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峰高不极,乱插如蓍簪。 须臾阴厓辟,青俨初出蓝。 始知夜雨大,变换朝来岚。 范宽尔何人,泚笔秋意含。 山坳洗顽云,幻出孤僧庵。 童仆旅即次,与马真成三。 荒涂意何之,岂遂穷幽探。 茆屋坏桥侧,俯瞰千尺潭。 凉气袭四野,厉揭何由堪。 高城散凉雨,石径路夙谙。 平冈信逶迟,丛木纷参覃。 循厓坐丰草,俯槛窥澄潭。 静续塔铃语,仰接风蝉谈。 绀壁出天表,面面飞晴岚。 拟挟仙翮健,复以飙轮骖。 浮云起西北,倒景淩东南。 尽释域中恋,获遂天际探。 心赏亮已惬,目营非云贪。 多生爱初地,持帚吾犹堪。 扶风万丈明秋岚,一径屈曲成三三。 山舆如箔人如蚕,坐游无碍左右堪。 古树直上天云参,悬厓斗落不可探。 飞阁矗起何眈眈,俛听城郭朝声酣。 偶然落佩抽冠簪,不觉大笑尘世憨。 山颠淼淼数丈潭,倒吸山气为停涵。 奇石磊块蹲饥甝,娟娟紫竹丛香楠。 清秋翠羽风㲯毵,放生鱼鳖兼龟蜬。 声声影影潭中含,潭静不动水面蓝。 阳明先生坐山龛,想见道味怀清甘。 我行上山勇且贪,耳目眩转汗若泔。 拜谒遗像乃大惭,心气一敛无䟃𧽼。 吾生世味虽饱谙,如饮鲁酒非所酖。 无缘驭风希彭聃,何不入山依瞿昙。 不须为我留茅庵,一杖一笠无可担,奇山看遍天西南。 连宵快雨满农望,炎意不退逢庚三。 顾祠高会我先返,雨馀天色成奇蓝。 张祁二叟松下坐,观者讶是彭与聃。 仰见柏槐四尊宿,静中妙接松风谈。 夜深白月并照耀,晓光瑞露同滋含。 强生分别较年岁,人则有此树岂堪。 慈仁寺阅四百载,看尽世事穷嬉酣。 幽奇古异不动色,柏肃槐茂松髯毵。 张叟画松遗柏槐,漏略自诒豪楮惭。 祁叟作诗要补写,譊譊未必柏槐甘。 山猿游思天东南,如鹰失韝马脱骖。 千林万嶂际天起,欲究形貌空怀贪。 安身政不事多许,三树两石中一庵。 春明车马驰䟃𧽼,冷吟有此幽人三。 䜱䜪亭长谢钧轴,闭门阅史纷朱蓝。 法华山人乃大隐,日饮不肯师瞿聃。 东洲猿叟至无用,游踪万里粗能谈。 评诗论画强附会,猥荷二老相苞含。 玖琼投报固所幸,云龙追逐夫何堪。 乌乎翰墨本游戏,敢以吟啸穷清酣。 促膝偶对酒面白,忧时拈尽耏毛毵。 坐看艰虞难手挽,无论出处皆心惭。 生金生粟竟无术,且盼年谷回和甘。 慈仁僻在城西南,避嚣逭暑时停骖。 前朝老树入图障,古意所托诗心贪。 馀兴还能貌竹石,来晨去叩松筠庵。 方孚若于韶之武溪,道之窊尊,桂之龙隐岩,皆刻放翁「诗境」两大字,因自号「诗境」。甫下半,又自刻《龙隐岩诗》三首,有「七星五岭」「骖鸾浮鹢」等语。其守道州,抵任当在嘉定五年壬申冬,刻石即在其时。余昔曾得拓本于吴门,珍藏有年矣。而吾州之窊尊,今在报恩寺,石面凹处,篆画纵横,一字不可识,盖元铭瞿篆也。「诗境」两字,竟无影响。咸丰辛亥,余以母忧返里,重修祠堂及鹤鸣轩书塾,仿放翁书意,题「诗境」两字榜于塾前。又买得西偏柑橘园,构屋两间,纂辑家谱,题为「谱轩」。又造环秀亭于东南隅。明年壬子,服阕入都,旋出视蜀学。乙卯夏,以言事被议去,游踪靡定。壬戌春始回州埽墓,瞻寻鹤鸣旧社,惟环秀亭尚在,其馀屋庐荡尽,林木一空。盖壬子之夏俱燬于粤逆矣。今丁卯九日,海琴忽以所得「诗境」拓本由辰沅道署寄至湘垣,属为题赏,因缀缉所欲言者,成诗一篇。