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入韵字:  或选择
总目平声上声去声入声多音字下载平水韵表
韵字 五絶 44七絶 8五律 1 14四言 2六言 2古體 140樂府 7 1 2辭賦 1 2其他 2
共140,分5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5 下一页
(续上)
常纪 ? - 1771 一首
陈宝琛 1848 - 1935 一首
崔锡鼎 1646 - 1715 二首
杭世骏 1696 - 1772 一首
何绍基 1800 - 1874 四首
弘历 1711 - 1799 二十五首
无人舟自横,倚徙独踔踸。
岸阔水汤汤,潮平心凛凛。
光浮沙耀金,气润花如锦。
高卧羡老渔,柳下蓑为枕。
访旧七首 其五 极乐寺海棠(己酉) 清末至民国 · 陈宝琛
国花堂下花如锦,展禊年年就花饮。
不知花萎自何年,别梦绕花垂卅稔。
数丛无乃孙子辈,稚干柔条讵尤品?
乾嘉以来盛觞咏,忍使流风到今寝?
或云辇致贵家园,朱邸潭潭谁与谂?
榜题未改堂庑尽,万事黄粱同一枕。
郑虔(仲濂丈)若在定词成,立对斜阳作寒噤。
洪惟宝历昌,在宥卅馀稔。
仁化洽绵区,野芹思御饪。
群情归美切,圣德执谦甚。
四韵自天题,穆如形惕懔。
其二 (甲申)
尧汤可匹休,盛德旷千稔。
勤恤若瘝身,侧修恒损饪。
尊名让不居,冲挹久弥甚。
僭欲赓宸藻,秪增下怀懔。
春寒思命酒,有约亟宜禀。
痴龙挟顽云,急点夜舂枕。
洗句无纤尘,浇梅有馀沈。
凌晨冷艳烘,暹旭破凄凛。
巡檐倚微吟,得树且群饮。
格瘦非俗妍,以花定诗品。
洞庭蟠水府,衡云推石廪。
盖壤郁精英,流峙各承禀。
延延千由旬,浩浩几年稔。
人材乃萌芽,清气共掬饮。
大才壑源深,小技馀波沈。
譬如同磺金,精粗有殊品。
又如共亩地,撷芬列葵荏。
根柢岂能别,臭味须互审。
何期我辈偕,胶漆亦云甚。
赏骏迟良乐,怀奇粲珠锦。
惟当励切琢,庶与涤沙碜。
同舟幸夷犹,泥屦免踔踸。
时惟冬之孟,石瘦山色凛。
沈阴日潭潭,洞云归淰淰。
远林如枯藭,坠果讶熟椹。
山风飒然至,飘烈到巾衽。
噫嘻水国灾,气恻皇帝朕。
发粟诏屡迫,流民图可谂。
而我竟何能,篷底事煎饪。
饱食类侏儒,敲诗惭宋沈。
风帆晓已疾,藤床午多寝。
山灵如良工,谓我不可锓。
思之一起立,心喟舌已噤。
汲汲趋庭闱,晨昏勤席枕(时延三君同往家大人浙学使署。)
乘轺出国门,适馆费官廪。
糗脯饫君恩,粗粝失天禀。
行经豫楚会,俱庆年谷稔。
晴避热日眠,雨看高云饮。
学画烟满幅,敲诗墨涸沈。
顾惟使职专,黔士待甄品。
瓦缶欺琴钟,芝兰忌薋荏。
淬心苟未莹,鉴物何由审。
牂州皇化洽,无谓细已甚。
农功勤水庸,蚕织富山锦。
士职讵独疏,金玉沙砾碜。
吾闻骏骨收,驽驾励踔踸。
又闻阳律奏,幽谷脱寒凛。
六经日堂堂,百家云淰淰。
文章有根果,至味薄枣椹。
诸君委簿书,暂喜联屦衽。
勤诹稽古彦,仰荅当宁朕。
王事资贤劳,私愿阻来谂。
笙磬有同音,昌歜无独饪。
论议化言卜,颠倒防宋沈。
雨乘秋气烦,聊可扪腹寝。
文字一追寻,肝肺苦磨锓。
午静鸟飞寂,镫深蛩语噤。
念彼白袍人,何自亲杯枕。
肃肃监礼仪,纷纷饬庖廪。
锁钥尤深严,启闭必咨禀。
