篇谅非一。 律吕闻凄锵,譬彼清庙瑟。 词赋千载谋,斯人已入室。 吾自爱吾庐,方斋但容膝。 雨后对青山,坐高天上日。 束发慕古人,与谁论畴匹。 昔从洛阳里,停车访君实。 今为田学士,烟霞称锢疾。 长揖谢王侯,避人且扪虱。 一枕梦华胥,平生志愿毕。 寸心化成灰,双眼黑如漆。 鬻文此何时,虚负中郎笔。 入山不厌深,入林须更密。 王门尽好竿,漫劳工鼓瑟。 斗鸡笑群儿,屠龙本无术。 藩翰屈长才,蹉跎事文笔。 宾筵罢醇醴,容台淹下秩。 高门去后静,孤帆望中疾。 少别岁已华,思君无休日。 我似陶先生,爱此篱下质。 惜居阛阓中,无地缀萧瑟。 吾弟学花师,莳菊满蓬室。 谁写半抹霜,寒姿溢枯笔。 同是白衣人,得酒莫相失。 凉飙动怀抱,秋容袖中出。 西风漫弃捐,明朝已九日。 嵇生所不堪者七,五弦近疏三雅密。 君看左列多断膺,何似南窗且容膝。 归休乎君麇氏麇,知我者希笔公笔。 自笑三百五日斋,输公三万六千日。 庭树来早凉,屋头上朝日。 疲人睡方浓,惊起事一室。 无心壁间镜,照我衰朽质。 叹息此馀生,隙驹未为疾。 旬时结阴云,帘外初白日。 斋沐清病容,心魂畏虚室。 闲梅照前户,明镜悲旧质。 同袍四五人,何不来问疾。 我思古之人,不可无一日。 如行雾露中,似入芝兰室。 仰惭岁寒姿,时映沟柳质。 前言信不诬,观图得愈疾。 境内山川皆胜绝,金刚之山为第一。 诸庵坐禅贫道人,衣食不继难度日。 伏望尊卑诸檀樾,一片良缘发真实。 不知真实是何事,摩诃般若波罗蜜。 山居何所有,林泉款长日。 篱圃杂蔬香,梨枣垂垂实。 笑言对古人,案头联卷帙。 比壤有清士,过从挹其苾。 舍此欲何之,世口过于蜜。 同此昼与夜,独命为人日。 世俗竞相传,不知义何出。 我顾深有取,顾名宜思实。 人道不易尽,交勉无苟失。 抚兹气象更,推迁如矢疾。 日新又日新,敢复少暇逸。 眷言二三子,矜尚寡俦匹。 菜羹脱粟饭,招邀话相悉。 回首献岁来,逾日已六七。 想当不待速,疾驱过蓬荜⑴。 按:乙卯是清康熙十四年(1675)的干支,人日为正月初七日,及门诸子指其门人弟子,当简意为以此诗当作召唤弟子前来聚会的书简。作者扣住“人”和“日”下笔,可谓寓教于诗。 ⑴ 张潜之、潘道根辑《国朝昆山诗存》卷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