吾州熊君、蒋君两碑,载于《隶释》者,相传明末始亡其石。每次回州,遍访不得。海琴欲吾两人以分书补之,余未敢任也。承惠食物外,有模「九日当采菊」字小笺,甚佳,篇中并及之。 异哉放翁与好庵,宋史两传相连参。 年铃悬隔五十载,踪迹离合岂易谈。 粤稽开禧岁丁卯,陆子拜爵称渭南。 年高身退荷褒宠,诗奇字古穷嬉酣。 聊复书符辟蝗孽,亦颇戒杀师瞿昙。 时萧山丞甫壮岁,日侍老学如彭聃。 沃洲山近接几案,剡溪藤滑霏云蓝。 玘公八札字太碎,焦山巨题掔不堪。 乞与擘窠两大字,何异指月明千潭。 江山万里骋周骏,性灵一缕蜷春蚕。 放眼茫茫总诗境,雕镵岂惮一再三。 协谐丽密后村叙,好庵此事深醰醰。 七星九曲恣攀蹑,骖鸾浮鹢搜谺谽。 想见高怀抱奇伟,肯随俗士为婀媕。 三使出入郑公匹,五议折冲金相惭。 谁期增币并函首,竟为其易来王楠。 韶石桂岭吾旧游,悬厓古刬明烟岚。 龙隐拓从吴市购,廿年未饱珍厨蟫。 吾州名碑有熊蒋,久访不得情难甘。 窊尊篆势亦沈翳,贤守妙斲何由探。 回思咸丰岁辛亥,鹤鸣讲社栖归骖。 书堂家祠工并举,谱轩诗境题联龛。 明年粤氛莽横突,一片焦土悲焚惔。 又越十载返桑梓,无复小园垂橘柑。 龂龂残帧护幽懿,冉冉翠墨腾馚馣。 杨侯昔守吾永州,潇濂深处足目谙。 搴帷移指五溪曲,千里如共丈席函。 重阳风雨苦相念,深山采菊知盈篮。 要将文藻饰蛮箐,敢以荒陋嗤介郯。 何诗何境辨真幻,即境即诗相吮含。 闻君浯溪蚤结庐,可庵烟艇同留耽。 窊尊之刻非浯溪,记忆错误笑老覃。 江山精灵有感应,文字纠结成愚憨。 辱君惠问甚恳款,令我衰鬓忘䰐鬖。 篱间日精茁玉藟,竹根稚子抽瑶簪。 虽有尖团上市早,可怜细瘦如蠃蜬。 猥蒙珍品远见饷,斋庭罗列纷罂甔。 喜唤诸孙共啖嚼,更分道味供饕婪⑴。 径宜此幅并照草堂壁,何苦诗题巨轴又费来伻担。 ⑴ 余有「惜味斋」额,君亦有「惜道之味」印。 东坡才富大厦耽,钱塘通守遵江南。 豪词强韵寄磊落,醉酹江月对影三。 我乘阳气行时令,吴趋越若巡农蚕。 黔黎爱戴任瞻就,何德致此翻怀惭。 金山泊舟憩信宿,头陁岩畔窥澄潭。 放舟焦山符胜赏,长歌快诵心先酣。 兴来走笔步其韵,何殊唤起髯翁谈。 底须楼观壮浮玉,但爱松竹笼虚龛。 江山本色乃在此,静寄饱厌山泉甘。 从来远游志士志,岂辞多取贪夫贪。 馀杭此去读奇作,缀辞拙速吾犹堪。 江风五两送征棹,青云回望封禅庵。 江赴海意虎视眈,自来天堑限北南。 湔氐遥源达溟渤,至此馀十之二三。 方壶员峤谁则到,徒称火枣将冰蚕。 咫尺仙山一帆力,不游可怀日后惭。 石𥱼峭拔潮影退,俯栏可以窥深潭。 便命黄头发青雀,江天春物方清酣。 忽怀玉局曾游目,中江长老谈乡谈(见东坡诗)。 豪吟静悟两寥寂,祗饶松竹笼虚龛。 山蔬可以为清供,岂必烧猪方觉甘。 纸帐困眠明便去,金山留带还嫌贪。 片时揽胜兼望古,幽情畅矣归云堪。 剪波顷刻济北固,岩端更问萧公庵。 一江之水泠分三,古来志乘为斯谈。 伯刍(刘氏)中泠称第一,又新(张氏)第一又属南。 水与人乃漠然者,犹各阿好甘其甘。 究之平流讵有异,南北中岂殊同潭。 头陀近试偶因便,德裕远取还嫌贪。 松枝煮茗月初上,翻听谡籁鸣方酣。 清流亹亹元荫耽,山以包屋称江南。 竹径禅林胥熟路,到此屈指今凡三。 玉局杰作重快读,秘思爱彼抽春蚕。 中流豪歌复酣啸,老僧笑晤心何惭。 