能以定力肩,暗破积习稔。
弊塞石溜穿,墨去贪泉饮。
举要如引网,慎微防拾沈。
先生治剧才,万绪别门品。
刚能化廉刿,柔乃非苒荏。
迩来闱例烦,积羽几抟审。
丝棼已难治,毛举复太甚。
十女持一机,何从得完锦。
百夫治一玉,何由汰沙碜。
谓宜示浑朴,聊与安踔踸。
风霜偶一击,足使万类凛。
黔中被文教,久静鱼鲔淰。
如树谷望实,如植桑望椹。
安得诗书气,薰染到巾衽。
教士传文翁,讲学慕高朕。
官长民事馀,士习固已谂。
谓宜勤陶甄,鼎鼐成熟饪。
庶期比齐鲁,不自侪蔡沈。
学宫屡修葺,疏报未尝寝。
何不多置书,经史广雕锓。
河导百川通,钟鸣众籁噤。
先生笑谓然,君醉宜就枕。
丰碑峙高樊,崇阙表冯沈。
蜀江近日波,新墨发古沈。
惟有稚子阙,自昔声称甚。
计从欧洪来,考古互诹谂。
惜哉先灵刻,黄赵仅摹锓。
幸兹刺史阙,残字半堪审。
粤稽范史笔,吏能儒术禀。
放牛属稚子,况虑鱼鲔淰。
民谣代未有,安阳荐肴品。
弦歌乐府传,祠碑几时寝。
后来永初诏,朱尹许接衽。
延熹洛阳祠,卓傅共千稔。
亦当有刻词,无处拾玑锦。
是阙又何略,感深词转噤。
炎天逢古纸,梅雪风馀凛。
由翁到张孔,浇酒损俸廪。
烟云七十年,秘入绣山枕。
题诗苍石罅,墨水猿来饮。
盆花(乾隆癸亥) 清 · 弘历
盆花炕作春,罗植有数品。
异候可齐芳,翻风而逗锦。
花师欺女夷,窃权亦殊甚。
不取苍松枝,谓比花容寝。
韶姿讵久驻,零落乃苒荏。
虬盖撑悬崖,落落挺寒凚。
人巧固不牢,奚若天所禀。
持以告苍松,苍松其勤恁。
弘德殿(乾隆丁卯) 清 · 弘历
轩宫象紫垣,璇簃接路寝。
居中抚八埏,奉三育群品。
俭诒阶尚土,侈戒帷裁锦。
万几常自惕,庶政于焉审。
但希六幕调,宵衣亦安枕。
齐鲁民何辜,连年未逢稔。
每念沟壑填,深宫那安枕。
昨始入兖境,所见犹未甚。
寸衷稍自慰,为之食甘腍。
孰知数日来,触景堪愁朕。
村落多萧条,老幼率憯懔。
腹饥嗷鸿哀,衣薄状鹤凚。
纵屡加赈施,未足苏凄凛。
休助古有经,损益道须审。
用是截漕艘,亟命发仓廪。
嗟哉守土臣,旬宣其勤恁。
评注(点击查看或隐藏评注)
有石白可漱,有泉清可枕。
微风时拂之,潋滟叠云锦。
至乐合杳冥,浮荣何苒荏。
西甘涧(乾隆壬申) 清 · 弘历
云栈下石门,风寒衣袂凛。
精舍缚茅为,阇黎任高枕。
庄严无馀物,贝叶置诸品。
是为本色禅,随喜意惬甚。
地僻泉亦甘,可以酌而饮。
裂帛湖(乾隆癸酉) 清 · 弘历
乳窦迸石罅,一泓清可品。
方塘汇匪宽,中有长虹饮。
蹀步俯沧浪,縠纹漾淰淰。
弄影花正开,讶许天孙锦。
汲伊逊水烹茶(乾隆癸酉) 清 · 弘历
所遇名泉必试品,扬子第一故藉甚。
庐山瀑帘虽未悉,以此知彼岂虚审。
玉泉伊逊真巨擘,难为伯仲均天禀。
标名趵突泽皇都,涧瀍利永阜丰廪。
塞蒐此地每经过,可无表德垂终稔。
是时秋烟正霁川,鴐鹅翔集鱼鲔淰。
毡庐绠汲煮行铛,清赏作歌乃自朕。
蟹鱼懒举火候常,肘腋慢道风生凛。
八功德水宛在盂,浮玉涌金尽敛衽。
讵惟摛藻供浇书,一时万幕资烹饪。
再叠前韵(乾隆癸酉) 清 · 弘历
伊逊之水第一品,其质则轻味甘甚。
万古灵脉秘龙沙,造物有待斯言审。
大禹恶旨戒在酒,好茗何妨从性禀。
罢围武帐值几閒,聊事松云烹石廪。
汲来清冽洵无双,候中文武须历稔。
从兽犹然不废吟,观鱼何用无忘淰。
消渴兼因消芥□,泯象乃至泯兆朕。