观民休助我正务,暇亦延赏穷岩潭。 金山佳矣鲜隙地,已嫌楼阁罗峰酣。 剪江言造幽绝处,胜以弗饰方可谈。 乃复稍稍事庄校,贝多罗树珊瑚龛。 踵事增华俗犹厌,质诸佛想非所甘。 以言施者虽破吝,以言居者宁非贪。 髯翁有知应首肯,但已成事说何堪。 瘗鹤真迹惜漫漶,为临元本留云庵。 两岸束江深眈眈,瓜步在北京口南。 天堑形势揽已熟,奚啻曰再与曰三。 金山放舟才片刻,回视银海擎黛蚕。 山包屋处欠一到,隐虑或致焦先惭。 顺流鼓枻意甚快,风浪奚碍心澄潭。 故知罗巘草木茂,枝姿叶态迎春酣。 乃复寺旁搆行馆,成事不说何劳谈(已见壬午叠韵诗)。 小憩弗宿发青雀,调御月面空花龛。 炽然今昔非今昔,中边食蜜皆甜甘。 独是结习寄吟咏,屡赓苏韵宁辞贪。 八州牧同五斗禄(见苏诗),一长老商七不堪。 呼之欲出难想像,但闻其声留谷庵(亦用苏语)。 舆情望幸酬深眈,用是五举巡江南。 金焦两点矗波翠,何异前三与后三。 路便聊以驻信宿,要因省方观田蚕。 县华结䌽称祝颂,何德被民增怍惭。 昨日浮玉憩山馆,今朝顺流漾江潭。 西以屋胜东树胜,敷叶吐蕊春未酣。 未酣之意胜酣矣,即斯三胜谁能谈。 侵寻谯亦有建置,庄严定慧⑴辉珠龛。 那更峰顶事点缀,譬之食蔗穷其甘。 东坡艰韵忽五叠,虽曰逸兴宁非贪。 黄头桂楫候已久,清赏既适归亦堪。 佳处无须重系恋,倩閒云为封岩庵。 ⑴ 寺名康熙二年三年赐额 弗肯深居九户耽,载言于迈江之南。 翕河观民法圣祖,巡数(去声)亦符两其三。 曰耕候未逮浸种,曰织时亦迟育蚕。 未妨民务民坌集,欢欣瞻就怜以惭。 昨日金山驻巡楫,今朝焦山问林潭。 大江中矗双玉柱,千古永答吟情酣。 顺流一舟到顷刻,调御默坐无言谈。 三乘十二部包括,庄严岂在琉璃龛。 而况左厢行馆丽,质之焦隐应非甘。 固知商力匪民力,冀檀白足宁辞贪。 即景欲咏咏则恧,促赓苏韵归棹堪。 香笺佳墨懋勤供,书之粘壁留松庵。 齐郊既被雪,迤逦逮西南。 彰卫泽寻报⑴,济鱼霙并酣⑵。 接青黄有兆,种麦麰咒甘。 此固非急待⑶,亦虔恩望覃。 ⑴ 日前山东抚臣毕沅奏省城及附近之齐河德州等八州县均于初七日得雪二三四寸不等兹又据吴璥奏河北彰德府属之安阳等六县卫辉府属之汲县等四县于十一月二十一二日得雪二三四寸不等 ⑵ 河东总河李奉翰奏柬省迤南汶上济宁鱼台等处自十月十一日得雨之后土脉俱属滋润兹于十一月二十二日自寅至已得雪积有三寸麦田并可沾膏同日览奏深为欣慰 ⑶ 以今年地土潮润本非急于盼雪之时但所冬至后如得雪三四寸于麦根当益深固以此渐增望覃耳恩惟祈昊贶普 春之仲与浣之上,好雪自北寖向南⑴。 殷吾望在齐及豫,次第报到得雨甘⑵。 乃有是乎昊恩溥,惕盛慰意感难堪。 或予付托合帝鉴,幸时若锡恩普覃。 陡思二虏俘实信,掷笔南望仍怀惭。 ⑴ 梁肯堂昨奏二月初八日保定省城得雪盈尺方维甸奏天津地方亦于是日得雪六寸并称云阴浓厚沾被必广是以前志慰诗有泽盖南赢递南施豫齐普被望殷吾之句 ⑵ 兹据山东巡抚玉德奏济南省城于二月初八日先雨后雪入土三寸近省之齐河德州等二十五州县于初四初八等日各得雨雪二三四五寸不等并续报济南泰安武定东昌登州莱州青州临清各府州属均于初八九等日得雪泽三四五六寸兖州沂州曹州济宁州各属地近南省各得雨三四五寸不等河南巡抚景安奏豫省南阳裕州等八州县于二月初三四日各得雨一二寸开封省城初八九日得雨三寸并据尉氏郑州等二十五州县暨卫辉怀庆二府属先后禀报均于初八九日得有雨雪一二三寸不等齐豫两省壤地毗连应候春膏俱称渥被仰蒙昊贶钦感难名 高天无云流蔚蓝,千峰泼染空青涵。 