举杯千嶂正临窗,紫翠绚采秋光凛。
飒景恍可豁迎眸,凉风底虑轻拂衽。
自怡悦亦何足云,大亨还廑木火饪。
夜雨(三月晦日)(乾隆辛巳) 清 · 弘历
今春泽兆佳,天贶承常懔。
昨近每作风,气转清且凛。
因虞雨其迟,兆符乎未审。
祈全固若斯,期美实亦甚。
兹日乃晦日,韶光已苒荏。
卓午温暖蒸,入夕油云淰。
雭𩂅忽隔窗,反侧听欹枕。
疏密彻五更,问势那安寝。
未明即求衣,时享益颙朕。
霢霂犹未止,檐溜鸳瓦饮。
二麦定登盘,百谷冀高廪。
秋成允尚遥,敢即侈言稔。
戒满励若惊,实政惟勤恁。
连岁荐臻涝,灾较昨年甚。
截漕五十万,潦区供炊饪。
五城有常例,冬令赈粥沈。
念兹饥馑多,如伤实切朕。
宣命倍数施,远村计口廪
宪臣时体察,侍史其勤恁。
宁辞济舆讥,庶救转壑凛。
调幕乏良方,忸怩吾心审。
⑴ 例设旧厂并傅各城远道艰于赴食因令四乡各倍其数以便支给
怀风楼(乾隆甲申) 清 · 弘历
窗堪云雾攓,坐有冈峦枕。
岩风落清泠,拂尘飒襟衽。
壁吟昨冬句,流阴信苒荏。
如云君子同,民偃吾犹凛。
子高(白)善治酒,有仙从求饮。
既饮以药酬,服之身轻甚。
白日遂飞去,玉霄登仙品。
祗宜画图传,信否犹须审。
芥园阅减水坝工(乾隆辛卯) 清 · 弘历
昨岁夏霖行,章武灾实甚。
不惟害禾稼,室庐败堪懔。
异涨已屯城,吾民那安枕。
赈恤救一时,长策固应审。
方伯计疏消,其议不可寝。
具图志工处,先事豫防谂。
历览期合宜,详勘尚勤恁。
代赈利以工,忧民善体朕。
⑴ 去夏天津雨水过多南运河涨溢浸及田庐杨廷璋今议于河南岸建减水石坝一座以备宣泄盛涨并穿引河八千馀丈接浚旧渠导归海河又筑堤二千九百馀丈以卫城绘图列说候取进止兹亲临相视觉犹近城命详勘俟回銮再定
草房(乾隆癸巳) 清 · 弘历
黄州竹楼记,重覆得廿稔。
草更脆于竹,五十馀年审。
盖因易以瓦,而草名犹恁。
爱生窗前观,示俭阶际品。
流水与行云,时光共苒荏。
狮林实梵宗,善吼度群品。
香幢作清供,迂翁佞佛甚。
缀景效其为,匪图福田稔。
人情以为田,吾方事勤恁。
耽酒事浮虚,山公荐未审。
散发入深林,相聚为囚饮。
直接共群豕,放浪则太甚。
不寝(乾隆丙申) 清 · 弘历
明当致洁禋,数问例不寝。
况值望泽际,晚云布已审。
惧听风声泠,盼报雨丝淰。
如是达五更,而总未霈甚。
一路看佳麦,本可期穫稔。
可期为(去声)患失,吾过宁辞恁。
(五月初三日)(乾隆丁酉) 清 · 弘历
细雨似无望,反侧那能寝。
侵寻至四更,倾盆声递枕。
额手有是哉,渥澍斯诚审。
山陵宅兆安,太室升祔谂。
天恩佑母德,蒙庥㿽泣饮。
曷以酬兹贶,爱民励勤恁。
⑴ 畿辅入夏以来久未得雨麦禾望泽孔殷然方举行大礼若往来道途间或遇雨泥泞未免稽程今切典梓宫安奉成翼山陵甘膏神牌升祔庙一礼俱已告日而渥霈实乃太天佑感既圣母晴雨适当其时鸿庥益增哀悃
章较明为平,处事亦详审。
观其戒俗吏,安静无忘谂。
行秋观收穫,贵脱粟瓢饮。
封外戚为孝,小节伤之甚。
终于窦梁横(去声),预政由椒寝。
履霜坚冰至,羲经训宜凛。
三冬日望雪,入腊迫益甚。
谁知西秦间,其际优沾审
省城及旁郡,土膏润深饮。
积犹六七寸,利麦可称訦。
秦地重宿麦,全赖夏收稔。
睹此不胜欣,西瞻诚慰朕。
摺中更详陈,接济邻疆恁
亦早有旨颁,五万运京廪
无能致时和,移粟惭增懔。
⑴ 京畿自十月初微雪以后三冬未渥时霙腊月间屡作雪意皆酿而未成颙望甚迫兹毕沅奏西安省城于腊月初九日至十四日连日降雪除融化入土外积地尚六七寸西安同州各府兴安邠乾等州属亦报同时得雪自五六寸至尺馀不等秦地以宿麦为重全赖冬雪培根得此实为农祥增稔之兆
⑵ 毕沅又称西同汉兴各属与豫晋壤境毗连商民从渭河贩粮者多而汉南各属运往湖广者亦复不少因邻境需粮接济预饬各属任其流通毋稍禁遏览奏更为嘉许
⑶ 去腊因京城面价稍昂曾发太仓麦三万石令五城铺户分买减价出售市值渐平因谕询毕沅能否复照上年夏间运送京麦之例续行筹办接济近据毕沅覆奏尚可于近水各属仓贮常平及监谷内酌拨五万石仍自渭河由豫省运京云云天庾积麦充裕于辇毂民食尤为有益虽属为民绸缪而不能致时和屡丰之惭无以自解也
写竹不同吴,作石略如沈(见原祁自识语)
气韵以为胜,滃濛馀墨沈。
宜与硕人居,箪食而瓢饮。
喜晴(乾隆辛丑) 清 · 弘历
迩来恒喜晴,所幸雨非甚。
京近麦收定,塞外犹待稔。
霖久虞发青,将得患失凛。
此晴实利麦,行旅逭潦踸。
两得慰一心,惕承益勤恁。
浙虽一省分东西,去岁迤东颇报稔
迤西数府近歙徽,城门殃及逢旱审
灾虽弗重民食贵,缓徵借种宁可寝
亦欲实惠被饥民,申命有司其勤恁。
⑴ 上年浙东之金衢严宁绍温台处八府秋收均获丰稔
⑵ 浙西之杭嘉湖三府地近歙徽因得雨较迟收成致歉
⑶ 杭嘉湖三府属之仁和钱塘等十七州县及杭严嘉湖二卫昨岁已降旨将应徵地丁漕项缓至次年分别带徵以纾民力兹命再行缓至秋收后徵收并查明实在贫民酌借口粮籽种俾得接济
驻跸古泮池(乾隆庚戌) 清 · 弘历
斯池即古泮,旧作曾详审
行馆向所驻,六载阅苒荏。
容膝已为安,役目斯嫌甚。
乔木与苍溪,匪新实旧品。
明当举精禋,问夜那安寝。
⑴ 向以新城旧城之说横于中遂疑新城不宜有古泮池及壬午重加考订作古泮池證疑乃知今之新城实即古鲁城也则泮池之为旧阯无疑
杂言(乾隆乙卯) 清 · 弘历
蜡日阴不雪,虽惜弗至甚。
积玉消未尽,润麦可卜稔。
继此复屡报,两江被已审
东则奉天沾,西则长安谂
是均心宜慰,而何戚戚恁。
剿苗近临穴,屡胜鸱枭品
贼首尚待擒,实信盼以懔。
旦夕望捷至,楚民早安枕
⑴ 京畿于大雪节后即获祥霙几尺至今田陇积雪尚未消尽附近直𨽻之山东河南山西及甘肃浙江黔楚等省亦各报得雪实为丰年佳北
⑵ 近又据暑两江总督苏凌阿奏江宁苏州松江常州镇江扬州淮安徐州太仓安庆徽州宁国池州太平庐州等各府州属均于十月初一二初四及二十二三四五六七八等日先后得雨二三寸至深透不等并合肥灵璧铜山邳州等州县均于十月下旬各得雪积厚二三寸不等
⑶ 又管理奉天府尹伯麟等奏奉天自入冬以来得雪二次尚未优渥兹于十月二十二三日复得雪积厚六七寸不等
⑷ 又西安巡抚秦承恩奏西安延安凤翔汉中榆林同州兴安商邠乾□绥德等十二府州属先于十月十一二等日得雪三四寸不等兹复于十一月十四五等日得雪二三寸及六七寸不等
⑸ 前据福康安和琳奏官兵由鸦保寨进攻贼匪势已穷蹙尚敢在附近天星寨一带山坳屯聚负嵎猖獗经福康安和琳督率官兵于悬崖石角之中扳援而上毙贼甚多将大小天星寨攻克并连克黄冲口贼卡十三处直抵得盘山梁吴陇登早已遣其子婿二人来营投诚欲缚献石三保石柳邓二犯冀图自赎想此时捷音当已在途望旦夕即到为慰耳
⑹ 楚南附近苗疆之地者不过一二百处该省秋成大熟百姓渐俱归业地方官已妥为安抚惟切逆首全获实信连至则阊阎益得以早安生理勤于东作矣