秋山亦复爱我辈,故逞霁爽招朋簪。 在昔越王初启宇,石樽九日供醉酣。 越王已殁越山出,越山山上瓶罍担。 游人指点越王墓,一坏灵爽空门参。 鱼灯灭来照佛火,松柏伐尽生优昙。 冶池剑气亦销寂,干将一去空寒潭。 二十九胜没秋草,三十六楼沉暮岚。 诸古岭头人迹少,十围老树松榕楠。 华林废刹剥红壁,但有钟簴无经函。 就如兹辰竞登览,此地什百才二三。 裙屐丝竹众年少,选胜都在乌山南。 山前山后挈柈榼,如潮如堵如丛蚕。 而我数子爱凉踽,销歇何有来搜探。 雁鸣寒叶蝉咽树,平淡中有绚烂含。 譬彼法物半残缺,古音古色吾则耽。 王气夕烟销半醉,霸图废堞围高谈。 嗟我十年坠世网,羁绁有如辕下骖。 归来蓬首复茧足,如此束缚非所甘。 一把茱萸两把菊,强健不减狂犹堪。 天风惯落短发帽,萧萧霜雪吹鬅鬖。 平生好古至此晚,往不可救来岂惭。 山石荦确暗归路,芒鞋乍踏何由谙。 凉飔入树月满地,何处清磬飘暮庵。 村民纵善类,岁丰无过贪。 城中逃人多,几许露宿男。 近者天暑甚,瓜果各远担。 糊口锥刀微,破绔何能惭。 眼前秋风生,体赤僵如蚕。 负贩物渐稀,寒饿未必甘。 但使纷乞食,蜂聚已不堪。 且勿设他想,更作惊人谈。 诸君孰驱之,此其可虑三。 夏虫不可语冰,蓼虫不知有甘。 省却许多烦恼,了然生灭何惭。 予虽筮仕久,治术未全谙。 惟君早练达,馀绪更深湛。 剖陈壮词色,倾听似饴甘。 月白风清夜,咨诹至再三。 自此易分手,擿埴每怀惭(江宝钗编校)。 矗矗石门坞,洋洋喷雪潭。 落落苍松径,深深媚云岚。 嘤嘤黄鸟至,颉颃两又三。 缓步登墠堂,酌彼井渫甘。 酌之劝黄鸟,淡泊百味涵。 报我以何物,珠玉非所贪。 丹穴闻有凤,生子毛𣯶𣯶。 愿去护羽翮,高翔云霄参。 万物咸睹光,千载共美谈。 昨舍故人归山庵,路逢曹子披尘函。 欲浇江水泻智慧,一雨飘落舟中岚。 手持贤兄好文字(兄广权有文学。),辨章学术穷其探。 湔除回穴启真秘,使我有舌不敢参。 论仁特采东塾说,薪火何止传湘潭⑴。 菊坡精舍别来久,梦中杨柳空鬖鬖。 大师不再下无学,妖狐昼出言二三。 后生少年嗜鬼怪,经义新说青于蓝。 本心已昧非可惧,乱流既甚谁能戡。 我惟造圣只一轨,不到真处皆空谈。 李固可冤季长谄,弥远不罪西山贪。 时危致君竟无术,便有书论徒面惭。 千年耿耿挂心目,自恨霜泺旋羸骖。 江山大好正堪隐,谁与百战湘人男。 时平豪杰不足数,勖哉吾子视所担。 ⑴ 湘潭胡学长伯蓟为先师高第,弟子令嗣元仪兄弟经术知名,实东塾再传也。 巴州四龛胜,尤数西与南。 幽境次第入,先访云栖庵。 稻花一路香,田水拖青蓝。 橦子满村大,绿荫垂沙潭。 山色迎人来,空翠浮烟岚。 畴昔共夫子,锋车过湖南。 清宵语志事,抚髀良不堪。 重逢鱼服国,更作纵横谈。 岂知意未极,归别巫山岚。 丈夫功名会,岁晚方沉酣。 良医肉白骨,肱折盖已三。 矧子四十馀,利病久所谙。 挥斤削危垩,洒落风雨涵。 一同寇恂借,乃与龚黄参。 美哉湘江水,风物夙所贪。 为我留佳地,禹穴行当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